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对今天天气满意嘛?
昨天说今天开始副高东退南撤,华南高温会缓解,你看这气温实况图▼
▲主要注意看华南哈,32℃以上的深红色区域明显消退了。啥?你问广西?广西明天退,明天哈!
降温这么立竿见影,主要靠冷空气南下带来的降雨。
▲今天下午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出现明显降雨,对比上面的气温实况图,降温降雨区域大致重合的。
基本上雨大点的地方,都凉快了不少。就连海南省气象局也在今天下午16时解除了高温四级预警。
不过由于此前太热,空气里积蓄能量多,这雨下得霹雳咔嚓的。感受下今天下午深圳的雨▼
▲10日下午,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大风黄色和雷电黄色三重预警!有市民拍到暴风雨来袭时黑云压境瞬间,一整片黑色乌云慢慢逼近市区,吞没高楼大厦,现场震撼!(视频来源:沸点视频)
▲看今天傍晚这雷达回波图,广东雨下的动静非常大了。
预计明后两天,华南一带仍将是中东部降水中心。
今晚到明天,福建中东部、广东大部、广西大部、贵州中部和东北部、重庆南部等地将出现中到大雨,其中广东至广西南部雨势最大,局地有暴雨;降雨同时还将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明晚到后天,中到大雨将集中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一带,局地有暴雨。
看看广州未来7天的天气预报:“雷阵雨”三个字成了高频词!
顺带再提醒下南方其他地区朋友,这两天想晒东西的赶紧!
因为12日起,又将有一轮降雨从西南地区再次向东扩张,到下周中后期,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发展起一轮大范围降雨过程。
至于北方的亲亲们,这两天要注意的就是大风!
下周东北还有大范围阴雨天气,其他北方大部则降水稀少,华北等地随着放晴,气温总体稳中有升;不过明后天东北、华北、黄淮等地还有5、6级大风,局地还有扬沙,出门得注意安全了。
具体城市来看:
哈尔滨明天有雷阵雨、后天阵雨,且风力可达4-5级;长春明后天都有雷阵雨,风力更大,将达到4-6级;
北京明后天将刮起3-4级风,天津、太原、济南、郑州风力将达到4-5级;
呼和浩特、沈阳明天风力将达到5-6级,而沿海的大连明后天将一度出现6-7级大风。
——我· 是· 秃 · 如 · 其 · 来 · 的 · 分 · 割 · 线——
今天的天气就讲到这里。
接下来,其实是小工想讲点别的。
前天看到这条评论▼
哎呀,其实小工知道你是口嫌体直啦,是老粉才敢这么说的,我明白的。
不过呢,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及为什么我们要做中长期预报。
以下正文开始▼
如果你有朋友在气象局工作,他会诚恳地告诉你,其实现在天气预报的大部分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
一、天气预报是怎么“算”出来的?
计算机是怎么算的?我们先引入个概念,叫数值预报。
数值预报就是使用大气运动方程建立的数值模式,按时间顺序,计算不同高度全球各处气象要素的值。数值模式涉及到大量微分方程,计算量巨大。大到什么程度?
一个世纪前的英国科学家Richardson是研究数值预报的先驱者,他曾设想过这样一个场景。
▲Richardson的设想图(图片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由于那时还没计算机这种“黑科技”,Richardson只能设想在一个代表地球的球形屋子里,每个人负责计算一个地球格点上的大气,球心坐着一个人负责协调每个人的计算,即将这个人的计算结果调给另一个人,又把另一个人的结果调给其它人,就像如今的电脑CPU一样。
而设想之所以只是设想,就是因为Richardson找不到那么多数学物理都好的英国人。
所幸,人类点亮了计算机这个逆天技能。
现在数值预报可以靠超级计算机完成了。所以,说到底,数值预报其实就是用计算机算出来的预报。
夸张地比喻一下,我们的世界有个像《终结者》电影里天网一样的东东,它负责收集全球各个地方的气象观测数据,然后数学好的各个国家把这些数据导入自己建立的预报模式里,超级计算机噼里啪啦一算,就吐出了个数值预报。
那预报员是不是就可以去喝茶看报逛峡谷打撸啊撸了?
当然不行,天气形势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数值也是随时变化的,而计算机的运算又是个按图索骥的过程,在巨大的运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一个数字的变动可能都会让一场小雨变成大雪,而且距离时间越长,计算出来的结果就越容易出现极端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预报员凭借着丰富的预报经验,及时拉回计算机越跑越偏的缰绳,进行人工订正。所以,在天气预报界,目前计算机还不能完全取代人,数值预报后面还需要预报员给加工成天气预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预见未来”的能力,中国天气网现在可以提供全国有2560个站点的15天预报,甚至还有相同数量的40天预报(是的,我们竟然还推出了40天这么长的预报),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订正时难免出现遗漏,这就是为什么天气预报会偶尔给你“惊喜”or“惊吓”了。
二、那为啥还要做那么长时间的预报?
因为你需要。
很早很早以前的《诗经》中《邶风·北风》曾说道:“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意思是说寒冷北风吹到、风大,带来的雨雪也大,这可能是历史上对冷空气的最早描述了。但放到现在?你会说:我自己都看到雨雪了,还预报个毛线?!
现在,你已经不满足于只要手机轻轻划几下就随时可以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气温如何了,你还会想知道下周还能不能晒被子?甚至还想知道今年汛期你家的雨多还是少?有需求就有动力,天气预报也是如此。
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预报也会越来越准确。
要知道,就在上个世纪,还有科学家(对,还是上文提到的那个Richardson)表示任何天气预报所需时间都比预报时段更长,从而会使得预报变的没有意义。
可现在你看,随着气象观测、气象卫星等技术的发展,数值模式越来越靠谱,预报时效达到10天左右,月和季的数值气候预报也成为可能。
而未来,数值预报会越来越准,预报期限也会越来越长,这是整个世界气象发展趋势,我们也正为此努力着。
>>想了解更多我国数值预报系统,可以前往友号“中央气象台”:传送门在此。
-End
哈哈
又成功“水”了一期
本文版权归中国天气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