跟秋叶学“拆书”|建立思维模型

近日对很多思维模型产生了兴趣,启发还是来自于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在这本书中,秋叶通过一些具体的“拆书”例子,从不同功能角度分析了某本书的内容可以如何内化进自己的认知框架里,最终落地到现实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中一个版块就是“建立思考模型”,多次提到一本叫《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书。

说实话,这书名我看了好几遍才读顺,而且乍一看让我觉得很cocky的赶脚,因为居然就“标榜”自己是“最简单的”了。这令我不禁想到那本前几年因为周冬雨、余文乐在真人秀节目中使用过而一炮而红的《The Book of Answers》(中文名《答案之书》)——现在上当当网查销量还挺不错,在“当当风水/占卜榜”排名第一位。该书英文原版的背面写着这本书的详细使用方法,我当时在书店一边看一边笑,因为说得太显而易见了:好好拿着书,认真想问题,一只手开始翻书,喊停即是答案。

跟秋叶学“拆书”|建立思维模型_第1张图片
如何使用《答案之书》

我认为这种书拿来消遣消遣也是可以的。尤其是当一个人情绪风暴已经占了上风,面对问题已经无法冷静下来分析的时候,可以虔诚地怀揣着你的问题,然后翻开这本书,看看跟你“有缘的”那一页正中间写了怎样一句(超级)简短的回答。此时,人的大脑往往还能把这句(有很大概率)“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给丰富化、具象化,变为指引自己前进的答案。它给了你内心“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一个机会。

但即便是像我这种对新鲜事物好奇的人,也最终没有把这本厚厚的书搬回来。

因为你想嘛,一本书要是能回答所有人类心中的问题,那答案得写的多普遍多笼统多简洁。再加上那么厚一本书,但每页只有正中间一行字,其余地方故意设计留白让你focus在这个答案上,实际上给你一种思绪理清了的“错觉”——因为其实等你关上书,多半还是有迟疑,有懵懂,有不知所措,只不过此时你看似已经收到“上天”给你的一条“建议”了,采不采纳呢?

然而,既然现在知道有《手册》这本书存在了,特别是在了解其内容之后,我觉得之前那本书在偏爱理性的人那里还是没有太多市场吧。

——别在意我说的话,我说的有可能都是错的。

Anyway,今天来聊一聊最触动我的一个思维模型,中文叫“技术周期循环”的模型。

模型本身涉及的内容其实离我的“舒适区”有点距离,是一套研究世界级的新技术出现之后,它们分别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当一项新技术出现,人们对它的反应一般会经过5个阶段:技术先驱阶段,期望膨胀期,幻觉破灭期,复苏期和生产高原期。

因为对这个领域知识的局限,我一直以为觉得“技术周期循环”这个名称看起来很难直达我心。后来当我查到《手册》的原版书,翻到讲这个模型的那一页,才知道它的英文名称是如此的帅气简洁——Hype Cycle。Hype一词有“大肆宣传;炒作”的意思,Cycle是周期,所以我秒懂了这个模型的意思。

继续google了一番,上了人家Gartner咨询公司的官网,才发现有个“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详尽的罗列和分析了2016年为止出现的新兴技术及其发展所处阶段。我才脸红的豁然开朗,原来这还有年度报告呀!

跟秋叶学“拆书”|建立思维模型_第2张图片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可是毕竟有很多个科学新技术的专业名词,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又在百度搜对这个分析报告的中文翻译和评论。哇啦~果然母语材料在此刻进入作为补充理解,效果棒棒哒!

跟秋叶学“拆书”|建立思维模型_第3张图片
2016新兴技术曲线(来源:Gartner 2016 7 )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又要激动地插几句了:会一门外语工具真真正正的可以为你提供多一种信息打开方式,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上直达某些难以理解的信息。现在很多优秀的书籍都是中译本,在翻译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信息的损失。但如果掌握了有效的信息搜索方式,能够通过读原语言来理解你感兴趣的内容,少了一环语言上的转换,也就可能少了一些信息偏差。况且,单从英语语法书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都开始认同原版语法书编写的要比中文语法书来得通俗易懂接地气。

当你逐渐习惯了换一种语言去获取知识,其实就是换了一种思维去看待世界。

但令我更加醍醐灌顶的是秋叶大叔最终“拆书”的落地方式,他居然用这个曲线剖析出了自己的长线能力规划。

跟秋叶学“拆书”|建立思维模型_第4张图片
摘自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而最近我也在尝试让自己抽离,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都有哪些,似乎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于是我拿了一支中性笔开始在A4纸上画出这个模型。

然后换了一支铅笔开始往不同的阶段上填我的能力。

然后我发现我写不出来。

我盯着空白的模型发呆,持续了好几分钟。此时我发现原来我没有想象中的读懂了秋叶大叔的落地分析。于是重新翻开书去看他使用的措辞,是如何描述他的这些个人能力维度的,这些能力都具有何种特点,才分别对应到这几个发展期。

最终经过40分钟的挣扎、纠结和思考,在把自己过去三年在工作中锻炼出的能力掰开揉碎分析之后,我终于得出了一个初步满意的个人能力维度曲线图。

技术先驱阶段:时间管理,沟通和写作

期望膨胀期:课堂活动设计,教学竞赛

幻觉破灭期:语言学习

生产高原期:公共互动,教具制作(缓慢上升);逻辑思考,搜集整合信息,模仿(持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个会随时间变化的模型。考虑到我工作的年限还短,加上大学教学工作本身并不繁重,若想要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成长,则需要高效的时间安排和自律学习。

总之,来自于《手册》的思维模型说穿了,当你看懂了原理,其实都“简单”。但要落地到自己的身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转换过程还是很需要思考力的,平时积累的越多越容易快速建立起它们之间的桥梁。

起码我的第一次思考嫁接就花费了很长时间,但却止不住我那日益膨胀的好奇心。

真有意思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秋叶学“拆书”|建立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