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过万圣节

到底该不该过万圣节_第1张图片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篇《为了您和孩子的福祉,请远离“万圣节”》刷屏了。作者在文中对万圣节的来历做了客观介绍,并尽力说明万圣节宣扬恐怖血腥,为了保护孩子应该远离。文章主旨是好的,但对西方万圣节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些言过其词了。尤其是在万圣节装饰和服装道具方面,并非如作者所说满眼血腥暴力恐怖。

以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别的国家和地区尚且不谈,就我居住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城市来说,万圣节是一个家庭趣味性比较强的节日。万圣节来临之前,很多家长会把和孩子一起刻好的南瓜灯摆放在门口。窗户上或者门前也会有一些相关的装饰。很多装饰没有所谓的血腥暴力,而是比较童趣阳光,比如俏皮的南瓜灯贴纸。有些妈妈还会和孩子一起发挥想象,自制万圣节道具。制作南瓜灯和道具都是很好的亲子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加强了亲子关系。

经过漫长的演变,现在的万圣节主要是孩子的节日。在众多节日中,万圣节几乎是孩子们的最爱。这一天他们最兴奋的就是能要到好多好多糖和其它好玩儿的小东西。对大部分小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具魅力了。孩子越小,快乐越简单。

更有趣的是他们可以在这天化身成自己心仪的卡通或者魔幻电影人物形象。每年的万圣节快要到来时,家长们会问:“今年你想当什么呢?”通常孩子早有了打算,于是家长们就会穿梭于各大超市的万圣节专区采购孩子想要的那一款服装。

市面上出售的道具服装五花八门。除了影视角色,也有很多现实生活的职业服装或者可爱动物形象供孩子们选择。很多人物形象充满正能量,比如消防员,警察,蜘蛛侠,超人等等。穿上这些人物的服装,孩子们兴奋不已,仿佛自己也具有了超能力,去劫富济贫,惩恶扬善。单从这一点来说,能够通过这个节日在孩子们心中植入些许的正能量,万圣节就不能说一无是处。

到了万圣节那一天,一个个迷你警察,消防员,超级英雄,公主们整装待发,激动溢于言表。有很多小朋友一大早就穿好了道具服装,兴奋地等待傍晚的到来。

很多幼儿园和学校当天会有一些以手工为主的趣味活动。这些活动绝无血腥恐怖可言。这一天也会有身着万圣节装束的成人出现在公共场所或工作地点。同样,这些装束以搞笑有趣居多,血腥恐怖的很少。估计只有在主题派对上可以看到极端可怖的。

在万圣节这天化了妆的大人们都格外放松搞笑,感觉他们难以面对和抒解的一些负面情绪和焦虑在这天都抛之脑后。因为这一天他们不是平日里的自己。生活中也需要偶尔的脑洞大开来排解渐渐堆积的压力,不是吗?

傍晚来临,小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挨家挨户去要糖。商场里各家商户也会准备一些糖果,或者贴片之类的小玩意给孩子们。孩子们尽情享受期盼已久的这个过程。

要糖是快乐的,同样发糖也是一种快乐。看着一群群小孩子雀跃着来到自家门前,一句清脆的Trick or treat伴着期待的眼神,拿到糖后闪光的笑容和一声感谢,发糖人感觉散发出去的就是快乐而非糖果。

除了这些童趣十足的元素,万圣节确实有恐怖血腥的画面。道具装束也确有群魔的选择。这些客观存在无可否认。作为家长,如何让孩子了解节日的基本来历,同时主导孩子的喜好走向,规避丑陋画面,选择正向信息是最关键的。

跳出万圣节这个话题,宏观大世界同样良莠并存。我们不赞许的,并不一定就不存在。让孩子在有预备的情况下见识一些丑陋也未尝不可。这个世界乱像越来越多。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心无定力,万物均可成魔。心中有谱,任何邪气不可上身,更别说一些假道具了。培养孩子的正气并教会孩子如何识别面具下的邪恶才能真正地驱魔避邪

不管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它们都不会自己来找你。好运气坏运气很多时候是自找的。中国道家主张万事向内探求,以不变应万变。到万圣节这个事情上,就应该是以善之不变应恶之万变吧。

最后要提的是,作为成人,首先要做到不随任何观点而质疑自己正确的信念。简而言之,就是批判性思维吧。这也是我们要传授给孩子的一项基本技能。如此,才能在人群中站稳脚跟,永远向真,向善,向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该不该过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