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爱情从来就是私人的。
它很难用华而不实的言语去形容,却潜伏在你日常生活细微的物件里,
里面隐藏的味道会在人消失后一触即发,活得比人还要绵长。
我们常见的博物馆是很宏大的, 里面陈列着过去的珍贵藏品。它们珍稀宝贵,但有些冷冰冰,我们都是前来参观的局外人,很难透过这扇玻璃感受物件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这家博物馆很小,小到只能放得下两个人的爱情,它很绵细,像根针,扎在了每个前来的人内心深处。
这家博物馆来源于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汗·帕穆克在2008年创作的小说《纯真博物馆》,而它不仅存在于帕穆克的小说里,2012年,他如愿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贝伊奥卢区的街道上创建了这座“纯真博物馆”,完成了他心中的执念。
故事发生在1975年的伊斯坦布尔,有婚约在身的少爷凯末尔爱上了自己的穷亲戚芙颂。两人碍于现实,短暂的相爱之后芙颂消失了。等到重聚时,她已为人妻,凯末尔想找回爱人的心,自此追寻便是八年。
但两人终于可以重来时,那辆56式雪佛兰轿车却以105公里的时速结束了芙颂的生命。
他疯狂迷恋所有关于她的物件:盐瓶、小狗摆设、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甚至是4213个烟头。
他用十五年的时间走完1743个博物馆,创造出这家独一无二的“纯真博物馆”,将这些所有的物件都尘封珍藏起来,纪念这种爱的失去。
在这家“纯真博物馆”里,所有的物件小而平凡,但有了故事和情感的连结,再不起眼的物件都能让你心头一颤。
这里共有83个展区,代表着小说的83个章节,一共1000多件物品。开篇就是以他们在公寓中的私会的场景:这是公寓的白色纱巾和芙颂遗落的蝴蝶耳坠。
紧接着就是芙颂卖给凯末尔的手提包,还有他们重遇时,芙颂左脚脱下来的黄色高跟鞋。
走到橱窗前,一下脱掉了左脚上那只黄色的高跟鞋,露出一只脚趾上精心抹了红色指甲油的脚,她用那只脚踩进橱窗的底座并向模特探过身去。我先看了一眼那只鞋,然后是那双修长、非常漂亮的腿。”
还有两个人做爱44次的床。
凯末尔送给芙颂的耳坠。
7年10个月,2864天,409个星期,为了看芙颂,他一共去了她家1593次。积攒了芙颂的4213个烟头。
“千万别认为我在用无用的东西充斥展柜,因为每个烟头的形状,都是芙颂掐灭它时感到的一种强烈情感的表现”。
▲“有时我会想,人们之所以那么喜欢香烟,不是因为尼古丁的力量,而是在这个虚空和毫无意义的世界里,它能轻易地给人一种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感觉。”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芙頌在公路、人行道、家里、花园和房间里转悠时,在茶馆、饭店和家里的餐桌上坐着时,
看着她的凯末尔所感到的一种依賴的情感。
”
芙颂会说:“嗯,回答得很好。那么看不到我时,你就不爱了吗?”
“那时就会变成一种糟糕的痴迷,一种病态。”凯末尔说。
▲芙颂还没出世时,她的妈妈(凯末尔的姑妈)所用的针线盒,带着浓浓的伊斯坦布尔风情。
你以为凯末尔这家伙应该是有“恋物癖”的:“他不停抚摸嗅闻芙颂留下或触碰过的物件,甚至借此自慰。”
但他觉得能够让这份痛苦变得可以承受的惟一东西,就是拥有那金色时刻留下的一个物品。
那些幸福时刻留下的物品,会比让我们体验那份幸福的人们更忠诚地珍藏那些幸福时刻的记忆、颜色、触觉和视觉的欢愉。
如果说纯真博物馆在故事里是凯末尔对芙颂近乎痴迷的爱,那在现实中,它更是帕穆克对伊斯坦布尔的爱。
这里存放的不单纯是个爱情故事,还是一幅关于土耳其60年代至90年代的风情画,近四五十年的生活史。纯真博物馆透过一连串浓缩着“历史”的物件,以小见大,用个性化的情感来勾勒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风景。
很多人好奇,这些多数人会忽视的日常物件是从哪来的。帕穆克从小就有热爱收藏,也常常造访伊斯坦布尔的旧货摊和古董店,淘一些诸如旧杯子、旧照片之类的东西。
早在他写小说时,就在构想着所有在小说里串联出来的东西都会出现在真实存在的博物馆里。
“每每人和物相遇,总会产生故事。我们不需要史诗,我们要小说;不要集体,要个人;不要大而昂贵,要小而平凡。”
帕穆克觉得,博物馆是有人性味的,它描述的就是他所看到的伊斯坦布尔,你在这种氛围下可以用心感受,而不是冷冷在外参观。
博物馆就像一个年轻女人,无视所谓的社会道德枷锁,和情人喝了交杯酒,透过他赤裸裸地去探索和感受这座城那样。”
是的,这座城的历史就应该活得个女人一样性感。
当每个前来的人都能在这些细微的物件中感知到爱,感知到“幸福意味着接近你所爱的人的一切”时,你会明白再宏大虚无的爱,还不如细如牛毛的寻常物件来得真实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