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人生之三:从新手到项目管理,五年程序人生路

  很感谢 CSDN 网友 333sunshine 先生的这篇帖子。真实记录了一个平凡程序员,从菜鸟到大虾,从弱到强,从平凡到闪光的踏踏实实的奋斗历程。一步一个脚印,充满心酸和欣喜,除了奋斗,我们别无选择!帖子原文部分如下:

  论坛里很多人都喜欢聊程序人生的话题,我也来发一封帖子。给大家一个参考,也让自己有一翻自省!

  希望更多有经验的程序员看到后,也能在此记录一下自己程序生涯,相互学习!

  本人普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从毕业到现在也工作有五年了。回忆起程序人生,也颇有一翻滋味。

  本人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因为那时电脑突然一下比较普及,本人家里也有能力买台电脑。买了电脑后,最先看的是 C 语言的数据结构。用电脑调试书里面的各种程序,那时第一次看数据结构,我接近全力去看,但是没看懂多少东西。只是把书里面的代码敲了一遍,运行后看看是否 和书里面说的结果是一样。但很多时候,第一次都是没通过调试的,发现不是这里抄错了,就是那里抄错了。通过不断的查找,最后才能运行正确,那时心里就会才 生少许的成就感,感觉自己写的程序调通了(虽然只是照着抄了一遍)。看完数据结构(其实有很多东西还是不懂),我去找了本计算机组成原理来看。结果看得自 己更加模糊。因为这本书里没有代码,只有一些抽象概念,当时好像只记得 CPU 有几个寄存器寻址,还有些补码,反码什么的。那个书又厚,硬着头皮翻了一遍后就没看了。接着买了本操作系统原理来看。也是很难看,都是些概念的东西,又没 代码调试。比如什么 GDT,虚拟内存分段,分页,实模式,保护模式,中断等等。也是硬着头皮翻一遍,能懂多少是多少。看完后,接着就看那个编译原理,因为网上都说懂编译原理 的人都很牛,我也希望变成牛人所以也去搞了本回来看。结果发现,能懂编译原理的人,确实比较牛。里面涉及到自动机的概念。属于用计算机来做人工自能的范 畴。我也很想成为牛人,硬着头皮看,结果还是有心无力。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虽说很多都不懂,但却使我对编程从一无所知到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大概懂得了什 么叫做内存分配,还有程序的那些字母符号是怎么被计算机执行的。这时回头把原来的数据结构翻出来再读一遍,突然发现这本书比起其他三本都容易,也很好懂。 明白了什么叫做算法,并且可以尝试去实现自己想的一些算法。当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觉电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去工作了,非常兴奋。虽然那时我并不懂得多少 C 语言,对指针也只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实际中还是不会应用。但至少可以利用我所知道的,来实现我所想到的。在当时一股冲动之下,写了几个自己记忆由心的算 法:

  1,从 1 到 100,每数到 7 的时候,把该数字提出来,剩下的数字继续循环,问最后剩下的一个数字是多少。我记得好像是 50。

  2,任意输入数字,和“+ - * / ( )”几个符号组成一个算术表达式,计算出值是多少。

  3,记得看过计算机组成原理里面有个磁盘调度算法,用的是现在电梯常用的电梯算法。感觉这个算法很好,就去用C语言实现了一遍。

  刚开始写程序,都是一个 main 函数全部搞定。慢慢的,在算法实现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一个算法太大,一路写下去,代码会很长,并且很容易想了前面就忘后面该怎么写,或者写到后面,忘了前 面写的是什么。 这时,就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刚开始设计算法的时候,想好哪几步,然后每一步用一个函数代替。main 函数中只是分步函数的流程控制。这样 main 函数的代码就大大的减少,逻辑变得非常清晰。然后可以像填空一样把每个分部函数完成。接着在子函数里面还可以分成子函数,分到后来,发现很多函数可以被其 他的函数调用。达到重用的目的。记得当时发现这个方法后,也是异常的兴奋。这种方法居然被自己想到了,感觉自己真是个人才。因为自己是非计算机专业,想找 编程的工作,起码要有一个东西证明自己是学过计算机的。所以在这期间报考了那个高级程序员(高程),因为要考试,所以学习了一些汇编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 考试好像分为笔试和上机,但是现在已经忘记是哪一个没过了。郁闷!没过之后,不甘心,就去报了个计算机等级考试(3 级,互联网技术),结果不出意外,将证书收入囊中(不过现在想想,一点都没用上。拿回来后,从来都没给人看过,现在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搞完这些,自己大三也差不多结束了。自己也知道到了大四要开始找工作,所以不能自己专门去研究什么算法。那个东西当不了饭吃。所以要搞一些比较流行的东 西,起码需要混到一个工作。所以那时就搞了一本“C# 入门经典”。因为那时听说 .NET 比较流行,好找工作。并且对于一个新的东西,我比较喜欢找一些名字上有“入门”两个字的书(这样的书里面一般都会很详细的告诉你如何搭建调试环境)。因为 程序这个东西,你首先要能够搭建一个调试环境,光靠看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后来感觉这本书还不错,不枉费我 100 块大洋。从中学到了一些 .NET 的基本用法。并且对面向对象讲得比较详细。“面向对象”那一章我也很认真的反复看了好几遍,因为那时 03 年面向对象非常热门,网络上面到处是“面向对象”几个字,感觉编程高手都是会面向对象。我也想成为高手,所以我就抱着一种不搞懂不罢休的气势去看。结果, 只是记住了面向对象的语法。书中和网上举得例子也很简单,多半是些动物是抽象类,然后,分什么鸡,鸭,鹅之类的去继承,然后动物都有吃饭的接口,鸭子有游 泳的接口, 此类等等的例子。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这些对于我写程序有多大的作用。后来,从书上抄了一份网站购物车的程序,认识到了 WEB 的开发流程,感觉自己也可以上路了。因为当时才大四上学期,也没有到处发简历。只是在网上留意一些招聘信息。当时也是在 CSDN 里面,看到一个本地的公司在招人的帖子,公司很小,刚起步。我想应该不会要求很多,我也就去应聘试试,希望自己能够应聘上,这样至少能够证明自己有资格成 为程序员。应聘的时候,老板问了一些问题,多半是 WEB 开发方面的技术问题。由于那时我对 WEB 只是刚刚接触,懂的不多。好像当时有一半以上都没回答上来。走的时候,我把我从书上抄的那份程序放到电脑里运行出来给他看了看。大言不惭的说者是我写的。 他看了看,点了点头,然后就回去等消息。我是星期五去面试的,星期天公司打电话让我星期一去上班。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莫名的激动。请同寝室的哥们大吃了 一顿。大家也都为我能这么早找到工作感到高兴。后来,就是白天到公司实习,晚上回寝室睡觉。工作后慢慢的,那种兴奋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压力,由 于做 WEB 开发,服务端的 C# 还好说一点,但是前台用到很多的是 HTML 和 JAVASCRIPT,当时对这个知道的很少,只能一边翻书,一边做事。要达到老板的要求,每天都八点左右才能搞完下班。

  工作渐渐展开之后,就是平静如水的生活,每天上班,吃饭,睡觉,日子也过得很快。刚开始,由于懂得东西少,所以每次任务下来后,都是积极的去完成,因为害 怕自己做不完。但是渐渐的,当自己清楚该怎么做的时候,人会产生疲倦,因为每天都做一些差不多的劳动。慢慢的,做事情就喜欢拖拉了。当分配一个任务后,自 己先估量一下这个工作自己大概需要多久,一般老板给的时间会多很多。所以喜欢把工作先放着,去看看网页,逛逛论坛什么的,等到剩下的时间差不多了,需要开 始工作了,就懒洋洋的进入工作状态,但是往往完成工作质量都不怎么好,很多提交后会有些 BUG。不过我也没怎么在意。因为和老板关系好嘛,像我这样,再怎么说也属于元老级别的。就这样慢慢的工作了几年。因为小公司什么都要做,技术也积累了很 多。包括各种主流数据库的用法,.NET,CSS,JAVASCRIPT,PHP,JAVA,perl,FLASH, 等等,其间,自己独立开发项目的时候,总想找出一种架构,加快自己下一个项目的开发进度。但是每次开发完后,发现上次设计的架构真垃圾。开发过很多项目, 每次都想了一些新的架构方法。到现在沉淀下来的还值得用的架构思想也没多少。记得在做 JSP 的时候,感觉 JSP 里面服务端代码和 HTML 混在一起,很难看。不如 .NET 的事件驱动好用。就去写个模块,让 JSP 也实现事件驱动的模式。结果写到后来,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并且感觉有点不伦不类,

  后来项目慢慢做大了,才渐渐明白面向对象的用意。当一个项目很小,逻辑很简单的时候,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用处不大,反倒是组件用处更大。因为项目小,基 本上都是建几张表,改改 HTML 的工作。但是项目一大,逻辑变复杂了,如果你要理清楚逻辑,这里就需要一种方法论。我一开始写算法的那种方法有点不适用了。原来那种是从顶层开始,向下细 分。是一种至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而面向对象不是,它是一种由点及面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是先找出一个个对象点,然后再找出每个点之间的关系。在 实际的项目中,你很难从上至下的设计。因为项目需求往往刚开始很不全面,很多项目后来改得都是面目全非。从上至下的设计不适合这种平凡的修改。并且当需求 很大时,他涉及东西太多,你也很难从一个俯视的角度去全面的看这个系统。所以从上至下的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打个比方,记得一个项目已经做了 80% ,结果客户觉得用得不方便,要改一下。很多原来做的功能都不需要,并且提了几个新功能。但这几个功能也只是对原来的功能稍加改动。但是逻辑上看却是大相径 庭。人脑不是电脑,如果想着这个代码,去改那个代码,势必到后来让自己也搞糊涂了。所以需要抽象出几个对象出来,是按照客户的思维方式。然后抽象出来的对 象里面包含原来的功能。这样做起来就事半功倍。

  在工作的磨练中,慢慢的发现了普通的程序员与优秀的程序员的一些差别:

  1, 普通的程序员遇到问题喜欢张口就问别人,问之前没经过大脑想想。这 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其一,自己都没仔细想想,就算别人帮你把问题解决了,你自己不多久就会忘记。下次遇到,照样是不会。因为这个问题你没有经过大脑。其 二,能够回答你问题的人,多半是有一定经验了。他们或许很会安排好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如果时常去打断他们,他们会觉得你很烦。

  优秀的程序员多半会先到网上查找一下相关问题,看看网上有没有相关解决方法。经过一翻查找,他会把这个问题记得比较牢。

  2,在一个项目的合作开发中,普通程序员往往只了解自己开发那方面的东西。项目做完后往往对整个项目有哪些功能都不太清楚。可能会有人抱怨,自己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去了解整个系统。但现实多半是,花大量的时间去网上闲逛,却不愿花时间去增进知识。 如果总认为项目的设计是设计者的工作,自己没必要去了解。那么这样的程序员只能是手工劳动者。

  优秀的程序员会对整个项目有认识,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功能会去做一下了解,更优秀一点的,会去对整个项目的架构设计做一下了解。自问如果他是项目设计者该怎么做? 去学习项目设计的优秀之处,去发现设计的不足之处。触类旁通,把优秀的地方用在自己将来的工作当中。

  3,普通程序员往往有很大的惰性。不能自觉的去学习知识,增进能力。所以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消遣状态中。所以时间往往白白的浪费掉。

  优秀的程序员往往会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能够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向着自己的目标在前进,状态佳,动力足。他们因为每天工作情绪很高,所以研究的东西也多,时间比较宝贵。因此他们会善于利用一些工具来操作自己的电脑,大大来的减少琐碎的电脑操作时间。更有胜者,会开发一些符合自己的操作习惯的小程序,来提高自己的效率。说不定这些小程序放到网上共享,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现在做项目管理员,看着手下的程序员,时常也让我想起原来做程序员时候的坏毛病。比如,上班迟到啊,工作时间上网闲逛啊,交上来的程序 BUG 成堆啊...!看到这些,我时常都是会心的笑笑,可以理解! 不过我也时常提醒他们,如果你们想将来成为 IT 界的精英,而不是等到 30 岁感觉自己无路可走,那么请你们珍惜自己的时间。如果你们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时间,那么别人更不会去珍惜你的时间。

  今天花了两个多小时,写了一篇短篇自叙。感觉值得,把自己五年多的光阴回顾了一遍。从前的故事历历在目。写下来过五年后再来回顾一下,说不定会是另一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