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行散记系列(时间的灰烬)


  唐诗中,渔夫比较喜欢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那是两次孤寂的凭吊。在苍穹下的诗人背影,渺小得如同世界中的两粒尘埃。而他们的面前,昔日的繁华已经苔痕斑驳,满地狼藉。往日书写过荣光、浓墨重彩登场过的人物,经过时间的雨打风吹,面目模糊。

  唯有日月星辰,不变地起起落落。

  记起了看过的一部老电影,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那是一部小资们喜爱的电影,貌似有些深沉、晦涩。这部电影还有个深沉的英文名——《时间的灰烬(Ashes of Time)》。

  在时间的面前,没有胜者。所有鲜活的生命,最终都变成时间的灰烬。

  对于某些依然有点光泽、值得回味的灰烬,我们称之为“历史”。

  

  二

  站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上,听任山风猎猎地牵扯着衣角,无端地,渔夫想起了陈子昂和李商隐的那两次凭吊。

  四周,寂静而空旷。方圆几十里,除了一两个规模很小的原始村落,基本都是无人区。

  但是,渔夫能够从脚下的这篇土地,感受前人留下的印迹。

  山脚下,有着一段据传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坝。

  粗看,古坝与周围的片状风化岩并没有两样。但经过我们的巴方专家指点,我们便依稀可以看出,那些石块还是与周围的不一样,有明显的人为的痕迹。那是一些形状比较一致、堆砌比较整齐的块石,在两山之间筑起一道约200米宽、10 来米高、10来米厚的石墙,蓄积来自上游的洪水,用以灌溉周围的土地。

  在这片戈壁化的贫瘠地区,我们想象着,几千年前,成群的人们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用石头在山脚下垒起水坝,垒起一片水草丰茂的土地,也垒起他们丰衣足食的梦想。

  但数千年后,这里已经荒凉如斯。低矮而简陋的民居,生活方式原始而散漫的人们,仿佛数千年不曾演化。

  时光在这里仿佛停滞。

  此时,日历已经翻到了21世纪。光、电、数字的世纪。外面的人们已经试图摆脱地心引力、走向外太空的世纪。

  

  三

  这里距离海洋,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些巍峨的山峰,在数万年前,其实是一片大海。经过一次或若干次地震,海底隆起,形成了高山。

  闲暇时,喜欢和同伴出去散步,登登山,散散心。

  这里并没有什么独特的风景。我们出去散步,除了能晒晒这里温煦的阳光,另外的目的,就是看能不能有点特别的收获——比如,捡到几枚精致的化石。

  两年之前,山巅的化石很很多,到处可见。常见的化石类型是海螺、扇贝,保存完整,形状极为齐整。这两年,经过中国人的多次搜索,已经很难找到。周围的村民知道中国人喜欢,就把他们找到的化石,一把把地拿来,与我们交易。最小的、形状普通的、残缺的,几卢比一个,约合人民币一元左右。形状特别或美观的、个体较大的,价格就要几十甚至几百卢比一个了。

  工地经常有老巴劳工或者小孩在展示他们的化石。然后,用石头在沙地上写着价格:15、30、50、100……

  渔夫看过两个特别的化石。

  一个是大小如B5打印纸大小的一张石板,厚约1.5厘米。细看,石板上爬满密密麻麻的小贝壳,就如同一个拥挤的大家庭。

  另一个特别的化石,看起来象是一个残缺的果实,有一个儿童的拳头大小。果实要变成化石极为不易,而那个果实,看起来还是鲜果,就更为难得。

  那是半个果实。外皮、果肉、果核,脉络非常分明,保存完好。凝视着这半个果实,仿佛还能看到感受到它的鲜活、它的芬芳、它的香甜。

  数万年前的一枚果实,如今固化成一块冷冰冰的石头。

  想起了台湾诗人洛夫的某篇诗:

   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

  一切静止,唯眸子在眼睑后面移动

  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

  而我确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

  在年轮上,你仍可听清楚风声、蝉声

        --《石室之死亡》

  于是,凝视那些已经消失了生命气息的贝壳、果实,遥想数万年前的风声、雨声、涛声。

  那些时间的灰烬。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行散记系列(时间的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