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

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 思维模式解析》

P20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 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I,重述知识」你怎么看待成功

说说你过去认为成功意味着什么,和拆页中解读的成功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成功?》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_第1张图片

这个问题让琳子想起一个反面问题:什么是失败。

小华在《设计你的人生幸福课》里说:

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从现在走向未来,变化永远存在,每一个变化都会带来一个新的设计。如果某一次“失败”只是过程中的一步,那么,我们就不认为它是失败!

过去,琳子认为成功就是一定要赢。

比如说,演讲比赛一定要得第一名。

比如说,作文竞赛一定要拿大奖。

比如说,期末考试一定要考全班第一。

争强,好胜。

把自己绷得紧紧地,无一刻放松。

终于有一天,琳子跌倒了,演讲比赛只得到了第三名。琳子大哭了一场,莫名的情绪折磨着她,晚上睡不着觉,她甚至有了不想活的念头,她觉得走到哪,都有别人异样的眼光,好象人们都在嘲笑她。

一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孩子,忽然遭遇人生的低谷,没有人知道那种痛苦,痛的痛不欲生。所以有一段时间琳子是不健康的,因为心生病了。

后来拯救琳子的是变故,际遇的变故,惨痛的失去,让她终于从自我的世界苏醒,而当她从小我的自我的世界走出来,她虽然还是觉得痛苦,但是她的视界不再狭隘,以前她的眼光所及只有井底之蛙的井上空的天界,而当她走出小世界,生活变得波澜壮阔,

当你的世界越小,你越自我,你越害怕失败;为了保证自己的成功,人宁愿坐井观天,也不愿意跳出枯井。温水煲青蛙,和这个也是一个原理。因为害怕变化,害怕失败,宁愿在消耗中死亡。

当你放开自己,把自己溶入大世界,你才发现自己的渺小,从而正视自己的内心,允许失败,而这个时候,你才成为摇曳生长的鲜花,吸收阳光,吸收雨露,茁壮成长。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_第2张图片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能开放自己多大程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1,激活经验」越挫越勇的事情中是哪一种思维模式

回想一下,你曾经做什么事情是越挫越勇,当时是为什么那样,那个时候的想法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那个时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线上训练营小白成长记》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_第3张图片

梁小白在2018年3月加入一期RIA全国线上训练营。她的目标很明确,完成作业,同时并行四件任务,她做到了。

但是教练不明白,教练希望她可以做得更好。梁小白并不在意教练的看法,她坚持自己的节奏。很多时候,梁小白也很着急,害怕教练不理解她。有时,梁小白也会心急,希望得到教练的赏识和鼓励。但是当她气馁或者失望的时候,她告诉自己,我的目标是个人成长,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我是比不上别人聪明,也比不上别人年轻,也比不上别人学习力强,但是我有耐心,我能坚持。是的。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她越挫越勇,越走越稳,越学越好。

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梁小白成长的很慢,但是她不气馁。因为成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长需要积累。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_第4张图片

成甲在他的《好好学习》一书中说,“快”是一种价值观,“慢”是另一种价值观,目标却是一样的。求快的时候要有能力承受挫败,求慢的时候要有能力接收低回报甚至没有回报。大多数人在求快的过程中败下阵来不再前进,所以“慢”可能是更好更“快”的策略。构建底层认知是很艰苦的过程,梁小白选择慢策略。

生活中往往有些人看上去“不那么聪明”,慢条斯理的,理解问题也“好像比别人慢”,喜欢做一些别人懒得做的小事。可是不知不觉中,在一些实质性的方面,他们却比我们走得更远,比如财富。慢策略重在积累,要求实质性的积累,而求快心态往往导致对实质性的忽视。

是的。慢即是快。而每当梁小白想放弃的时候,她就对自己讲这个故事:

全国着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象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_第5张图片

慢即是快。坚持才能达到目标。这就是成长思维带给人们的收获。

线上训练营小白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保持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3,泉水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