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刊|总第2170期
昨晚,播到23集的《三叉戟》又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三叉戟”正式重聚后经办的洗钱案,以牵出幕后“大老虎”,三人荣获二等功暂告一段落。剧集开篇,让老大哥“大撒把”夏春生(候岩松 饰)献出生命的新型毒品案再生头绪。
于是,这方“大背头”崔铁军(陈建斌 饰)闻风而至,追到禁毒队准备请命。可那方“大棍子”徐国柱(董勇 饰)、“大喷子”潘江海(郝平 饰演)却分别遭遇个人生活大小危机。又一次包袱重重却不得不行的办案之旅,呼之欲出。
随着情节高潮同步攀升的,还有《三叉戟》的口碑和舆情。
微博上,演啥像啥的“大背头”,不知是先有暴脾气还是先有高血压的“大棍子”,还有一提扫黄就带劲的“大喷子”成了大家深夜档的欢乐源泉。三位叔叔一手大战犯罪分子,一手轻解生活乱麻,让《三叉戟》成为了专门收留心碎剧迷的爱心专车。
豆瓣上,为《三叉戟》打出高分8.4的剧迷们,更多在为剧情发展操心。不少勤奋的剧迷等不及每天2集的更新,提前去看了原著结局。结果,小说的结局让人心碎,于是请命要求编剧弘扬正能量,别搞幺蛾子成了每日功课。
先立人物后讲故事,情节小、起伏多、细节真,大发挥。一部公安剧采用这样的剧作法,在国剧体例中并不常见。《三叉戟》的另辟蹊径虽然“慢炖”,但经过二十集的小火显然已经勾得观众“心火烧”。
小情节是一种选择
公安剧作为涉案叙事一种,案件优先、强化冲突是增加观众缘的传统打法。
近年来,国产公安剧在真实案件改编的纪实传统和海外警匪类型剧的影响下,出现了两大发展方向。但无论是讲究大案侦缉的国情剧,还是强调组团出击、案案惊悚的类型剧,强情节叙事都是普遍追求。
《三叉戟》主动把线性的大案打散,再把零碎案件的场景层级降低。一方面是为塑造人物留缝隙,另一方面也让生活质感和节奏的回归成为可能。
人民警察的办案日常,不可能像高概念警匪剧里神话得那样,周周大案周周破,案案奇悬案案结。也不会像罪案片里简化得那般,献身一个大案,心无旁骛追凶。
就算一线工作,也不是天天干货。大案主谋要追,小案毛贼也要抓。就算是专案组,线索断了工作也要阶段性收尾,迎接下一场挑战。
总地来说,案子马如流水,人要斗志昂扬。
为了写出这种严肃活泼、团结紧张,塑造三位老活宝是手段之一,但更彻底的是结构上的创新。
从播出的20多集来看,《三叉戟》首先把主线大案,拆成了两条:与夏春生牺牲相关的新型毒品案和与地下钱庄有关的洗钱案。
其中新型毒品案,只讲了开头5集就因线索中断暂停了调查。紧接着上马的洗钱案,由查抄地下钱庄、抓幕后主使、捣毁赌场、审贪腐行长四个单元展开,中间还夹了一个扫黄案的“插曲”。
3-5集一个小案,每个小案的关键情节,不过是完成一次卧底、追踪抓捕一个罪犯,或者突破一次审讯。但案案藕断丝连,“三叉戟”复出一线后行云流水的办案生活就成了形。
当然,降低情节起伏的幅度,并不代表不刺激、不惊险。相反,通过增加小冲突、反转的频率,《三叉戟》几乎时时扣人心弦。
就拿“大背头”卧底和钱庄业务员接头的一段戏来说。本来大可以拍成过场戏的失败卧底经历,因为业务员迟到、自作主张跟踪、监控设备失效、坐公交被划包等一系列“反转”的布排,变得跌宕起伏。
最终这段卧底戏以“大背头”找不到厕所的尴尬画上了句号。但就这么场喜闻乐见的小戏,老警察重上前线的神武与窘迫,经济犯罪分子的狡猾都交代清了。
另外,在主线案件缝隙收放自如地安排旁枝情节,也是《三叉戟》擅长的。
大棍子跟“点子”之间的周旋博弈,“大背头”跟老婆的斗智斗勇,“大喷子”为了赚点外块的左右为难,当然还少不了不省心的孩子、难对付的领导……
这些旁枝情节紧紧缠绕在主线故事上,它们不是佐料,而是《三叉戟》探入社会褶皱、衔接人情世故的触角。
重人物也讲究火花
《三叉戟》重在人物塑造。
三位老同志的鲜明个性、丰富前史、复杂纠葛已经被观众掰开了、揉烂了,咂摸了好几回。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人物,来讲讲剧中化学反应十足的人物关系。
首先,自然是“三叉戟”之间的磕绊与默契。
磕绊与较劲,用剧中的一段台词概括最精准。大背头:“他们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大喷子:“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大棍子:“他俩一个是孙子,一个更孙子…”
至于说默契,那就更是这部剧点石成金的地方。简单来说,有了默契,就算是个骗嫌疑人出门的朴素桥段,也会被三人手眼协同一般的“天秀”配合变得有滋有味。
其次,是精彩程度不减的老三位和领导之间的“车轮战”。
写公安剧,只写敌我矛盾不写警局生活必然不全面。可警局内部人员固定、矛盾静止,怎么写出丰富灵活是个挑战。《三叉戟》用了个“排列组合法”,让“三叉戟”在各个办案阶段,跟不同的支队长、政委轮番打交道,这样警局内部关系的多样性就有了保障。
从开篇到现在,“三叉戟”先后合作过禁毒支队的田队(李君峰饰)、经侦支队的林队(王骁饰)、新任政委楚“呱嗒”(国永振饰)、治安支队的胡队(赵梓冲饰)等4位支队领导。
禁毒大队的田队长是个人直话不多的铁汉子,一直拒绝“三叉戟”加入专案组的他,被三位老师傅用各种手段缠到投降,也最终转变了老警察上不了一线的观念。
经侦队的林队长是个把“大背头”当师父,对老警察足够尊重的后辈。为了请“大背头”出马,他和崔铁军“唱双簧”声情并茂说服张姐的一场戏,被观众津津乐道。
冲突最大、回合最多的还要数“三叉戟”和政委楚冬阳(楚“呱嗒”)之间的较量。政工干部的正直、严谨和捎带的教条感,碰上闷头拉车、按老规矩办事的老三位,不对付、闹情绪不可避免。
不过,一场赌博案查下来,“三叉戟”摸透了“呱嗒”的教条背后并无坏心,楚冬阳也对一线工作的出生入死有了亲身感受。性格虽然可以不和,但是工作上的配合有了默契,这样的人物关系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还有戏份不多但是给料十足的亲情、爱情、师徒情。
“三叉戟”和吕征(徐绍瑛饰)之间从误解、排挤到好似父子的师徒关系,是原著作者吕铮根据自己的从警经历改写的。他自己入行时就有三位老警察带着,落到纸笔与影像也自然动情。
“大背头”和妻子转业军人张姐(陶虹 饰)相濡以沫的夫妻情,虽然一个强势一个滑头,却总是合拍而暖心。
另外,还有“大棍子”和花姐(胡可 饰)之间的守护,崔斌和夏静怡之间的爱情,董虎和小雪之间的父女情……
每一组人物关系都有火花,主要人物都有多重粘连,如此才让《三叉戟》的群像故事多而不散,生动鲜活。
“保温杯”大叔们的金句
在豆瓣的《三叉戟》小组,有一个精华帖题为: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在追《三叉戟》?
下面的高赞回复有老三位给楚政委起的外号“楚呱嗒!”,有“大背头”卧底时学来的内涵句“老树发新芽,枯树再开花”,还有“三叉戟”共同的的口头禅“大脚趾豆”……
观众们能凭一句台词记住一部剧,表面上看是《三叉戟》语言的鲜明性,背后其实是主创们在细节上下的苦功夫。
一句楚“呱嗒”,是编剧们对人物特性的高度凝练,也是灌注喜剧性的便捷方法。《三叉戟》由熟悉网生内容的年轻编剧沈嵘,和有丰富从警经验的原著作者吕铮联合编剧,便能够用生动与真实两条腿走路。
老三位的默契,不仅要靠台词,很多时候还要靠神同步的动作、不动声色的配合表现出来。这时候,要靠“老戏骨”发功,也要导演下力。
《三叉戟》的导演刘海波是个细节控,剧中“三叉戟”首次合体出征会议室的镜头,为了协同表演达到喜剧性,他甚至放出了喊口号的大招。
《三叉戟》是出品人马珂2016年成立天马映像影业后推出的第三部剧。
首部剧《中国式关系》就在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荣获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
马珂从业多年,尤其擅长公安题材的创作与操盘。去年天马映像推出的《光荣时代》就以年代的细节质感,给反特剧打了个新样,如今的《三叉戟》又给公安剧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三叉戟》播出刚刚过半,今晚重回新型毒品案的线索将会继续推进,遭遇家庭突变的“大喷子”也将面临人生选择题。
小青究竟是谁?毒品案和洗钱案之间究竟有何牵连?静怡会否身陷洗钱陷阱?三叉戟们又能否继续披荆斩棘?欲知后事,不妨继续锁定江苏卫视、浙江卫视黄金档,第一时间追看势如破竹的叔圈日常。
【文/铁皮小鼓】
责编|久酒 主编|铁皮小鼓 监制|李星文
留
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