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坏了手机能换,冷落孩子的心呢?

——你能把看手机的时间给孩子吗?

当你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时,也就是忽略了他的成长,有些问题可能当时隐藏不会显现出来,但时机一旦成熟,那么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痛。

我们每天生活忙碌,生活压力也不小,可能都在各个方面很用心,比如社交,工作计划,财务支出,生活等等一系列都有安排,但是却很少在陪伴老人,倾听孩子身上用心。

是的,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感受的同时,也正在和他们产生着距离,殊不知距离产生了,亲情也就薄了。

朋友英杰有个女儿在上初中,前几天因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给没收了,放学后很是沮丧,就要求妈妈向老师要回她的手机。而朋友觉得老师没收是对的,就告诉她不可能,要为这件事付出一定的后果和责任,对孩子来说也算是长个记性。

低头看手机的她没想到孩子竟然抢过她的手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先是错愕,而后顿时她就火冒三丈,而孩子却带着哭泣的腔调指责她,你每天就知道玩手机,吃饭,上厕所,睡觉……无时不刻你都在手机,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这不都是和你学的吗?你要是不给我买新手机,你也不能再玩手机……

是啊,每天看似陪孩子,其实却在那对孩子的话置若罔闻,根本没有留心,而且即使嘴上应着,心里也不知道想什么,对孩子的喋喋不休反感,没有任何耐心,孩子的话也没有仔细认真倾听,附和哄孩子。

想起来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孩子在和我天马行空讲着,有时候因为一个笑话哈哈大笑,我笑完后,孩子问:妈妈,你为什么笑了呢?讲讲你的感受。啊?我能说我没感受,忘了可以吗?此处真是可以用没心没肺来形容吗?还是我没有用心倾听呢?

而朋友的情况正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现在生活太浮躁,而虚拟世界给予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存在感高度的契合,这就会让过度使用手机的人都难以自拔,甚至手机每响一声都要低头翻看一下,其实好多都是无用信息,这就致使一天好多零碎时间浪费了。

时间久了,孩子自然感受到你的态度,有心里话也不愿意和你说,因为在家长面前找不到共情,没有做到理解他,当他不愿意和你交流时,那么会找到其他的心里疏压出口,比如交到不良朋友,上网玩游戏,或者出现一些自闭和忧郁。

孩子出现沟通欲望的时,我们要及时放下手中所干的事情,正视他的双眼,认真倾听,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启发式地问他下次怎么解决,或者有什么收获,其实我们所说的话不用太多,给建议就好,不要给出方法。可是我们真正倾听了吗?而不是搪塞和心不在焉吗?

特别是孩子放学后,家长就更要全身心的陪伴,放下手机,调成静音。而另一个朋友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她会在孩子做功课时候看看书,给孩子一个安静,安心的读书、学习环境,如果说是做样子给孩子看,那么一天半天的能装出来,时间长了也不矢为是一种好习惯,她说如果做不到这些,至少要对孩子所所说的每件事情都要积极回应。

我们能给以无私的关爱就是孩子成长需要的养分,陪同不等于陪伴,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如果陪伴只是嘴上下功夫,而没有做到高质量的陪伴,那么等同于在孩子身上做的无用功。

有的家长可能说了,我工作忙,没时间,每天应酬,试问你忙是为了什么呢?一旦孩子成长了,他需要爱的时候你不在,等他不愿意和你交流的时候,不愿意和你牵手的时候,那时候你会发现他长大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需要的物质满足都太充盈了,可是只给物质条件,不给精神陪伴,和孩子没有情感交流,没有爱的庇护,丢掉的不止是安全感,还有孩子关闭的心门。

——李嘉诚曾说过: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的失败。

对孩子情感的认知也是爱孩子的表现,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等同于无视他的存在,一切爱的根源都是要发自内心,这个孩子能感受到,而你的幸福感也会增加。

不要等到失去孩子时候在醒悟吧!因为他的成长每天都在继续,而当我们陪他走一段路后,他真的就不在需要我们了,那时候也不会因为当时没有好好陪伴孩子而悔恨。

你可能感兴趣的:(摔坏了手机能换,冷落孩子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