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及算法学习----01----冒泡排序

        对数据进行排序有可能是检索数据的一个初始步骤。由于排序非常重要而且可能非常耗时,所以它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科学中广泛研究的课题,而且计算机界的先辈们、前辈们早已经研究出了一些非常成熟的方法。
        冒泡排序算法运行起来非常慢,但是在理解上却是最简单的,因此大部分的教材中,冒泡算法一般都是第一个接触的算法,以便于大家理解,我这里也不例外。
        为了讲清楚冒泡排序的整个过程,我们不妨思考下那经典的“高矮排队 ”的问题。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的情景,体育课或者体操的时候,都会按照高矮排队。我个头不算高,因此大部分的时候都很“有幸”的成为队伍的前几个。假设有10个人排列成一队,现在需要按身高从低到高为他们排队,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人,并且可以用肉眼观察立刻找出最高的一个,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比较和调整,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给他们排队。计算机则没有我们这么聪明。因为计算机只能根据“比较”操作原理,对所有的人员进行排序,因此计算机每次只能看到两个人。
        过程如下:从队列最左边(实际上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开始,比较0号位置和1号位置的人。如果左边的人(0号)高,就让两个人交换(只有这样才能相邻的两个人中,左边的永远比右边的矮)。如果右边的人高,就什么也不做。然后右移一个位置,比较1号和2号位置的人,和刚才一样。再次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执行的步骤:
        1、    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2、    如果左边的人高些,则交换两个人的位置
       
3、    向右移动一个位置,比较下面的两个人
        沿着这个队列按照以上的方法比较下去,一直比较到队列的最右端。此时,虽然还没有排序完成,但是最高的那个人已经被排到了最右边了。这也正是这个算法被成为冒泡排序算法的原因:因此在算法执行的时候,最大的数据项总是“冒泡”到数组的最右边(或最上边)。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写出如下的程序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outterLoop,innerLoop;
		double temp;
		for(outterLoop=elementCount-1;outterLoop>1;outterLoop--) {
			for(innerLoop=0;innerLoop<outterLoop;innerLoop++) {
				if(array[innerLoop] > array[innerLoop+1]) {
					//swap them
					temp = array[innerLoop+1];
					array[innerLoop+1] = array[innerLoop];
					array[innerLoop] = temp;
				}//end of if
			}//end of for
		}//end of for
	}//end of method bubbleSort()

         说明:
        这个算法的思路是要将最小的数据项放在数组的最开始,并将最大的数据项放在数组的最后。外层for循环从数组的最后开始,每经过一次循环outterLoop减一。下标大于outterLoop的数据项都已经是排好序的了。也就是说,外层循环每循环一次,总可以保证序列中最大的数据项已经被移动到了最右端,因此outterLoop每次可以减一以减少不必要的比较。
       
内存for循环从数组的最开始算起,每完成一次内部循环体就加一。在内层循环中,数组下标而innerLoop和innerLoop+1位置的两个数据项进行比较,如果下标为innerLoop的数据项大于innerLoop+1的数据项,则交换两个数据项。简单来说,两个人站在一起比高低,如果左边的比右边的高,那么给两个人换位置,依次比较下去即可。实际上,交换的过程可以单独写成另外一个方法在这里调用,但是这样做反而加大了系统的开销,因此直接在这里做了交换。
        效率问题:
        做一个简单的类推,如果待操作的数据项有10个,那么第一次循环需要比较的次数是9次,第二次比较的次数是8次,依次类推:9+8+7+6+5+4+3+2+1=45次。对于N的数据项,需要比较的次数:
(N-1)+ (N-2)+ (N-3)+……+1 = N*(N-1)/2
        这样,算法做了大概N*N/2次比较(忽略减1,当数据量很大时不会有很大的差别)。比较的次数和交换的次数都和N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使用大O表示法来说:冒泡排序运行需要O(N*N)时间级别。

 

        完整程序如下:

package barry.sort;

public class BubbleSorter {

	private double[] array;
	private int elementCount;
	
	public BubbleSorter(int size) {
		array = new double[size];
		elementCount = 0;
	}//end of constructor
	
	public void insert(double value) {
		array[elementCount] = value;
		elementCount++;
	}//end of method insert()
	
	public void display() {
		for(int i=0;i<elementCount;i++) {
			System.out.print(array[i]+"\t");
		}//end of for
	}//end of method display()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outterLoop,innerLoop;
		double temp;
		for(outterLoop=elementCount-1;outterLoop>1;outterLoop--) {
			for(innerLoop=0;innerLoop<outterLoop;innerLoop++) {
				if(array[innerLoop] > array[innerLoop+1]) {
					//swap them
					temp = array[innerLoop+1];
					array[innerLoop+1] = array[innerLoop];
					array[innerLoop] = temp;
				}//end of if
			}//end of for
		}//end of for
	}//end of method bubbleSort()
}
 
package barry.sort;

public class BubbleSorter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bbleSorter sorter = new BubbleSorter(10);
		sorter.insert(-10);sorter.insert(56);
		sorter.insert(23);sorter.insert(8723);
		sorter.insert(-90);sorter.insert(993);
		sorter.insert(33);sorter.insert(-373);
		
		//display them before sort
		System.out.println("\nBefore Sort:");
		sorter.display();
		
		//sort them
		sorter.bubbleSort();
		
		//display tem after sort
		System.out.println("\nAfter Sort:");
		sorter.display();		
	}
}

 学习和交流活动,望请大家多多指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算法,活动,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