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病时代,解决医患关系,不能只靠医和患。就诊与治疗的链条会被技术重构,互联网思维善于将每个节点进行连接,优化系统效率,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在平台缔结下,开始以全新面目揭示和呈现。
而医生经纪人团队的出现,更像是互联网医疗浪潮中的推手,连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文 | 夏圆圆 编辑 | 贺勋
全文约3361字,细读约需8分钟
十年前,有卫生系统专家提出警示:“别让慢性病消耗过多医疗资源。”一方面,医保的“小金库”并不充裕;另一方面,医生资源与精力也被大量投入在慢性病治疗领域。
然而,在传统医疗服务观念下,局面长久僵持着。
有医学生开始琢磨: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能不能解决慢性病管理难题?AI和医疗大数据是否能够满足患者需求、释放医生压力?
2017年底,一个特殊的职位——“医生经纪人”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医联上出现,专注于慢病管理领域。
由此,一群特殊的“医生经纪人”浮出水面。
按下“加速键”
(疫情期间封锁的街道 图源:新华社)
2020年2月2日,距离1月24日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过去9天。
湖北天门市的街上,破土的新草和抽芽的树梢也再引不来踏青的人,天气一如人们的心情般阴沉。
王伟望了望窗外沉积的浊云,转身拿起桌上的药片混着水一口气吞下,拿起红色记号笔在日历上画下重重的一个叉。他抬眼看了眼日期,又低头看了眼抽屉里越来越少的药片,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恐惧。
他是一名HIV病毒感染者,需要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在回家前,他特意在工作的城市领取了足量的抗病毒药物。但疫情来了,小区封锁,哪怕全副武装出了小区,就近医院专属HIV的关爱门诊也已经停诊停摆。
对于HIV病毒感染者来说,停药、断药,会提高耐药几率。轻者,就得重新尝试繁复的匹配;重者,则会对同样药理的一系列药物都产生耐药,意味着可选的药物组合更少了,离生命危险更进一步。
不能断药。王伟只能寄希望于自己长期联系的徐医生,不断刷新在线问诊对话框,期盼有好消息在下一秒弹出。
王伟并不知道,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几千公里外,一位陌生人也在为他的病情不断刷新着手机,期待好消息的降临。吴强是徐医生在医联APP上的医生经纪人,协助医生们进行长期的患者管理。春节期间,吴强所在的医联经纪人团队没有休息一天,比以往更加忙碌。“社会按下暂停键的时候,我们按下了加速键。”接到徐医生求助电话时,他正在疫情应对小组的会议上探讨如何在特殊时期更好地帮助医生工作。
吴强意识到,找到药物并不是最困难的,如何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才是真正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交通暂封的湖北地区。
“东西可以送到,但是什么时候能到我们不保证。”
这是吴强在几日内与物流沟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他立即通过部门内的应急处置紧急流程,分段调整配送物流,选择加急配送。
2月12日是王伟划上最后一个红叉的日子。在这一天,他收到了所需的药物。
听到患者按时拿到药物的消息,吴强暗松了一口气。在吴强看来,如果说救治病患的一线医护人员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先锋部队,那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管理和健康资源协调的医生经纪人更像是后方的补给部队。
成为医生经纪人的第二年,吴强所负责沟通的医生已经超过了130位。每日与所负责的医生进行随访沟通、平台使用介绍、讲解患者慢病管理的益处,探寻到医生最真实的使用反馈和需求,成为公司与平台用户间的一座桥梁……琐碎而复杂的沟通工作常常让吴强把手机打得滚烫,出差是家常便饭。为了准确把握医生与患者问诊情况,更高效地帮助医生解决问题,他保持定期拜访医生的工作节奏。
“一周至少三四天在出差中,甚至有时候七天都在外面跑。”吴强的背包里,始终装着大容量的充电宝和数据线,生怕错过任何电话。每一个医生的求助,背后都是跳动的鲜活生命。
医生的“工具书”
五月的青海正是好时节,天空湛蓝深邃,万里无云。但与这片壮丽辽阔相伴的却是一个严峻的事实——相较全国乙肝感染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的数据却居高不下。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感染率,除了基层医疗设施落后、医疗人才紧缺,还源于偏远地区治疗不规范、药物可及性差、患者治疗意识欠缺等多种因素。裴徐是西宁市一名传染科医生,在几年的乙肝防治工作中,他深刻感受到了“走出去”和“走下去”的重要性。
路阻且长,但裴徐并非凭借一腔孤勇。
(藏区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 图源:新华社)
由于藏区乙肝患者众多且分散,裴徐经常通过医联APP随访。当他接到乙肝患者“胸闷难受”的求救时,他一方面指导患者就近就医并服用药物,一方面向自己熟悉的医生经纪人伙伴发送了求救信号。“怎么办?就近医院的医疗设备非常简陋。”
“别怕,我在。”医生经纪人的快速响应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有所放松。很快,医生经纪人帮助他找到三甲医院的专家远程坐诊,连线进行实时指导,患者随即转危为安。
医生经纪人成阳在与其他同事和医生沟通时经常提起裴徐医生的故事。医生经纪人的存在,强化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为医生提供了更多医疗资源支持。
“很多患者舟车劳顿,从偏远地区赶到大医院看病,但得到治疗方案后怎么才能继续与医生保持沟通呢?”成阳对此深有感触,“有了医联平台的绑定和医生经纪人的磨合,将这种沟通拧成了长期的默契联结。”
在入职医联之前,成阳已在医疗行业浸润十余年。在他眼里,医疗是个高壁垒的行业,漫长的专业学习在其他行业可能已经走到了巅峰,但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需要不断充电和学习。除了科研和论文的压力,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是一门精深的艺术。
“很多慢病管理需要与患者长期沟通和教育,但医生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常会拍摄或直播各种健康科普视频,包括饮食注意事项等通俗易懂的内容,提供给医生们,让他们可以更方便高效地工作。”成阳把医联比作是医生专属的“工具书”,“我们也会准备很多专家的课程,让医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
初生猛长
余刚在2018年初加入医生经纪人团队,那时团队刚刚成立,他作为团队负责人之一,带着当时20位医生经纪人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出身医科大学的他,至今仍然记得异地求学,听闻自己的亲人在家乡生病一医难求时内心的凄苦。“当时在我们的乡镇卫生所连胃镜都很难去做。几经辗转到市区医院做了一些检查之后,医生也无法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经常会建议去省会三甲医院再诊断。即使去到省会三甲,也不见得当天就能够预约上。要挂号又要排队,有的时候甚至要等一个星期——我的亲人曾经在医院的走廊里住过三天。”
(乡镇医生在为患者看病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外地病人千里迢迢奔赴大城市,住在医院周边的小隔间里,吃尽各种不便的苦头。北上广发达地区的大医院人满为患,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医院却留不住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余刚愈发感受到医疗资源下沉和普惠的重要性。
“当我发现医联能够提供一个平台,去缓解我国医疗资源非常集中的状态,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团队。”提起团队建立初期,余刚的笑容里闪过一丝窘态,“在最早开拓时期,我的导师听到我要打造一个患者医生管理平台时,不以为然地说:‘你这东西可行吗?是不是过几天就得黄?’”
唯有砥砺前行才能抵达答案。
医生经纪人团队成立初期,西安一位医生为丙肝患者开出价值近七万元的丙通沙药物,该药当时刚上市,购买渠道少。医生经纪人尽力联络到药源后,却接连碰壁。兴起于互联网平台的医生经纪人不是APP上的一个头像或ID,是服务于医患的真实个体。
医生经纪人的团队就这样在冷眼和质疑中倔强成长。截止到2020年6月,医联平台药品SKU(库存量单位)超过15000种,医生经纪人超过200位,平台汇聚了全国超过8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4.8万余名签约医生,覆盖了肝病、糖尿病、HIV、肿瘤、肾病、心脑血管、儿童多动障碍、精神心理、呼吸科等多个慢病领域。
“团队初期,有专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使用了医联平台,发现可以管理更多患者并进行科研活动,他就推荐给了身边的同行。现在包括全国肝病领域的泰斗,都是我们医联用户。”
在慢病时代,解决医患关系,不能只靠医和患。就诊与治疗的链条会被技术重构,互联网思维善于将每个节点进行连接,优化系统效率,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在平台缔结下,开始以全新面目揭示和呈现。
而医生经纪人团队的出现,更像是互联网医疗浪潮中的推手,连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涟漪波及每一处偏远山村、无差别对待每一位病患。
经历了疫情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已被证明是患者在院外治疗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成为人们进行健康管理的必要一环。
余刚很喜欢团队里常用的一句标语:“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热血燃烧的事”。在他看来,也许这条连接医生与患者之路依旧漫长,但他们就如同举着火把奔跑,微而不弱的星星之火,终将成燎原之势烛照人间。
(文中受访者王伟、吴强、裴徐、成阳及余刚均为化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