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请先怀疑是不是别人错了,如果不是,那就怀疑是不是世界错了。
今天偶然看到一段对陈丹青的访谈,陈丹青说,他并不喜欢文艺复兴盛期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虽然他们很伟大,但被过度谈论,他更偏爱早期的波提切里和布鲁内莱斯基......
看到这里我一阵激动,仿佛在敌军重重包围中看到我军盟友。一直以来,我对文艺复兴三杰、梵高、毕加索、杜尚的艺术作品都非常无感,虽然他们很有名,我却更喜欢波提切里、提香、卢梭、马蒂斯、弗鲁贝尔这些相对名气小些的画家。那时候因为和主流评价不一样,于是经常怀疑自己。
有段时间身边同学流行看《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藏地密码》,我对这三本书也非常无感,第一本无非是农村杰克苏、第二本是少数民族琼瑶小说、第三本是比较高明的杰克苏,因此也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审美有问题,欣赏能力太低。
星爷的两部《大话西游》被很多人封为神作,但我总觉得这两部电影除了比较搞笑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我又开始质疑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这样深刻的文化内涵怎么都体会不到。
......
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尤其这个“别人”是权威和集体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总是会先怀疑自己,毕竟集体和权威总是对的。
这种想法,从《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到《爱情公寓》里的“凡事要从自身找问题,不要一便秘就怪地球没引力”,这么多年的延续,已经成为我们的本能,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比如小时候和小朋友打架,哭着回家找爸妈,爸妈一般都会说,“要不是你自己有问题,他为什么不欺负别的小朋友,就只欺负你?”虽然委屈万分,但反复几次,竟真的怀疑是自己的问题,觉得是自己本身招人讨厌,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农村小姑娘,淳朴活泼,单纯热情,对某门课程有着谜一样的热爱,跟打了鸡血一样,永远是回答问题最积极的那个,晨读就属她声音最大,背书也背得最快,成绩也最好。她这么做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她只是带着还没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生命力,一天到晚活得生机蓬勃,懵懂无知。
很快,班上同学就开始背后议论她,紧接着排挤她、孤立她,她一开口,周边就传来异样的目光,也不再有人跟她讲话。直到有人点醒她,要想和同学和谐相处就不能太高调,要控制自己。后来,她也慢慢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随之一同沉默的,是她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如果是现在,我会对她说,“当你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请先怀疑是不是别人错了,如果不是,那就怀疑是不是世界错了。”
可惜,我们已经变成了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集体一份子了,相信新闻,相信广告,相信电视,相信明星,相信微信公众号,更悲哀的是,他们也相信他们自己。我们往往相信全班同学,相信领导,相信大部分网友,相信权威媒体,相信粉丝数量超过百万的咪蒙,也不相信自己,个人在强势的权威和媒体面前,独立思考能力丧失,质疑和反对更成了一句空话。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独立思考,其实都是媒体灌输和塑造的结果。
坚持相信自己,怀疑别人,怀疑世界的也大有人在,但风险一般都很高。比如明末老愤青李贽,提倡男女平等,质疑孔子,质疑儒教,甚至质疑一切传统,最后身死监狱。比如苏格拉底,比如嵇康,都是以“蛊惑青年思想,败坏社会风俗”之罪被杀。
当然,我们不能是李贽,也没必要做李贽。只是我们和别人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先不要忙着否定自己,把一切过失往自己身上揽。
我认识的一位阿姨,命运颇为坎坷,遇到一个尖酸刻薄的婆婆,一个热爱赌博的丈夫,一个不务正业的儿子。婆婆把所有的错都归结在她头上,儿子将近三十没娶媳妇也怪她没钱,而这个阿姨竟也真的以为这一切是她的原因,是她没管好丈夫,没教育好儿子,导致精神萎靡,过早衰老......
最近《悟空传》很热,虽然电影呵呵哒,但这本书曾经给过我无限精神力量。书中的大师兄,当自己想的和世界不一样的时候,选择相信自己,质疑世界,“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即便最后同世界一同覆灭。
如果个人价值不可避免地让位于集体,那么,在我们逼仄的生活中,找到一丝独立思考和思想自由的罅隙,以致不过得那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