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活你的一生

图片发自App

人一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这是陈冠希在电影《头文字D》里的一句台词。可是现实中,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又有多少人背离自己的内心在活着?


我的一个朋友,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在微信上和我说:"我有一个问题想咨询你一下,我觉得我抑郁了,但应该是轻度。”后我了解到她的抑郁是因为自己的身上起了两个白点点。然后怕自己得了白癜风。之后进而产生疑病症。焦虑与失眠。最终植物神经紊乱。那么为什么身上起了白点点就会导致自己这样严重的抑郁焦虑呢?我是心理咨询师,但是我不能给我的朋友做心理咨询,我把她介绍给我认识的一个心理医生。因为心理咨询师职业操守有一条明确指出:来访者不能与心理师有除咨访关系外的任何关系。(因为如果咨询关系中有其他关系,会导致咨询中复杂的关系影响着来访者与心理师的情感分析。从而导致关系的混论与不客观,正所谓关心则乱。)

但后来我与她的了解中体会到,她是很严重的完美主义。因为早年单亲的缘故,自我无法得到婴儿期本应拥有的爱,所以后来成长的道路中,只能通过比平常人多一分的努力才会拥有内在的安全感。从而慢慢形成了病态的完美主义倾向。而这样的弥补是一味从外界寻求,并不是真正的从内心关心自我。那么就会导致自己的内心不断的根据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自己在顺境,那么一切OK,但是人生一旦遇到不顺利,便开始会责怪自己,从而抱怨。自我设立的这一道高墙便会倒塌。从而出现过度的自恋关注自己,症状便油然而生。自己不接纳自己的生病,就像不接纳自己的早年的不完美生活。这样其实是一种毁灭的力量。所以内心的安全感如果是建立在外在自我的境遇而非自我适应环境以及接纳自我挂钩。长久之后自己的认知会久而久之产生一种非黑即白的判断。但一个人的成熟认知往往不是这样的非黑即白,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光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灰色地带。通俗一点说也就是生活是好中有坏,坏中也有好的。

图片发自App

一旦人可以从容接受这个不好不坏的世界,那么这才是一个人的成熟标准。而做到这样恰恰需要从内心先接受了这个真实的不好不坏的“我”。外在的一切都是从内心创造的。也就是佛家所说:境随心转。

我很想帮她,但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如果长期通过外界的得失满足自己的内心空缺,大多都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与目光。所以自然做不到可以追随自己的内心。也更加做不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因为这个时候的自我通常是软踏踏的。为什么这样说?一般人有三个我“自我”,“本我”,“超我”。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放在她的身上就可以表述为全能自恋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踏踏的自我。

全能自恋性本我:可以描述为:我是神,世界应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在她的世界外界生活必须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变化。自己不能有一点点的不完美,自己生活中也不许有太重大的挫折。因为我与她的一句话印证了这个观点。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这样,在我的世界中,心理问题根本和我就是天和地的距离。”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她的潜意识中,根本是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缺陷,所以在她自己身体稍微有一些不好的情况下, 极度的排斥这个现实。可是往往越不能接纳现实痛苦往往越加强烈。

绝对禁止性超我:你的一切自发行为都是不对的,比如当自己每一次想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爱自己爱的人时候,都会先去看看别人的目光。因为她很怕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因为病态的完美往往都是别人的评价。小时候完美是因为我考了一百分,所以别人羡慕,长大后我是赚了多少钱,因为我超越了很多人。一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要先看家人,朋友,别人的眼光。别人认为好,我会做。别人认为不可以,我一定不行。

最终两者冲突,以至于作为协调者的自我无法协调,软踏踏下来。神经症油然而生。

最后再回到冠希哥的“世上唯有一种成功,那便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那么又如何做到呢?那么我想人的幸福不是因为你拥有多少别人的赞美,多少金钱,多么优秀的爱人,多大的房子,多厚的票子。而是你内心拥有了多少安宁与平静。这恰恰是人需要一辈子要去修行的。这是需要真实的爱来满足。这个爱是自己发自内心可以接受自己的好与坏的宽容,绝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做到了,爱将成为一道光照亮你的人生。如果这道光被你阻挡了。那便会成为恨,这种力量是毁灭一切的动力。这个内在的小孩将成为一个恶魔,无限的折磨你。所以我愿你可以真正的爱你自己,不违背自己的内心走你日后的道路。就像我爱这个既可爱,又没内涵的你一样。再去追求自己的本心过好属于你的一生!

我想让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活你的一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让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活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