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关注的 -不只是一 个公众号
2020.5.22▏ 木舒
最近闲的很无聊,在楼下听小区阿姨聊天。可真的是这样吗?
从聊天中我们得知。
他妻子半身不遂,躺在床上七年。两个“大忙人”儿子,才回来过一次。
而他自从老婆病倒后,就自己做饭,自己洗衣,直到后来老婆去世了。
他虽然嘴上说这“没关系”,“他们过得好就行”,“他们有钱赚就行”,可他的心里真的那么坦然吗?
他因难得和二儿子一家的聚会而欣喜,却又因突然取消而陷入沮丧。
他很羡慕好友的孩子,就在身边,闲来没事还能和儿子一起去去咖啡馆。
最终,他患上了抑郁症。
即使他什么都不说,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孤单”。
自己那么有钱有什么用?两个孩子都培养成精英又有什么用?
他亲手把两个孩子越送越远。
现在老婆去世,他的身边空无一人,受伤了没人帮忙,说不定哪天意外去世,子女都还不知道。
他很孤单。
而他又怎么是特例?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超过1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45%的老人过着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
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空巢老人家庭占比已达到32.64%,其中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为30.77%。
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也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2亿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太多了。
而他们因为害怕“拖累”孩子,不是实在坚持不了的情况下,都是报喜不报忧,很多时候一个电话都不敢打。
他的好友露丝女士其实经历和他很类似。
她生了五个孩子。可除了小儿子是医生外,其他都去做了神父修女,无欲无求。
而现在就连小儿子也想辞职去国外神父学校。
她拼尽全力阻止小儿子“出家”,那一段话让人心酸:
“我不要过大寿或是什么其他,不用操办那种事,你呆在我身边就好。”
“可以不住在一起,可以不打半通电话,拜托你呆在妈妈身边,平凡的活着。”
我想这位妈妈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
或许,年轻时,父母都希望子女能事业成功,有所建树。
可一旦父母迈入暮年,诉求就变得非常纯粹。
他们最害怕的是孤独,最渴求的是陪伴。
想要的不过就是:说话有人听,做饭有人吃,唠叨也有人回。
他们很想直白的告诉孩子:你就平凡的陪在我身边好吗?
可是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会选择放子女去飞,委屈自己,成就他们更好的未来。
越有出息的孩子,越不孝。
大人口中的这句话,其实会让很多孩子觉得很委屈。
从孩子的角度,我那么努力的工作,不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嘛?
可从老人的角度来说,他们在此时衡量“孝心”的标准,不再是钱了。
我们很难判定孰是孰非,因为人生不同阶段诉求不同,而人生本就是道选择题,很难能做到圆满。
当下的选择,一定是对于子女来说,最倾向的选择。
老人们其实也只是“抱怨抱怨”,他们又真的会让孩子辞职回家陪伴吗?
当然不会。
而在这背后,其实我真的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做到“坦白”。
就像露丝对理事长说的那样:
又不求你和他们同吃同住,靠着他们过日子,就身体不舒服,互相通个气,有什么开心的事,大家一起分享不行吗?
好事都想与你分享,坏事第一时间想到你作为依靠,这才是家人啊!
其实父母对子女“示弱”其实不丢人。
很多时候,子女不是不关心,而是真的不知道。
而在这背后,希望所有的子女,也都能换个角度看父母。
他们的笑不一定是真正的笑。
他们的“我很好”,也不一定是真的很好。
他们的“你在干嘛”,可能是想说“我想你了”
他们的“你很忙吗”,可能是想说“能回来看看吗”
还拥有的时候,我们总会不在意不重视。
觉得时间、机会还很多,反正父母永远不会赌气离开,所以总会把他们排在子女、恋人、朋友、工作之后。
可后来突然发现,他们的头发白了,眼睛花了,手脚不利索了,思维也迟缓了,突然就离开了。
我们无法接受他们突然变老,甚至连他们怎么生病,怎么难熬,怎么坚持,怎么离开都不知道。
可其实,他们不是突然变老,而是我们错失了他们变老的过程。
父母恩深终有别,养亲莫待离别时。
你以为的永远,其实可能只剩一点。
请尽自己所能,多陪陪他们吧!
THE END
作者简介
木舒
辣笔小尖椒(ID:lbxjj818)主笔。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字,爱自己喜欢的人。微博:木舒sunne 。欢迎来撩。
好书推荐 6-12岁,正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频繁“变脸”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心理的养成期,也是一次对家长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