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老所说的相声中的“七种类型、十种方法”

作为幼时曾学过一段时间的相声的我来说,这些词儿实在是太熟悉了。

我不敢说我说的一定对,但是我可以大概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一点知识。大家姑妄听之吧。

先从其中类型里边说:

包袱,大家应该都清楚吧,就是笑料,或者称为笑点。相声说到这,你就笑了。所以一个相声的好坏,就是看包袱抖得响不响。

单包袱,就是指这一段相声当中,就一个包袱。也就是前面所有的垫话,全部是为这一个包袱服务的。这种形式多见于单口相声。比如苏文茂老先生的单口相声《含梨 片》,就属于这一类。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就是对口相声当中也是有单包袱的,对口相声也分段,就是前面这一段词儿,明显跟这一个包袱有关,则算这一段为 单包袱。其实,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真正懂行的相声演员,使能够分清楚什么是单包袱的。

双包袱,就是指这一段相声当中,安排了两个包袱。前面所有的垫话,是为这两个包袱服务的。一般这两个包袱,是一大一小,而且基本上是捧哏扔一个小的,逗哏扔一个大的。捧哏扔的小包袱,主要是为了烘托大包袱的喜剧效果。让大包袱抖的更响。

双重包袱,这个很少见,就是这一段相声当中,安排了两个包袱,而且这两个包袱都得响才行。这个真的很难,很吃功夫。基本不是艺高人胆大的相声演员,很少有敢 这么玩的。双重包袱不仅考验逗哏演员的水平,也对捧哏演员与逗哏演员的默契程度有着比较大的考验,包袱当中套包袱,这个能力不是谁都有的。比如郭德纲老师 在贬损于谦老师制造笑料的时候,于谦老师反讽回去,这就属于双重包袱。

刨,说白了就是揭老底,把相声表演当中手法和方式直接告诉观众。其 实观众听了这么多年的相声,对于相声当中的手法和包袱都特别熟悉了,你用常规的方法已经难以逗乐观众了,所以你干脆把底露出来,然后另辟蹊径的逗乐观众, 这样,不仅会让观众有新鲜感,还不会影响整个节目的进程。

使了刨,就是使活(表演)的时候,另一方故意把之前安排好的词儿说出来,让大家 有一种错觉,感觉不一样的效果。一般都是捧哏演员刨,逗哏演员负责在刨了之后的机智回答。赢得观众的掌声。其实看似是双方拆台,其实早就安排好了,是为了 加强喜剧效果。比如《论捧逗》,就属于这方面的基本功的节目。

刨了使,很多时候,捧哏的把活刨了,大家就本能的以为逗哏演员会换一种方式演绎,可是有一些时候,逗哏演员就故意按照原来的方法演绎,并加入一点贬损的话语。令人意想不到。创造笑料。《对春联》、《八扇屏》就是用了这种方法。

边使边刨、边刨边使这两个其实说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在不断的拆台和露底的过程中把段子演绎出来,这两种方式都特别考验演员功力与默契,不是一般的演员敢玩的。稍微有一句话没接上,整个包袱就不行了。最著名的当属老马爷的群口相声《扒马褂》了。

至于十种方法,这个我就不解答了。一是我记得也不太清楚了,怕说错。二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在这儿把底全刨了,对不起学艺的各位师兄师弟。所以大家如果真的想了解,或找名家拜师,或去看相声大全。大概也能清楚。

中国艺术博大精深,哪一门学好都不容易,相声真的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个人也比较后悔没有坚持学下来。希望相声这门艺术以后发展的越来越好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马老所说的相声中的“七种类型、十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