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舅舅:少年萨克斯的化学爱恋》:留一门学科作为一种爱好

高中毕业以前我总觉得,花了这么长时间学这些知识,将来必不能不了了之,要把它们用在生活中。所有学过的科目里面,我最喜欢物理和化学。

无意间看到这本《钨舅舅》,原以为不会有多大意思,只是想知道什么叫钨舅舅,也就没有仔细去追究谁是萨克斯,萨克斯是什么人这些问题。看着看着才发现,里面写的好多内容,都似曾相识,这个男孩子在化学上做过的那些探索,我也有过,只是我不曾有作者那样好的条件,也没有一个钨舅舅,所以不及他那么丰富,那么有深度。

小学上科学课开始我对矿石特别着迷,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都很少抬头,仔细盯着路上细碎的石子,周末有空经常会去戈壁滩里寻找各种石头。从书上得知稀盐酸时,我认为就是盐水和醋的混合物。回到家也拿出自己喜爱的岩石,在上面滴几滴自己做的稀盐酸,但是很奇怪为什么没有老师演示实验的那种现象。那时候整天胡思乱想,用黑火药和笔筒做过火箭,有小伙伴因此负伤;也用红泥做过炸弹,几个人趴在远处的土堆后面等了半天却没见反应;拿手电筒的铅蓄电池接一根铅笔芯加热铁丝网,享受铁丝炸开时像烟花一样的奇异现象。

初中学了物理之后我还尝试自己做电动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能转半圈;还有发电机,固定在房顶,用一个纸风扇驱动,想着沙尘暴来的时候我从下面一个LED的亮度上就能知道风力大概有多大;用细铁丝做了雷达形状的天线,接在爷爷的收音机上,信誓旦旦地说肯定有用。学化学的时候,跟老师斗智斗勇,偷过实验室的白磷,把自己的校服烧了个洞,还把教室整得乌烟瘴气的;用随身听充电器做电源接了干电池的锌皮电解水,得了不少氧气和氢气。

后来回头想想,那几年物理化学我一直没怵过,学得还算比较轻松,跟小时候那些小打小闹不无关系。上大学以后也比较自然地选了和物理联系相对紧密的专业。

我一边沉浸在书里小男孩的科学探索中,回想着好多自己也学过的知识,一边猜测,钨舅舅想必是既是作者的舅舅,更是他的专业启蒙老师,既然作者从小就对化学有这么多思考,又有天赋,他后来准是成为一名化学家了。事实却不然,在《此情可待成追忆》一章中作者赫然写道:

14岁那年,我就知道自己会走上行医的路。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越往下读越理解,甚至转念一想,自己似乎也一样。

虽然一直以来物理化学成绩都挺不错,大学专业也和自己的兴趣比较吻合,但其实从高中开始,我就逐渐失去小时候那种主动探索的动力了。高中学习比初中要深入不少,但是一切只瞄准竞赛和高考,到大学以后学得更加功利。

但这不是我的错,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以前做家教的时候接触过很多家长,从不错的大学毕业,甚至有硕士学历,但显然他们大多数应付不了孩子初中那点物理化学知识,更别提高中。

作者比较幸运,他一度将自己喜爱的化学搁置,后来功成名就的时候,又重拾对化学的兴趣,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正是童年的那番求索才真正练就了他成就人生的本领,而这本书,也证明那些童年的兴趣对他大有裨益。尽管没有成为化学家,但对化学他还是有自己的见解与把握。

回头看我们现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寒窗十年,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我碰到很多大学同学,连中国行政区划这种最基本的地理知识都丢掉了,甚至带过的一些学生,文理一分科,自此陌路,理科学生的人文知识简直可怜,而文科学生似乎对物理化学的东西毫无反应。到将来高考一罢,高中所学也尽数归还。

以前有大学学弟学妹问我,学某一门课到底干什么,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别人,但是答案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渐渐清晰。有些课是通用的基础,还有些课是专业的基础,而剩下那些,常常被认为没有用的课,它们可以使你不必成为一个专业机器——我认为未来除了工作就不作别的思考,完全陷入生活琐碎当中的,就是机器,而不论你的专业知识有多深厚,专业技能有多熟练。

其实这些问题不无来由,多少人只是随着教育体制下的大流一往无前,不知不觉就开始机械式,功利性地学习,比如我本人。如果随意评价教育体制,又未免显得有些愤世嫉俗,但是起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并且有必要保留那么一两个学科,对其继续存有兴趣,如果有心,甚至可以偶尔做一点探究,才不枉学过那些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钨舅舅:少年萨克斯的化学爱恋》:留一门学科作为一种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