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记”

640?wx_fmt=jpeg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在中国,“看病难”是老生常谈,也是时时刻刻被外界关注的热点,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导致越是发达城市的医院越是不容易看病,而且寻医、挂号、检查、住院等每一环节都深深考验着人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


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落地和崛起,在对传统就医模式带来头脑风暴的同时,同样对医院看病的体验、医疗效率的提升、医疗流程的深度再造引发了深刻变革。


【观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记”_第1张图片


在此背景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浪潮展开深入合作,通过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升级和优化,让基础设施从一个辅助支撑医院运营的“后台”系统,逐渐成为推动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水平的有力抓手。


基础设施升级迫在眉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务院侨办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暨南大学的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观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记”_第2张图片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科科长吴庆斌介绍,该院医疗信息化起步非常早,早在90年代就开始使用DOS版信息系统;2005年引入医院信息系统(HIS);2012年完成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2016年,开始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CDR),并针对临床科研及医院管理开展了具体应用,通过了互联互通四级甲等的评测要求。


在此过程中,该院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例如,随着接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均每年接待门诊、急诊患者达数百万万人次,住院患者数万人次,而这些都需要依靠HIS系统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交换,因此当医院业务量不断增加,而医院的IT建设步伐没有及时跟上时 ,HIS系统响应就会越来越慢,严重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


确实如此,HIS作为医院的核心信息系统,如果一旦应用在运营时段无法使用,医院门诊、挂号、收费、影像等将面临停止作业的风险,这将给医院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是运营收入上的减少,给医院的声誉造成的损害同样不可估量。


再如,在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中,鉴于国家标准的数据集、数据元、值域与医院应用实际有差异,为实现测评要求,同时满足院内业务需要,也必须建立一套兼顾国家标准及院内要求的数据集,并且要实现数据对照的转换。由此可见,数据质量的把控以及互联互通中对于数据归一性、数据质量等的要求,也都离不开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升级和优化需求。


所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希望通过选择具有更高性能、更可靠稳定的服务器基础设施,来缓解原有系统的运行压力,减少系统响应时间,建立备份系统,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后系统无法工作的问题;同时支持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项目的开展,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选择牵手浪潮背后考量


基于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择了浪潮四路服务器作为HIS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其中2台作为容灾设备,两者之间通过应用级容灾软件构成了双活的架构,确保了当主服务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及时切换到灾备服务器上,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


【观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记”_第3张图片


据了解,此次支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IS系统的NF8460M4拥有强劲的计算性能和海量、高带宽的内存, 内存方面采用DDR4内存技术,内存带宽提升50%,突破了客户原HIS应用的性能瓶颈,保障系统的高效访问,满足白天高峰时期在线处理能力。 


除此之外,浪潮服务器NF8460M4更是采用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支持热插拔,采用全系统温控,精准控制散热系统,方便运维管理,保障稳定运行。


在吴庆斌看来,之所以选择浪潮服务器最为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HIS系统作为医院的“核心中枢”,具有数据并发量大、实时运算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必须选择物理机而不是虚拟机的方式来构建系统的支撑能力,而浪潮的四路服务器具备超强的计算性能和超大容量的存储能力,能够有效的支撑HIS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二,尽管现在很多医院也在选择超融合解决方案这样的新型架构,但客观的说超融合单个节点的性能,是无法像浪潮四路乃至八路服务器所能提供的最大性能,因此超融合解决方案适合做虚拟化平台,但确实无法承载核心业务和关键业务的运行。此外,传统的服务器+闪存存储搭建的虚拟化平台,同样也能达到超融合设备所能达到的效果。


第三,早在几年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浪潮就已展开了合作,浪潮服务器的整体性能就已超过传统小型机,因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些业务系统其实早就运行在浪潮服务器上,加上浪潮无论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水平也远超预期,因此这次HIS系统的升级,选择浪潮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帮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HIS系统设备升级后,其系统突破原有的性能瓶颈,平均响应时间比原来提高了50%,平均故障时间比原来降低了80%,极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压力,使得医院HIS系统在性能、扩展性、运维方面达到先进水平,为建设智慧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智慧医疗的探索与创新


吴庆斌表示,未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与医疗卫生建设相关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是一个大的趋势。


同时,实现患者、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流程制度之间的互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减少患者门诊就医等待时间,合理化医疗资源配置,并逐步达到医院智慧化,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为此下一阶段,该院也将继续在智慧医疗领域展开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


【观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记”_第4张图片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走标准化道路规范医院基础设施的管理越来越重要。随着使用的硬件设备越来越多,各种业务系统越来越庞杂,因此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快速定位到故障,或者能够提前实现预警,这就需要展开IT运维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其次,在医疗上云方面,特别是非核心系统的上云也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在推进的重要工作。吴庆斌表示,以该院的影像图片为例,目前总的数据量已高达140TB,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这些影像图片的读取率相当之低,因此这部分数据存储的需求迁移到云端是未来的方向。


最后,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在搭建自测问诊平台,该平台未来可以根据病人的信息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的治疗,最大程度的实现便利就医。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医疗行业仍处在由基础信息化阶段向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阶段快速转型的关键期,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风暴正席卷国内各行各业,并在医疗行业掀起滔天巨浪。


因此,无论是新的智慧医疗创新服务,还是实现医疗数据共享,构建统一的卫生信息平台,都需要一个高性能、稳健、灵活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浪潮的深入合作,为智慧医疗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也为“新医改”未来的探索与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


640?wx_fmt=gif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跨界科技媒体人申耀(微信号:shenyao)创办,15年媒体工作经验,拥有中美两地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


640?wx_fmt=jpeg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