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不分家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不分家_第1张图片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历来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

孔子最大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西周初期确立的礼乐制度。孔子自己说:“如能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有谁重用我,我一定在东方重建周朝的文明。孔子最崇敬的人,就是制定礼乐制度的周公,经常做梦梦见他。到了晚年,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还非常伤感的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我已经衰老了,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子认为,只要恢复周公制订的礼乐制度,礼崩乐坏的局面一定改观,失序混乱的社会一定会恢复为有序稳定的社会。

另一个观点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人只有行仁,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孔子在和一名弟子子夏的谈话中,子夏问:“礼是后来才有的吗?”意思是礼并不是本来就有的,它是后来才出现的,那么,原来就有的是什么?就是仁爱的心,就是内心的真诚的情感。 孔子一听,大受启发,高兴的说,子夏,你说的不错,给我很大的启发,下回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两种观点都是有根有据。我个人的看法,礼和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两者是统一的。孔子心心念念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没错,但西周建立礼制的时候,凭借的是周王朝的实力和亲缘关系。因为周武王打败了商朝,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的,周朝分封的诸侯,基本是叔伯兄弟、姻亲。但到了孔子的时代,周王室已经衰弱了,而且过了四百年,天子与诸侯的血缘关系也慢慢的淡了,已经没有实力和威望维护礼乐制度。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国诸侯恢复周礼,他必须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这是仁。 礼是反映道德规范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的基础就是仁,仁就是爱,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恢复礼,并且要对百姓进行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要建立人与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个人方面来说,就要守礼行仁。

礼和仁是统一的,从《论语》中孔子的一些话也可以得到证明。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仁爱之心,礼有什么用,乐又有什么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说到礼的时候,难道仅仅是礼尚往来互相赠送的礼品吗?说到乐的时候,难道仅仅是钟鼓奏出的美妙音乐吗?

孔子还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礼乐来整顿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自觉守规矩。”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问,怎样做才是行仁。孔子说:“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行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就会认为你走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了。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又问:“请问行仁的方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这段话最重要的就是“克己复礼为仁”这六个字,这六个字是说,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积极实践礼的要求,就是行仁。可见,行仁离不开礼;当颜渊问行仁的具体的方法的时候,孔子回答,一切都要依礼而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话说的很清楚,仁和礼不分家。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不分家_第2张图片

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质朴,就是内在的真诚,就是仁,文,就是外在的修饰,就是礼。真诚过了头,不知变通,就显得很傻气;文饰过了头,就显得很假,作秀。

孔子特别强调中庸,认为中庸才是最高的德行。何谓中庸,就是用中,恰到好处,内在真诚的情感与外在的礼仪配合得体。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仁和礼不分家,一旦分家了,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讲,就有粗鲁的问题,或者作秀的问题。从政治方面来讲,强调礼就会走向法家,强调对人民的控制、管制;强调仁就会过分理想化。

 从孔子的后学来看,他的礼治思想得到了荀子的继承,荀子的学说,主要强调的是礼,他认为人性有恶,必须有礼教的约束才可以使人向善。他培养的两名弟子韩非和李斯,从礼治发展到法治,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的德化思想被孟子所继承和发扬,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没有这四种心,就不是人。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孟子以性善说为基础,游说诸侯,希望各国行王道仁政,照顾百姓生活。

 两家学说都有不足。荀子重礼,也就是重秩序,最后流变为法家,片面强调以外在的制度来约束人,走向严苟的法令,不大重视人的平等、自由等抽象的权力。孟子重仁,过于理想化,解决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 最后,两家合流,在汉武帝的时候确立了儒表法里的统治秩序,就是用儒家的思想来证明自己的统治合法性,用法家的思想管理臣下和百姓。

那么,有人就会问,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孔子认为到底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就《论语》的记载来看,孔子并没有谈到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孔子只说过一句“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性情是相近的,但是习惯差别很远。从这句话推导不出性善性恶的结论。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老师的文章,看到过听到过,但老师讨论人性与天道的问题,就没有看到听到过了。所以,找不到可靠的资料来了解孔子对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

但从常识来看,人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同情心的一面,这是人的自然性,本没有善恶的分别。但人站在自身的角度来看对外界的事物,就有好坏的观念。比如喜欢黄金,超过喜欢铜钱,喜欢吃鸡鸭鱼肉,又超过吃青菜。但资源是稀缺的,人人要穿金戴银,没那么多,人人吃山珍海味,也没那么多,于是你争我夺,争夺到了极点,就什么手段都用出来了。因此,善恶的观念也出现了,合理的满足自己欲望的行为就是善,相反的,不合理的、通过损害别人正当利益来满足自己欲望的行为就是恶。

 孔子没有强调人性善还是性恶,也许是对的。因为强调某一点,就会有偏。说性善,其流弊之处好像满大街就是尧舜,都是圣人,这也太理想化了。说性恶,流弊之处就是慢慢的走向专制,人不再是公共权力服务的对象,而是管制的对象,人民自由的权力就受到压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