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语

都是一群追求理想的人,为什么华德福学校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纷争?

这种场景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的农村。我的老家在东北,农闲的时候大家聚集在一起,唠嗑。生活又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于是只剩下八卦可以聊了。老张家的媳妇和老吕家的男人跑了,老孙家的儿子在外面打工被人打了,小刘家的婆婆真的好过分……这些故事被添油加醋最后成了一代代人的民间小说,几十年之后,经典的故事依然在传送,但部分人都已经年过半百,他们的儿媳妇们继承了婆婆的事业。

这是一场如火如荼的民间文学、传记运动。

一句句传言,是一个个巴掌,打得当事人抬不起头;很多人用一辈子隐忍换来一句赞誉,也有人用放浪形骸去他奶奶的谣言

传说成了铁证,铁证氧化在空气和记忆里,最后一地渣渣。

熟人文化就是这样的,要交心的时候总要对几个身边的人发表个评论,否则怎么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呢?

这不是一个问题,除了铁板钉钉的事实,问题是往往当事人并不承认自己是别人口中被定性的那样子;即便是事实,当事人也有独特的发心,所有别人的理解也是一种误解。

别人口中的自己和自己心中的自己,到底哪个是真的自己?

不知道,反正人熟络起来了,好像就喜欢家长里短了。据说领导们关系好了,就喜欢一起贪污了。


先来一碗鸡汤。

日本的白隐禅师,就以安忍而著称于世。曾有位姑娘与一男子有染,生下一子。姑娘怕虔信佛法的父母谴责,就告诉父母,此事乃白隐禅师所为,因父母对禅师一直尊敬有加,她以为这样做可免父母责难。

不明真相的父母,听信了女儿的谎言,抱着刚生下的婴儿扔给禅师,骂道:“你这个败坏佛门的假和尚,以前没看清你的丑恶面目,蒙受你的欺骗,没想到你竟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这是你的儿子,拿去吧!”

禅师淡淡地说了声:“是这样吗?”就默默地接过孩子。

父母更以为没有冤枉禅师,将此事到处传播。不多久,人们都知道了禅师的“丑恶行经”,纷纷白眼相视。

禅师抱着柔弱的婴儿,到刚生过孩子的人家乞求奶水。那些人说:“哼!要不是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才不会给你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姑娘的良心备受煎熬。她不想再看到人们对禅师的不公正待遇,终于向父母坦白了一切。

父母万分羞愧地来到禅师面前忏悔。禅师听后,仍是那句话:“是这样吗?”

这是多么大的智慧啊!

其实,在很多人的心中,大概以为自己是白隐禅师了,别人都不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你们这群傻叉,叽叽歪歪的,你们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吗?!

你们知道我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

你们了解我吗?

不过哈佛大学一个叫做Tal 的老师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机制,就是合理化现在的事情,让自己安(gou)然(qie)的活下去。所以,看见别人闯红灯的时候,我心里想,真xx的没有素质。自己有急事要过马路的时候,就会说,规则的意义是为了保障安全,没有车,等个啥,傻吗?

别人抽烟的时候,暗地里不明白为啥一个人这样作践自己宝贵的小生命;自己熬夜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再看一集就睡。


昨天下午读书会,学习《道德经》,讲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然后炸锅了,大家就这生活中到底要言还是不言展开了讨论。

老李(也可以倒过来读)说,我们都活不成老子,太多人都想有智慧,其实根本没有。所以与其装着有智慧的不言,不如直接真实的表达出来,碰撞之后该留的东西就留下来,不该留的也就没有了。

真性情啊,让我想起来了竹林七贤那些疯子们。

为啥?因为碰撞几次之后,没韧性的人就会选择不碰撞了,转而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说着那听不见、道不明、不知道谁说、又不知道谁传的耳语。

小许说,要润物无声。

我说,要是重来,我不会做“强梁者“最终“”不得其死”。

老李说都很好,小许脸色变了。

小虫说,我们还是弄清楚什么叫不言,感觉大家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几个男人哈哈大笑,时间到了,我胡乱总结之后,一笑而散。


上班下班,吃饭如厕,胡子长了又刮,头发剃了又长,云梦说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螺丝钉。

其实,螺丝钉是不懂的,但你不是。

看不见的三年,不是长江里哗哗的流水,走了又来。

那些倒塌的泰山,落得一地灰尘,不小心出落了一朵尘世中生根的花朵。

只是,这样直白的表达感觉实在拍马屁——毕竟我是男生,这样多少有种骚扰前同事的感觉。


也是在昨天,读书的时候,不小心说道了孔子。

老孔不就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吗?

他为啥最后成了圣人了?

太丧了——小许说。

人丧到一定程度,就要牛起来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言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