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出差经过机场,都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机场里各种云计算广告,不是智能大脑、奥林匹克、量子计算,就是企业赋能与生态。而回到公司,听到客户在抱怨的话就瞬间回到了人间:‘我们的业务有波动,请问你们那边有什么事情吗’;‘云平台太多了,有阿里、腾讯,还有UCloud,每个都要运维去适配’;‘你们的中间件设计得不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啊’。我每天都在处理大量这样的问题,两厢比较,我感觉好像做了假的云计算。”
UCloud高级副总裁贺祥龙在2018年5月15日的Think in Cloud 2018(以下简称:TIC 2018)峰会上如此表示。每年的TIC峰会由国内最大的独立云计算服务商之一UCloud举办,在IDC于2017年11 月发布的2017 年上半年中国公共云 IaaS 市场份额调研结果中,UCloud以5774万美元营收排名第五、占中国公共云IaaS市场份额 5.5%。
创业6年来,UCloud从一家十几人的创业团队,成长为拥有超过8万用户、间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10亿的中国云计算领军企业,部署在UCloud北、上、广、深、杭等11地的线下服务站及全球24大数据中心的客户业务总产值逾千亿人民币。凭借自主可控的研发价值观以及以“用户的需求就是下一个产品”的产品观,UCloud实现了“500人研发团队、几十项知识产权、100款独立产品”的成绩,赢得了云市场独立话语权。
2018年,在云计算进入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深水区时,UCloud再次提醒业界:云计算没有想像中那样美好,大量基础问题仍未解决,在BAT之外仍有选择。
(上图为UCloud高级副总裁贺祥龙)
“做云计算这几年的感受很深,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我在2014年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非常火。那时候我出去讲,我是做云的。别人说,哦!现在我出去开会,说是做云的,别人会说,哦?那个眼神你懂的。”贺祥龙曾就职于腾讯,负责腾讯全平台的运维管理及资源调度,2014年加入UCloud。
通过这几年深入开发和推广云计算,贺祥龙对云计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深有体会。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这个世界也是变化很慢的,我们看到很多基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IT资源的浪费都触目惊心。很多用户还在抱怨云的各种各样不好,还有大量工作要去做。”
众所周知,云计算是一个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IT资源重组和消费的新方式。而UCloud的产品观为“用户的需求就是下一个产品”,在实际研究用户需求和开发产品时,UCloud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推进到了极致。
贺祥龙表示,UCloud按照客户规模体量、上云需求、技术能力将云服务用户归结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四类,对应云计算的四个真相。对于这四个真相,UCloud则按需提供包含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在内的全局解决方案。
(上图为UCloud CEO季昕华)
关于云计算的四个真相,那就是缺人、不适配、太贵、拒绝公有云。
首先是缺人。即第一类客户,技术弱、用云量小,典型代表是初创公司,“上云就是三件套——主机、带宽、IP”。 贺祥龙有一次去拜访一个客户CTO,该CTO在谈话一个小时之内出去了三次。做什么?开主机。这位CTO说,公司没有运维,因为涉及到钱的原因,只能由他自己兼管。因此,这类型客户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产品,而是缺人、缺工具。针对这类型客户,UCloud主打的就是具有强运维能力的工具化产品。“运维的工作重点无非是:变更、部署、故障处理、发布,这几件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帮助用户做成标准化的工具。“此外,UCloud还尝试提供运维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以减轻这类企业的缺人手问题。
其次是不适配。即第二类客户,技术强、用云量中等,典型代表是中型互联网客户。他们有专职的运维团队,研发人员一般在100人左右,云上消费差不多在每月几十万到一百万人民币之间。贺祥龙表示,这类客户使用的产品种类就很多了,特别是对PaaS类产品有强需求。但这类用户需要云服务商的PaaS来适配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场景,而不是反过来。UCloud针对这一类的需求,开发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UCloud即将发布的“海象”产品。对于云缓存服务Redis来说,一旦数据量很大后会导致Redis的费用急剧上升,而基于内存的Redis是非常昂贵的。因此UCloud针对热度不太高的数据采用NVMe SSD盘存储,马上可以把Redis的费用降低三分之二。另一个例子是即将推出的“DB GO”,当前很多公司都缺DBA人才,在优化数据库的时候就会比较头痛,而UCloud把一个诊断中间件附在数据库上,帮助客户诊断数据查询慢的原因或是性能有问题的地方。“DB GO,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让DBA走开、不需要DBA的意思”,贺祥龙笑言道。再一个例子是“灯塔”产品,主要帮助客户做业务监控,对应同时间发生的底层网络、主机的波动,以便快速定位故障。
第三是太贵。即第三类客户,技术强、用云量大,典型代表是大型互联网客户。此类客户的月用云量一般超过1000万人民币。“我有一次听到客户跟我抱怨,说你们太贵了。听到这种话的第一反映是,客户是要折扣吗?仔细一听他是这么计算的:买一台服务器才几万块钱,3年折旧下来摊到每个月才1000到2000块钱,而租多台云主机拼成一台服务器算下来贵多了。” 这个计算从云服务商的角度考虑是不合理的,因为云服务商要考虑空置率,也要摊分平台成本、研发投入等等,单纯比较折旧对云服务商是不公平的。但后来贺祥龙反思了一下,其实用户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云给客户带来的便利是弹性可伸缩,但当一个客户对云计算的月消费超过1000万的时候,一定有一部分用云量是固定的,他抱怨的其实是有一部分资源是拿弹性的钱支付固定的开支,这就是UCloud的托管机柜服务的由来。也就是可以在UCloud的公有云数据中心里以私有云方式托管客户的机柜,形成公有云里的私有云,还附带统一的管理工具平台,这样就以固定成本方式解决了客户的固定用云需求。
第四是拒绝公有云。即第四类客户,技术弱、用云量巨大。典型代表是传统企业客户,特别是国企。由于对数据等信息有保密要求,他们暂时对公有云服务是拒绝的。对于此类客户,UCloud开发了专有云解决方案UStack。与市场中其它专有云解决方案相比,UStack的特点一是支持6到6000节点的弹性伸缩。“你们会问,为什么是6台起步?国企很有钱,好歹得搞几十台吧?实际上,国企最开始投入的时候都很谨慎,50台服务器就得到集团老总那一层审批了。另外服务器作为国有资产,投资保护的责任也很大。”因此,UStack可以做到6台服务器就能搭建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专有云服务。而且UStack原生于UCloud公有云平台能力,本身也经过了UCloud 8万客户的海量运营检验。另外,UStack也提供了计费系统、CRM系统等,实现了与公有云一致的体验。
(上图为TIC 2018上UCloud与英特尔、思科等的战略合作发布)
对于UCloud这样的独立第三方云服务商来说,生存空间就在于对客户需求的精细化把握及更加贴近用户的服务。前面提到四大类型客户以及UCloud相应推出的解决方案,就已经说明了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与服务十分重要,不论是公有云中的托管机柜服务还是6个节点的专有云方案或是直接提供运维人员的24小时服务,UCloud都在更精细化、差异化地运作客户和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只要坚持差异化竞争,为客户创造价值,也能活下来,而且能活得更好。”UCloud CEO季昕华介绍说,UCloud有三个产品研发模式:第一是技术领先型产品,比如“安全屋”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第二,竞争对手跟随型产品,比如亚马逊AWS推出一个产品,UCloud也推出类似产品;第三,就是用户需求型产品。其中,第三种研发模式在UCloud内部最为推崇。
在用户需求型产品开发方面,除了前面提到四大类型客户需求及相应解决方案外,UCloud还在更多领域关注用户的需求,不断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其实我们海外拓展就是来源于用户不断地提出需求,最近需求比较强烈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的世界杯给中国带来很大的机会,目前世界杯上的中国赞助商都有对俄罗斯的出海云服务需求。目前,我们在俄罗斯节点的服务,每个月都是100%以上的增长,这就是抓住用户需求的结果。”
除了跟随满足用户的技术需求外,UCloud还在文化等方面适配不同的客户。过去,UCloud面对的都是互联网客户,见客户的时候并不需要穿西装;现在,UCloud开始拓展政府类、医疗类、教育类客户,就要用他们习惯的模式跟他们交流,才能有共同语言。“我们跟其它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大公司的心态是‘我是专业的,所以客户得听我的’,但我们更愿意沉下心听需求,放平心态,与客户一起成长。”季昕华强调。
UMCloud与数人云的合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跟随传统企业用户对于私有云IaaS+PaaS的需求。前不久,UCloud刚收购了容器PaaS云厂商数人云,并把旗下的私有云IaaS公司UMCloud与数人云合并,向业内提供IaaS+PaaS的一体化私有云产品与解决方案,同时加速UCloud大数据流通产品“安全屋”平台、AI训练与服务平台的私有云化等。
UMCloud CEO、UCloud COO华琨介绍说,双方在合并之后走访了很多客户,他们对整合以后的解决方案非常期待,因为这样一来UCloud就可以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专有云一站式的服务。原数人云CEO、现UMCloud CTO王璞强调,互联网公司里任何一个应用或绝大部分应用都是可以随时被“杀掉”,因为互联网公司默认数据中心里的任何一台服务器都会随时宕机,而传统企业还处在上一代的编程模式下,即默认底层硬件是接近100%的高可靠,那么传统企业在发展互联网应用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就需要一个可以提供连续、稳定的过渡型技术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UCloud就是这样的合作伙伴。
当然,华琨强调,在给用户做定制化的过程中也会把很多共性需求抽象出来形成产品,这样才能覆盖更多的企业,未来也能通过合作伙伴来共同推广产品。
在谈及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时,季昕华认为近年来的云计算市场竞争反而越来越不激烈了,因为UCloud创业时候曾有几百家公司在做云计算,后来就出现“有些掉队了、有些放弃了、有些转向了”的情况。“到目前为止真正做云计算,我们认为可能就5、6家了。竞争肯定是有的,没有竞争的行业肯定不是好的行业,但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因为在各自领域的差异化都做得比较好。”
“云行业分为两种云,一种是从来不与用户竞争的云,一种则是经常与用户发生竞争的云,我们就是前者。”季昕华在TIC 2018大会上笑说。在面对前四大竞争对手的时候,UCloud确实缺乏庞大的生态以及强大的投资能力,但过去6年的发展也证明了UCloud找到了BAT之外的空间。
正如季昕华的坚持,UCloud会独立发展,自己做大做强。在云计算的长跑中,UCloud也能找到自己的天空。(文/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