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 黄芪9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18克 大枣10枚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阳行痹。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漏肩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颈椎病,不安腿综合征,消化性溃疡;又用于治疗原发性脑萎缩,周围性麻痹,截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复发性感冒,功能性低热等病症。例如: (1)漏肩风 本方加羌活、姜黄、当归、桑寄生、地龙,并配合针刺,治疗30例。患者皆并有贫血。结果;均取得满意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3期)。 (2)坐骨神经痛 以本方合乌头汤为基础方,治疗54例。气虚者,重用黄芪;血虚者,重用芍药,加当归;阳虚者,重用附子;发冷者,重用川、草乌,拘挛者,重用芍药、甘草,加木瓜;湿邪明显,加防己、羌活,顽痛不已,加全蝎,蜈蚣、尘虫,局部麻木,加鸡血藤。结果。痊愈40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河南中医>1984年第1期)。 (3)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本方加党参、附片、当归、干姜、甘草,并配合氯化钾治疗。结果。服药2日后,诸症得减;停用氯化钾,继用温补脾肾之剂调理。随访近6个月未见复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 年第12期)。 (4)原发性脑萎缩 本方加何首乌、当归、鸡血藤、牛膝治疗。结。果:服药半年后,基本痊愈。随访2年余,病情稳定(《黑龙江中医药) 1985年第1期)。 (5)截瘫 本方加鸡血藤、山萸肉、何首乌、巴戟天,治疗因患急性脊髓炎所致截瘫。结果;服药4个月后,基本治愈,能坚持正常工作(呓黑 龙江中医药》1985年第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血痹肌肤麻木。方用黄芪补益卫气,配以桂枝与芍药,生姜与大枣调和营卫,且重用生姜以助桂枝温行肌肤阳气之功,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局部肌肤麻木不仁,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病发于头部,加川芎、苍耳子;发于面部,加白附子、白僵蚕;发于胸部,加白芥子;发于腹部,加木香、大腹皮;发于背部,加羌活;发于腰部,加补骨脂、续断;发于四肢,加桑枝、鸡血藤;发于上肢,加姜黄、羌活;发于下肢,加牛膝、苍术。 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 桂枝9克 芍药9克 知母9克 麻黄9克 生姜 3克 白术9克 甘草6克 防风9克 附子9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主治肢节疼痛,身体羸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腿痛;又用于治疗麻疹并发肺炎,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深部组织炎等。例如: (1)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32例。发热,加生石膏、苡仁;血虚肢节肿大,加鸡血藤、鹿含草、白芷,湿盛关节肿大,加萆藓、泽泻、汉防己,气虚,加生黄芪。结果: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病例中类风湿因子转阴性,抗“0”滴度下降,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秒)均明显下降,但血沉未见明显下降。平均服药21.6剂(《中医杂志》]981年第1期)。本方以川乌易附子,去生姜,加两面针、青风藤为基础方,治疗28例。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加秦艽、穿山甲;关节红肿,加生石膏、黄柏;肢端麻木,加细辛、巴戟天,关节变形,加蜂房、全蝎,体虚,加当归、牛膝。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 疗程最短22天,最长154天(《福建中医药)1990年第4期)。治疗23 例。遇寒冷掣痛难以屈伸者,倍附子、麻黄,加全蝎、姜黄;肢节发热疼痛者,加生石膏;肢体重着肿胀者,倍白术、甘草,加防己。将各药研成细末,每服5克,日服2次,以当归生姜羊肉汤150毫升送服。结果:临床治愈12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湖南中医杂志)1989年第5期)。 (2)风湿性关节炎 本方加味,治疗103例属寒热错杂痹,症见关节肿痛、遇冷加重者。结果:痊愈36例,显效S6例,进步31例(《新疆中医药》1989年第3期)。 (3)痹证 本方加减治疗40例。寒偏胜者,去知母,加细辛、威灵仙、秦艽,湿偏胜者,去甘草、知母,加苡仁、木瓜、防己、地龙;气血两亏者,去麻黄、附子,加人参、黄芪、当归;肾虚者,去麻黄、知母,加桑寄生、续断、杜仲;有瘀血者,去麻黄、附子、甘草、芍药,加赤芍、桃仁、红花、茜草、牛膝、姜黄;湿热者,去麻黄、附子,重用知母,加延胡、苡仁、木瓜;有结节红斑者,加连翘。结果:基本痊愈24例,显效7例,进步8例,无效 1例((辽宁中医杂志》1966年第5期)。 (4)坐骨神经痛 本方加减治疗30例。寒偏胜者,重用附子;湿偏胜者,加苡仁、木瓜,蚕砂;热偏胜者,减附子量,加黄柏;阳虚者,加仙茅、巴戟天;阴虚者,加石斛、天冬、龟板;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首乌、鹿角胶;有瘀血者,加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苏木。结果:痊愈18例,好转工。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1989年第4 期)。 (5)麻疹并发肺炎 本方去生姜、白术、防风,加五味子,前胡、麦冬、茯苓、山药、党参,治疗小儿麻疹并发肺炎。结果:服药3剂后,症状减轻,原方去知母、附子,前胡,加谷芽、地骨皮,再3剂后痊愈(《陕西中‘ 医>1982年第3期)。 (6)气管炎 本方去生姜、防风,加厚朴、莱菔子、杏仁、半夏、苏子、白芥子治疗。结果。服药3剂,诸症消失((陕西中医}1982年第3 期)。 (7)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表竭 本方去防风,加防己、大腹皮、秦艽、葶苈子治疗。结果。服药3剂后,诸症减轻;原方加桑白皮、五加皮,服药1个月而愈(《陕西中医}1982年第3期)。 (8)深部组织炎 本方去附子、生姜,加白芥子、银花、天花粉、当归、半夏、茯苓治疗。结果。服药5剂后,诸症消失(<陕西中医}1982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流注筋脉,日久化热伤阴,肢节疼痛。方用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止痛,合以知母、芍药养阴清热,清热与温经同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关节疼痛、肿胀,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风偏胜者,加秦艽、独活,寒偏胜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热化火伤津者,加生地、玄参、麦冬,湿热下注者,加防已、萆藓、海桐皮;胸胁满闷者,加柴胡、黄芩,口渴欲饮者,加石斛、天花粉。 追风丸 . 方剂来源 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组成与用法 胆南星30克 防风100克 制川乌50克 当归 100克 制白附子25克 石膏50克 川芎100克, 制草乌50克白芍100克 白芷50克 炙僵蚕100克 桂枝40克 雄黄粉25克天麻100克 制半夏75克 荆芥100克 地龙50克 甘草25克橘络7.5克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 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豁痰通络。主治肩臂或腰背疼痛,筋骨软弱,手足麻木,舌淡,苔薄白,脉细紧滑等。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颈臂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病情陈久的痹痛痼疾。方用川乌、草乌, 荆芥、防风等散寒祛风,合以南星、白附子;半夏、僵蚕、地龙等豁痰通络之品,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且少佐石膏清热以为反佐,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病情经久或经年举发,难以清彻的肩臂或腰背筋骨软弱、手足麻痛,为其辨征要点。 本方药力较为峻猛,孕妇忌用。药后症情有所转机,当稍以补益气血之品配合使用,以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市售追风丸的药物组成,各地产品颇不一致,用者注意. 防风汤 方剂来源 金。(宣明论方}。 组成与用法 防风30克 甘草30克 当归30克 赤茯苓30克杏仁30克 桂枝30克 黄芩9克 秦艽9克 葛根9克 麻黄15 克 上药研末。每用工5克,加大枣3枚、生姜5片,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治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伸屈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白或腻,脉浮。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方用防风、秦艽祛风除痹,佐以麻黄、葛根发散风寒,当归活血利痹,有助于祛风除湿,更佐以黄芩,使无伤阴之弊,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关节痹痛、游走无定,或有恶寒发热,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工)《千金方》防风汤,由防风、秦艽、麻黄、独活、芍药、当归、人参、甘草,远志、防已、黄芩、升麻、石膏、生姜、半夏组成;功能祛风通络5主 治虚风发热,肢节不随,脚弱无力。 (2)《千金方)引甄权方防风汤,由防风、川芎、白芷、牛膝、狗脊、萆藓、白术、羌活、葛根、附子、杏仁、麻黄、生姜、石膏、苡仁、肉桂组成;功能补益肝肾,通利经络;主治偏风。 (3){本事方}防风汤,由防风、川芎、桂枝、独活、麦门冬、石斛、熟地黄、杜仲、丹参组成;功能祛风养血;主治中风内虚,语蹇脚弱。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防风汤,由防风、秦艽、独活、麻黄、半夏、升麻、防己、白术、石膏、黄芩、芍药、甘草、当归、远志、人参、生姜、麝香组成,功能益气血,祛风;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随,及脚气缓弱。 薏苡仁汤 方剂来源 清.《类证治裁}。 组成与用法 薏苡仁 当归 川芎 生姜 桂枝 羌活 独活防风 白术 草乌 川乌 麻黄 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又有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例如: 腰椎问盘突出症 本方加细辛、狗脊、牛膝等为基础方,加减治疗59例属慢性期者,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优良率(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可恢复原来工作)88.1%(《中医杂志》1981年第12 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用白术、苡仁除湿利痹,合以羌活、独活、防风祛除风湿,川乌、草乌温燥寒湿,全方以除湿为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可加用防己、萆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 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则发热者,忌服。 薏苡仁散 (《本事方》),即本方去生姜、桂枝、草乌,加干姜、甘草、官桂、茵芋、人参组成;功能法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周身酸痛,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张氏医通》薏苡仁汤,即本方去川芎、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白术改用苍术,加甘草组成;功能除湿利痹,主治湿痹关节烦痛。 五加皮酒 方剂来源 唐.嚷千金要方》。 组成与用法 五加皮500克 炒枳刺2升 猪椒(即两面针)根皮 250克 丹参250克 薏苡仁250克 川芎150克 炮姜150克 白鲜皮120克 秦椒120克 通草120克 炮天雄120克 火麻仁3升官桂90克 甘草90克 当归90克 上药共研粗末,用酒15千克,浸泡4-7日。每次饮酒15—30毫升,日服1--2次。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散寒湿,活血止痛。主治筋痹,四肢拘挛。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陈旧性损伤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筋痹拘挛疼痛。方用五加皮祛除风湿,合以天雄、官桂、秦椒温经散寒,佐以当归、川芎、丹参活血通痹,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寒湿痹痛、拘挛不利、遇寒加剧,为其辨证要点. 一 本品药性辛燥温热,非届寒湿者,或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孕妇忌服.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全园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五加皮酒,由五加皮、当归、青风藤、海风藤、川芎、红花,威灵仙、木瓜.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芪桂枝五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