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女上天入地,这就够了?
“女儿出生那一刻起,我就输了。甘愿为她俯首称臣。”舞台上,辩手陈铭从不吝惜表达对女儿的爱。这位后来的《奇葩说》第五季“BB king”,曾打印下导师、选手们的30多张照片,守在化妆间门口,挨个拜托他们签名——仅仅因为照看女儿和妻子的月子中心护士很喜欢这档节目。
父母对儿女的爱大多相似。但大女儿出生6年来,陈铭想到更多的是:我爱她,为她全然付出,可这就够了吗?
答案是,并不够。去年某天,幼儿园老师发来早课视频,女儿一脸忧伤:“我爸爸总出差,我见不到他。”
如何和孩子相处,80后父亲陈铭一直在思考。他发现,中国的80、90后父母,已经和前几代人很不一样。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物质条件越发被满足,衣食无忧的家庭越来越多地思考:我的孩子究竟想要怎样的人生?他们怎么才能快乐?
过去的“中国式教育”纯属经验主义,爷爷对父亲的要求,父亲临摹复制给下一代。陈铭发觉,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和其背后的科学精神在80、90后身上推广普及,他们清晰意识到传统教育有缺憾,不想这些困扰继续向后代蔓延。
问题在于,“80、90后一直是高压的,从小争着考第一。我们是效率提升的一代,丧失的是享受生活乐趣的能力。”陈铭的担心是,这种生活节奏下,父母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压力、对抗投射给孩子。更深层的原因在于,80、90后的童年仍伴随着父母的命令式要求,充斥着极强的目标性;如果不再让下一代过类似的生活,那意味着对自己成长经验的质疑。“而否定自己,需要非凡的勇气。”
80、90后或许是第一代真正有条件终结命令式、目标式的传统教育,让孩子享受人生快乐的父母,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也并不简单。
“玩在一起”=尊重+玩乐
陈铭曾在节目中遇到过一则辩题,“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定制吗?”,他坚定地站在“不愿定制”的一方,那场辩论成了他的高光时刻。
“我们这个时代,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一方花园、养料和空间,不管最后是红的花绿的花,我都为你开心!”陈铭告诉虎嗅,他至今坚信当时的回答:因为“一键定制”的本质,是传统“雕刻式”教育观,孩子仅仅是被塑造的“工具”。一些父母会为孩子投入大笔资源,寄望一节课、一所学校、一个产品能实现特定目标,本质上都很类似。“这是偷懒,抄近路。孩子究竟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搞不明白,孩子失去了自我。”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乐于陪伴孩子,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陈铭说,背后的区别,便是对孩子的尊重与平等。
在陈铭家中,他会和女儿一起玩手游,把自己账号里厉害的人物借给孩子。“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陈铭说,绝不是把手机、平板一股脑塞给孩子,让他们别来烦自己。这背后是对孩子的尊重,蕴含的心理是:孩子,你在我心里究竟有多么重要。而这,又将影响着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陈铭的观点是,对于下一代年轻人,电子产品不可能“禁止”了,那是他们接触信息的必要渠道,如同眼耳口鼻。父母需要做的是和他们一起享受乐趣,言传身教,该放下时便放下——这是在用最好的方式告诉他们,电子产品也只是众多普遍娱乐方式里的一种。它能带来乐趣,但并不比阅读、运动、谈心多多少。
爱玩是众人的天性,更是亲子间的共性。不要将其视作矛盾,把它变成亲子间沟通的桥梁,理解的契机。
陈铭擅长逻辑思维,最近半年,他6岁的大女儿也爱上了下棋。家人们轮番做她的棋友,彼此又多了一则沟通渠道。陈铭发现,下棋时的女儿很开心,即使自己休息时间很短暂,二人也能借着棋局交流许多。最近几个月,陈铭敏锐地发现,由于自己在家时间变多,对局更多,女儿和自己也更亲密了,“以前总偎在妈妈那里,现在出门扒着我胳膊。”
更令他惊喜的是,孩子在棋局中已经有了巨大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她已经在努力预测大人们两三步后的行动。
这份宝贵的特质被发现后,又回馈了家庭教育。陈铭举了例子:女儿要买棒棒糖,奶奶不给买。家人启发她,为什么不买?因为今天已经吃了很多糖。女儿跑过去和奶奶约定,“知道您担心我吃糖多。那能不能今天先买下,我过两天再吃?”问题解决了。
“把尊重和平等看作教育的起点,开头很难,很累,但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顺。”陈铭说,这一切的前提,需要家长发自内心地,将与孩子的陪伴、玩耍和教育,放在和工作、事业至少平等的位置上。
用自己的经验陪伴孩子的童年
某档节目中,陈铭曾透露,大女儿出生前,自己也一度无比“恐惧”。然而6年来,陈铭说,他甚至没有和大女儿发过火。
如何做到的?面对虎嗅提出的场景假设:假如从18层的高楼下来,孩子一股脑摁下了所有电梯按钮,你会勃然大怒吗?陈铭想了想:我会先问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或许几年前,孩子还小时想要摁电梯按钮,被大人严厉呵斥了。现在她长大了,能摁到了,一定要全摁一遍,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了。背后逻辑在于,如果家长仅仅携带着命令和要求,偶尔关注孩子,那发现到的问题一定会被下意识地全部归咎于孩子。但实际上,孩子“表现不好”,根源往往于大人。
一个更浅显的例子是,如果家长每天在家能保持阅读习惯,孩子也大概率会爱上看书;相反,倘若一个每天回家就玩手机、打游戏的家长训斥孩子不准玩,效果也不言而喻。
陈铭认为,想要克服这点,唯一的办法是真正用心地陪伴孩子——认真对待每一点和他们共处的时光。先尽可能搞懂他们所想,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
陈铭承认,这点上,他自己做得也还远远不够。作为湖南卫视一档青少年栏目的主持人,他吃惊地发现,00后、10后的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事,自己根本想不到。比如有女生抱怨,妈妈总和爸爸撒娇,让他干这干那;可当自己一样向妈妈撒娇时,她却完全不理。陈铭发觉,陪伴或许没有止境,自己还是带着“大人的傲慢”。
不过至少在陪伴女儿的6年里,他清晰地感受到,孩子的潜力近乎于无限,只要家长在他们身边,足够用心、耐心、细心。女儿4岁时曾在某天突然问他,“客观”是什么意思。“我当时也很忙,完全可以敷衍她:你还小,问这些干嘛?但我克制了这下意识的惰性。”
思考了足足5分钟,陈铭举出了很多例子,为女儿细细地解释了“客观、主观、具象、抽象”四个概念。
之后某天,女儿弹琴时突然对陈铭说,“爸爸,琴键是客观的,音乐是主观的。”还没等陈铭反应,女孩又自顾自地嘟囔:“我弹琴,我具象了音乐。”
“那一瞬间真是太美好了。”陈铭说,“这就是童年观察凝结成的诗一般的语言。然后你会发自内心地称赞她,她会感受到,兴趣与可能性便滋生起来。”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曾在他的著作《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中剖析,为何性格、举止的代际传递会如此强大,以至于一个家族里四代母亲都抱怨女儿很难相处,或者连续三代人拥有相似品质。单纯基因遗传能够如此强大?实际上,比其更加稳定的,是家庭环境的相似性,带来了类似的童年经历,进而塑造起代代相似的人格。
对于现代家长,理清这一理念意味着“扬长避短”的可能,即“用我的童年陪伴你的童年”。倘若想让自己孩子变得“更好”,不妨多回顾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追溯曾经烦恼的本源,尽可能不要复制到孩子身上;而那些往日的快乐,喜欢的游戏,可能的收获,都可以与孩子多多分享。
这也正与陈铭心中理想的育儿方式相吻合:经过用心陪伴,多发现孩子的了不起并称赞,多反思自己的问题并纠正。前者是鼓励,后者是榜样。它们都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最终,会一起令孩子变得更好。
两代童年,玩心相同
“学会玩,是享受生命细节的前提。”
陈铭在女儿出生后才逐渐领悟这句话。此前,他说自己和大多数80、90后一样,渴求胜利,没法享受生活,只能在“不停地战胜,比其他人更优秀”中获得一丝快感。直到看着女儿童年的这些欢愉,他开始反思:生活,究竟为了什么?
改变是慢慢发生的。女儿刚进入幼儿园时,陈铭总焦虑,发微博说其他家长的南瓜灯、棉花糖、展板、绘画做得比自己好。
幼儿园后来组织了一次市集,女儿的小组开办了皮影戏剧场。陈铭和爱人负责给皮影们配音,这是他们的专长。四个多小时里,围观的孩子们被逗得捧腹大笑,女儿无比开心。陈铭想到:其他父母有他们的优势,我们有我的。我们各展所长。“人生就是找到自己享受且擅长的,然后去绽放。”
现在,作为父亲的他期望能和女儿玩到一起。看着她的快乐,自己也重拾了玩的兴致。陈铭喜欢赛车,有国家级赛车手驾照。他期盼着女儿或许有一天会喜欢卡丁车,他在陪她时也能过把瘾,重拾久违的乐趣。
更大的影响在于,女儿出生后,“判断自己人生的价值支点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价值来源于社交,或者社会评价,陈铭一度也不例外,所以会在乎人际关系,在乎微博、豆瓣上对自己的评论,快乐也被这些束缚。女儿的出生改变了一切。伴随着陪伴、关注她的成长,陈铭关注的重心回到了孩子、家庭和自己身上,焦虑的事情没有那么多了。
“人很难反思自己。但当你陪伴孩子,看着和你近乎相似的她,陪伴她,了解她;你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便有了反思自己和众多社会关系的机会。”对于陈铭,当他意识到希望女儿和自己平等,便理所当然地又想到自己的父母。在面对辩论节目上的的另一个辩题“要不要对父母开放朋友圈”时,陈铭给出了回答: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便是将父母真的当作朋友,平等相处。他从孩子那里学到了经验。
这是他从孩子那里学到了经验。在陪伴女儿度过童年的6年里,他也逐渐理解了自己的父母,重新体悟了自己的童年。“他们希望我‘争第一’,但不是‘只争第一’。”多年后,陈铭在知乎里记录到,父母当年希望的是他上进的状态,并非要求结果。他得以放松下来,与父母敞开心扉。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