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ISO的七层协议。这个七层协议是网络通信和互动的基本框架。
1、物理层是最底层。但,确实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是基带的传输,可以是QAM调制来传输,可以是任何的介质。
2、链路层可以理解为数据通道。在生存期内,说法两端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通信。可以进行数据的检错等操作,可以将TS刘解析为视频。
这里的问题就来了。在IPTV中,连接的两端是互动进行通信的,但在IPQAM中,连接的两端只是从前端到终端有信息流,从终端到前端,只是点播的信令。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互动过程。
3、网络层。在广电系统中,根本就没有网络层的概念。我们所有的CMMB、地面数字电视、IPQAM都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在链路层就将图像解析出来了,不需要网络层。这就是广播的概念,不是通信和互动的概念。是一种实际线路的广播,没有虚电路等概念在内。
4、传输层。广电和IPQAM没有这个概念。
5、会话层。广电和IPQAM没有这个概念。
6、表示层。广电和IPQAM没有这个概念。
7、应用层。广电和IPQAM没有这个概念。

好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IPQAM只是一个广播的概念,点播的信令是从另外一个信令通道来发送的,并不能在同一个技术框架下来进行,没有网络、传输、回话、表示和应用。就是将TS流传输到机顶盒,解析为视频,到此结束。这样的技术框架能满足NGB的需求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可能有人说,我们也可以在TS流上来传输IP数据,这是没有问题的,所谓的IP-OVER-TS。实际上在IPQAM中,就是先传输IP数据到IPQAM设备上在改为QAM来传输的。问题不是可以或不可以,而是如何在前端<------>机顶盒上建立类似于OSI的框架结构和功能。

更为关键的是IPQAM这个设备能否实现在前端<------>机顶盒上建立类似于OSI的框架结构和功能。显然,IPQAN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因为IPQAM本身就只是一个单向的广播设备。在这个设备上是不可能建立交互的,交互的信令是从另外一个系统,或是CMTS或是其它的什么东西来实现。在这里,IPQAM是一个只能单向传输的设备。

所以,我们说,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采用IPQAM方案是不合适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