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有感

为什么我们“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那“无数大道理”。

比如,我们一般人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划线或者摘抄。我们的读书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

这种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为什么说这种方法低效呢?主要是因为:阅读+划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

当明白这个道理后,读书就不要仅仅追求速度,而要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

读书时将新知识和哪些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更有效呢?答案就是那些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规律,也就是书里提到的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明白这个道理后,读书就不必追求数量,也不必一定要读完。当我们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

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感悟:今年上半年,不算中间几本没读完的,我总共读了24本书。虽然不多,但我在读的过程中依然只追求速度,至于过程中的收获,印象已经不深刻了。

每次遇到精彩的地方,总不愿意停下来思考、深化、联系旧知识。大脑的习惯性追求新刺激,迫使我尽快把书读完,每次完整读完一本书是我以前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现在想想,那只是一种虚假的成就感,依然停留在“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如果不改变我的读书方法,哪怕我一年读一百本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