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

本篇文章是精读了三篇目标检测综述文章之后,结合落地项目经验总结而成。文章内容很多,本文的目的是划重点,写核心,使刚入门的同学对目标检测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文章中出现的论文,全部打包整理,需要仔细研读的同学,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 “ 05 ”领取文章大礼包;后台回复 “04”,加我微信,讨论技术问题。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张图片
文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目标检测的发展过程(时间轴顺序)

  • 传统检测算法

    • V.J 检测器
    • HOG
    • DPM
  • CNN的Two Stage算法

    • RCNN
    • SPPNet
    • Faster RCNN
    • Feature Pyramid Network
    • CNN的One Stage算法
      • YOLO系列
      • SSD系列
      • RetinaNet系列
  • 目标检测的技术发展

  • 早期的原始方法

    • 多尺度检测 Mutil-Scale
    • BBox回归
    • NMS技术发展
    • 困难样本挖掘
  • 检测算法加速

  • 特征图共享计算量

    • 分类器加速
    • 级联检测器
    • 网络剪枝和量化
    • 轻量化网络设计
    • 数值计算加速
  • 目标检测最新进展

  • 更好的主干网络

    • 提取更好的特征
    • 滑窗算法升级 sliding windows
    • 提升定位精度
    • 带分割信息训练
    • 旋转和多尺度适应检测
    • 从头训练(Training Form Scratch)
    • 对抗训练
    • 弱监督学习目标检测
  • 落地应用

    • 行人检测
    • 人脸检测
    • 文字检测
    • 交通标志检测
    • 医学图像识别
    •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
  • 总结与未来趋势

    • 轻量级的目标检测
    • 目标检测遇上AutoML
    • 视频目标检测
    • 异质数据融合目标检测

一、目标检测的发展过程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2张图片
上图是从1998年到2018年,目标检测文章发表数量变化图,数据来源于谷歌学术。由此可见目标检测领域一直是大家所追捧的热方向。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3张图片

上图展示了目标检测算法近20年来来的方法路线图。很明显,从2012年(深度学习元年)开始,深度学习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大。图中每一个标注出来的方法名字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算法。

1.1传统算法

  • V.J Detector

    19年前,P. Viola 和 M. Jones提出一个新的检测算法,主要应用在人脸检测方面,运行在主频为700MHz的奔腾CPU上,比当时其他的算法速度提升了上百倍。

  • HOG Detector

    在2005年被提出,因为其特征鲁棒性强,多尺度适应性好,在深度学习出现之前,经常被广泛应用于通用目标检测。

  • DPM

    DPM是传统算法的巅峰,是VOC-07,08,09目标检测比赛的赢家,它是HOG方法的拓展。尽管现在的目标检测算法远远强过了DPM,但是DPM提出的很多东西,现在都在沿用,例如难例挖掘,Bbox 回归。所以其作者被VOC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1.2 Two-Stage算法

  • RCNN

    RCNN由SS算法(selective search)得到proposals,然后每一个proposal被送到CNN中提取特征,最后有SVM分类器去预测目标种类,RCNN将VOC07的mAP从33.7%(DPM保持的)上升到58.5%。

  • SPPNet

    进一步提升精度,从58.5%到59.2%,并且其推理速度相比SPPNet快了20倍

  • Fast RCNN

    VOC07精度提升到70.0%,然后其推理速度相比SPPNet又快了10倍

  • Faster RCNN

    首次可以将two-stage的网络进行end2end的训练,并且在VOC07上精度达到73.2%,同时其运行速度达到了几乎实时。

  • FPN

    2017年在Faster RCNN基础上提出FPN,在[email protected]上达到59.1%的精度。

1.3 One-Stage算法

  • YOLO

    YOLO在2015年被首次提出,是深度学习领域的第一个One-Stage的目标检测算法,在VOC07上精度在52.7%的同时,速度可以达到155fps,可谓逆天!由于精度原因后来发布了YOLOV2,其成绩为45fps with VOC07 mAP=63.4%,后来在2018年发布了YOLOV3,吊打同期目标检测方法,直到现在YOLOV3的方法仍然不过时。

  • SSD

    SSD方法是在2015年被提出来的,它是深度学习领域第二个One-Stage的检测器。同时兼顾了速度和精度,对后面的目标检测算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成绩为(VOC07 mAP=76.8%, VOC12 mAP=74.9%, COCO [email protected]=46.5%, mAP@[.5,.95]=26.8%),基于SSD的方法的目标检测算法非常地多。

  • RetinaNet

    FocalLoss在这篇文章被提出来,主要解决的是类别不平衡的问题。FocalLoss使OneSatge的方法在精度上可以和twoSatge的方法进行抗衡了。(COCO [email protected]=59.1%, mAP@[.5, .95]=39.1%).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4张图片

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到上面所列举出来的一系列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精度的变化。上面所列出来的每一个算法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都值得深入去研究

二、目标检测中的技术发展

2.1 早期传统方法

在2000年之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哲学,检测器通常都是基于一些比较浅层的特征去做设计的,例如组成,形状,边界等等。后来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发展了一段时间,例如外观统计模型,小波特征表示,梯度表示。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早期的方法了。

2.2早期的CNN做目标检测

最早在1990年,杨乐春(Y.LeCun)就已经开始使用CNN做目标检测了,只是由于当时的硬件计算力水平不行,所以导致设计的CNN结构只能往简单的去设计,不然没有好的硬件去运行完成实验。所以说我一直认为深度学习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英伟达。当时做过一些列的提升性的实验,例如“shared-weight replicated neural network”,这个很像我们现在的全卷积网络FCN。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5张图片

2.3 多尺度检测的技术发展

目标检测技术两大拦路虎就是多尺度目标小尺寸目标,这两个就是目标检测技术发展到现在一直在解决的问题。下图所示的是多尺度检测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6张图片

多尺度检测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 在2014年以前是特征金字塔加上滑窗

    这个不展开写,感兴趣的去了解下 VJ算法。

  • 在2010-2015是先使用object proposal然后检测

    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检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做推选框,第二部分是根据推选框做进一步的分类,基于推选框的算法,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召回率比较高;2,时间消耗比较大。在2015年以前,检测算法如果有比较好的精度,基本上都是TwoStage的。

  • 在2013-2016年,直接OneStage的deep regression,yolo最具有代表性;

    随着GPU运算能力的增强,人们对待多尺度目标检测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暴力,因为使用deep regression的方法去做多尺度检测,这种方法思路很简单,直接使用深度学习的特征去得到BBox的坐标,非常的暴力,类似于MTCNN的单阶段网络的思想。暴力训练,暴力回归。其优点很明显,思路简单,只要有GPU就可以复现,但是也有缺点,那就是定位精度不高,尤其是小目标。

  • 2016年以后,就是Multi-reference/-resolution detection

    对于检测多尺度目标,目前最流行的方法还是Multi-reference,其主要的思想就是预先定义一组reference boxes,例如经常用的anchor box,它们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缩放因子,然后检测器基于这些boxes,去做运算。这种类型算法的loss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是定位loss,另一个是分类loss,两者加权求和之后就是最后的目标检测的loss,如下图。做分类的loss,一般都是交叉熵,定位的loss一般是L2,两者加权求和。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7张图片

2.4 Bounding Box Regression的技术发展

bbox回归对于目标检测的定位精度的提升至关重要,它主要是为了修正基于proposals的bbox的位置。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8张图片

如上图所示,BBOX回归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 无BBox回归

    在早期的检测算法中,都是不使用bbox回归的,直接使用滑窗的方式来定位。

  • 从特征图得到BBBox

    自从fasterRCNN之后,BBox回归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程序,而是直接可以集成到CNN中进行端到端的训练的,所以才会有从特征图到BBox。例如fasterRCNN的smooth-L1函数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9张图片

2.5 NMS的技术发展

nm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如果对于有同一个目标上出现多个检测的框的时候,NMS可以根据每个框的score来进行优化,去除掉一部分的多于的框。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0张图片

nms有以下三种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1张图片

  • Greedy selection

    这是一种具有很悠久历史的nms方法,也是目标检测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首先对检测器检测到的box根据confidence的得分进行排序,然后分别计算所有的box的相互之间的iou值,然后设置一个阈值,如果高于设置的阈值,则保留confidence高的框,舍弃confidence低的框,以此类推。

  • Learning to NMS

    这种方法的思路是nms的阈值也应该是属于网络训练的一个参数,不能固定的设置为定值。例如有一个文章叫做 soft NMS,仅仅就是将nms算法进行修改,在faster RCNN上应用就可以在测试集上涨点。将nms的阈值也设置为科学习的,在另一个角度上更加符合end2end的思想,理论上也是更优秀的。

2.6 困难样本挖掘的技术发展

困难样本是什么意思? 在目标检测深度学习的训练过程中,正负样本的比例其实不均衡的,因为标注的数据就是正样本,数量肯定是固定的,为了保证正负样本的均衡,所以会选取一定的背景图片作为负样本,但是背景图片的样本集是一个open-set,不可能全部参与训练。所以需要将训练过程中难以训练的样本挖掘出来,给以更高的loss来训练,促进模型的泛化能力。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2张图片

例如SSD算法中,仅仅是将一小部分的样本做反向传播,这些小部分样本都是loss值比较高的,这就是证明不好训练的样本,多学习几次,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

三、目标检测的加速

一个算法从被设计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价值的,并不是停留在学术界的文章中,必定是要被工业界拿来项目落地的。所以一个目标检测算法的推理时间对于工业界落地至关重要。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3张图片

算法的加速,归根结底就是计算机的运算次数变少,但是精度不能丢。常用的几种加速方法如下

  • 特征图共享计算

    在目标检测算法中,特征提取阶段往往耗时往往最多。在特征图共享计算里面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空间计算冗余加速,第二种是尺度计算冗余加速。这里不展开讲。

  • 分类器加速

    早期目标检测中,是提取特征加上分类器这样一个套路来进行目标检测的,分类器一般是线性分类器,但是线性分类器没有非线性分类器效果好,例如svm就是非线性的,所以加速分类器的运行也是提升检测算法速度的一个方法。

  • 级联检测器

    级联检测器可以很好的将计算耗时固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采用多个简单的检测,然后将其级联,从粗到细的过滤,例如cascade haar,MTCNN都是级联结构的

  • 网络剪枝和量化

    网络剪枝和量化是目前模型压缩中非常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做加速非常热门的方向。

    • 剪枝的意思就是在原来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网络结构进行修剪,在尽量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降低网络的计算量,例如减少通道数,合并网络层参数等等。
    • 网络量化的常用操作就是将原来浮点型的计算量化为定点运算,甚至于变为与或运算,这样大大降低网络的运算量,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部署到嵌入式设备上。
    • 网络蒸馏的意思就是将一个比较复杂的网络的学习到的“知识”蒸馏出来,“教给”一个比较小的网络学习,这样小网络的精度比较高,运算耗时也比较小。通俗的理解就是“老师网络”指导“学生网络”训练,然后最后用“学生网络”来部署应用。
  • 轻量级网络设计

    轻量级网络设计是目前最热门的加速方式,我们常见的mobileNet的设计就是这个轻量级网络设计的典型代表。这里也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 分解卷积,将大卷积核分解为几个小的卷积核,这样其运算参数量就会降低。例如一个7x7的卷积核可以被分解为3个3x3的卷积核,它们的感受野相同,计算量后者要小,例如一个kxk的卷积核可以被分解为一个kx1和一个1xk的卷积核,其输出大小也相同,计算量却不同
    • 分组卷积,在早期硬件显存不够的情况下,经常用分组卷积来进行降低计算量,将特征通道分为不同的n组,然后分别计算
    • Depth-wise Separable Conv,深度可分离卷积,首次是mobileNet中提出来的,大大降低了卷积过程中的计算量。将普通卷积的深度信息分离出来,然后再利用1x1卷积将维度还原,即降低了计算量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特征图的通道重组,加速效果非常好
    • Bottle-neck Design,经常被用在轻量级网络的设计上,例如mobileNetV2就使用了反瓶颈层去设计网络。
    •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简称NAS,从2018年AutoML问世以来,NAS发展非常的火,这种小型的网络结构是被训练自动搭建出来的。给机器限定一个搜索空间,让机器自己学习搭建一个高校的网络,总目前的效果来看,NAS搜索出来的结构比人工搭建的网络更加高效。例如mobileNetV3,efficientNet。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4张图片

四、目标检测最新进展

4.1 使用更好的引擎

检测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特征提取的主干网络,如果backbone性能优秀,检测器效果也会不错。例如FasterRCNN,SSD,RFCN其主干网络都是VGG或者resnet,如果对推理时间有要求,一般选取轻量级的网络作为主干网络,例如mobileNet-ssd就是mobileNet作为主干网络的SSD检测算法。所以说主干网络对时间的精度的影响非常大。

  • VGG,在2014年被提出,有两种结构,分别是16层和19层,分别被称为VGG16和VGG19。VGG网络中使用3x3的卷积代替了5x5和7x7。
  • GoogleNet,顾名思义这个网络由谷歌提出,将网络层数增到了22层,同时在网络中增加了BN层使得训练更加容易收敛
  • Resnet,残差网络结构,在2015年被提出,其结构定制化程度非常高,从10层到152层都可以搭建,主要是解决了网络训练退化的问题,加入残差架构之后网络不会随着层数增加而产生退化现场。
  • DenseNet,在残差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残差是有short cut链接,而denseNet块是前面所有的层都与后面层有链接,所以是稠密链接。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5张图片

4.2 使用更好的特征

特征表达的质量对于目标检测也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目前一些文章都在寻找一种更好的图像特征表达方式。例如特征融合,高分辨率特征。

同变性(Equivariance)和不变性(Invariance)是图像特征表达的两个重要指标,同变性在学习语义信息表示的时候非常重要,但是在目标定位的时候不变性又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往往需要进行特征融合。

在包含一系列的卷积,池化的深层CNN中,深层的特征往往具有很强的不变性,缺少同变性,尽管这样可以获得很好分类效果,但是定位精度就会损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浅层的特征虽然学习到的语义信息很少,但是它可以帮助定位,因为他包含了很多关于边界,轮廓的信息,所以需要将浅层特征和深度特征进行融合

特征融合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Processing flow,第二种是Element-wise operation。

  • Processing flow,类似于SSD的架构那种,将不同层次上的特征图进行融合,以适应不同大小目标的检测,使用跳跃链接引出然后融合特征
  • Element-wise operation,此种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将特征图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简单的相加,相乘操作,暴力的进行融合

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特征表达方式,那就是增大特征图的分辨率,也就是说特征图在原图上有着更大的感受野,这样对于检测能力也有非常的提升。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最全综述_第16张图片

4.3 不止于滑窗

很多方法都是基于proposals或者anchor的方法来做目标检测,但是最近非常流行anchor free,也就是将目标检测看成是关键点检测的问题,因为一个目标可以被表示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包围的矩形框,所以这类问题可以被转换成不依赖于anchor的定位问题

4.4 目标定位能力的提升

提升定位能力,一般有两种方式

  • 重新修正bbox,bbox refinement经常被用来在cnn中新加入一个分支来重新定位Bbox的位置。
  • 重新设计损失函数,因为目前大部分的损失函数设计都是通过计算IoU来得到定位的loss,这样对于end2end的思想还是相差的有点远,如果能够重新设计一个loss函数来更好的表示定位误差,这样训练过程会更加的好。

4.5 带语义监督信号学习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标注的都是矩形框,矩形框中或多或少都会标有一部分背景信息,如果没有语义信息,那么这种训练其实是不完美的。甚至于有些目标的外形比较奇怪,例如一个猫和一个非常长的火车,如果计算IoU的话,这样计算结果就不能很好的表示定位误差。如果带有语义信息的训练,然后使用多任务的损失函数,这样可以帮助到网络进行很好的学习。

4.6 Training from Scratch

现在的深度学习的网路训练之前,都是将主干网路在imageNet上进行预训练的,因为ImageNet数据集足够大,预训练之后再在目标检测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这样会容易收敛。但是ImageNet是分类任务的,可能会和目标检测适应的不是那么好。最近有文章研究怎么去重头开始训练并提升精度,例如DSOD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4.7 对抗训练

将GAN思想应用到目标检测中,特别是可以提高小目标和重叠目标的检出率,通过缩小小目标和大目标之间的表达范围,对抗网络生成拥挤的对象掩模,直接在特征层缩小拥挤程度,造成对抗攻击,提升网络学习能力。

4.8 弱监督学习

目标检测的数据集整理非常耗费人力去标注,通过弱监督学习训练目标检测,只需要在图片层面进行标注,不需要bbox层的标注就可以训练一个目标检测器

由于篇幅限制,暂时先写个大概,后面继续更新,深入细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