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春天,田美几乎都是在寻找信号中度过的。去不了梅林小学,信号不稳定,随时可能消失,她反复拿着妈妈的手机,在家附近的山坡上找,通常需要10分钟,信号能被找到。一旦刮风落雨,信号又随时可能消失。
文|临安
编辑|金匝
1
要想在梅林村找到手机信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南的大山,山峰多得像野兽嘴里的牙齿,梅林村就藏在牙齿的缝隙间。全村信号最好的地方,是梅林小学,只有它在梅林村为数不多的平地上。除此之外,村民的家,大多安在翠绿的山腰上,信号像飘忽不定的山雨,不知何时就会来了又走。
12岁的田美,是追赶信号的孩子。她是梅林小学五年级一个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说是五年级,其实也就两个班,总共52名孩子。在班主任文铭眼里,这是个极其优秀的姑娘,「有礼貌,会跳舞,长得美……这样的姑娘,放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差。」
但梅林不一样。
梅林有多不一样?在广西百色有名的贫困县——田东县,梅林村是最贫困的村子之一,梅林小学是唯一的学校,包括田美在内,村子里200多名孩子的人生,几乎都以此处为起点。大多数孩子的命运轨迹,是小学毕业,到乡里念个初中,等到初中毕业,就随父母一起外出打工赚钱。
要打破这个轨迹,只有上学这一条路,但整个梅林小学,能去县城田东中学的名额只有一到两个,田美希望自己是其中一个。
整个春天,田美几乎都是在寻找信号中度过的。去不了梅林小学,信号不稳定,随时可能消失,她反复拿着妈妈的手机,在家附近的山坡上找,通常需要10分钟,信号能被找到。一旦刮风落雨,信号又随时可能消失。
因为去梅林拍摄一个纪实项目,摄影师傅拥军偶遇了这对蹲在路边、抱着手机的姐妹。起初,他还以为她们是沉迷于手机游戏,等听到田美跟着一起朗读,他才发现,她们上的是钉钉网课。
傅拥军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一刻:天阴欲雨,远处,是一个接近70度的陡峭山峰,近处,两姐妹穿着拖鞋,一个坐在马路上,另一个蹲着,在她们脚下,是庄稼难以生长的坡地。这张照片,几乎是整个梅林村面临的困境和希望的写照:多山、少田、缺水,以及有一群想改变命运的孩子。
在距离梅林村800公里开外的湖北宜昌,同样在为改变命运努力的,还有7岁女孩柯恩雅。你一定见过那张流传很广的照片:在集贸市场卤菜店的案板下,她略微低着头上钉钉网课。这张照片打动了许多人,「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
一路向北,抵达350公里外的河南南阳,淅川县二高的高三学生全杰通穿着棉衣,在屋顶上蹭房东家的WiFi上钉钉网课冲刺高考,那是二月初的事,他埋着头的背影成了新闻。
再往东南去杭州,大四毕业生张烁刚刚参加完钉钉上的远程毕业论文答辩,她有个愿望:想出版一本自己的书,如今通过了答辩,这只是第一步。
他们身处不同地域,山村、小镇、城市,身处人生的不同阶段,但相似的是,都选择为命运放手一搏。
2
田美这一搏,显然要更艰难一些。
从地图上看去,梅林村没有河,连一条像样的溪流也没有。你很难想象还有这样的地方,在这里,每一户人家都要修一个水窖,天上的雨落下来,汇集到水窖里,全家人的日常用水都指望它。当地的孩子们没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里,因为单单帮助家长修造水窖这一件事,就占据了他们很大一部分精力,田美也不例外。
也没有什么耕地,「九分石头一分土」,周围许多山叫不上名字,干脆都叫石头山,因为山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为了割羊草、牛草,孩子们有时候要翻过好几个山头。尽管村子所在的田东县被称为「芒果之乡」,但梅林村种不了芒果,种了也是旱死。
不止这些。梅林村也很少有本科毕业的学生,能考上专科,对他们来说就算是不错的结局。文铭已经在这里支教了快两年,听过许多学生的故事,大部分人会读完初中后打工,近的去南宁,远的跑到广东,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赚钱、结婚、生子,再留下孩子在梅林,重复一遍他们的人生,周而复始,像是一个坚固的环。
贫困是这个环的一部分。文铭家访时,到过每一个学生的家。有个男孩子总是不能做完作业,她觉得奇怪,坐车跑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男孩子家一看才明白,这个家连像样的门都没有,也没有灯,能做作业的地方,只有门口的泥巴台阶,要趁着天光做,天黑了就做不成了。
通常,每个家庭都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孩子,没有钱买衣服,只能大的衣服穿旧了就给小的穿。有一回,文铭见到一个迟到的男孩子,自己的裤子洗了没有干,只能穿着一条姐姐的裙子来上课。
有个家庭,文铭去过一次,孩子的母亲没有出去打工,选择在家督促孩子学习。对当地人来说,留一个人在村子里,意味着整个家庭的收入都要减半,所以,在这个家里,养着十几头猪,打算等猪长大,卖了钱供全家人生活。「结果非洲猪瘟来了,猪全死光了。」这个家度过了靠玉米面充饥的一年,但孩子的成绩反而没有落下。
这让文铭感到疑惑。她有时候想,这个环是如此的坚固,不然梅林村怎么会如此贫穷,无法改变?但她也有觉得这个环在松动的时候,比如遇见了像田美这样的学生。
改变命运的念头,实际上在很多孩子的心里模模糊糊地存在着。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语文成绩只有20分,「上课就是玩,作业也不做。」但她发现小男孩也有一个优点,就是重视承诺。所以每次布置完作业,她都会单独找到小男孩,问他,「你能答应老师,今天把作业做完吗?」孩子点头,然后第二天真的就做完了。
唯独有一次,这个小男孩没做完作业,她找到他说,「你答应老师的事情没有做到,你觉得老师还会相信你吗?」小男孩眼神黯淡,一副要哭的模样,文铭劝慰他,「只要你以后都做完,老师依然可以相信你。」
最后,小男孩的成绩真的进步了,终于及格的那天,他向文铭欢呼跑去,「老师我终于及格了!」现在,他是班上前十,目标是超过班上的第一名。
像这个小男孩一样,如今,在山路边找信号上网课的田美,让文铭有了更多这个环可能被打破的希望。依靠网课,田美基本上把新学期要学的内容提前学完了。文铭对这个女孩有信心,「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田美不会是这样的人生,绝对不会的。」
3
柯恩雅的人生也不会如此。
在湖北五峰县的一个小镇,上小学一年级的她,每天和父母一起吃过午饭后,就会钻进自家卤菜铺的案板下,埋头听起钉钉网课来,在她头顶的案板上,母亲则开始卖卤菜。
案板不高,坐直身子就会撞到头。柯恩雅撞过几次,有了经验之后,背就一直弯着。这个家庭来自温州,比起把孩子放在家中做留守儿童,妈妈赵玮玮更希望能陪在恩雅身边。她和丈夫给柯恩雅牵了网线,找来家中多年不用的老款笔记本电脑,在案板下垫上纸板,打造了一个「网课教室」。由于电脑太旧,有时候还会断网,柯恩雅就需要赶紧切换到手机上,不错过一分钟的课程。
4月29日,正在案板下学习的柯恩雅被家访的班主任余文艳看见。此前,余文艳觉得班上的这个小女孩这段时间背诵和书写进步很大,一到女孩家里才发现,原来柯恩雅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余文艳觉得感动,发了条朋友圈,「案板下的女孩」的故事扩散开来,激励了更多的人:「案板下学习的女孩,你努力的样子真美」,「案板下的女孩映出一个社会对读书的信仰」。那些评论也让妈妈赵玮玮接收到了鼓励,女儿的人生才刚刚展开,她更加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比起柯恩雅,全杰通的人生可能到了那个最关键的节点。整个疫情期间,在河南南阳淅川县高三就读的他焦虑万分。在这之前,他是「学霸」,名次稳定在全年级前三,但疫情期间没法去学校上学,「如果一两个月得不到老师的指导,我高考能考怎么样真不好说,有可能前功尽弃。」
钉钉的在线课堂缓解了他的焦虑。春节后,联通公司在当地学校紧急部署钉钉,供学生在家上课、师生在线沟通,包括全杰通就读的淅川二中在内,全县7所学校的2.73万学生全部用上了钉钉。在全杰通的班上,老师每天用4节课的时间集中在线讲课解题;其余时间各自自学,有问题可以随时给老师留言。
原本这是一件好事,但借到父亲的手机后,想起在线上课需要流量,全杰通犹豫了。他家是淅川县盛湾镇小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都已经年过半百,为了让孩子安心高考,夫妻二人在县城租了间房子,边打零工边陪读,对这个家庭来说,流量费是一笔难以忽视的支出。
房东是个热心肠,让全杰通用他们家的WiFi,但是信号不稳定,只有屋顶比较好,为了上课,每天上午8点,全杰通会搬着小凳子出门,爬上屋顶,与老师空中连线。他说,他想考浙江大学。
屋顶蹭网的照片流传后,当地联通公司给全杰通家租住的房子拉了宽带,学校送给他一台电脑,保障他能顺畅地上网课。全杰通对自己的人生认识很清晰,对于他所在的家庭来说,每一次钉钉在线学习,可能都是改变一家人命运的机会。
对22岁的张烁来说,钉钉是未来人生的助力。她是浙江传媒学院的毕业生,毕业论文的主题,是关于人工智能对编辑出版行业的影响。「开题了之后,才知道选了个难题,人工智能里许多内容都看不太懂。」最后,整篇论文花了半年时间,引用了二十多篇中文资料、四篇英文资料,中间还穿插了不少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内容。
原本以为答辩因为疫情无法进行,会影响到毕业,但钉钉解决了这个问题。钉钉答辩前夜,寝室里四个姐妹已经自己演练了一番,到了答辩那天,老师的画面是从监控摄像头里拍下来的,隔了不少距离,紧张感也减轻了不少。由于准备充分,她的论文最后被评为全班仅有的两篇优秀论文之一。
张烁有一个愿望:在编辑出版这个领域一直做下去,等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她也50多岁了,「那个时候,希望我能有所成就,编辑出版一套自己的书。」
钉钉正在与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发生联结。
5月17日,钉钉召开发布会,主题是「你的钉钉」。最新数据显示,钉钉用户数在3月底突破3亿,1.3亿学生通过钉钉在线上课。长久以来,这个平台一直以组织为单位,抽象、遥远,有些高冷,但在你看不到的千里之外,田美、柯恩雅、全杰通和张烁们都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温度,拥抱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每个人的钉钉,也是每个人的生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田美、文铭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