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就是生活”:社会交换论

“但这就是生活”:社会交换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理论,它从经济学 “投入-产出”的关系研究社会行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大多数人首先从情感上本能地有点排斥这说法,但又无法否认它的正确。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和减少代价,所以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教材P117)

        这话听来人人似奸商,可转念一想,这就是生活跟现实。

        霍曼斯有五个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和侵犯-赞同命题,它们把具有高尚灵魂的人类描述得跟动物一般。

        就比如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经典条件反射下,巴浦洛夫的狗不也这样吗?而成功命题又让我们变成操作条件反射实验里的鸽子。

        所有的命题让我想起两本书:《人是机器》与《自私的基因》。

        在关于态度转变理论中,交换论认为“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看来他们深懂生活之真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21考完试那天,跟一位个子高高、白白净净的帅哥一起武汉半日游,然后晚间同一趟火车回京。

        路上谈完天气聊生活,像来时一样(我们出武汉站时偶然遇见,一起打车奔的华夏理工),他仰天长叹:现在一个月八千猴年马月才能买得起房,如果不能,他女朋友早晚变成别人老婆……说到这他一脸惨然。

        我对这话尤为不解:“难道爱情一文不值了么?”

        他瞟了我一眼,没搭我这茬,接着说他老娘日夜辛苦在奔钱,他考这个心理咨询师的证也是想着业余时间能增加点收入……我说别急,你们还年轻,俩人一起努力呗,他黯然摇头:

        “就算她家同意、我俩一起努力,也买不起啊!”

        我坚持不懈、天真地试图宽慰他,总是有希望的,因为还有感情在。不想他无奈地苦笑起来(不是笑我痴,就是笑我颠),然后给我举了两个身边的例子。

        一男孩,与一女孩相爱,俩人感情非常好,于是走到了谈婚论嫁,女方提出三十万聘礼之外,必须有房,这是男孩和家里无法承担的。

        于是(基于爱情)男孩跟女孩商量:聘礼给十五万,然后的十五万首付买房(再贷点款),再然后俩人一起奋斗还房贷,结果女孩(及其家人全都)断然表示:“NO!”

        “那后来呢?”我缺心眼儿地问。“分了!”帅哥共情到悲伤。

        第二个例子是他姑姑家,他有一个表弟和表妹,表弟与一女孩相恋,女方要求二十万彩礼汽车洋房之类的,过不了这槛啥都别谈,他姑姑气坏了,大声斥责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现在的姑娘怎么都这样,什么都离不开钱了么?!

        于是他劝姑姑息怒,反问说:“姑姑,如果这事是我表妹,您怎么想?”姑姑本能地反应道:“那必须得有房!你没钱没房还有脸娶媳妇儿!”这话说完,就全场静默了,只有大家不同的心声彼此回荡,绕梁三日而不绝。

        现在,大家就不难理解社会交换论为何会有如下的爱情发展观了:

        社会交换论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幸福的对象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归结为利益和价值。

        据此理论,爱情的发展大致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1) 取样与评估

        男女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相互抵消后的盈余。如果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的期望值,那么对方就会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2) 互惠

        在此阶段,男女双方尽可能地交换收益。既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在交换中,随着双方互惠增多,亲密感随之增强。

        (3) 承诺

        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收益,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

        (4) 制度化

        随着亲密感增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但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双方关系固定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

        看到“取样与评估”的字眼儿,有没有想笑?反正我们都笑了,在考前划重点的课上,老师评价说“这词儿够硬的啊!”我们哄堂大笑。

        这个笑的背后跟所有的笑话让我们发笑的道理是一样的:它是如此滑稽但却又如此真实。

        所以,不能责怪姑娘势力,也不能怪“姑姑”生气,更能理解这位帅哥内心的巨大冲突­——“但这就是生活。”

        那有人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多美的辞句、多优雅的梦想,但仿佛我们早就失掉了实现它的环境与心境,仿佛生活里的每件事、你与之相处每个人的表情,都迫使你去做一件事:赚钱。

        或许人类的情感曾经伟大,但眼下并非曾经。

        千百年来古人从生活里沉淀出一句话:避穷如避蛇。

        头一次见到这话我惊愕了,万万没想到诗词歌赋的时代,人们竟也得出如此露骨的结论,受了这个刺激之后,我就一直杯弓蛇影了。还有一句俗语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够世态炎凉的吧,——“但这就是生活。”

        换句话讲,你虽然居在闹市,看上去挺风光,可是你一无所有,你能拿什么跟我交换呢?没人有义务从始到终一直对你好,为你付出、不求回报,纵是亲生父母也不能。这话够令人肝肠碎断的吧,——“但这就是生活。”

        当然,穷的原因有很多,但穷就一个字。

        毋宁说:钱财好比参天树干,爱情就是缠绕其上的藤蔓,它曼妙的姿态和间或开出的小花令人心醉,觉得生活真美好——但木之不存,藤将焉附?

        这是个交换的世间,你可以为此悲伤,但这就是生活。

        假如有一天,生活欺负了你,爱人也离你而去(就当是经济原因、就算是她嫌贫爱富),我们也该试着学会眼含泪花啃馒头,酸着鼻子大声说道:

        “那又怎样,这就是生活!”



PS:

        刚刚跟一朋友聊天,说起她28岁未婚的表姐,家里人急得火上房,怕她嫁不出去,但她表姐倒无所谓;然后朋友说其实大家都知道她表姐有人,只是不会是结婚的对象。我回复说,了解,保证生物学的平衡也很重要。朋友怪我思想肮脏,说其实那人对她表姐挺好的,只是给不了一个家…然后我就一直在想:大家对“家”都是怎样的定义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但这就是生活”:社会交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