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年间,人类社会从冷战迈入新秩序,新旧国际力量更替。航天则从以国家为主导的军备竞赛,变成更多商业公司参与的“生意”。
我国商业航天从 2015 年加速起步,享受过政策和资本的红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处在起步阶段,与第一梯队的差距逐步拉大,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太空竞赛 2.0 已然打响,我们距离一个真正的“中国版 SpaceX”到底还有多远?
在太空竞赛 2.0 的时代里,商业利益、产业布局的考量已取代民族荣誉之争,成为驱动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引擎。
现在所有航空探索中,能明确看到商业前景的项目有两个:卫星互联网,和私人太空旅游。
SpaceX 的星链计划是前者的代表,它的目标是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群,为地球提供“高低速、低延时、无死角”的通信服务,是未来物联网、自动驾驶落地的基础设施。
私人太空旅游的变现方式更直接。SpaceX 能把一张 5 年后的“空头支票”卖出数亿美元的高价,以“实惠”著称的维珍银河,买票“上天”的队伍更是排出近 700 人。根据瑞银集团于 2019 年 3 月发布的报告,为了十年全球太空旅行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 30 亿美元。
而想要支撑这个巨型航天市场,一个前提条件必不可少,就是如何将具有入轨运载能力的火箭送上天,这也是商业航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 SpaceX 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出,这家成立于 2002 年的公司,也正是在成功拿下空间站货运任务后,才首度实现了盈利。2018 年,凭借成本杀手锏,SpaceX 已经抢下了全球商业发射市场 60% 的份额,连续多年实现盈利。
它背后的商业逻辑是这样的。无论卫星互联网或是私人太空旅行,商业航天这门生意与快递并无二致——通过将用户的货物(载荷或游客)送到目的地(预定轨道),从中赚取一定的运输费用,其中,成本和运力和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迄今为止,我国能搞定运载火箭发射的民营火箭公司屈指可数,更别提像 SpaceX、蓝色起源那样的海上回收。
火箭发射是商业航天的基础,非一朝一夕能有突破。火箭技术的短板,直接在制约着商业化的能力。
拿卫星互联网来举例。
全球对于卫星互联网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天上的位置有限,空余的位置越来越少。我国很多企业都曾表现出对卫星互联网的兴趣,但都被困在了火箭问题上。
“国家队”的火箭暂不提供民用商用,国内商业化航天公司的火箭,无论载荷、成本等都与第一梯队存在巨大差距。
比如以曾登陆薇娅直播带货的快舟一号为例,它的发射成本大约每公斤 1 万美元,载荷上限 300 KG。作为对比,SpaceX 猎鹰 9 号发射 22 吨载荷上天,成本只要 4340 万美元。要知道,这个数字还会随着火箭回收次数增加,不停打折。
复盘 SpaceX 的发展史,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
对比之下,一方面,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时间上存在客观差距。
我国航空科技的整体起步都很晚,21 世纪初,当以蓝色起源、SpaceX 为代表的美国商业太空探索公司兴起时,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
而向私营企业开放制造发射卫星及商用火箭的许可,直到 2014 年才通过。这个巨大的时间差,想在短时间内弥补是完全不现实的。
这背后不仅资本、人才上的差距,还涉及到制造业这样的“硬功夫”。
和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不同,民营航天工业不是通过收购整合、集成不同的软硬件,简单粗暴依靠“买买买”就能解决的,为了实现盈利,目前 SpaceX 的火箭上,自己生产的部分占到整体部件的 85%,它的背后,需要有强大的工业水平和制造装配水平作为支撑。
另一方面,SpaceX 幸运地赶上 NASA 精简经费。2008 年,成立没多久的 SpaceX 就幸运地成为 NASA 的合作伙伴。
SpaceX 从 NASA 招徕了大量人才,包括全球最权威的火箭发动机专家 Tom Mueller,“大力神”火箭主工程师 Chris Thompson 等等,可谓凑齐了全球火箭领域的最强阵容。
NASA 不仅慷慨地提供了超级订单,还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为 SpaceX 提供资金。而拿到 NASA 合同前,也渡过了漫长探索期,期间,SpaceX 经历过发射的屡次失败,一度看不到盈利途径。
2015 年,我国出现一波民营航空小高潮,资本和创业者竞相涌入,但多数仍以商业资本为主。
这个特点决定了投资人愿意等待的回报周期极短,尤其对于航天这种长周期、高风险的生意,搞砸一次发射就会带来数亿元损失,投资人很难有耐心等一个需要 10 年才能看到回报的项目。很多公司恐怕熬不过前期的技术摸索期,就要面临破产的窘境了。
其实,钱并不是当下的我国民营航天最大的困境,因为仅凭资本的注入无法催熟这个产业。
而现实中的鸿沟,只能凭借对人才的不断吸纳积累,精进运载火箭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来弥补,当然还有大把时间和经历的投入,毕竟民营运载火箭并不是组装积木。
前不久的最新的消息是,卫星互联网已加入“新基建大礼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之一。几乎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宣布要发射“导航增强卫星”。
但李书福的初步计划只包含两颗卫星,对于近地轨道卫星,覆盖面积十分有限,只是相当于试水。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漫长而缓慢的,商业化的介入正加速着人类的太空进程。中国缺席了太空竞赛 1.0 时代,现在,一场由商业驱动的新竞赛已然拉开帷幕,中国航天已蓄势待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