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身上,我看到一种大境界

从她身上,我看到一种大境界_第1张图片
常萍老师在课堂上

 | 洞主

几次受百家讲坛邀请,但都拒绝;课讲得太好,场场爆满。这大概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常萍老师的印象。

不过,我只想以一个平视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大一下学期(2014 年上半年)的古代文学老师——常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从常萍老师退休,我看到一些怀念类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钦佩与敬仰。这些文章感情真挚,并无做作,但我总觉得别扭。

这些文字中,“先生”被用作常老师的代名词,反复出现,而且经常有“情操高尚”“品格卓越”一类很抒情的描述。好像在说,这是个伟大的人,我们都要尊敬她。

就事实而言,这些描述并不过分,常老师确实是这样的人,她也确实担得起这些赞美。可是,你不觉得,把这种抒情的语言,大量附加到一个人身上,有一种歌颂祖国、赞颂先烈的感觉吗?一个人刚退休不久,就用太过抒情的文字怀念她,我觉得合乎情理,但不合时宜。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报道一个领导视察工作,其中写上“亲自视察”的味道。这里不谈官本位的问题,我只是觉得,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职位或某些方面高人一等,我们就以一种仰视的角度来看待他(她)。

随着仰视,一种隐隐的等级感悄然形成,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重荡然无存。我们把一个人捧为高贵,无形中,也就把自己贬为低贱了。

人,生而不平等,家庭、财产、身体状况,都不平等,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该是相同的。众生平等固然是个“乌托邦”,但不妨碍我们用平等的眼光去理解这个世界。

念及至此,我想以一个平视的角度,谈谈常萍老师。

记得第一次听常萍老师的课,由于讲得高屋建瓴,非常精彩,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而她所有的课,我都认真听完。

常老师经常从古文典籍中,生出最现实最具体的智慧。言为心声,听她说得多了,也就有点看懂了她这个人。当然,我看得很浅,很局限,但无妨浅谈一下。

1.自由

常老师喜欢且向往《庄子》里的自由,她曾举例子向我们解释过她心目中的“放逸”情怀:说有一个人,千里迢迢赶到北京,计划去领略故宫的风貌。

可是到了北京,他很疲倦,于是找宾馆入住。在屋子里,他看到喜欢的电视节目,因此哪都不想去,就在屋里开开心心看了一整天电视,然后愉快地回家。

这个故事并非荒诞无稽,也许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由,不仅不受外界的支配与影响,而且不受本心(当初的计划)的束缚。你看他,想得多开,一般人能做到吗?

你兴许会说,他白来一趟,路费都白花了。但你可能无法明白,那种因自由选择而获得的愉悦。反过来说,如果走进故宫,他未必能获得这么大的快乐。

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这是一种自由。

常老师说,她不喜欢被定义,所以不愿接受任何采访。因为,一旦别人用某些词语将她定义,比如“敬业”“不食人间烟火”,那么作为人,难免就会受到这些词汇的影响,要么朝着词语的方向保持或努力,要么朝反向走,总之不可能一点不在乎。这里有种被定义支配和控制的感觉,让她感到自由的泯灭。

没有人能真正不受外界影响,每个人都被困在苦海里,或深,或浅,但都难以超脱。

在我看来,常老师比一般人超脱,当然也比我超脱,也因此,她能感受到更高度的自由。她不在意别人对她外在形象的印象,所以穿着朴素,不很讲究;她不在意职称和工资,所以她懒得写那些荒唐的论文。当不当教授,对她而言无所谓。她看得开,心里必然舒坦。

但谁都明白没有绝对的自由,她固然超然,毕竟也不能摆脱所有枷锁。她会受学生听课状况的影响,会受领导的影响,会受身体疾病的影响。

我们都是俗人,常萍老师也不例外。只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更大限度的自由。这种自由,没有多年的积累与领悟,很难做到。

拿我为例,我很难不在意自己的穿着;以后工作,也很难对工资的多少,抱以无所谓的态度,并泰然处之。这其中有年龄、身份等等的影响,可到了那个年龄,换了一种身份,我就能不在意那些东西,更自由吗?我不确定。我只知道,我还深陷苦海。

2.佛与人

除此之外,关于佛理,她向我们解读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诗。

佛的世界里,众生万物,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比你优秀,没有人比你富足。当你看到比你成绩好比你收入高比你长得漂亮的人时,如果能把这些看成虚无,看成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那么也就没有烦忧,世界永远美好,你将永远幸福。

然而,回归现实,我想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没有人能真正不在乎差异,否则,也就没有了奋斗的意义。因为在这个理想的境遇中,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做不做,大家都是一样。那么,努力的价值何在?

当一切烦恼消亡,世间也就归于寂灭,那将是一潭死水。所以我总觉得,佛是一个向往,类似于“皈依是在路上”,学会放下,会解脱很多,可是放下一切,心,也就圆寂了。

没有人能脱离苦海,因为苦,所以挣扎,所以感觉自己活着。

3.天命

谈及理想,常老师说,她曾有过三个梦想。因为酷爱侦探小说,读了大量推理类书籍,所以她最初想当一个私家侦探。但在这个时代,侦探这个职业仿佛生不逢时,于是放弃。然后,由于喜爱诗歌,背过太多古诗词,因而她想当一名诗人,可是,她觉得自己不具备诗人的才华,于是再次放弃。最终,她成为一名大学讲师,这源于她对文学的热爱。

由于这些经历,她特别懂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喜欢的职业、理想中的职业,往往不是现实中你最擅长的职业。她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现了自己对于这个岗位的天赋。因为是最大的幸福,如此幸运的人想必不多。

“五十而知天命”,她觉得这是说,一个人努力了几十年,但有些东西,无法获得,有些理想,无法触及。到五十岁,认命。

天命,即是无可奈何。

当时,常老师以为我们是她教的最后一届学生。最后一堂课,她说了一段话:美丽的衣服,穿在不合适的年纪,因为太大,所以并不好看;精心准备的课程,讲给尚不能领会或不去领会的学生……这意味着错过。

这里有伤感,有苦涩,有无奈,甚至有一种宿命感。这种错过,仿佛无可避免。

这可能就像常老师本人一样,也像我们很多人一样,一路走来,痛苦过,也精彩过,最终会有那么一些遗憾,但这是自然与常态。

以下是常萍老师一些经典的话

为本人课堂整理

真正的孤独是在人群中比较出来的。

天才的两个条件:第一次看世界的目光(不会麻木);自由的灵魂。

"和"里有我,"同"里无我;"和"里有节制,"同"里没有。"和"是所有人共同节制。(关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诗人气质:敏感,纯粹,投入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道。

一个人在你面前不发一言,那么你们之间的距离叫做遥不可及。

最在乎你的人,是只想让你看到他(她)好的一面的人。

大多数坠入爱河的女人都是林黛玉;大多数困于情网的男人都不是贾宝玉。男属阳,女属阴,阴则内含,阳则扩张。所以,女人更容易满足于爱情,将其视为生命的全部。

发现自己的性情,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词语。

执着,执着与信念,而不是执着于具体的方式方法。

我的社会理想:不是某个人被推崇,而是每个人得到尊重。

有的人,只求心安,接受别人的物质和情感,都会成为自己的负担。恋爱之中要有尊重,否则分开时爱会变为恨。

三种撰写方式:哲——空言论道(一个概念推另一个概念);文——辞必己出(独创,个性,风格);史——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

顺应自然,并不是消极。人的一生中,当上则进,当下则退。一个人能够进退自如,则可以从容淡定。

不接受采访,是因为不想被诠释。人一旦被定义,自身就会朝着定义或定义的反向行走,这是一种束缚。

离别是必然的,是人们从小就偿惯的滋味。所谓长久离别后的相聚,只不过是为自己寻找的一瞬安慰而已。

中华文化的弊病之一: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比如孝道强调对他人的责任,而不强调对自己的责任。

生命的意义不是生存,而是能够自由地选择生存方式。

闹市最大的诱惑是比较。

存在的本然没有名称,名称是人类附诸上的,以达到区别万物的目的,同时,在区别中有了比较,产生痛苦。

很多时候,因为拥有而不知珍惜,因为拥有而不觉得拥有,当失去时,才发现它的重要性。

青春,美好却无知,伴随着迷茫。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同时伴随着痛苦。

美丽的衣服穿在不适合的年纪,失去美感;精心准备的课程讲给尚不能领受或不去领受的学生……这意味着错过……

人生最大的境界不是因为必须这样做,而是应该乐在其中,不知善而善。快乐往往是没有理由的,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为了某种得到而去做。

中国人重血缘高于一切。

世间本没有有用或无用之说,认为大部分都无用的只能证明这个人的认识比较浅薄。

拒绝对方,尤其是恋爱的时候,一定要决绝。爱情关系中,绝对不能拖泥带水,该决绝的时候一定要决绝,不要给对方以希望,当你给他以希望的时候,就等于你并不给人家,却让人家把一切给了你。你觉得你是有情,觉得你是不忍心,其实有情更似无情。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是时间造成的,不是空间造成的,也不是生死造成的,而是感觉造成的。

悲莫悲兮生离别,最大的悲哀,是有希望的离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她身上,我看到一种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