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笔债都还得干干净净,就好像上帝他老人家是债主。
这句话来自,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记得小时候邻里之间,一家有什么大事时,邻居总会自动去帮忙,等到自家有需要时,别的邻居也理所当然会帮自己。
平时互相帮来帮去,借来借去,没有谁吃亏,也没有谁占便宜。
这种行为,有一个专业名称,叫“互惠”——给予、索取、再给予
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由于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有债必还的信誉网”里分享食物和技巧,我们才变成了人。
这种将来的还债义务感是关键,它意味着一个人给了另一个人某种东西(如食物、精力和照料等),却不用担心它会变成损失。
人可以把各种资源给予他人,却又不是当真给了出去,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降低了一对一资源交换的天然门槛。
救助、送礼、防卫和贸易等复杂而协调的体系有了实现的基础,并为具备这些 体系的社会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互惠原理对文化有着明显的适应性结果,靠着人人都经历过的社会化过程,它根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深处。
我们每个人从小听人教导,不能辜负了它,我们也知道,凡是有人敢违背它,必然受到社会的制裁和嘲笑。
毕竟大多数人都讨厌异味索取、从不回报的家伙。
互惠原理如此深入人心,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逛超市的时候,那些让我们免费试吃的样品,用的就是互惠原理。
当我们试吃样品的时候,相当于接受了对方的一份小礼物,相应地会在心里产生亏欠感,为了弥补亏欠感,多半人会想着吃都吃了,多少买点看看。
在无关金钱也无关商业贸易的单纯人际关系中,很多情况也受互惠原理的控制。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战期间,有个德国士兵,他的任务是到敌方去抓人来审问。他的成功率很高,有一次又抓到一个,当时这个敌方士兵正在吃东西。
受惊的俘虏手里只有一片面包,他给了德国士兵。
德国士兵收到这份礼物感动得不得了,他放过了恩人,没完成任务。
因为一片面包,换回了自己一条命。
显然是最划算的交易了,这也是互惠原理的一个很大特点:触发不对等交换。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欠别人是很不愉快的,它沉沉地压在我们身上,要求我们尽快将之消除。
要是我们忽视回报他人首发善意的需求,互惠的循环就终止了,这不符合社会整体的最佳利益。
而且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内心的不舒服,对外又有可能丢脸,足以让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有了这样的心理机制,一片面包,换一条人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用互惠原理使他人依从要求行事,还有第二种办法:“拒绝--后撤”术,也叫“留面子”法。
展开来讲是这样:
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
等我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
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心理原理是: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
有一个小漫画,名字叫:不同颜色的马。
小男孩跟他妈妈说,他想要匹不同颜色的马。他妈妈当然是拒绝的。于是小男孩又说,你不给我买马,那我能不能吃几块饼干呢?
他妈妈心想:跟马比起来,几块饼干还是可以的。于是答应了。
小男孩很开心,想着:谁会相信啊,一匹看不见的马就让我得到这么多饼干。
这个男孩用的就是典型的“拒绝-后撤”法。
互惠原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这是好的一面。
同时也有很多商人或者居心不良的人,也正是利用互惠原理,来让我们顺从对方。
虽说可以通过一概拒绝来应对,但我们总会遇到确实慷慨的人,还有按互惠原理公平游戏、不利用它占便宜的人。
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拒绝他们的努力,他们肯定会觉得受了侮辱,社会摩擦和孤立还会因此产生。
有这样一个例子:
学校里组织招待会,欢迎学生的家长来参观,有位10岁女孩的任务是给来的游客送花。
她碰到的第一位男人看到她递花上来,立刻吼叫起来:“你自己留着吧!”
女孩不知道该怎么办,再次拿花朝他走去,男人却厉声喝问道:“你到底有什么企图?”女孩无力地回答:“什么也不为,这只是一份礼物。”
男人还是不信任地瞪着她,坚持说自己早就识破了她的把戏,推开她走掉了。
这次经历给小女孩莫大的伤害,那态度生硬的男人,也许是之前被互惠原理伤害很多次,以至于只知道一味拒绝。
所以,在面对对方的善意时,如果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不妨接受它。
倘若这一提议另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毕竟,互惠原理只说要以善意回报善意,没说要用善意回报诡计。
ps:文章来自《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