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从稳定光鲜到断崖之痛,“名企光环”拖垮了多少中年人

写在前面的话:

2019年对多数职场人来说意味着新的起点和希望。

但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四处丛生的焦虑和不安,因为新的一年,她的前方是一团乱麻,杂草丛生,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正如最近来访者cindy感慨的那样:“我知道我要转型,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cindy为化名,希望给与类似困境的你一些启发)

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从稳定光鲜到断崖之痛,“名企光环”拖垮了多少中年人_第1张图片

01 毕业8年的她,渴望转型,却屡屡受挫

cindy,女,8年前毕业于一家北方一所知名大学,大学毕业后,营销背景的她进入知名的国外教育集团公司,她从一名项目助理,8年精心耕耘,慢慢晋升到项目管理者,她穿行在各个机构,项目谈判,项目审核,项目管理,项目培训等,她像一名斗士,不知疲倦。

由于这几年在线教育兴起,项目份额渐渐萎缩,多年商场的尔虞我诈,她开始渐渐反思,离开的当下的公司,我还能做什么?

cindy缓缓的提到:“曾经我身边的同学非常羡慕我,因为能够进外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我也非常珍惜在公司的机会,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往前冲,我也觉得这是一份非常稳定光鲜的职业。

"但是去年开始,项目急剧萎缩,团队成员减少过半,还有持续的可能性,我开始慢慢意识到当下的职业没有办法给我提供持续的保障,多年的四处出差也令我身心疲惫,除了项目的流程,其余竟一无所知,我开始将简历挂在招聘网上,我开始准备考虑从自己喜欢的人力资源管理慢慢做起,考取相应证书,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也陆续投递了相关的公司,可是却都嫌弃我太大了。

小丁感叹完后,继续缓缓的说道:

“毕业8年,我终于发觉,世事变幻,有时候快的连招呼都不打,我知道转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是我到底转什么,才是我适合的呢?”

02 8年变化的内在根源深刻剖析:

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从稳定光鲜到断崖之痛,“名企光环”拖垮了多少中年人_第2张图片

我深深的理解,类似cindy的困惑很多,毕业初走进了知名的大企业,辛苦耕耘了多年,离开后竟发现离开了知名平台的资源,什么也不会。

从多年的职业案例来看,这种情况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从本案中我们顺藤摸瓜,慢慢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

1)” 我感觉自己当下很好 ” 性格剖析

一方面,从家庭成长环境来看,大部分走进知名企业的孩子学业一般属于学霸级别,同时家长为了令孩子全身心的投进学习,对孩子也是全身心的保护,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后续事业有出息,终于孩子挤破头进名企,也就扬眉吐气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父母的保护下,探索的天性被抹杀了,性格大多偏保守,他们大多更加习惯呆在舒适区,感觉比较安全

另外一方面,从职业环境来看,外企的体制和体系非常健全,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流程实施就好,同时亲戚朋友的艳羡目光,他渐渐开始沉浸在名企的光环下,渐渐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当下事的性情,也就是为什么名企的一部分会给周围感觉清高的秉性,所以渐渐放弃了对趋势的把控。

2)”我只想转自己喜欢的,可是却不知道转什么-定位剖析

一方面,曾经天真的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持续的保障,可是外企分工非常明确,多年来你所接触的范围较为狭窄,行业的限制性对你的职业转型困难重重;

另外一方面,转型到底是重头再来还是选择交叉点,像本案重头再来一方面是年龄的鸿沟,另外一方面你一旦慢慢越过35,她感觉不再拥有从0开始的勇气,所以重新匹配一条适合自己但是跨度不要太大的转型道路显得非常关键,这样才能更好的嫁接之前的经验。

03 组建交叉曲线的三个关键点:

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从稳定光鲜到断崖之痛,“名企光环”拖垮了多少中年人_第3张图片

从多年的职业经历来看,转型从多位层次的思维转变,我们开始制定详细的转型计划:

1)开始尝试打破自满认知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因为当你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变成一只井底之蛙。

之前提及的cindy,知名企业是属于她的华丽外衣,从现在开始,我鼓励她慢慢褪去名企的光环,尝试着空杯心态,慢慢的尝试将自己心态恢复到8年前的自己,像一颗海绵重新去接收新鲜的知识,包括行业趋势,行业机遇等等,从整个行业的角度重新思考她未来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2)开始尝试建立远见思维:

李嘉诚曾经说过:”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比较困难的是,我们是无法预见未知的能力,但是可以建立远见性思维。

之前提及的cindy,我鼓励她多去参加行业的深度洞察峰会,另外一方面,多去接触和学习不同领域的牛人,去慢慢接触他们的思维模式,有必要的时候多选择一些观点类的书籍,刷新自己的思维角度,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历练,慢慢的建立独属于自己的远见思维。

3)开始尝试树立自己的职业交叉曲线:

知识领域大咖高晓松在他42岁的年龄,才实现华丽的转型,《晓松说》一炮而红,但是从音乐领域转至文学领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二者都是属于艺术的领域,是交叉的曲线,同时才华与睿智一展无遗,是和他多年的文学功底分不开。

在我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棒子打死,都去选择转型,还有第三种可能性,也就是职业交叉曲线,之前提及的cindy,在经历深入的职业性格匹配和定位探索后,她最终的定位是一名教育行业研发讲师,她性格坚定果敢,同时开发能力和谈判的能力超强,可以重新拾起她曾经教育行业的项目管理优势,研发出匹配主流客户需求的课程产品,她开始慢慢抛弃过往的HR的选择,真正做出属于自己正确的转型选择。

04 后记:

一千多年前的苏子泛舟赤壁时曾慨然自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天地一蜉蝣,大海一孤舟,类似处于困顿中的你,真实的写照,职业瓶颈转型的重点在于找到生命中的坐标,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才知何去何从,才有进退从容。

转型不易,与其沉浸在当下的痛苦中,愿不要因为年龄的自我设限,假如选择当下的苟且,与未来的自己失之交臂,不要为当下的自己,在未来留下遗憾。

作者简介:赵默,公众号:xinguanjiash,前500强公司十年HRD,资深职业瓶颈导师,职场作家,NLP执行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用文字和声音的力量帮助职场人士突破自我设限,找回自我,寻找职业新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从稳定光鲜到断崖之痛,“名企光环”拖垮了多少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