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智慧能否超越人类?三派专家观点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电脑代替人类、机械公敌出现的设想成为人类的顾虑。一些科学家认为,正如宇宙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一样,机器智慧也正朝着“超越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

图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做出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会思考。这一天正在到来,而且脚步匆匆。当有一天机器有了思想,它们能像人类一样思考,世界将会怎么样?库兹韦尔相信,这一刻不但无法避免,而且还迫在眉睫。根据他的推算,人类文明即将终结。那一年,就是2045。

机器智慧是否会超越人类智慧?互联网的未来将会怎样?互联网X实验室于2014年3月30日邀请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常务副院长余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副所长陈熙霖,IBM大中华区首席安全顾问IDF实验室创始人万涛等近30位各领域专家,在中科院智能大厦举办了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未来”为主题的“X沙龙”,就机器智慧能否超越人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互联网X实验室创始人,新媒体研究专家杨静主持了本次沙龙

南开大学教授、《奇点临近》译者李庆诚教授应邀出席本次沙龙,首先和参会嘉宾分享《奇点临近》翻译过程中的故事。他讲到“对于奇点临近这本书,我们一开始是作为实验室的批判材料,批判了半年,后来批着批着还觉得这里边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至少有70%~80%是有价值的”

李庆诚教授介绍了《奇点临近》的主要内容“2045年:奇点1000美元可以买一个比任何人脑组合都聪明十亿倍的电脑。这意味着普通的和低端的电脑都比任何智商极高但未被“提升”的人聪明很多。这个奇点发生在AI超过最聪明的人类并且比多数地球上的智能生命都聪明的时候。科技的发展将被机器接管,它们可以以普通人都无法理解地速度极快地思考、活动和交流。机器进入了一个的自我提升循环,同时每一代的AI出现得越来越快。从这个时候,科技将会爆炸式进步。”

李庆诚教授认为奇点临近这本书反映了西方科学借鉴东方思维文化,从天地人、宇宙的立体视角审视问题,以历史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分析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走向。有三点值得学习”1.全时空的视角,以历史客观事实为基础,探求规律,预测未来,2. 从科技历程出发,又能跳出科技,去审视问题,3.融合各种科学的模式,思考问题“

针对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以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未来,与会专家展开了高强度的头脑风暴和激烈的讨论,形成的三派观点(总结未必全面,与会专家可提出修改意见,随时调整):

第一观点:机器超越派,即认为机器智慧最终会超越人类。这一阵营的与会嘉宾共有7位,代表人物有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常务副院长余凯,东西网总裁、译言网创始人赵嘉敏,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万良,财讯传媒总裁戴小京,奇虎360副总裁谭晓生,三农、新媒体专家,管理学博士陈里,新媒体研究专家,互联网X实验室创始人杨静等,其中陈里重点提出应建立科学伦理防范科技的失控发展。

第二种:机器无限趋近人类智慧派,即机器智慧会永远接近人类智慧,但不会超越,这一阵营的与会嘉宾共有10位,代表人物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副所长陈熙霖,51CTO副总编常疆,科大讯飞副总裁江涛,英特尔技术计算资深架构师,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吴怀宇,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互帮国际高级副总裁马旗戟,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副总经理温莉芳,互联网X实验室创始人《互联网进化论》作者刘锋.

第三种:中立和已经发生派,机器智慧与人类智慧充分融合,奇点是已经开始发生作用,这一阵营的与会嘉宾共3位,代表人物有IBM大中华区首席安全顾问IDF实验室创始人万涛,《CIO INSIGHT信息方略>执行总编赵婷婷,上海帝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世轩,

东西网总裁、译言网创始人赵嘉敏 提到KK证实库兹韦尔每天都要给自己配 200多片药片,这是真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活到奇点到来那一天。奇点到来,人类永生。所以他真的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那套学说。赵嘉敏提问到人类为什么存在?一种看法认为是因为技术进化的需要。技术的进化需要能够自我复制的载体。而生物可以生育、繁衍。这是技术传播、传承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技术进化到了它能够自我复制的时候,那么是否还需要生物载体?

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常务副院长余凯认为技术有善恶之分,技术发展必须要有方向,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它会变成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加以控制,它会彰显人性。从过去30年来看,计算能力和数据量制约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这两年异常快速。主要是计算能力跟数据量的成长,它会影响整个这个人工智能的发展若说对于2045年奇点临近的问题,我对机器智慧未来的发展是担心的。

51CTO副总编常疆认为机器智慧或AI在计算与简单归纳层面是人类脑力计算的补充,而在包含了情感、社会、心理、价值观的模糊与宏观的角度无法与人类智慧竞争,比如经济、政治;另一方面,由荷尔蒙、欲望催动的情感、艺术,则是机器AI无法撼动的,拐点在于机器形成自我意识,包括系统综合学习、形成价值取向等。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副所长 陈熙霖提到这里首先涉及到如何衡量智慧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记忆能力上看,或者计算能力上看,今天的计算机已经远远把人的能力甩在后面了。千百年来,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希望延伸人的能力,从体力到智力。但从人类的智力活动来看,我们包括了记忆、联想、归纳、演绎、判断、思考、顿悟、甚至做梦等诸多智力活动,我们的智力还与情感有关,从这个意义上看机器智慧很难超越人类。现在所谓的超越,更多靠的是蛮力搜索,超强的记忆。但这远远不够,以围棋为例,虽然今天19X19的围棋盘上,机器还不是人类的对手,但如果是9X9的棋盘,可能机器已经是冠军了,同样,即使在某一天机器成为19X19围棋的冠军,恐怕又会面对29X29棋盘上人类的优势。因此对2045奇点到来的结论他是不认同的。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 张云泉提出与跟陈熙霖观点比较接近,认为机器智慧很难超越人类。他还提到现在的科技有创新过度的倾向。创新的东西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我们跟不上了,我们刚消化一个东西,接着又来一个东西,然后又出现另一个。大家看过去,二战以后创造的那些科技成果,人类享用了几十年,大家过的很幸福。但现在自从互联网出来了以后,情况大不相同,人被分成了很多的信息阶层:听广播的,读报纸的,看新闻联播的,刷微博,刷微信的,结果信息绑架了我们。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万良认为人工智能要真正超过人的话,它必须产生新的思想,必须自己产生新的算法,而且是人没有掌握的。我个人的观点,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工智能才是超过人的智能,才会威胁到人类。许多人担心由于人的误操作,机器会失控。其实,这就像我们制造武器搞错了,结果打在自己战士身上一样,完全可以避免。现在,不管它对我们未来有没有威胁,它现在还小着呢,还不足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命,还是让它为我们人类服务。再说现在的人类,自我毁灭的可能性相比机器人毁灭人类的可能性我感觉是更大。

科大讯飞副总裁江涛说“我原来也是一行一行写代码的,对机器智慧超越人类智慧的问题也的偏保守的。跟人、跟智能相关的东西,其实我们真正的还没有研究透,人到底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人到底是怎么听到声音的,这些人脑的高级活动,我们没法合成。说到语言识别,最终还是把大自然赋予人的声音给录下来,现在已经能够模拟,虽然能够做到,但实际并不是机器真正地了解了整个发声的过程。”

财讯传媒总裁戴小京认为2045还是2145这个不重要,关键有没有这么一个时间能超过,他倾向认为可能有,但以前认为可能没有,因为现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收集数据的能力显然也是越来越强,传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在这些笨办法上,看来是应该会有这个时间点,戴小京说更关心的就是机器什么时候会反客为主。如果它在一些能力上,甚至在智慧、聪明的程度上都要超过人类的时候,机器什么时候会反客为主?

奇虎360副总裁谭晓生说大家都讨论各种的假设前提,都是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之下,你们有没有想过游戏规则会改变的?我们现在是用人类游戏规则来做,机器在跑起来之后,将来这个世界上可不可能存在另外一种不同的模式?这个计算机会不会运行另外一套逻辑,那套逻辑也可能是很差的,会变成一个机器这样一个世界,这也是很难的,例如人的进化,其实是有大量的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全部都是基因的正常组合,人的进化恐怕不会有这么大,其中得益于大量的基因突变。

刚才说到平板,基因射线等其实都是计算机系统或者是机器复杂的基因突变,有基因突变这里边才会产生新的问题,再加上规则,这个突变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我觉得是极难预测的,现在这种计算能力继续发展,机器操作人是有可能的,再加上突变的可能,我觉得未来的世界完全将人类边缘化也是挺正常的。

英特尔技术计算资深架构师的观点是对于2045这件事情有两个点,第一个最担心的事情是说不是担心机器会怎么样,而是说如果把生物模拟基因的方式,半批判,半接受地结合在一起,放在一起,那既克服了人在某些情况下运用机器的不足,另外一方面用模拟的方法,不管他是放一个电解质或怎么样,这两者加在一起完全可以克服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2045可能会无限推迟,原因是说往这条路上走,有太多的变数,但是我比较乐观的一点是,好比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有很多。

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3D打印:三维智能数字化创造》作者吴怀宇认为尽管AI在确定性计算与简单归纳层面是人类脑力计算的补充,然而在包含了情感、社会、心理、价值观的模糊与宏观层面上还无法与人类智慧竞争,比如经济、政治。根源在于机器缺乏类似于人类的荷尔蒙激素,无法产生进取心或者欲望,来催动自我意识、价值取向、乃至情感、艺术的形成。目前而言,机器智能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如果没有人类需求(人类荷尔蒙所激励)的驱动扶持,立即就会跌倒和迷失。因此,人工智能能否抵达奇点,首先要有满足人类需求的杀手级应用、符合当前技术水平的广泛应用,这样才能吸引广大的资金和人员进来。 跟3D打印的发展一样,开源和分享也将是AI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吴怀宇说:我有种感觉,什么时候AI也开源了、互联网分享化了,人人都可拿到最新的代码和数据了、全民投入进来了,AI就突破了。不能指望一两个大公司,一两个顶级研究机构,AI的发展和进步要全民皆兵。

IBM大中华区首席安全顾问IDF实验室创始人万涛的说“我认为奇点,这个时间点可能已经发生,其实不在于我们去选择,因为我觉得很难去预测某一年,但就好象今天我们反过来看工业革命,看这个时期一样的,但是放在一个物种来说,一个人作为世界上的物种定了型以后,到今天这么久了,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我觉得站在一个物种进化上不可接受。因此奇点其实已经出现,但是它不是一种所谓的点,它像一个黑洞一样,机器人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会以人的形式出现,这是由几个条件决定的,一是今天的数据,这个数据包括了我们所有人类的知识,第二个是我们的言行,就是所有的社交网络,把这个社交网络数据化后的结果,然后包括我们形成数据的大量增长,这些客观上为它提供了营养,所以它的模式可能不错,就好像黑客帝国里人是它的母体。”

互帮国际高级副总裁 马旗戟认为奇点来临及之后,也必须遵循宇宙演化的基本法则,但我们依旧(或许永远)不能掌握;机器智能演变是否属于是生命生物形态,还是其他形态,我们依旧不能清晰;我们作为“奇点”来临之前的存在,并不能界定来临的形式,也无法想象来临之后的一切,我们甚至不能界定何者属于超越 ;人类似乎又在高估自身

中国经济网 总编辑崔军的观点是人有修正能力,真正导致人类彻底完蛋的,不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机器,而是大自然,上帝稍微改变一下,地球就毁灭了,如果说这么多年没有改变,不代表未来不会没有。计算机算出相关性,它说走一步,就能走一步,但是如果我们人类对因果性研究非常好的话,它是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抑制作用

《CIOINSIGHT信息方略>执行主编赵婷婷认为奇点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技术的发展,已经悄然发生了,只是发生的形态跟我们自身想像的能否匹配!不匹配不代表奇点不发生!2045年是否发生奇点,我们都要面对与接受,并适应他!机器人的善恶取决于制造他的人,而且坚信机器人再发达也不会泯灭人性的本质

上海帝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世轩认为可能有些事情直接由算机程序来说了算更有效率,它只要符合这些条件,那么就可以放,不符合就不放,这才是更有效率的,这时候人想让机器说了算。但是在我不想让机器说了算的时候,我觉得总体来说我们通过一些办法或者一些控制的方式是可以搞的定的,也就说未来的这个奇点是一个犬牙交错的东西,实际上还是取决于人的意愿,我想在这方面我说了算,就是人来说了算,而这部分我想让机器来说了算,就由机器说了算。

三农、新媒体专家,管理学博士陈里的意见是,要为科技的未来发展建立科学伦理,哪些东西能做,哪些东西不能做要有规范,整个人类的进步应该是同步的,不能把人类社会往畸形发展,就像木桶原理,最长的木条即使很长,但最短的木条只要短了几厘米,那个木桶也是废的。科技发展必须以推动社会前进为前提,否者就成为反人类的了。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副总经理温莉芳的观点是科技也可能会失控,比如说作为一种顶层设计,哪些东西可做,哪些东西不能做,我觉得首先这个世界还没有实现共享到全人类的统一的方案,毕竟这个世界上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永远存在的,我觉得可能是顺应这样一个发展,去争取去引领这样一个发展,我相信人类毕竟是邪不压正,也可能短期某些邪恶的会占上风。但是我觉得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人类定能战胜这种所谓的危险。

互联网X实验室创始人 《互联网进化论》作者刘锋认为机器智慧永远逼近人类,就像人类永远逼近上帝的能力一样,机器智慧的发展面临两个问题1.生物为什么进化,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机器自动进化的问题2.生物向什么方向进化,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知道哪个技术是善的,哪个是恶的。机器智慧的进化才有明确的方向。但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人类本身也就快成为上帝了

新媒体研究专家,互联网前沿趋势观察者,互联网X实验室创始人 杨静认为目前“奇点理论”已在全球科技巨头谷歌等公司的推动下自我实践,导致机器智能超越人类的奇点时刻日益迫近。由此,人类时代的终结与超越,人类的命运与智能世界未来的缔造,亟需中国思想界更多关注。在人类的奇点时刻即将到来时,中国各界精英无法逃避,必须面对。让我们一起思考人类在奇点时刻需担负的历史责任,一起来创造那个不可思议的未来。

“互联网X实验室”2014年成立于北京,邀请互联网领域尖端科学家,科技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互联网前沿领域意见领袖,共同关注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发掘互联网前沿创新成果,重点研究互联网进化规律,互联网与脑科学,机器智慧与人工智能,智能设备与云机器等互联网前沿问题。

互联网X实验室微信号:itxlab 网址:itxlab.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智慧能否超越人类?三派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