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看过,阅《采薇》 - 草稿

《芳华》看过,阅《采薇》 - 草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下午和几个闺蜜看完《芳华》,短短的136分钟,浓缩了一代军人、也可以说一代人的芳华。网络上有人评论说:“电影用最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讲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我虽则不能如何精准的概括,但是看完之后,内心的确很沉重。影院里有两个老人,坐在一群年轻人里,很突兀。电影散场,听到他们说,他们是退伍老兵,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今天特地从下面乡镇赶到县城来看这部影片。我没有听到他们的观后感,但是可以体会过,他们想从这部影片中找寻自己热血的青春。

回来之后,陪女儿读书,刚好翻到《采薇》。这篇在平日没有引起我关注的诗歌,今天,此时此刻,却让我的心情不能平静。这首诗,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老师讲:“千古厌战诗之祖。”后来,自己上课的时候也这样给学生兜售,但是由于自己感受体会不深,所以也是“以己昏昏,使人昏昏”。今天重读,却读出了满纸的伤感、失落、无奈。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前三章重章叠句,勾画了 绵长的战事,艰辛的生活、紧绷的神经、回不去的家园,厌战的情绪扑面而来,这让我又想起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

没有人会喜欢战争,但是战争的阴霾自古至今依旧笼罩在世界的上空。我们渴望和平,但和平需要人们用血肉之躯去捍卫。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军人们只能义无反顾。《芳华》里有一个镜头,当萧穗子被政委通知上前线的时候,说还没有准备。政委说:“我们那时候上前线,一分钟说上就上,马上背上背包,吉普车在等。”这就是军人,这就是战争时期的军人。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没有小我。今人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古人说: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所以就有了《采薇》中的: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将强兵勇、同仇敌忾、士气高昂,振奋人心。

以往我们所看到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总让我们热血沸腾,一如前不久的《战狼》。但是我们在《芳华》中那堪称经典6分钟的战争戏,看到了什么?

《芳华》看过,阅《采薇》 - 草稿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曾经的文艺兵刘峰担任一支向前线运送弹药的骡马运输队的队长,运输队行进途中遇到了伏击。一声枪响,几秒钟之前还在谈笑风生的战友,瞬间就尸骨无存!

四下密集横飞的子弹,刷刷倒下的士兵,脚下吞人无声的沼泽,喷吐着火舌的灼人成炭的火焰喷射器,一下子将战争的惨烈直接拉到了观众面前。

为了强化,电影还在这个长镜头之外,设置了何小萍的野战医院救助伤员的场景:一卡车严重烧伤的伤员,结果只有一个人活着;野战医院里这个全身烧伤连相貌都难以分辨的16岁小战士,跟何小萍说,让她转告家人以后清明节让三个姐姐轮流过来看看他,让周围人也知道他是有家的孩子……

冯小刚说:这个电影不要带孩子看,战争太残酷!

网络上说,一些老兵们却不愿意观看《芳华》,并不是《芳华》拍的不好,恰恰是因为叩击到他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他们不愿意再度回想起失去战友的那段岁月。

某国内轻武器系统专家,独自前往电影院默默哭成狗,只因后悔当年如果能及时研发出合适的轻武器,部队的伤亡会更少;

某参与南线作战的老兵,面对家人的邀请,怒拍桌子坚决不看。只因经历过执行任务却独自回来的感觉,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某军工阿姨,当年为南线制造和输送过无数优质弹药,年近六十的她在影院里痛哭失声;

……

来自《诗经》小雅的《采薇》将战争写得振奋人心,而电影《芳华》却把战争还原得真实而残酷。

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其实我们都不难读出,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军人实际上是没有选择权利的,一往无前,浴血奋战,非死即生,九死一生。

3

《芳华》中有一个镜头:战场上,刘峰被子弹打穿了右臂,血流不止,看到战友们倒在自己身旁。旁白里说,他潜意识里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一心寻死。甚至想象,如果自己牺牲了,或许能被记住,被传颂成英雄。而他追过的那个叫林丁丁的女孩,会唱起怀念他的歌曲,如此也美了。

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当理想受挫、生命若尘,也许死也是一种成就自我的方式的最好方式。因为电影里同样有这一幕:若干年后,当残疾退伍的他,在海南漂泊,靠蹬三轮为生又被联防办故意讹诈,妻子嫌弃他穷,也跟长途车司机私奔,别人问他过得好不好时,他说:看要跟谁比,跟躺在坟墓里的战友比,自己已经是好得不得了了。

我无法揣测在生存艰难的时候,刘峰有没有想过那一天他守着16位战友遗体的一幕,如果他再想到那一幕的时候,他是心底里涌起的是生的庆幸,还是生的安慰,生的坚强,又亦或是生的苦涩和无奈?

《采薇》结尾一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战争结束了,我们看到过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也目睹过《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芳华》中当战争结束了,文工团解散的时候,郝淑雯抱着政委哭着问“为什么要解散文工团?”政委说:“文工团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采薇》中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离去、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也没有谁能给出回答,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战战兢兢。

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没有人能逃脱时代。正如《芳华》影评里有人写到:“当时代的车轮碾过他们的身躯,有多少人也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但他们却被带往战场,冻馁于荒野,曝尸于沟壑,或在内斗中锒铛入狱,妻离子散,他们承受了战争的重压,忍受了离乱的内伤,悲苦地度过一生。”

每一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无人幸免。芳华过尽,一地沧桑。

所幸的是《诗经》里也还有《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还有 《无衣》中的“同仇”“同泽”同袍”的激励。《芳华》最后刘峰面对着林丁丁的照片淡然一笑,历经生活种种艰辛,最终都坦然面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许时代、命运带给我们的,我们渺小的个体无法改变,但是在抗争、接受、改变、最终与生活握手言和的过程中我们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回首往事,我们只会感叹匆匆那年,留念刹那芳华。

前人说:“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我想这句话同样适合《芳华》。

以此记下一点观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华》看过,阅《采薇》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