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出品 | 微果酱(ID:wjam123456)
前天,朋友圈都在转一篇名为《一个叫大人别出声的公众号在今天死掉了》的文章,这是“大人别出声”这个条漫号的告别文,他们在文中提到:
“在又坚持了9个月零7天后,在连续四个月没有接到广告之后,我们终于撑不下去了。”
据“蓝鲸浑水”在去年11月的文章里介绍:
“大人别出声”原创条漫公众号,内容主要涉及情感、生活领域,创立于2018年11月。0粉丝时首篇文章即获30W+,第三篇文章《想放弃的那个夜晚》全网阅读量突破1000万,后推出多篇阅读量超百万的爆款文章,如《你离家的2168个小时》、《淘宝盖楼的一天》、《你们先走吧,我想再待会儿》等。。
此外,据“大人别出声”对外的刊例价显示,其头条原创条漫广告报价20万元/条(最终的执行价格可能有变),且需要十天筹备期。据微果酱的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4月份到今年5月22日,“大人别出声”一共接了11条广告。
▲数据来源于微果酱不完全统计
如果没有统计错,从接广告的日期来看,去年的8/9/10月份,这个号属于广告空白期。那其他同类型的号接广告的情况呢?微果酱对一个去年5月开始做起来,头条均10W+阅读的百万条漫号进行了统计,其过去一年大概接了27个广告,今年上半年接了15个广告左右。
作为条漫号的头部,“有趣青年”去年大概接了90个广告,今年上半年接了18条左右。
这么一对比,作为一个头条均10W+阅读的条漫号,“大人别出声”接广告的数量确实少了些,加上内容投入成本大,团队收支很难平衡。当然,个中可能还受渠道资源等多种商业因素影响,但公众号靠广告收入的天花板本来就低,没有广告通常是压死这些腰部号的最后一根稻草。
02 条漫号已成红海?
微果酱曾在《请回答2019:新媒体年度十大关键词,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监管封号......》总结过,“条漫号”作为2019年公众号内容的一个风口,诞生了不少新的条漫号。其中,以情感类最多。
其中不少号都有过一些百万加的爆款文,这些爆文甚至带来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涨粉数,一时风光无两。内容要保证优质,投入的成本就越大,广告的定价也会比图文高出一截。有知情人士透露,即使是行业知名条漫大号也会遭遇一个月接不到一条广告的尴尬。对于一些小品牌主来说,十几二十万的广告金额不在预算范围内,再加上今年疫情影响,品牌主的预算有所收缩,这或许也是造成“大人别出声”四个月没接到广告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去年很多人往条漫号风口上冲,但经过半年的冷静期后会发现,不少号已经开始“没落”。
内容同质化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情感类的。据微果酱观察,为了吸引用户点开,不少条漫大号在标题上都开始在涉黄边缘试探……
其次,变现也成为一大难题。辛辛苦苦做了个号,最后接不到广告,赚不到钱,只能停更或者转手卖给别人。去年因为一篇《深圳,一座没有女人的城市》火起来的“热浪星球”条漫号,最后卖给了别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靠小说变现的服务号。对于曾经关注了一段时间的读者来说,这种转折让人唏嘘。
回到标题,条漫号已经是红海了吗?是的。
准确地来说,应该是情感条漫已经成红海。情感号,一直以为占据了公众号的大半江山,对于情感条漫号来说,上有情感文,下有情感短视频,夹在中间的它很尴尬。
不过对于垂直类的条漫内容来说,依然有市场。
近的例子有“我是K董”,3月28日和人民日报推出的长图漫画《中国抗疫图鉴》全网阅读过亿,甚至获得了央视五四特别节目组以及一大波读者的肯定。与其他条漫不太一样的是,K董走的是油画风,在众多内容中很好辨认。
远的例子有,“混知”和“赛雷”。作为科普漫画界的老牌公众号,它们被不少人熟知。
混子曰,创办于2014年,今年3月份改名为“混知”,用漫画讲历史,旗下还有财经、健康、教育三个类型的漫画科普号。除了接广告外,出书、开发文创周边在自家的小程序商城售卖也是变现方式之一。
赛雷,创办于2015年4月,汽车漫画号,旗下还有“赛雷三分钟”、“赛雷话金”(财经号),图文漫画内容涉及历史冷知识、金融知识、百科知识等。变现方式和“混知”基本一致,接广告、出书、开发表情包和文创产品,还有自己的淘宝店铺。
不同于其他条漫号,它们都有自己鲜明的画风与IP角色,给变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外,在内容里加入更多互动元素也成为不少条漫号自救的道路,“GQ实验室”就玩得很溜,还有“网易哒哒”,都做得不错。不过,不管形式再怎么变,内容如何满足用户和广告主需求依然是条漫号需要平衡的事情,之于图文内容也是这个道理。
昨天,群里的一个小伙伴提问,“大红,你觉得公众号还能活多久?”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个人已经回答到自闭。只要微信还在,公众号就还在,只不过最后会改成什么样,只有张小龙知道。不可否认,流量下降、红利消退这些都是事实。昨天,刚好看了一位运营公众号快8年的号主分享了他自己的公众号数据,在他看来:
公众号仍然是最好的文字内容创作和创业平台,没有之一。同等量级的公众号和头条号,商业价值差了几个数量级。
唐韧,公众号:唐韧关于微信公众号,从我的几个真实数据说起
以下,是一些不一定对的思考:
1、公众号仍有机会,但内容要适应市场需求。现在已经不是闭门造车的时候,不是你想做一个什么号,而是要先看看市场上已经有什么号,然后去分析总结,不然很有可能你更了几天就会放弃。
2、条漫号虽然火爆,但对广告主来说可能不是最优选择。疫情加剧了公众号淘汰,也优化了广告主的预算,就像「再不上班,公司就会发现没有了我也能运转下去」,广告主可能也会觉得「原来不盲目投这些号,也能达成KPI」。
3、爆文会带来品牌溢价,但广告主不一定买单,因为今年大家的钱都不好赚了。有号主透露,近期将刊例价上调后,此前投放的品牌主开始犹豫,性价比对于他们来说越来越重要。
4、在活下去面前,情怀一点用都没有。最现实的是,行业内知名千万大号也接起了蚕丝被的广告。除了接广告,尽可能多摸索其他变现方式(虽然接广告来钱最快)。
5、短视频、直播是不是一定要做?建议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试错,长得不好看的还是好好写文章吧。
最后,越火的行业越需要冷静观察,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