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越多,越懂珍惜

      昨晚临睡前在江南晚报上看到一篇《付出越多,越懂珍惜》的文章。大致意思是:在大伏天里,作者老妈的脚发病了,家里照看蔬菜的活交给了作者。第一天,收获的是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红包(草蚊子的杰作)。第二天穿上长袖长裤,摆脱蚊子的叮咬,却留下了不少的疹子。十几天的坚持虽然有过抱怨,看到蔬菜的收获,心中满是幸福感。作者想起了以前妈妈天天给的蔬菜不烧就扔掉了。现在就算被小鸟啄过长得很丑的黄瓜也舍不得扔掉。作者感叹付出越多,越懂珍惜,越舍不得放弃。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昨天采卖葡萄的体验。常住城里,让我感受到了乡下的优势:虽然是大伏天,在房头也能找到一阵阵自然风,清新,舒畅。看到了很多农作物:枣树上结满了枣子,梨树 水稻,茄子,南瓜,玉米。随便一说,都有许多。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亲近自然,放眼满是绿色,视力和身体会怎样呢?还感受到乡下的幽静,没有车水马龙,喧闹声。在城里到处可见电子产品,在乡下可以和小动物相处,遛狗,捉蜻蜓找青蛙,同时,收获了同伴间的友谊。和相处。

      今天早上和阳光又聊到了这件事。我问他,你觉得比较满意的有哪些事儿?他说葡萄卖光啦,和大家玩儿的挺开心,我们和小花和小黑(狗的名字)玩儿。把鸡吓得跳出了笼子。还有王俊文虽然没采葡萄,但是他也帮我们卖,还拿来了称,喷水壶,台灯(天黑了,担心我们看不见记账)。最后他问我葡萄是啥味的?(这句问话让我想起了大人和孩子关注的问题很多,不在一个频道上。她的关注点是是各种玩,对于吃是次要的)

      当我问到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阳光说没有。我的想法是从熊心怡小朋友的口中想到的。她说大人不要管那么多,让他们自己去卖。让我想到了我们大人需要做哪些不做哪些。可能其中的界限需要思考一下。既然是孩子卖,他们是主人,我们是为他们打工,我们的角色就是配角。

        下次再组织的话参与的孩子在行动前可以先坐在一起。商量大家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具体如何操作?列出来。每个人认领工作。可以单人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过程中大人在一旁协助,不批评,不指责。尽量让孩子决定,孩子的经验没有大人的成熟,也许会失败。但可贵的事,让孩子自己想出来,并且尝试。即使错了,下一次如何解决?他想出的办法也许会对他印象深刻 慢慢的他也会获得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是否可以体验到付出越多越珍惜的感觉呢?这个过程是慢的,但会带来长期的效果。这种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呗,一次一小步的前进,好过完美。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收获。欢迎大家给出建议,让我们越走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付出越多,越懂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