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秦国毗邻西戎,民风彪悍,被中原诸国看作蛮夷。秦国虽然有商鞅进行变法,国富民强,但多年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国土并未有太多扩展。直到秦昭王时任命范雎为丞相,秦国才真正开始了争霸之路。
范雎在秦的仕途走得很顺,他只用了一席话就彻底折服秦昭王,让秦昭王对其言听计从。那么,范雎说了什么呢?
范雎原本是魏国人,他投靠了魏国的大夫须贾,并跟着须贾一起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他范雎口才好,便命人私底下赐给他酒和黄金。意思是结个善缘。
须贾就不高兴了,他认为齐襄王赐给范雎酒和黄金,肯定是范雎出卖了魏国情报换来的。
回到魏国后就在魏国丞相魏齐面前告了范雎一状,魏齐一听大怒,也不着人详查,直接把范雎按在地上打,肋骨打断了几根,牙齿也打落了几颗。
再打下去就没命了,范雎就装死。
但装死魏齐也不放过他,而是把他用张破席卷起来,扔进了厕所里,让喝醉的客人往他身上撒尿。
范雎就对厕所的守卫说,你要是能把我送出去,我一定重金相报。
守卫就去跟魏齐说,范雎的尸首都发臭了,请求把他的尸体丢出去!
魏齐喝醉了酒,就同意了。
出来后,范雎的朋友郑安平就带着他一起逃亡。
正巧,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范雎在夜里拜会王稽,王稽一跟其交谈,立刻发现,这是一个人才啊!于是在回国时把范雎藏在自己的马车里偷偷带回秦国,举荐给秦王。
秦王在离宫见范雎。范雎装作没看见秦王的样子在宫中巷道慢慢走,秦王的轿撵过来他也并不避让。秦王身边的人斥责他,见到大王过来还不让路?
范雎则装作无意地说:“秦国还有王?秦国不是只有太后和穣侯吗?”
果然,这句话成功地挑起了秦王的心事。
当时秦国当政的是秦昭王。当时,王后生的秦武王在跟大力士比赛举鼎的时候折断了大腿骨死掉了。
秦昭王的母亲来自楚国,号为芈八子。就是这位芈八子,跟魏冉一起在秦国发动政变,成功地扶持了自己的儿子即位,就是昭王。
芈八子成了太后,魏冉被尊为穣侯。
但他们并不肯把朝政交给儿子昭王处理,而是共同独揽朝政长达二十五年时间。
秦昭王个性强势,但依然被死死压制。这里面,有母亲扶持自己登上王位的感激,也有对于亲情的不舍。所以25年的时间,秦昭王都无法下定决心真正夺权。
而今天范雎的话,恰到好处地催化了他心中的不满。
昭王和范雎到屋里坐下,昭王向范雎请教,范雎只谦让,不说话。
接连谦让了三次,昭王叹了口气,问范雎,先生不肯教我吗?
若是平时,范雎这般造作,只怕昭王立时拂袖而去,但就在刚刚,范雎的一言“秦国无大王”彻底催化了他心中的隐忧。一个一言便可说出他目前处境的人,必然有大才。所以他愿意礼贤下士。
范雎谦让着说,我非不敢说,而是我要说的,都是伤害人骨肉亲情的话。这样的话说出来我死了不要紧,怕就怕我死后别人都以为大王是容不得人说话的,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在大王面前说真话了!
秦昭王一听这个话,就更想听了。向范雎保证,上到太后,下到大臣,所有的话你都可以说,我不会怪罪你的!
范雎之所以先说这些话,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个退路。万一秦昭王是个不知好歹的呢?
事实证明,昭王很上路。
一番试探下来,双方都很满意。
范雎下面开始发言了,他给昭王的意见共有三条:
第一, 远交近攻。
以前打这打那儿,离自己千里远的土地,就算打下来有什么用呢?白白的让邻居忌惮得罪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拉拢远处的人做朋友,打下邻居的地盘壮大自己。哪怕得到一寸土地,秦国就又扩大了一寸。
其实范雎对于秦国的国策用“远交近攻”四个字便可论述完毕。但范雎后面又说到了太后和穣侯,为什么呢?难道他不知道家务事不好管吗?
原因很简单,他是为秦王效命的,只有秦王大权独揽,他才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旁落,秦王如是,他范雎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所以哪怕为了他自己,他也会说动秦王,夺权。
范雎又是怎么说动秦王真正下定决心夺权的呢?
范雎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太后和穣侯为了一己之私伤害社稷,穣侯只是想要自己的封邑所以到处打仗,这样做秦国没有办法真正得到有用 的土地,反而到处树敌。结果就是整个秦国为穣侯的自私买单。
第二, 赵国的相国李兑为了大权独揽,沙丘之围饿死了赵武灵王;楚将淖齿因与齐湣王有矛盾在莒国东庙杀死齐湣王,只怕将来大王的政策与穣侯相冲突时,穣侯会干出跟李兑、淖齿同样的勾当来!
范雎的第二点举的例子其实很不恰当,李兑沙丘之围是因为支持赵王次子杀死了长子害怕赵王找他麻烦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而淖齿就更离谱,淖齿原本就是楚国趁着齐国被围打秋风的,齐国被攻打,齐湣王逃跑,原本就是穷途末路。
所以李兑、淖齿跟穣侯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但是范雎的比较并没有让秦昭王觉得比得不对,反而危机感倍增。这就是范雎在前面第一点的铺垫已经成功引发了昭王心中的不安,他已经觉得范雎的话确确实实都对,而范雎的比喻,也确确实实有可能发生!
由此可见,比喻有时不在恰不恰当,而在于合不合乎对方的心意,是不是恰好击中对方心中所想!
范雎又谈了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这一点为整个言论加上一把烈火,使之熊熊燃烧起来:
范雎说,大王为了亲情不忍苛责太后穣侯,使得他们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而权力是会让人上瘾的!大王被架空不要紧,怕就怕,到了最后,秦国的庙堂,站立的都是他人的子孙了!
这一点一出,直接把秦昭王打击得外焦里嫩!
最好的说服,是放大对方心中的恐惧,使之在对方的头脑中发酵、扩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1
果然,秦昭王听完,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罢黜太后、驱逐穣侯、高陵、泾阳、华阳君到关外去,自己独揽大权。
他封范雎为丞相,并封其为应侯。
范雎自此开始他辉煌叱咤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