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时间:2012年12月31日21:50 CCTV10
重播时间:2013年01月01日10:30 CCTV10
CNTV点播观看地址:http://tv.cntv.cn/live/cctv10/
第十放映室官网观看地址:http://tv.cntv.cn/video/C14345/f4081d54a5b745659cef53e3c4adc550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 (春季篇)
2011年,中国电影年产量超580部,票房总量130亿人民币。2012年,仅前10个月就生产了638部国产电影,票房133亿。无论产量还是票房,都超过了去年。但是,数字上的繁荣,并不能掩饰中国电影在市场和艺术上所面临的双重危机。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电影在艺术创作上缺乏创新精品,在市场上面对好莱坞大片溃不成军,给一直在高歌猛进的中国电影和志满意得的中国电影人敲响了警钟。
从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始,连续十年的高速市场扩张,带来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一路狂飙突进,从年票房十亿一路飞涨到2011年的130亿,而2012年,国内总票房则预计可以达到160亿人民币,但是在2012年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中国电影的票房总额一直在市场份额上低于以好莱坞大片为主的外国引进片。往年中国电影一直都稳定的保持至少55%的市场份额,而在2012年,根据前十个月的数据来看,国产片票房仅占市场总额的41%。即使在年末贺岁档的十一部重磅国产贺岁大片上映之后,这个令人尴尬的市场比例估计仍不会得到根本性扭转。
导致这个重要变化的外在原因,是国内对好莱坞大片的引进政策进行的调整,每年增加了14部美国片引进名额,同时提高了好莱坞电影在国内的分成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种开闸放水式的电影政策变化,导致好莱坞大片在市场上对中国电影直接形成冲击,使得今年绝大部分国产大片的市场表现低于预期。而从内在原因来看,中国电影在艺术和制作层面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是导致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惨遭观众抛弃的根本原因。中国电影,在国有大片场生产模式奔溃之后,从作坊式制作重新开始,经过这十年的市场磨练,正在艰难的向工业化体系进行的探索,在这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电影获得了很多,也丢弃了了很多。
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中国电影?这样的问题被太多的电影人所忽视,感官刺激正在逐渐取代心灵的感动,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也正在被主流制作者有意无意地放弃,所有人似乎都满足于穷奢极欲的感官享受,电影正在变成一种极尽奢侈之能事的炫耀性消费。每一个电影从业者,似乎都在谈论imax、3D,票房和成功。仿佛只有这些,才是电影本身。但是,电影难道不应该不止是电影本身吗?电影是黑暗中的欢笑和泪水,电影是废墟之上绽放的玫瑰,电影是少年懵懂的梦幻,电影是恋人在光影中的回忆,电影是你我生活中最美好瞬间的定格。它永远只应该和我们的美好生活与心灵泠然一体,而不仅仅只是一串串的数字。
作为一个连续十年对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市场表现进行观察的节目,今年的《恭贺系列》将基本不再会涉及电影的市场表现,而主要从艺术创作角度对2012年在市场上公映的中外影片进行回顾。这是一个属于电影的节目,也理因回到电影本身。
【一月】>>
本月共有23部中外电影公映。但大家被这个数字所震惊时,请不要忘记这才仅仅只是开始。在如同潮水般引入影院的这些影片中,大多数都注定会被我们的观众所遗忘。他们中的一部分,无论是艺术之质量还是技术质量都极其之低劣,甚至都不能称其为电影。面对这样的对手,好莱坞大片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则是我们的观众用手里的电影票,做出的选择。
《碟中谍:幽灵协议》
作为《碟中谍》系列的第四集,《碟中谍:幽灵协议》在片名中去掉了数字4。但本片依然由汤姆·克鲁斯担任主角,继续扮演特工伊森·亨特。同时《拆弹部队》的主角之一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美剧《迷失》的主角之一乔什·哈洛威(Josh Holloway),英国著名喜剧明星西蒙·佩吉(Simon Pegg),以及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的主角迈克尔·恩奎斯特(Michael Nyqvist)等人加盟主演。
《碟中谍》前三部的在全球范围票房突破十四亿美元,在国内观众中也颇具影响力,因此,本片在国内再次大卖,自然不足为奇。如何将这个已呈现疲态的特工冒险系列电影拍出新意?《碟中谍4》请来了皮克斯的动画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担任导演,他之前的作品,包括动画片《超人总动员》,《正义铁巨人》(The Iron Giant)《料理鼠王》等,而《碟中谍4》则是布拉德·伯德指导的第一部真人电影,无论对出品方还是对其个人来说,都堪称一个全新的挑战。最后,伯德用一部完美的爆米花电影证明了自己。第三集《碟中谍》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 (J.J. Abrams)对于影片出色的视觉效果评价为:令人兴奋到眩晕。
而汤姆.克鲁斯,化身《超人总动员》中的超人英雄,再次上演了不死小强的全球逆袭之旅。而在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上,那货真价实的高空悬吊的拍摄更是以亲身上演大做噱头,观众感同身受的体验了一次另类的视觉奇观之旅。出生于1962年的汤姆克鲁斯,虽然已年过半百,仍旧顽固的坚持着电影世界中最后一个超级英雄的架势。在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从莫斯科爆炸到迪拜高楼攀爬,再到沙尘暴追逐和孟买的汽车坠落……被影迷称为“阿汤哥”的汤姆克鲁斯,依然西服笔挺,发型不乱,就连留鼻血都继续那么帅。让我们恍惚间有一种错觉,他演的其实是皮克斯的超级英雄动画片。
面对这样的电影,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自恃清高,这就是成熟的好莱坞工业体系在视觉奇观电影方面所能做到的最新高度。全世界观众都无法抗拒这样的电影,我们也不必假装自己和别的国家观众有什么不一样。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碟中谍4》这样的电影在创作上基本毫无参考价值,因为这是领先于我们好几代的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即使想山寨它,都会发现,我们连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不差钱方面都望尘莫及,更不要说那些设备,技术,以及使用他们的专业人员了。所以,轻松当个观众好了。
《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
《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为2009年《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第二部,原创班底延续了第一部,仍然是盖里奇指导,小罗伯特·唐尼与裘德·洛主演。福尔摩斯的头号劲敌莫里亚蒂教授在第一部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在第二部中这个大反派则正式登场亮相。福尔摩斯和华生在追查莫里亚蒂的过程中离开伦敦,足迹遍及法国、德国、瑞士,在视觉奇观层面上下足了功夫。
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搭档关系,一直受到广大年轻女性观众的特殊喜爱。导演盖里奇不知道自己的口味一向如此,还是受到制片公司和票房的暗示,在《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中可以说是放手大干,各种层出不穷的暧昧暗示,简直要让电影院里的女观众们尖叫了。而对于那些看过更忠实于原著的BBC同名电视剧的观众来说,看到荧幕上这二位各种打情骂俏,估计也会在心里默默流血……
由于制作成本的增加,导演盖里奇在本片中对于超高次摄影的热爱,更是表现的一览无余,各种慢动作的绚丽展示,更是让那些视觉奇官爱好者大呼过瘾。总之这样的一部娱乐电影能够精确地满足各种不同需求观众,它的票房成绩那么好,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本片中似乎还有一位女主角存在,但是有多少人会在意本片有一位女主角呢?她是由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劳里拉佩斯主演的。虽然她后来又主演了年度科幻巨片《普罗米修斯》,但在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强大气场中,就算是一席女王,又能如何呢?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各路军阀年年混战、拥兵自重。而直隶军阀雷大牛凭借旁门左道的军师刘昆山大肆招募兵马,不断壮大,外有重兵、内有美眷,加上居心叵测的日本人大力扶持,雷大牛可谓是春风得意。与此同时,京城来了神秘地魔术师张贤,他凭借令人拍案叫绝的西洋魔术技艺绝倒京城,其实,张贤是雷大牛的七姨太柳荫青梅竹马的爱人,但是柳荫后来被雷大牛抢占。于是,在三人之间上演了一出神奇的魔术故事。
如果只看故事简介,很多观众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一部类似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魔道争锋》(又名《致命魔术》),或者是尼尔伯格导演的《魔术师》一样的悬疑电影。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部魔术版的《东成西就》:各种没心没肺的娱乐元素一通乱炖之后,大家最后发现,整个故事和魔术其实没啥关系。它讲的是普通青年帮文艺青年和一个二二乎乎的青年争女人,争到最后,青年们发现,他们已经不需要女人了。
对于尔冬升导演来说,拍这样一部电影实在是轻车熟路,但我们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不过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如果要求不高,只图个乐呵,那么本片基本还是能够达到你的要求的。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喜羊羊大电影真的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它每年都如期而至,然后拿一份该拿的钱,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像过年领红包一样,给钱的和拿钱的都开心祥和,各得其所。
唯一值得我们担心的,就是看着喜羊羊长大的小朋友们可能会真的觉得用平底锅敲自己老公的脑袋会很好玩。在此严肃地提醒一下小朋友们:这样做,是会出人命的。
《绝录求生》
长期以来,对国内惊悚片和恐怖片这两种亚类型影片都是笼统的称呼为——惊悚片。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片,国产惊悚片这两年已经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低成本和夸张甚至欺诈式营销已经成为明显标志。海报上各种重口味血肉横飞、预告片里面各种一惊一乍的神鬼出没,等观众到了电影院里才发现,原来,全是在做梦。
《绝录求生》基本是按照2007年西班牙惊悚片《死亡录像》的故事创意和拍摄手法,直接将整个故事本土化后完成的惊悚片。几个在电视台工作的年轻人,因为生日聚会而来到了一栋位于偏远郊区的大楼内,随后,大楼内发生了古怪的生化危机,不知名的病毒随着水源扩散,整座大楼被封闭,所有人面临着僵尸的威胁。整个逃生的过程都被他们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对于看过西班牙惊悚片《死亡录像》的观众来说,很容易就发现二者的故事框架几乎是一样的。当然,本片并不是简单的抄袭《死亡录像》,它也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做了很多值得称道的改进。除了同样采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外,《绝录求生》也巧妙的把僵尸类型片的元素融合进来,虽然仍然在故事逻辑上有些漏洞,但对于国产惊悚片来说,本片在创意和实施层面却是做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程度,作为一个90后导演的处女座,《绝录求生》虽然在创意方面显得有些过于投机取巧外,但在制作层面所呈现的完整性和成熟度,对于绝大多数国产惊悚片来说,还是值得借鉴的。
据媒体报道,《绝录求生》的制作成本接近一千万人民币,这可能就是本片在制作层面遥遥领先很多国产惊悚片的原因所在。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已经有着相对明确要求的商品,观众对于类型片的消费是有具体要求的,保证基本的制作条件才能生产出符合基本条件的产品。如果不能在艺术和技术层面达到观众的底线,仅凭忽悠式的宣传和营销手段,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望梅止渴只是一个传说,真想让观众得到满足,还是得给他们一杯实实在在的饮料才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本片根据导演兼编剧九把刀在2007年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描写了学生时代的青春爱情故事,是一部关于青春的疯狂与坚持的影片。柯景腾和一群好友为了喜欢的女生沈佳宜不约而同从精诚中学的初中部升到高中,继续未完成的恋爱战斗。然后,柯景腾和沈佳宜就和那些年我们看到的故事一样,因为青春而彼此错失,但却在彼此心中将那段青春永久留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台湾和内地都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虽然在内地的票房没有像台湾那样火爆到打破一连串票房记录,但它所引发的大范围关注和讨论已远远超过一部普通的青春题材电影,对于绝大多少去看这部电影的年轻观众来说,他们看的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自己过往的青春。
对于内地电影来说,本片也引发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内地的电影人就不能拍出这样一部阳光美好的青春电影?能不能,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到了2013年就能知道。因为在2012年有诸多国内制片公司已经开始尝试,等到2013年暑期档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能看到一些跟风之作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而至于说为什么我们或许现在就可以给出答案,因为现在有权利去决定去拍什么电影的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再是年轻人了,他们的青春岁月和感悟和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之间的差距差不多从地球到火星那么遥远。
【二月】>>
本月继续有二十部中外电影公映,但值得我们花时间介绍的电影并不多,有些电影或许自认为很重要,但在我们这里,你不会看到他的踪迹。
《战马》
继《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二战题材后,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把目光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影片《战马》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有重新交织在一起。
基本上,《战马》是一部挑不出错误的电影,无论什么样的观众都能从其中看到闪光点。对于斯皮尔伯格这种级别的导演,他失手的几率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挑剔,本片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以至于它损失了一种让观众长久铭记它的力量。这种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的距离以相差太远,远到我们都无法谈论我们能从中借鉴到什么。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种差距是整体性的,从思想到工业都存在着短期内无法弥补的差距。如何在本土市场面对这种电影的挑战将会是中国电影在未来几年一直会面对的严峻考验。
《国王的演讲》
本片获得了201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和最佳男主角奖项,但是在国内公映后反响平平,票房成绩一般。影片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续位前后的史实和轶闻。被迫被推上王位的乔治六世因为口吃不敢在公众面前演讲,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克服心里障碍,战胜自己,终于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在艺术质量上自然毫无争议。但在国内市场遭受冷遇,除了正常的宣发营销方面的因素外,说明我们的观众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接受度还不够高。
从1995年,中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分账大片后,中国观众开始在影院大荧幕上接触到各种强调视觉奇观和感官刺激的好莱坞影片,加上相对收入而言的高票价政策,让他们逐渐在电影消费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那就是极尽奢侈之能事,看电影就一定要看大片、大明星、大制作、大阵仗,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最好的大片还得是IMAX的,如果能有3D那就更好了。总之,如果一部电影没有这些标榜它昂贵奢侈的元素,那就不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面对这样的消费心理和市场环境,《国王的演讲》这样的电影如果没有奥斯卡小金人的耀眼光环,它甚至都不能进入引进片的行列。
《倭寇的踪迹》
万历年间,天下太平。早年倭寇横行,幸得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位将军平定,终于换的今日的内外祥和。此时,武林由四大家族坐镇,任何人试图开宗立派需经四大门派同意方可。某天,城内刀光四起,两名手持倭刀的神秘之人令武林大乱阵脚。当年,戚继光从倭刀的持法中悟出玄机,因此对倭刀进行改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令倭寇闻风丧胆。随着戚继光去世和天下的安定,戚家倭刀逐渐失传,中原武林也称之为邪道不予承认。这二人,正是戚家军中的高手,他们挑战四大门派,指望为戚家倭刀正名,而武林各派也干脆将他们当作倭寇予以围捕,连归隐山中多年的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也下山卷入此事。
《倭寇的踪迹》是一部很难被定义的电影,他不同与传统的武侠片和功夫片,虽然在描写江湖,却没有给观众所想象的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编剧兼导演徐浩峰试图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来描绘他心目中的江湖世界,但这种尝试却因为经验与成本的限制最后变成了一锅夹生饭。但即使本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凭借它所呈现出的独特风格和美学体系,如果假以时日,再加上足够的磨练,徐浩峰是能够在中国电影的江湖中开宗立派的,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改变,而我们也应该去支持这样的改变。
《我愿意》
在这部讲爱情的电影里,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植入广告晃来晃去的话,其实这部电影还是能够看下去的。作为一部都市浪漫爱情片,这部从片名就开始做广告的电影,在很多时候已经被广告淹没了剧情。如果制作方都对电影如此无动于衷,那么它又怎么能感动观众呢?
爱情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和感动观众,是因为我们的观众愿意相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那和爱情无关。每一个人,无论出身贫富,他们都能平等的享受到爱情所带来的欢愉和幸福。这一点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尽管对于理性的人来说,他会说这一切都是童话,但无论他能举出多少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信爱情的人也会举出同样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
然而爱情电影就是悄悄告诉那些愿意相信爱情的观众,你相信的这一切都会成真。只要你足够坚强,足够虔信,你就会得到你所梦想的甜美爱情。而且最美妙的是,这一切还和现实中永远困扰你的财富、权势无关,这种关于爱的信仰和感觉,它会带给观众完美的观影体验,并且将这种体验带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如果一部爱情电影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这些,那么它说的一切关于爱情的甜言蜜语,最终都会成为谎言。观众一旦识破了这种谎言,爱情电影的魔力顷刻间就会消散。如果一部爱情电影不能感动观众,请创作者反思自己对于爱情的态度。你不能拿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去卖钱,观众迟早会识破的。
《高海拔之恋2》
估计很多观众一直到看到本期节目时都不会意识到,其实真实世界中并没有《高海拔之恋1》这样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片名为什么会带上一个“2”?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导演杜琪峰才能回答了。但毫无疑问,这样的片名会让很多带着女朋友的男性观众临阵犹豫一下:既然我都没看过第一部,那就别看这部“2”的了。
《夺命金》
杜琪峰导演自从2011年的《单身男女》在内地大卖后,终于也开始加入到内地电影的乱局之中了。在2月份,杜琪峰导演上演左右互搏,《夺命金》和《高海拔之恋2》同时在内地影院中打擂台。最后的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没人会记得那些数字。
《夺命金》的英文名是《Life Without Principle》,就是“在一个没有原则的时代活下去”。这个片名完美地传递了影片的所有故事的精髓。作为杜琪峰导演最近几年最好的作品之一,能够在内地大银幕上观看这部电影,无疑让许多杜琪峰导演的影迷们暗爽不已。而杜琪峰导演也因此片获得刚刚结束的第49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主演刘青云也夺得最佳男演员奖。
【三月】>>
本月有34部中外电影公映。作为一个传统淡季,因为市场上缺乏好莱坞引进大片的竞争,所以各种奇怪的东西都混进了影院。
《绣花鞋》
在中国,任何一部标榜自己是鬼片的惊悚片,最后都要毫无例外的在结尾抽自己的脸。本片虽然借用了一个中国通俗文化中的流行符号,但我们也想不明白“绣花鞋”和这个电影有什么关系。
基本上,既然不能有鬼,那国产惊悚片只能在重口味上下功夫了。可问题又出来了:真的重口味是需要想象力的,而视觉想象力是需要花钱的。对于吓人是假、骗钱是真的国产鬼片来说,任何提高制片成本的企图都是必定审查不能容忍的。于是,国产惊悚片所有关于重口味的想象力,最后全都集中到海报和预告片里去了。
虽然我们很不想提钱的事情,但这里还是要专门说明一下,《绣花鞋》的票房成绩在国产惊悚片里是排名第三的,仅次于2011年的《孤岛惊魂》和2012年的《笔仙》。对于国产惊悚片来说,如果不谈电影本身的话,也就剩这点儿钱的事情可以说了。
《诸神之怒》
作为著名的伪3D代表作《诸神之战》的续集,《诸神之怒》发奋图强,虽然还是后期转成3D,但是在3D效果上终于有了点儿进步——除了字幕外,在个别场景中也出现了3D效果。
《诸神之怒》由曾执导过《德州链锯杀人狂前传》的乔纳森李佩斯曼担当导演,故事则承接第一部:反派哈迪斯卷土重来,联合宙斯之子战神阿瑞斯与宙斯的生父——泰坦之王克洛罗斯达成协议,谋划活捉宙斯。面对危机,男主角普尔修斯不得不再次承担起拯救人类和众神的使命。
对于不太熟悉希腊神话的观众,这个故事里的坏人和好人都很难辨认,除了他们手里的叉子在数量上有所不同外,其它的都差不多。反正一通打,从头打到尾,然后结束了。不过让观众感到欣慰的是,作为一部后期转制3D的电影,随着3D技术的发展,本片的3D效果终于像那么回事了:起码这次是要带着立体眼镜才能看的。
《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是彭浩翔导演的《志明与春娇》的续集,讲述春娇与志明各自到内地工作后在北京重新相遇后的爱情经历,这是彭浩翔进军内地的第一部长片,也是他本人的第一部续集电影。至于说为什么不选择用《志明与春娇2》作为电影的片名,导演的回答是——因为我不喜欢二,我们的电影也不二。
《春娇与志明》中,彭浩翔对内地版和香港版做出了不同的处理,内地公映版在对白上做了相对克制的修改。整部电影虽然绝大多数场景都是在北京拍摄的,但它在精神气质上仍然是一部香港电影,有一种香港人和北京人都看不太明白的感觉在里面。这种感觉经过发酵之后,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一个香港文艺青年到了内地,肯定不会是普通青年。那他是什么呢?
《异星战场》
《异星战场》原名直译叫做《火星上的约翰·卡特》,是根据美国作家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小说《火星公主》改编的。该作家最著名的小说是《人猿泰山》系列,也曾被好莱坞多次改编。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在网上搜索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介绍时就会发现,基本上各种版本的介绍里都有一句“虽然他的小说评价不高”这样的评语。
作为一部十九世纪的通俗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与其说它是科幻电影,不如说是奇幻电影更合适些。整个故事基本上就是山寨了《阿凡达》,只是故事背景改到了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一个落魄青年穿越到火星,然后在那里上演了一出男人、女人和狗的故事。
可能是因为《阿凡达》的巨大商业成功,迪斯尼给本片投入了巨大的期望,本片仅制作成本就高达2.5亿美元,与《阿凡达》相差无几。但由于本片全球票房惨败,最后迪士尼公司旗下的迪斯尼制片厂亏损超过一亿美元,CEO里奇罗斯不得不引咎辞职。
《桃姐》
作为香港艺术电影的代表,《桃姐》荣获2011年6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奖、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奖,并获香港地区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资格。在2012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桃姐》是2012年华语电影的最佳作品之一。
许鞍华导演从香港电影新浪潮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并没有跟随香港商业化电影的浪潮起伏,而是固守她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在之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等片中,许鞍华导演就已经开始尝试客观冷静的纪录片视角来进行叙事,而在本片中,她基本放弃了所有可以用来引导观众情绪的电影技巧,而是用平实的镜头角度记录下诸多会被我们刻意忽视的生活细节。许鞍华导演并不在电影中评判这些细节,但也不仅仅是毫无态度的展示。
饰演桃姐的叶德娴用一种准确冷静的态度在荧幕上复原了生活的真相。这是内地观众已经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看到的一种电影,对于所有错过在大荧幕上欣赏此片的观众来说,这会是一个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得到弥补的缺憾。
《疯狂的蠢贼》
这是一部愚蠢的电影,我们根本不会花时间去说它。之所以要提它,完全是为了用它来占一点时间,来给大家简要吐糟一季度的其它片及说说电影片名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电影有大批类似的国产喜剧以各种充满乡土气息的片名自成一派,仅仅在一月份,除了《就是闹着玩儿》的外,还有诸如《七个隆咚锵咚锵》、《爱情真可怕》这样的电影上映。这样的片名对于我们的观众,有吸引力吗?市场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种电影片名,貌似亲近随和朗朗上口,但实际上却体现了一批电影创作者对于市场的陌生和漠视。大部分类似片名的电影,如《神马都是浮云》、《嫁个100分男人》、《情迷》、《高举·爱》、《变节·潜罪犯》、《红鹰侠》、《非常小特工之时间大盗》等等,光是听我们念了这些片名,就足以令本节目的观众抓狂了。这些所谓的电影,他们基本都是头脑发热和耍鸡贼结合的产物。本来试图浑水摸鱼,却意外的发现水里全是手。最后,这些片名证明了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凡是敢在片名中用分隔号的电影基本都是大烂片。而凡是想用“色·戒”这个片名作为例子来试图颠覆这条真理的人,你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力了。
[第10放映室]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春季篇)完结。
[第10放映室]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 (夏季篇)
首播时间:2013年01月01日22:10 CCTV10
重播时间:2013年01月02日10:30 CCTV10
CNTV观看地址:http://tv.cntv.cn/live/cctv10/
第十放映室官网观看地址:http://tv.cntv.cn/video/C14345/27341da6dd094c2baa354bf216682f1e
中国电影还没有从春节档期中清醒过来,就在市场上迎面遭遇了好莱坞电影的大面积屠杀。2012年,第二季度的多部重要国产电影,无论是商业类型,还是艺术类型,都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市场表现和口碑评价。引发国内电影行业一片哀声四起。国产电影在市场中遭受重创,除了好莱坞电影的市场表现出乎意料的强劲,也和中国电影在过去几年漠视创新,漠视观众有着直接联系。
如何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在本土市场和好莱坞电影一较高下,已经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影所面临的燃眉危机。 从创作角度来说,未来几年,国产电影在本土市场面对好莱坞时,都肯定是防守姿态的,拼特效,拼卡司,拼制作都没戏。最后拼的还是看谁更了解中国人的情感世界。电影拼到最后,还是在讲故事,这个故事能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忘却俗世烦恼,无论哭笑都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和不凡。而我们的电影,是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面对被戏称为”好莱虎”的进口大片,国产电影除了继续努力,提高艺术和技术标准外,也必须要解决一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国产电影一定要在题材范围和审查尺度是给予放宽,最起码要做到同工业进口片一个标准,做到人家能拍什么,我们就能拍什么。因为就算暂时技不如人,但我们也不能自缚双手,否则连拼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担心,放开尺度后国产电影肯定会生产出更多的垃圾。对于一个开放、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电影人的合法权利,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要求所有人都和你的审美趣味一致。好和坏,请交给市场。不要再用单一的趣味来评判艺术创作。繁荣健康的电影市场,肯定是各种类型都具备的,既有爆炸、打斗、追车;也有言情、浪漫、温馨,当然也得有小清新和其他各种趣味。如果各种趣味的观众都能在这个市场上找到自己想消费的类型,那么市场自然会完成创作类型的引导,同时为其他各种类型的小中电影都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指着中国电影一把就出个《泰坦尼克号》,那是该吃药了。但当务之急是借鉴基础市场,先把中小成本类型片操练好了,夺回被类似《迈阿密行动》、《天际浩劫》这种人神共愤的进口批片占据的的市场是关键。这个类型片市场的关键,除了基本的艺术和技术标准外,就是题材和尺度。只要能够放手让中国电影人面对这个开放、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剩下的,请相信观众!
【四月】>>
本月共有20部中外电影上映,其中以国产电影居多,对于影迷来说,这是悲伤与惊喜共存的一个月,他们既能在电影院里重温经典,感受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会在电影院里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花钱看了这样一个玩意儿。
《泰坦尼克号(3D)》
作为一部号称2.99D的后期转制3D 电影,《泰坦尼克号3D版》除了将泰坦尼克号3D化外,没有在内容上做任何改动。
当然,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是这样的。泰坦尼克号曾于1997年在国内公映过,除了创下惊人的票房纪录外,也给整整一代年轻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映像。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在新千年里迎来了爆炸式的高速发展,伴随着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大量年轻观众重新发现了 “电影”这种娱乐方式,而这些有着极强消费力的年轻观众在2010年就遇到了划时代的电影--《阿凡达》,也让他们重新发现了詹姆斯-卡梅隆这位被影迷称为“卡神”的传奇导演。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凭借《阿凡达》横扫全球,总票房达到史无前例的27亿美元之多,而快速成长中的中国电影市场则凭借全球第二的3D 银幕数贡献了14.5亿人民币的内地票房,约合2亿美元,称为《阿凡达》最大的海外市场。这样的市场表现不得不让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目光投向了这片神奇的东方热土。
作为一部号称2.99D的后期转制3D 电影,《泰坦尼克号3D版》虽然没有达到《阿凡达》那样的完美3D效果,但对于大多数连灯泡亮度都不太在乎的中国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3D效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在这样一部话题之作面前表现出足够的存在感。无论是当年曾在影院里看过本片2D版本的中年影迷,还是通过影碟和网络渠道浏览过本片的年轻影迷,能够在影院里以3D视觉奇观的方式重温当年的经典,这可比吃一顿饭或者买件新衣服更值得跟朋友谈论。本片最后顺利的再次获得将近10亿人民币的国内票房,成就了一个不灭神话,为2012年开始的国产3D电影热加了一把柴禾,并顺手刨了一个坑。
《超级战舰》
我们现在都已经很难回忆起《超级战舰》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因为,他是如此的似曾相识。我们完全可以把很多DVD扔到搅拌机里加工一下,最后出来的东西也不会比这个电影差到哪里去。
虽然这部电影的很多故事逻辑都不能细想,但好莱坞每次都能凭借娴熟的工业制作技术让我们的观众莫名奇妙地就能为八杆子打不着的一帮美国人欢呼雀跃,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一次价值观输出。不过对于那样狂热喜爱视觉奇观的中国观众来说,这部爆米花电影确实是天降福音:当片中战列舰巨炮齐射时,影院重低音掀起的声浪带给观众的压迫感仿佛身临其境——仅凭这个镜头,那些购买了半价票的观众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在好莱坞电影里,美军打败世界无敌手颇有独孤求败之势,最后只能将目光不怀好意的转向了外星人:在独立日里,美国空军大战外星人;在世界大战里,美国陆军大战外星人;在洛杉矶之战里,美国海军陆战队大战外星人;现在,终于轮到美国海军开始大战外星人了。不过这些潜力迢迢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一个个都呆头呆脑,观众还没来得及搞清楚,他们来是搞科研的,还是来侵略地球的,虎视眈眈的美国海军就已经一股脑把他们都杀光了。其实,按照电影里所描述的外星人言行,好事者完全可以解读出另一种故事:一帮外星科学家收到人类发来的信号,千辛万苦跨越星空来到地球,结果还没降落,就被人类发射卫星给撞坏了,不得不迫降到海洋上。然后正当外星人辛辛苦苦打算修好通讯设备准备和同类联系时,美国海军就直接把它们全都给灭了。冤死的外星人一定会在心中默默流泪,凭什么你们可以乱发信号,而我们想发个信号就得死呢。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外星人毁灭了,这些好莱坞电影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黄金大劫案》
宁浩导演凭借《疯狂的石头》成为新锐导演,凭借《疯狂的赛车》晋升亿元俱乐部导演行列,然后摩拳擦掌拍了部无人区,然后……就没然后了。
可能是这部传说的《无人区》让导演和观众都憋着一股劲,直接导致了《黄金大劫案》双方都有点用力过猛:导演想完成自己的创作转型,而观众还在期待着“疯狂系列”第三部,而市场在期待一个票房神话。这些相互拧巴的欲望让《黄金大劫案》最后有点尴尬,他必须要同时满足如此多人的各种需求,结果,最后他忘了自己是谁。
但对于市场上正与好莱坞大片鏖战的中国电影来说,《黄金大劫案》已经是中国电影能拿出手的最好产品了。在国产商业类型片里,宁浩仍然是我们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导演。
《匹夫》
匹夫是一部气质很奇特的国产电影。文艺片腔调和类型片尝试都奇怪的在本片中混杂在一起,一方面影片努力包含了各种可能的类型片商业元素,如地道枪战、西部小镇、视觉奇观、竞技爱情等等,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又处处都体现出导演试图驾驭浪漫文艺片的情怀。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类型定位的模糊以及对类型化叙事的不坚定,不彻底,则会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情怀和类型化叙事不是不能共存于一部电影中,但在二者之间总是要做出选择的。无论是观众还是制片方,他们最后需要的还是一个明确的文化产品。虽然可以有个人风格的烙印,但那是以满足商业诉求为前提的。而对于成熟导演来说,如何在一个商业化,类型化的电影制作中,依然能保持强烈的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则是一个必须要迈过的门槛。
《杀生》
这是一部充满愤怒但寓言幼稚的电影。里面充满了各种力量和欲望的挣扎,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个缩影。如果把她当作是一部剧情片那么这部电影又有些令人费解,如果试图去解读里面的各种隐喻,那么这部电影就会变成一个找不到出口的迷宫。
《杀生》在电影类型划分上并不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谈到的商业类型片,她并不遵循观众已经习惯的叙事方式和情感营造,而是以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方式进行一次很私人化的创作。虽然本片因为市场压力而不得不结合一些商业化叙事的故事元素和视觉元素,但从整体来看,这仍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电影。
我们的市场面对这样的电影,明显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我们得市场必须要给这样的电影留下一席之地。除了她真诚的态度和认真制作外,保护这种暂时不在当下市场接受的异类能够存在,是保证中国电影的文化基因多样性所必须做的。因为学好莱坞只能学到技巧和技术,而属于中国电影本身的精神气儿,则必须要从本土电影中酝酿和生发出来。保护好那些还在认真思考什么才是电影、什么是中国电影的创作者,就能够替未来保留一份希望和种子。
【五月】>>
本月共有24部中外电影上映,我们的观众已经开始逐渐熟悉了这种拥挤不堪的排片以及忽冷忽热的市场。在五一档的几部重要的国产电影纷纷在市场上折戟沉沙之后,国产电影继续在五月份保持低迷状态。
《复仇者联盟》
一股突如其来的强大邪恶势力对地球造成致命威胁,没有任何一个超级英雄能够单独抵挡,长期致力于保护全球安危的神盾局感到措手不及。其指挥官独眼侠意识到他必须创建一个史上最强的联盟组织,云集各方超级英雄一起发威,才能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热、抵御黑暗势力侵袭。于是,由六大超级英雄: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绿巨人、黑寡妇和鹰眼组成的复仇者联盟应运而生。他们各显神通,团结一心终于战胜了邪恶势力,保证了地球的安全。
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电影,吸引中国观众的不是片中那些复杂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前史和关系,而是各种视觉奇观场面。片中出现的各种动作大场面都堪称是近年来好莱坞漫画英雄电影中的水准之作。加上出色的3D效果,本片作为年度视觉大片之一,足以令买票入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复仇者联盟》是一部前期2D拍摄后期转制3D电影,因为一开始就考虑到如何将3D技术运用到画面中,本片的3D效果终于达到了接近原声3D的水准。一直纷争不断的真假3D的讨论随着技术进步终于告一段落,3D电影的视觉效果有很多实现手段,3D效果部分真假,只有好坏。
在营造了出色的视觉奇观场面之余,本片故事也保持了较高水准。片中六个主角和一个反派以及他们各自带出的复线人物,让这部电影的人物关系空前复杂。但是,整个故事仍然营造出高度紧凑的节奏,不但主角和反派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保持了跌宕起伏,同时六个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也能够让观众不时会心一笑。
《复仇者联盟》中出场的主角和反派人物都分别由漫威公司拍摄了前传。其中,《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和《绿巨人》都曾经引进内地公映过。漫威公司在这些电影的片尾都预留了《复仇者联盟》的彩蛋信息,可以说,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赛德克·巴莱》
因为发行的原因导致本片版本比较复杂,有电影节版本、国际发行版本、上下集版本以及内地公映版本。不同版本在整体故事架构和叙事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影片的上下集版本分别是《赛德克·巴莱: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彩虹桥》,时长分别为144分钟和132分钟,而内地公映版本则将上下**并重新剪辑,时长153分钟。这个版本的内容基本和155分钟的国家发行版本相同。故事发生在台湾被日本占据时代,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赛德克族被迫失去了自己的信仰,男人被迫进行狩猎,女人帮佣不用编制彩衣。骁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见证三十年的压迫统治,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仅就内地公映版本而言,本片最后做了痛苦的取舍之后保留了莫那鲁道的成长主线,整个故事主线相对更加紧凑,叙事更加清晰,主要故事的叙事线仍然保留。作为一部153分钟的电影,这个长度已经基本也是普通观众在电影院所能容忍的极限长度。所以从商业和艺术两个角度来看。《赛德克·巴莱》的内地版本已经在艺术和市场诉求之间做出了较好的平衡。
但是对于一部有着野心史诗的电影来说,无论哪个版本的《赛德克·巴莱》都令人遗憾的在世界观和电影技巧上存在一些缺憾。一方面作为台湾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它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回收压力不得不在很多细节上做出妥协,另一方面导演魏德圣因为对这部电影全情投入导致他对自己的电影无法做出更加客观的判断,使得本片在不少地方显得有些失控。
身兼导演、电影公司、老板投资者三重身份的魏德圣导演为本片倾注的心血是令人钦佩的,他之前拍摄的《海角七号》曾是台湾最卖座电影,而魏德圣导演并没有就此裹步不前,不但将之前赚的所有钱都投入到《赛德克·巴莱》中,还为此负债累累。本片最后之作成本高达七亿新台币,约合1.5亿人民币。是台湾历史上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整个拍摄和制作过程如同一场英雄冒险旅程,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的艰苦和挑战,但魏德圣导演最后还是完成了本片的拍摄。不过直接导致影片长度超长不得不将本片分为上下两集公映。
《三个火枪手》
本片导演曾执导过《生化危机》系列的导演保罗·安德森,改编自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经典名著《三个火枪手》。这次改编最大的噱头是3D电影以及充满现代感的动**情冒险故事。
作为一个曾无数次在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及动画片的经典故事,《三个火枪手》这次的3D大冒险将重点都放在了3D视觉奇观层面。除此之外,基本是乏善可陈。如果没有还算出色的3D视觉效果,本片基本就是一个韩国水准的拼盘电影。我们在里面看到了诸如《加勒比海盗》、《大侦探福尔摩斯》、《古墓丽影》、《碟中谍》等经典好莱坞大片的影子,然后导演保罗·安德森就像一个娴熟的厨子将这锅大杂烩,加了3D调料裹上名著外衣,猛火爆炒之后就端上了桌。对于只想获得消遣的观众来说,这样一道菜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但胜在味道生猛,当下酒菜也无可厚非。
《黑衣人》
本片可以说是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科幻电影系列之一。1997横空出世的《黑衣人》以及2002年的续集《黑衣人2》都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随后因为演员片酬的增长以及各种复杂的版权归属问题,《黑衣人3》一直迟迟无法问世。最后拖到汤米·李·琼斯已经老到一脸褶子,《黑衣人3》才终于开始拍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片使用穿越大法,让威尔史密斯扮演的J回到1969年和年轻的K见面,共同完成最后的拯救地球大冒险旅程。
作为一部已经拍到第三集的续集电影,我们已经无法对《黑衣人3》要求更多了。在跨越了漫长的十五年之后,能再大荧幕上再次看到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这对老搭档贫嘴就足以让本系列的影片的影迷欢心鼓舞了。而对于那些根本不在乎它是不是续集的电影的观众来说,出色的3D效果以及紧凑爆笑的剧情也足以让他们心满意足。
不过在漫长的十五年中还是在整部系列电影中留下了一些令影迷唏嘘感慨的细节:在黑衣人的总部中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是隐藏在地球中的外星人,在第一部中我们在上面看到的史泰龙,第二部里有迈克尔杰克逊,而在第三部中,中国观众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姚明。
本片的中文字幕翻译问题在影迷群体中引发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主要是因为这次中文字幕翻译过于与时俱进,引入了不少时髦的网络词汇,以及在一些具体对白内容上发挥过度,已接近重新对白的程度了。电影字幕翻译是否要做到“信达雅”的原则一直是影迷群体在讨论的话题。但无论如何电影对白字幕的翻译是一个需要耐心和专业精神的工作,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吸引一时的关注度而放弃了时间维度上的考虑,经受过时间考验的电影才是好电影,而字幕也同样是这样。当那些时髦的网络词汇变成了过去时之后,如果对白字幕还能完美的呈现传递电影信息和人物情绪,那才是观众所需要的。
《雨果》
小男孩雨果是一个孤儿,他寄宿在巴黎火车站钟楼,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当年留下来的机器人。一次行窃被店主乔治梅里埃当场抓获,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雨果心急如焚,他尾随至乔治家中结识了乔治的养女伊莎贝拉,雨果恳求她帮自己保住手册,而伊莎贝拉则觉此事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修好的机器人开始作画最后落款就显示了乔治梅里埃的名字。两个小朋友发现了乔治家中装满画作的神秘柜子,并在图书馆的电影室里发现了乔治的身世,由此解开了一段电影室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本片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小说改编,是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首部3D力作,被诸多国外影评人称为是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视觉上出色的电影。可以说这是马丁·斯科塞斯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他以一个儿童视角的奇幻故事作为包装,其实讲述了电影发明人之一的乔治·梅里埃的传奇身世。
这是一部足以堪称伟大的电影,它不但具有完美的3D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让那些爱电影的人们回忆起他们当初如何爱上电影的。本片采用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时所使用的3D技术,在一大堆后期转制的3D电影当中,它出色的视觉效果让所有人都领悟到3D 电影所应具有的视觉水准应该是什么样的。不过,这个代价也是昂贵的。本片制作成本高达1.7亿美元,也令这样一部在趣味上略显小众的电影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六月】>>
本月共有37部中外影片上映,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国产电影作为暑期档的开局,国产片终于在六月扳回一局。根据片方公布数据《画皮2》最后以超过7亿元的人民币票房成绩超越2011年公映的《让子弹飞》正式成为华语电影票房总冠军。
《百万巨鳄》
作为一部少见的国产怪兽类型片,《百万巨鳄》在国产类型片的创作上做出了一次重要的探索。但是对于还在摸索中前进的国产类型片来说,本片在类型元素的运用上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组合,结果最后让它成为了一部尴尬的怪兽电影动作片。本应该成为主角的怪兽巨鳄基本上没有对故事起到什么推进作用,也没有营造出应有的视觉奇观。而古怪的明星阵容以及跳脱的表演风格让这部怪兽类型片里最可怕的怪兽变成了大S饰演的角色。
《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
台湾导演蔡岳勋拍摄的这部《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可以说是目前学好莱坞最像的一部华语电影,而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告诉所有的华语电影人,如果我们要拍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动作电影,那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一直被很多内地电影人不齿的爆米花动作片,它的背后是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强力支持。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所有爆米花动作片的标准类型元素,但所有的细节都和理想中的标准差了一个段位,最后这些误差累计起来以后相差的就是一个时代。这已经不是依靠金钱和硬件所能弥补的差距了。这中间是一个精密的工业体系所能提供的全部支持,而我们现在只能从头做起。
《画皮2》
这部电影凭借着超过七亿人民币的票房,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年度事件电影了。但是作为所有人都在谈论的范例,除了很快就会被打破的票房纪录之外,我们还能谈点什么?
从票房角度来说,今年暑期档是因为有市场号召力的国产电影不够多,才造成了今年暑期档整体市场遇冷。其实,对于国产电影最好的扶植政策应该是政策和产业两个方面的支持。《画皮2》如果不是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档期,肯定无法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这样做虽然短期之内可以拉动国产电影票房份额,但实际上对于自身不够强大的国产电影来说,这是一种溺爱。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整个电影市场的良性运转。
国产电影面对好莱坞的冲击,唯一的机会就在于,中国电影人更了解本土观众的内心情感,可以拍出更本土化化的电影。这是国产电影可以和好莱坞大片在本土市场竞争的取胜之道。在技术上,我们和好莱坞相差的不是几年而是存在技术代差。如果我们不能把这条内容渠道打开做出更多探索就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挤在一条越来越狭窄的道路上。比如说惊悚片、古装片,即使说是像《画片2》这种规模的魔幻电影,其实也只有两千万美元的投资而已。两千万美元的成本的电影如何与上亿美元投资的好莱坞电影比拼视听冲击力和感官刺激呢?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因为有东西方文化壁垒的存在,是目前好莱坞电影所无法做到的。
《饥饿游戏》
作为一部青少年流行的小说改编电影,本片在艺术性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这部电影在北美地区火爆异常,但在内地也仅仅是合格表现,对于风格化的手持摄影让那些去看imax版本的观众都吃了不少苦头,有不少观众直接被一直晃来晃去的画面直接催吐了。这部电影唯一值得我们警醒的细节就是它告诉所有的电视工作者一个严肃的真理:如果节目收视率不好,制片人就得去撞墙。
要进一步做到本土化,就要找到一条如何表达中国观众内心情感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人也要在影片的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准上加快提升,质量问题就是质量问题,没有其他借口。此外,现在电影市场档期撞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方面说明中国的银幕数量仍然不足,虽然目前已经突破一万块,但与十三亿人口的市场容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2012年每周都有多部甚至七八部电影扎堆儿上映,但这些影片很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影,诸多完全达不到电影水准的影片在影院上映,虽然数量众多,但对观众来说没有实际消费价值和意义。
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不应当有政策来调控,而应该由市场去调解,由拿着电影票的观众去选择。现在的电影市场上有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当一两家电影公司因为这样的产品倒闭了,才会成为标志性的产业事件,才回真正影响到其他从业者,从而改变影片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的现状。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至今大概有十年时间,从开始小作坊,到现在向产业化迈进,艺术和技术都需要时间来逐步完善。今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进口电影的份额又增加了,我们该何去何从。作为电影人,能做的只有正视现实,努力寻找机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10放映室]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夏季篇)完结。
[第10放映室]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秋季篇)
首播时间:2013年01月02日22:10 CCTV10
重播时间:2013年01月03日10:30 CCTV10
CNTV观看地址:http://tv.cntv.cn/live/cctv10/
第十放映室官网观看地址:http://tv.cntv.cn/video/C14345/4cbb6d0bd3234a98809bc827c077cd34
【七月】>>
本月共有20部中外电影公映,但其中值得一提的电影寥寥无几。
《搜索》
《搜索》虽然是一部号称“反映网络人肉搜索主题”的电影,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能算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被称为“以当下社会为故事背景的剧情片”可能更合适。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本片导演和编剧决定用何种方式来看待当下的社会现实。
本片在故事结构上比较类似美国导演保罗·哈吉斯的电影《撞车》,诸多故事线索和人物被一个突发事件串联到了一起。片中出现了包括高圆圆、赵又廷、姚晨、王珞丹、王学圻、陈红、陈然、张译等演员饰演的诸多角色。简单涵盖的话,基本上是:高圆圆、赵又廷、姚晨、王学圻和陈红所饰演的角色各自引领了一条故事线索,最后通过高圆圆所饰演的角色,最后将所有故事线索汇集到了一起。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这种略显别扭的称呼。为了简要复述《搜索》的故事,我们不得不用演员的名字来取代他们在片中所饰演角色的名称,否则观众一定会对这个线索繁杂、人物众多的故事产生混淆。从创作角度而言,这些被俗称为明星的演员已经涵盖了他们所塑造的电影角色。观众完全无法记住角色的名字,最后只能被迫记住明星。
造成这种“人比戏大”的局面有很多因素,我们无法一一剖析。但对于一部力图从当下社会寻找热点话题来切入故事的电影,这种演员阵容的配置无疑会对观众产生明显的干扰。当观众试图将注意力聚焦于故事本身时,这些明显脱离于故事情景的明星们就会随时随地地让观众出戏,让他们无法对某个具体的角色产生情感投射。对于一部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电影来说,一个略显偏执观点是:“这种电影就不应该用大众所熟知的明星来出演”,因为任何一张大众所熟知的明星脸都是在给观众的代入感产生障碍。但是考虑到目前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采取明星阵容是基本无法回避的选择。那么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就是“这些明星该如何去塑造一个银幕形象?”,而不仅仅只是在售卖明星本身。
中国电影在最近几年的作品中,银幕形象的生产能力一直是最薄弱环节之一。正是因为这种叙事层面的匮乏导致了中国电影对明星的过于依赖。这种所谓的“明星”仍然是在银幕上售卖一张大众所熟知的面孔,直接导致观众看完电影以后,只能记住演员的名字而不是角色的名字。因为观众无法从电影和角色中获得价值观、道德和情感层面的共鸣,无法完成自身欲望在银幕上的投射,自然无法对一个银幕形象去感同身受,像讨论身边朋友一样去讨论一个角色在银幕虚拟空间中的情感经历。银幕形象是一部电影叙事能力的最直接体现,它除了和影片整体故事的架构能力有关外,和演员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这个最后被虚构、被塑造出来的银幕人物,他要承载电影的叙事任务,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人物性格附加值。这种附加值除了来自这个银幕人物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外,还和这个演员本身的银幕魅力密切相关。作为一部电影的主角,这个演员要能够完成观众欲望的投射,能够营造充足的戏剧张力,以及最后在视觉上具备足够的完成度。
当然,一部电影的好坏更多程度上是依靠导演而非演员的表现,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好演员来说,即使是在一部烂片中,好演员也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自己的银幕形象塑造过程。同时,衡量一个好演员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他能敏锐地挑出那些具有潜力的剧本,同时面对深坑时能拒绝诱惑。明星不能仅仅只拥有一张大众所熟知的面孔,因为杂志封面女郎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电影和明星来说,演员本人的魅力也是构成银幕形象的重要元素。这种魅力应该是天生的。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所扮演过的银幕形象的不同,每个明星最后才会拥有独一无二的银幕魅力。
《大武当》
这部电影能被提及,完全是出于我们节目一贯的“恶趣味”:能让观众在影院里感受到牙医诊所里才能体会到的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值得给大家预个警。另外,给那些跃跃欲试的观众提个醒儿:不要把《大武当》和《大武生》搞混了,虽然二者的区别其实并不大。
《笔仙》
本片由韩国导演安兵基执导,在国产惊悚片的范畴里来看,它是2012年度国产惊悚片票房成绩最好的一部,在总榜上也排名第二,仅次于2011年的《孤岛惊魂》。国产惊悚片近年来已经发展为一种中国电影所独有的类型片。所有观众都知道,无论海报上如何血肉横飞、神出鬼没,电影到最后一定都是在做梦。
但是,惊悚片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片,它在市场上一直拥有一个稳定的市场份额。我们的观众无论之前遭遇过多少折磨,都不离不弃地对这种类型片保持一颗恒定的爱心。面对这块儿貌似甜美可口的蛋糕,几乎所有的国产低成本电影都想从上面啃一口下来,区别在于,大多数国产惊悚片最后只是把牙齿留在了蛋糕上。
由于国内市场化细分程度不够,所以国产惊悚片实际上一直涵盖了“惊悚片”和“恐怖片”两种亚类型,并长期混为一谈。我们在这里也只能将它们炖到一口锅里了。作为一种低成本类型片,惊悚片实际上对于叙事、视听语言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等工业化环节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不是阴暗的画面,加披头散发的女人,以及能够炸掉影院喇叭的音效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刺激的。我们的现实生活远比这种低劣的惊悚片恐怖。如何能让千锤百炼的观众在影院里得到他们想要的娱乐,这,是一个问题。
《神探亨特张》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当本片公映时,基本属于被市场和评论忽略的影片,只是在微博上掀起了一阵风浪。而当它在2012年第49届台湾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奖时,新浪微博上就有无数人同时发出了含义各不相同的“诶呀!我*”的声音。
本片所有演员都是俗称的“微博红人”,以至于片尾字幕的演员表上都单独标注了这些演员的新浪微博ID。本片也是根据北京市海淀分局双榆树*****张惠领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被戏称为“神探亨特张”的**老张如何与双榆树一带的小偷斗智斗勇、维护社会治安的故事。 不过对于本片来说,这种转述故事的方式非常无奈,就如同我们说:贾樟柯导演的《小五》是讲述一个山西汾阳县小偷儿小五如何误入歧途,最后被我**干警抓获。
本片虽然叫《神探亨特张》,但它并不是一部警匪片。本片的主角儿并不是那些微博红人,而是北京这座城市。在这部电影里,北京不再是由夜店、CBD和光鲜亮丽的时尚场合所构成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它是一个交通堵塞、加长公交车在马路上一字长龙、无数过街天桥以及游荡其中的那些人所构成。这样的两个城市同时存在于北京这个概念之中,也同时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但,《神探亨特张》也并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观众在其中也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微博江湖。据说有一些观众在电影中发现了自己的身影,那是影片拍摄时被无意中拍进去的路人甲乙丙,但那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何相关呢?我们的生活不是靠这些微博段子和耍口条构成的。
【八月】>>
本月共有33部中外电影公映,平均每天都有最少一部新片上映,宣告火热的暑期档正式进入白热化的拼刺刀阶段,而本月底同一天公映的《蜘蛛侠》和《蝙蝠侠》则再次证明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
《听风者》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江山初定,百废待兴。和平的表象下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拉开序幕败逃台湾的国民党接连向大陆派出特工伺机破坏,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破坏活动,中共成立情报部门——701局与敌方展开连番较量。同年十月初,701控制的情报局于莫名消失,为了查清消失的电台下落,701局负责人老鬼受命代号200的张学宁去上海寻找传说中听力超群的钢琴调音师罗三耳。结果,阴差阳错,学宁找到了罗的小徒弟——正真具有超群耳力的盲人调音师阿兵。阿兵不负众望,不仅通过层层严格的考试还在工作中一鸣惊人。在残酷的谍报战争中,新的传奇拉开帷幕。
本片是根据麦家的小说改编,由麦兆辉和庄伟强执导。内地作家的文本和香港作家的剧本最后混合成了一种奇特的风格。对于这样一个很容易被贴上“红色主旋律”标签的故事,如何在意识形态与商业需求之间达到平衡是一件非常需要技巧的事情。文本提供价值观,而剧本则通过技巧来达成文本价值的传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听风者》这部电影给观众奉献了一部精彩的电影,但却在故事上小心翼翼的回避了最核心的价值观冲突。
《消失的子弹》
民国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接连发生连环离奇命案,死者都是被幽灵子弹所杀,犯罪现场找不到弹头。一时之间,疑云密布,人心惶惶,被称为民国第一奇案。此案交给警局内负责管理档案的政务**松东路调查。担任文职的松东路既不会拳脚功夫,也不懂如何开枪,却思想缜密,对破疑难杂案有独特的方法。一心为民除害的热血警探郭追因不容于警局贪污腐败氛围,联手松东路调查此离奇命案。如何开枪不用子弹?如何让子弹在穿入肉体的时候消失?松东路和郭追在枪和子弹上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包括向猪身体发射盐子弹、冰子弹等等,却没有任何满意的结果。随着案情调查深入,两位警探抽丝剥茧逐步逼向最后的真相。
作为一部票房和口碑都还不错的商业类型片,《消失的子弹》基本完成了商业娱乐片所应承担的使命。如果从创作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那些熟悉国外推理电影的观众们可能会觉得故事上可能会有些似曾相识。但对于很容易满足的国内观众来说,只要能让他们在电影院里不出戏,这就算是不错的电影了。本片和《听风者》都是以香港电影团队为主,他们也在风格上有某些相似之处,故事架构完整,演员阵容整齐,视觉奇观场面也都具备,整体制作也都是水准之上。
但是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甚至是一部不追求深度的爆米花娱乐电影来说,仅仅只是拥有这些是不够的。故事、明星、视觉奇观是构成一部电影的重要元素,但更重要的是电影要具有足够的和观众呼应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让观众在电影荧幕上看到从未见过和想过的奇妙世界。但是他们曾经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内心以及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国产电影所刻意忽略的甚至是毫不在乎的。
《边境风云》
中缅两国边境毒品交易肆虐,云南小镇的缉毒**在追捕杀手过程中,侦查到一条重大贩毒罪案线索,而一切迹象皆指向缅甸黑帮老大毒枭。毒枭为了自己的妻子而打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结果被属下背叛而遭活埋。时光回溯十余年,前任黑帮老大带着年轻毒枭,进行毒品交易,被我缉毒干警当场捕获。年轻毒枭挟持牙医年幼的女儿小安为人质,仓皇逃回缅甸,出于一念之差,毒枭抚养小安长大,最后两人结为夫妇。长大后的小安拒绝了父亲的解救,相信自己能够用爱感化毒枭,同时面临**的追捕,黑帮的追杀以及爱人父亲的怨恨,最后二人还是踏上了逃亡的不归路。
本片导演程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9年完成的毕业短片作品《犯罪分子》曾广受好评,程耳也被视为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十余年,程耳却在电影圈内消声觅迹,只在2007年拍摄过一部电影《第三个人》。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堪称惨淡,此次程耳的新作,《边境风云》是他的第二部长片电影,虽然在创作上仍有不少较为明显的瑕疵,但本片鲜明的作者风格以及在电影语言上的成熟度,让它成为2012年度值得关注的国产电影之一。
《边境风云》并不是一部传统概念上的文艺片或商业片,他甚至很难用类型片的方式去划分,虽然本片有孙红雷、王珞丹等明星参与演出,但其制作成本仍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导演程耳能够坚持他鲜明的作者风格。这个并不算复杂的故事被导演故意拆分为四个章节,并在叙事逻辑上进行了分割和重组。这种对无缝叙事的人为阻断,其好处是强化了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弊端则是给观众建立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准入门槛,对于观影经验并不丰富的观众来说,这样的故事无疑是很难让他们对角色和故事产生带入感的。作为强化导演的代价,影片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被削弱,这一点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我们当下的市场对这样的电影究竟有多少宽容度,这是一个需要导演去冒险的事情。只要导演自己想清楚了,这并不是坏事。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本片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三部电影的完美终结,史诗落幕,传奇不朽。虽然和诺兰导演的上一部备受推崇的《黑暗骑士》相比,本片似乎还略逊一筹。但《黑暗骑士崛起》仍然是一部几近完美的电影。它能够让所有热爱电影的影迷们回想起他们当初是如何爱上电影的。
本片片长165分钟,是诺兰导演的蝙蝠侠三部曲中最长的一部。在将近三个小时的影片长度中,故事细节精彩布局精妙,动作场面和剧情推进紧密结合,张弛有度,全片毫无冗余。每一分钟都能牢牢的抓住观众,让他们屏息等待到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仍然余音绕梁。
蝙蝠侠作为一个漫画超级英雄被诺兰改成为一个真实的超级英雄,虽然整个故事都发生在虚构的葛覃市,但每一个观众都能对这个虚构世界里发生的所有罪恶感同身受。蝙蝠侠作为一个超级英雄,他没有超能力,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虽然万贯家财却因为身负重建葛覃市的道德重任,自愿背负上了沉重的责任。而且,蝙蝠侠和所有超级英雄一样,都身处孤独之中,无人可以倾诉,只能凭借信念在黑暗中前行。
诺兰导演虽然将蝙蝠侠系列拍成了充满黑暗气息的英雄史诗系列,但它仍然是一个愿意给观众讲述美好故事的导演。在《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尾,他仍然坚持着最为关键的一条:一个感动人心的角色应该得到一个好结局。尽管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牺牲,但最后蝙蝠侠还是化身韦恩继续生活下去。同时将他的信念传递给了新一代的英雄。
作为好莱坞新一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诺兰导演通过蝙蝠侠三部曲再次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好莱坞值得在他身上押宝的导演。在创作层面上,他不同于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为代表的上一代好莱坞导演,他不再着迷于宣扬美国梦,而是努力在电影中呈现多元化的价值观,并通过一个精彩的故事和震撼的视觉奇观场面呈现给世界上不同文化的观众。这种在商业类型片中尝试进行严肃叙事的方式也是中国电影所需要去学习的。
《超凡蜘蛛侠》
本片是2002年由山姆雷米导演的蜘蛛侠系列的翻拍,除了升级为3D电影外,从剧情到人物设置都基本遵循了2002年版。不过为了迎合更加年轻化的电影观众群体,《超凡蜘蛛侠》将主角彼得帕克的年龄变小了,从2002年版的大学生改为现在的高中生。
像这样一部翻拍电影,留给导演的创作空间其实所剩无几,更多的精力和成本都用在了视觉奇观场面的建立上,由于本片升级为3D电影,所以片中很多动作场面,都为了适应3D场景而做了较大调整。对于那些在2002年还很年轻没来得及进电影院看《蜘蛛侠》的年轻观众来说,《超凡蜘蛛侠》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还是足够的。
作为好莱坞长盛不衰的一种类型,超凡英雄片也是一种特征鲜明的电影类型。在几乎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中,都无形的包含了一个潜在主题: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选择。作为天赋异禀或神选之子,电影中的超级英雄都应具备常人所不具有的超能力而有别于芸芸大众。而且,因为他们都要面对一个企图危害大众的超级坏蛋,所以他们能轻易地被赋予使用超能力的权利和自由。作为广义上的超人,如何用道德和价值观来克制自己滥用权力的欲望则成为几乎所有超级英雄都要面临的考验。
具体到蜘蛛侠这个超级英雄,他和其他诸如蝙蝠侠、钢铁侠、超人等传统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不同的是,蜘蛛侠是所有超级英雄里最平民化的一个。用网络流行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蝙蝠侠和钢铁侠都是高富帅,而蜘蛛侠则是真正的普通青年。蜘蛛侠没有万贯家财,也没有高科技装备,只是凭借自身变异获得的超能力,就毅然选择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路。和同样选择与潜伏于报社的超人相比,蜘蛛侠的超能力就弱的可怜,既不能刀枪不入,也没有火眼金睛,每次和坏蛋搏斗拯救大众时,都要被搞得遍体鳞伤。
但是蜘蛛侠最后获胜的关键就是他能深刻领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每次都能以当代活雷锋的姿态,赢得广大市民的无私帮助,从而完成他超级英雄的孤独自我救赎之路。
【九月】>>
本月共有19部中外电影公映,随着几部重磅好莱坞引进大片相继公映,电影市场开始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面对影院接踵而至的好莱坞影片,饥一顿饱一顿的观众难免有些不知所措。
《普罗米修斯》
作为科幻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系列电影《异形》系列的前传,《普罗米修斯》在国内上映之前,就已经吸引了足够的关注度,特别是本片导演正是第一部《异形》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而且又是他第一部执导的3D电影,这无疑是让很多国内的科幻电影爱好者欢呼雀跃、期待不已。
21世纪末,人类的科技水平已高度发达,生化人技术和升空宇航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仍在纷纷不倦的追索着人类起源的秘密与真相,通过对许多古老的文明的考察与对比。科学家伊丽莎白肖和查理胡勒伟发现,人类可能是来自于一个遥远星系的外星人创造的。在维兰德汤古公司的资助下,他们乘坐宇宙飞船“普罗米修斯号”,前往未知星球,探寻人类起源的秘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这种举动将自己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险些将人类带入毁灭的命运。
作为一部科幻史诗电影,本片在剧情上,和科幻经典电影《异形》有着直接关联。《异形》系列通过四部电影,以及四位风格迥异的导演,塑造了《异形》这个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形象。它的血液如同浓酸一般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几乎无法被杀死。同时又像异形那样具有完整复杂的社会体系。作为科幻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梦魇形象,《普罗米修斯》把观众的视线,拉回了异形诞生的世界。本片片名《普罗米修斯》,不但是片中宇宙飞船的名字同时也暗喻了故事的主线。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泰坦神族,因为帮助人类从奥林匹斯山上盗取了火种并教会了人类使用火遭到了诸神的抛弃,并受到了一种永恒而可怕的惩罚。在电影中,这种惩罚就是片中被称为工程师的外星种族所培育出来的有机生物,这种类似病毒的有机生物,能够感染宿主并根据宿主的不同而产生进化。最后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了《异形》的前身,它将会在之后的《异形》系列电影中对人类的未来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雷德利斯科特在《普罗米修斯》这部商业娱乐片中,也隐藏了自己的哲学思考。整部电影其实都是在追问一个永恒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往何方?这个永恒的问题不会有答案,但只有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才可能认识自我,并产生抬头仰望星空的冲动。
本片虽然号称是《异形》系列的续集,但从整体的故事架构和设定来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明显打算打造一个独立的作品系列,拥有完整和独特的世界观。《普罗米修斯》的结尾很明显的暗示了续集,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片应该是一个全新系列电影的开端。
《白鹿原》
作为2012年最为重要的国产电影之一,在这里是不得不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作为一部经历了漫长旅程和诸多磨难后,才和观众见面的电影,中间有着太多的委屈和艰辛。可这些对于观众来说却都没有意义,观众永远以电影院中他们看到的电影作为标准来评价,所以我们只能基于这个共同的标准来衡量这部电影。
但是,这样似乎又对电影本身不公平,从220分钟的导演试映版到188分钟的柏林电影节开赛版本,再到175分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版本,最后到154分钟的国内公映版本。我们都很难说这还是同一部电影。不过,如果我们不再纠结于此,只是就电影本身而言,《白鹿原》是一部迟到的电影。它在电影美学观念,电影技巧以及叙事方式上更像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当下到处都是视觉奇观和快节奏叙事的市场上,这样的一部电影受到非议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而将一部47万字的文学原著影像化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谁是编剧,面对这样一部小说,如果想忠实的将本书改编成影像,那只能用类似《兄弟连》《太平洋》那样的迷你剧的方式才能得以呈现。现在的《白鹿原》作为一部电影和原著小说,所试图传递的概念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文学名著改编为电影时都要面临的一个挑战,除去这些技术性因素外,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具体呈现《白鹿原》这部小说的细节,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么多不可能的任务,最后我们能够在电影院中看到这部电影,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之后,所有曾经存在于每个读者脑海中的那些人物形象,从此就被定格在具体形象上。如果这种改编稍有遗憾,那也只能期待多年之后或许还有勇敢者来试图重新诠释这个讲述土地和居住在土地上的人的故事。
《铜雀台》
中国式大片,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到了2012年的《铜雀台》,终于可以说划上了一个句号。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中国电影对于如何套用模板来制作一部中国式古装大片已经驾轻就熟。但对于如何讲好一个和历史有关的故事却是一点经验也没学到。
《铜雀台》所讲述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无关,也和当下无关。它基本还是按照电视剧戏说历史的路数重新演绎了一番曹操的心路历程,然后再夹杂一点类似《百家讲坛》风格的历史反思。这样的电影不会让观众被雷劈到,也不会让观众觉得多有意思:那些有足够历史背景知道的没兴趣从商业娱乐电影中学历史,而那些想娱乐的观众却被那点历史反复折磨,寻找不到商业娱乐元素。至于片中不时出现点缀其间的文艺范,则如同毫不节制的放倍镜一样,彻底毁掉了这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太极:从零开始》
不管它上映之前还是之后有多么喧闹,时间飞快的证明这是一部根本不值得去记住的电影。而对于导演来说,希望这部昂贵的电影能告诉他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拍电影这件事情,只和才华有关,和钱多钱少真的关系不大。
《环行使者》
本片的内地公映版和北美公映版有十分钟左右的剧情差别,考虑到本片时长为110分钟,又是一部以时间旅行为主题的科幻电影,这种剧情上的差距已经大到不可忽视的地步了。导致这种剧情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进口片的审查因素,而是出于更加愚蠢的原因:贪婪。如果不是相关政策风云突变,《环形使者》也将会以合拍片的身份出现在内地影院,经历了复杂的等待和博弈之后,本片才被改为引进分账片,并在最后一刻强行挤进国庆档,给了诸多挤在国庆档刚松了一口气的国产片一个大惊喜。
《环形使者》在北美公映时口碑不错,被媒体誉为《终结者2》之后最好的时间旅行电影。其实这种赞誉细想也有猫儿腻。它就如同说《剑雨》是《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武侠片一样,虽然话倒是实话,但不能细琢磨。不过无论如何,本片都是值得期待的科幻电影,可惜本片的内地公映版本中,上海部分的镜头被带入了各种植入广告,其手法和风格除了很快被打破的票房纪录之外,我们还能谈点什么?
《敢死队2》
本片是根据2010年在国内公映的《敢死队》的续集,也是中国电影市场高速扩张的一个证明。由于第一部在国内的票房相当之好,以至于本片明显对中国市场,有了些许照顾。如果不是有关政策风云突变,《敢死队2》就会成为一部合拍片出现在国内观众面前。
这部电影从艺术性上,基本没什么可讨论的。当年用在《敢死队》这部电影上的话可以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这是一部看十遍预告片和看一遍电影基本没区别的电影,所以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第10放映室]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秋季篇)完结。
[第十放映室]恭贺2013 —2012年度电影回顾(冬季篇)
首播时间:2013年01月03日22:10 CCTV10
重播时间:N/A
CNTV点播观看地址:http://tv.cntv.cn/live/cctv10/
第十放映室官网观看地址:http://tv.cntv.cn/video/C14345/5eac8d29fbf64fadb5ee3c41bf41e1b9
我们的2012年度电影回顾到本期节目就结束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电影在市场上遭遇到好莱坞电影的严重冲击,进而引发了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任危机。
面对需求强烈但信心不足的国内观众,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市场和创作上何去何从,将会直接关系到中国电影是否能够在未来几年守住本土市场。 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商业化大潮的冲刷之后,虽然面临着新的危机,但喧嚣的市场泡沫正在逐渐散去,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开始将目光重新转回电影本身,开始重新关注和思考那些与电影本质有关的事情。
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中国电影?这样的问题虽然永远不会有答案,但电影人只有不断的追问自己,才可能在喧嚣纷乱的商业大潮中勇敢的去追求创新、坚持艺术,同时尊重市场、尊重观众。 在过去的2年中,中国电影呈现了最近10年以来最糟糕的创作趋势。大量只是出于贪婪和狂妄而被制造出来的电影,充斥着我们的电影院。它们不但和我们的当下生活毫无关系,甚至和过去以及未来都毫无关系。其中的绝大多数电影都注定只会消散在时光和历史中,不但会被我们遗忘,而且会被我们耻于提及。正是由于这些所谓的“电影”,我们的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信心正在被消磨殆尽。
好在事情正在发生改变。年轻一代的观众,他们凭借自由奔放的灵魂,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抗争,正在用手里的电影票在影院中进行着一场艰苦而漫长的战斗。他们用每一张电影票所汇集起来的力量,正在将那些贪婪和狂妄的电影驱逐出电影院和市场。这场战斗漫长而永无止境,但效果正在逐渐显露。在我们的影院中,传统的伪大片模式正在逐渐失效,那些似乎牢不可破的规则正在崩塌之中。市场的拐点可能已经到来,而我们的电影观众对此是有明显贡献的。
在2012年,中国电影还在另一个战场上发生着悄然改变,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盛,“微电影”这种全新的创作模式开始出现,虽然“微电影”只不过是将传统的短片包装上了电影的外衣,同时还被束缚上了广告的枷锁,但由于网络所带来的创作自由,“微电影”仍然给中国电影的创作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气息。短片的重点不是讲故事,而是展现导演对于“什么是电影”这个问题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看,“微电影”虽然暂时还做不到给中国电影输血,但已经开始呈现了这种造血机制的可能性。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虽然一些被称为“微电影”的优秀网络短篇在诸如剧作技巧、叙事完整性、影像表现力等方面,虽然仍存在着明显缺陷,但它们所呈现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确是无法替代的。很多技术性缺陷是可以通过电影工业体系加以弥补的,而那些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情怀和情感是无法用金钱和技术弥补的。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之下,那些真正关注当下年轻人内心世界,关注一代人青春成长,关注涌流流逝的美好时光,关注鲜活生动的人物,关注美好梦想和残酷现实的电影,才回成为我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市场主流,但它们必须要存在并艰难的存在下去。电影可以是一场豪华的烟火秀,也可以是各种视觉奇观的组合,但最后,能让我们的观众在黑暗之中为之感动的,还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和基本情感。
【十月】>>
本月共有20部中外电影在国内公映。作为国庆档期的延续,《白鹿原》、《铜雀台》、《危险关系》、《太极:从零开始》以及《二次曝光》,这些国产电影的票房争夺战也在十月份继续残酷展开。相比2011年国庆档,《白蛇传说》和《画壁》旗鼓相当的局面,2012年国庆档上映的这些国产电影可以说没有赢家。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
宁静的澳洲海滩上,宿醉的救生员乔许(泽维尔·塞缪尔 饰)让女友蒂娜(沙妮·文森 饰)的哥哥罗利替他去海上例行检查防鲨网的设置,结果罗利遭到了鲨鱼的袭击。罗利的死对乔许和蒂娜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乔许为此对女友充满了歉疚,乔许为此放弃了救生员的工作去超市做了理货员,蒂娜也远赴中国学习舞蹈。一年后,当蒂娜重新返回澳洲后,和乔许在超市不期而遇,正当超市里发生偷窃和抢劫事件时,地动天摇,海啸铺天盖地而来,超市立刻沦为孤岛,大鲨鱼随之而来,一场人鲨大战瞬间展开。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是一部中国和澳大利亚合拍片,凭借3D和怪兽这些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电影元素成功的在10月份拿下超过1.6亿人民币的票房,成为2012年度的电影市场黑马之一。这部电影虽然是合拍片,但其中只有极少数镜头在北京拍摄,号称是本片主演的释小龙只在北京场景中出现了不到10秒钟,以至于所有网友一直在追问“小龙你到底在哪里,难道你演的是那条鲨鱼吗?”,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本片的片长,中国版本时长92分钟,而美国版本时长则是91分钟。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除了几个海啸特效镜头外,基本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超市这个密闭空间内,明显是一部B级惊悚片的格局。本品在北美地区只发行了音像制品,中国票房占据了本片全球票房的70%以上。但是,3D惊悚片这种方式,很明显打中了国内观众的软肋。这样一部毫无新意只是合格的3D电影最后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无疑会刺激中国电影人在明年一窝蜂的拍摄3D惊悚片。
另外,这部所谓的合拍片,除了中国出了一部分钱外,无论故事还是制作,都基本上和中国电影没什么关系。这种假合拍片对于国产中低成本类型片来说,在内容审查尺度以及制作方面是明显不够公平的。由于越来越多的假合拍片出现,相关部门也开始注意到这种趋势,未来,合拍片的资格审查也势必会越来越紧。
《安娜·卡列尼娜》
出生于1972年的乔·怀特处女作是2005年改编自英国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的同名电影,他凭借此片在年轻导演中脱颖而出,并在2007年拍摄了也是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赎罪》。2007年《赎罪》入围威尼斯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并成为开幕影片,乔·怀特也因而成为历史上入围该电影节的最年轻的导演。随后乔·怀特在2009年拍摄了《独奏者》,2011年拍摄了《汉娜》,这2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都不尽如人意,正当所有人都对这位年轻新锐导演产生怀疑时,他又带来了这部同样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安娜·卡列尼娜》。
作为一部长达130分钟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在电影技巧上大胆创新,实景和舞台场景的有机结合与转换给这个经典故事带来了全新的味道。但是,对于如何把握和传递这部俄罗斯经典文学名著,乔·怀特导演却并没有能够推陈出新,而是遗憾的止步于令人炫目的视觉转换。凯拉·奈特莉作为一个英国演员,她在阐释安娜·卡列尼娜这样一个俄国贵妇角色时,明显有些角色错位,将一个勇敢追求自由的爱情故事拍成了一个出轨少妇咎由自取的道德说教故事。英国人一贯的愁云惨雾气质再加上俄罗斯人经典的苦大仇深,把《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电影最后给拧成了一个怪味麻花。
《浮城谜事》
年轻女子蚊子(常方源 饰)在高速公路被不明人士跟踪、追打并遭遇车祸,后又遭富二代驾车撞击,不治身亡,最终在财权压力下案件私了。然而警官童明松(祖峰 饰)与汽车修理工秦枫(朱亚文 饰)却在案发现场发现了可疑的蛛丝马迹,觉出案件的蹊跷。陆洁(郝蕾 饰)与乔永照(秦昊 饰)是一对令人艳羡的夫妻,家庭美满育有一女,并经营着一家公司,衣食无忧。陆洁因为女儿在幼儿园的玩伴宇航小朋友结识了其母亲桑琪(齐溪 饰),却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丈夫的外遇。然而在之后的跟踪与调查中,陆洁发现这一切并非偶然,丈夫乔永照与桑琪有着绝非寻常的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陆洁心灰意冷,开始实施一系列计划;而秦枫和童明松将陆洁定为了案件嫌疑人……
本片导演娄烨是一个口碑两极分化的导演,同时也是一个长久以来脱离国内观众视野范围的一个第六代导演。此次的《浮城谜事》是娄烨导演在2004年的《紫蝴蝶》之后首次在国内公映的影片。这个看起来略显洒狗血的奇情加谋杀的故事虽然改编自网络热帖,但在导演娄烨的处理之下,《浮城谜事》这部电影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成为所有娄烨电影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部电影虽然表面上拥有一个通俗的奇情三角恋故事,但导演娄烨所要讲述的肯定不仅仅是和爱情有关的那些事情,他试图将爱情、伦理、社会、家庭、政治等等因素都包含进这部电影中。至于说当下的观众能够看到多少,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如同所有的娄烨电影一样,《浮城谜事》的主角是娄烨导演本人,他选择用他的方式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以及他眼中的时代。在镜头语言上,娄烨仍然坚持着低照度、手持摄影的风格,以至于强烈摇晃的画面导致有很多观众在看完本片后都忍不住呕吐的生理反应。这种用现实性和作者性的画面风格,或许是导演所希望传递的压抑感觉。但对于当下的这样一个市场和观众趣味,本片势必不会成为投资方所希望的主流商业片。
《全面回忆》
本片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经典科幻电影,那部由保罗·范霍文导演,阿诺德·施瓦辛格主演的同名电影,国内又翻译为《宇宙威龙》,而这部经典科幻电影又改编自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菲利普·K·迪克的科幻小说。
2012版《全面回忆》由伦·怀斯曼导演,其作品风格是擅长哥特视觉风格,擅长真刀真枪的实战动作场景,他的代表作是著名的《黑夜传说》系列和《虎胆龙威4》。妻子是号称英国第一美女的凯特·贝金赛尔。伦·怀斯曼在拍摄《黑夜传说》系列电影时认识了凯特·贝金赛尔,随后2人于2004年结婚。作为一部翻拍科幻电影,在故事层面自然乏善可陈,1990版的《全面回忆》不但开创了简单粗暴的动作风格,还在记忆移植、火星移民、变种人等等科幻点上做出了大胆创新。
但是2012版《全面回忆》作为一部翻拍电影,导演和编剧似乎已经彻底放弃了创新的打算。整部影片的科幻设定和视觉风格随处可见熟悉的身影,因此导演伦·怀斯曼将几乎所有重点都放在了动作场面上,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充斥着各种花样翻新的打斗,男人打男人、男人打女人、女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以及机器人,整部电影看起来观众几乎都要麻木了。1990版《全面回忆》在剧情上还颇下了一番功夫,因为当年的电影特效技术没有这么发达,整部电影全靠特效场景是糊弄不住观众的。但到了2012版《全面回忆》后,剧作上直接走多快好省路线,严格按照好莱坞爆米花电影“打一会聊一会”的节奏,只要对话能交代清楚剧情,马上就转入动作场面,保证让那些冲着动作场面来的观众觉得没浪费票钱。
作为2012年的动作片,本片和大多数动作片一样,都跟着《谍影重重》系列患上了帕金森流行病,所有的动作场面都是抖动手持摄影,抽搐时高速剪辑,虽然确实很好看,但看多了也容易头晕。而且,柯林·法瑞尔扮演的男主角作为电影世界中最厉害的特工甚至是没有之一,他对抗整个邪恶势力的三大法宝居然还是拳头、机枪和炸弹,确实有点过临摹过头了。导演伦·怀斯曼作为好莱坞仅次于《生化危机》系列导演保罗·安德森的2号爱妻崇拜者,凯特·贝金赛尔在本片中被大大地增加了戏份。相比1990版由莎朗·斯通扮演的同样角色,她在被施瓦辛格扮演的男主角揭穿身份后立刻K.O,而凯特·贝金赛尔在2012版中从头打到尾,几乎每一场重要动作戏都有她矫健的身影,甚至连名义上的女一号杰西卡·贝尔都无法压制她的存在感。
《暮光之城4:破晓(上)》
这部电影的存在感是如此微弱,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该对它说点什么。
作为一个固定节目,国内每次引进该系列电影时,都恰好和北美相差一年左右的时间,以至于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北美上映最新一部《暮光之城》电影时,国内恰好在公映上一部。
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就是告诉大家,谢天谢地,这个系列终于快要结束了。
《谍影重重4》
作为一部典型的狗尾续貂的续集电影,全片唯一能让人联想起片名的细节,就是片尾响起的主题曲。
一部没有杰森·伯恩的《谍影重重》算哪门子的《谍影重重》呢?对于该系列的影迷来说,这就如同一部没有哈利·波特出现的哈利·波特续集电影一样令人不可容忍。
这部电影难看到让原来一直号称不再出演该系列电影的马特·达蒙都改口了, 他现在声称只要能让前两部《谍影重重》系列的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回归,他就考虑重新出演杰森·伯恩这个角色。
作为一部明显是要榨出最后一滴利润的续集电影,《谍影重重4》的动作难看、节奏凌乱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故事这么胡编就让人非常不理解了。因为本片导演是前三部《谍影重重》系列的编剧托尼·吉尔罗伊,能把本片故事给整成这个样子,不得不让人对出品公司和制片方产生怀疑,他们到底对本片导演和编剧托尼·吉尔罗伊做了什么?
【十一月】>>
本月共有31部中外电影公映。作为连接国庆档和贺岁档的月份,11月份的电影市场开始呈现硝烟弥漫之势。越来越激烈的贺岁档竞争,迫使很多国产大片都将首映日期提前到了11月中下旬,各种没来得及上映的进口片也都要赶在贺岁档来临之前公映,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空前惨烈的11月份档期。
《太极2:英雄崛起》
把一部拍砸的电影分为上下集,并后期转制成3D,同时在后期制作时拼命添加各种流行元素包装,并在宣传时大作文章,能够挽救它吗?
答案是不能。
《太极》作为一部艺术和商业双重失败的电影,应该对它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让中国电影从这次失败中吸取足够多的教训。观众去看电影,固然可能会被华丽的包装所吸引,但最后能支撑它走多远的关键元素,还在于电影本身。那些华丽的包装就如同菜里的调味品,虽然它们可以让菜品本身更加可口,卖相更好,但顾客最后在乎的,还是食材本身的品质。
《无敌破坏王》
他的设定身份是一个反派,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游戏《快手阿修》中大搞破坏,其后由玩家操作的英雄人物快手阿修会及时赶到进行修补,赢得奖牌,包揽一切荣耀。身为反派,破坏王厌倦了自己的生活,眼看阿修被胜利者的光环围绕,自己却日复一日在无趣中过活,他终于决定改变。单纯的他以为只要自己也能得到一枚奖牌,就可以摆脱反派的身份,于是某日在游戏厅歇业后,破坏王偷偷离开了自己的游戏,前去闯荡其他电子游戏的世界。在途中,破坏王结识了来自《英雄使命》的冷酷队长和来自90年代糖果赛车游戏《甜蜜冲刺》的小女孩云妮。后者梦想着能上场比赛,但其身份也不允许她梦想成真。破坏王所属的游戏《快手阿修》由于失去了他被认定为系统错误,如不尽快返回,则游戏就会被永久删除;而《甜蜜冲刺》的游戏世界则在悄悄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威胁到整个游戏世界的阴谋。这也许是无敌破坏王实现梦想的机会,但也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他可以扭转乾坤,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吗?
皮克斯出品的《勇敢传说》和迪斯尼出品的《无敌破坏王》,如同两个公司拿错了剧本,在故事风格上完全错位。对于《无敌破坏王》来说,这部动画片所具有的一切风格都是鼎盛时期的皮克斯动作作品所应具有的,想象力无敌,技法娴熟,富有娱乐性,对于一部这个档期上映的动画片来说,还有什么可以苛求的呢?
《寒战》
《寒战》在上映之前,被誉为“十年港片最佳”,号称要接班《无间道》系列,再创港片辉煌。本片上映后,确实也在票房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要说本片是“十年港片最佳”,恐怕确实有些过誉。这部电影在整体制作上属于近年来确实难得一见的佳作,但在剧作上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两位兼任编剧的新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在把握这个故事时,显得有些拘谨和局促,让人感觉讲故事的人比听故事的人的还要紧张。
可能是这种不自信的心态,导致本片的故事过于追求复杂性,各种情节绕来绕去,但真正的故事核心元素及推进力其实并没有能够支撑起电影的节奏感。 而明星云集的演员阵容,也没有在角色塑造和情感塑造上起到相应的作用。因为剧作留给角色的空间并不丰富,所以虽然明星云集,但留给每个角色的空间并不足以支撑起相应的表演。最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每个演员都过于吃力地在表现自己,而非角色本身。
作为一部合拍片,《寒战》的主题是弘扬香港的法制精神,塑造一个积极正面的香港形象。但这个主题在内地市场上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大多数观众还是将本片当做一部警匪片来消费。警匪片作为一种特定的类型片,内地电影人在这个领域一直受到重重限制,因此内地市场在警匪片类型基本都是由香港影人团队来完成。但是如何将香港警匪片的历史经验和制作经验在内地市场落地,从目前的创作形式来看,还需要有一段艰苦的磨合时间。
《一次别离》
本片荣获2011年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以及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2012年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作为一部优秀的伊朗艺术电影,能够被引进国内公映,无疑得益于近些年国内电影市场因为高速扩张而带来的市场空间。
不过由于引进渠道的缘故,本片在国内公映的时间已经是它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将近一年之后,对于国内艺术电影爱好者来说,他们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先睹为快了。虽然本片在内地市场获得了一致赞誉的口碑,但对于大多数电影观众来说,他们去看的其实还是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非是一部优秀的伊朗艺术电影。
本片最后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电影市场年度票房虽然已经超过160亿人民币,但真正能够留给《一次别离》这样的优秀小众艺术电影的市场空间还是并不充裕。
《万箭穿心》
本片入围2012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根据武汉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
本片导演王竞之前的代表作有《一年到头》、《无形杀》、《我是植物人》等,虽然票房表现平平,但王竞导演一直在试图用类型化叙事反应当下社会现实的努力,却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万箭穿心》尝试用更加细腻和尖锐的笔触,去精雕细刻了一个普通小人物的命运,让这部电影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2012(3D)》
《2012》作为一部经典灾难片,在今年被3D化后重新复映,无疑是打算借着2012这个噱头再捞一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3D版本是为中国市场量身订造的,虽然号称是多国部队联合完成了“3D视觉重建”工作,但本片却只在中国内地上映这一事实,无疑再次告诉中国观众,我们的趣味和品味在有些人的眼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作为一部视觉大片,《2012》的3D效果属于可有可无。因为在关键性的灾难场景时,由于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刺激,几乎没有观众会在乎自己看到的场景是不是3D的。同时,由于国内影院在3D放映时普遍亮度不达标,因此对于整体视觉偏暗的《2012》来说,大多数灾难场景在3D放映时更加昏暗,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导演的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11月份的内地电影市场上掀起了一股风暴。
作为一部没有明星、故事简单、艺术气息浓厚的电影,本片虽然开局一般,首映日票房只有1200万,但在随后的三周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内地电影院里也展开了一段奇异旅程,随着口碑扩散带来的观影热潮,本片票房实现了逆跌幅,连续三周成为周票房冠军。本片最后票房超过5亿人民币,不但成为内地市场上第14部票房超5亿的电影,同时也超越了北美地区,成为《少年派》全球票房最高的国家。这是自中国引进美国分账大片后,中国电影市场第一次超越北美地区票房,具有历史性意义。
对于这部具有惊人视觉奇观和复杂哲学思想的电影,中国观众表现出了意外的热情,也让中国电影人开始反省,中国电影要如何才能重新夺回观众的热情和喜爱。
《王的盛宴》
本片经历了漫长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当年和本片一起开始筹备的《鸿门宴》已经在2011年底公映后,同样题材的《王的盛宴》才在一年后姗姗来迟,终于在国内公映。
如同陆川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南京!南京!》一样,《王的盛宴》公映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这次的风暴中心,并不是电影题材本身所带来的,而是在电影营销宣发过程中,《王的盛宴》营销团队主动承认使用“水军”来人为控制网络口碑,抵消竞争对手的恶意营销所带来的负面口碑影响。此事孰是孰非我们无法评判,但部分国产影片使用网络水军进行口碑营销,甚至恶意攻击同档期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化过程中的一大毒瘤,如果所有片方和相关部门不对此进行主动约束和市场管理,恶意的水军营销势必会给已经越来越艰难的中国电影造成更加恶劣的市场影响。
具体到《王的盛宴》这部电影,它是一部有着明显野心的电影,但是在呈现这个历史野心的同时,由于过于忽视观众的观影习惯,在叙事上过于跳跃、在风格上过于自我,在历史观上过于标新立异,从而导致本片被大多数观众所不能接受。在一部耗资上亿的古装历史题材电影中,显得有些过于自嗨,完全无法背负起投资方希望本片所承担起的市场压力。
《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导演在心头积郁已久的一个故事,可以说他之前拍的所有电影,都是在为这部电影做准备。在他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具票房价值的电影导演之后,冯小刚导演终于可以用2亿人民币的投资,来完成心中这个沉积多年的心愿了。
现在对《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就做出评价显然有些匆忙了。无论观众如何看待这部电影或者这个导演,我们都要对那段被遗忘然后又被提起的历史保持敬意。对于冯小刚导演这个岁数的中国导演来说,他们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无法忘怀的冲动,总觉得自己要对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说点什么,才算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导演的使命。在张艺谋、陈凯歌之后,冯小刚导演终于攒足了劲儿开口说了点什么。至于说它能不能被历史和观众记住,我们现在还是不要急着下结论吧。
【十二月】>>
本月共有17部左右的中外电影上映。作为每年竞争最为激烈的贺岁档,本年度在商业制作上最成熟的华语电影作品,都会集中在本月进行公映。2012年中国电影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就看这个月的表现了。在12月份公映的影片中,值得一提的影片有2012年最后一部进口分账片韩国电影《铁线虫入侵》,
以及国产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
还有王晶导演、刘伟强监制的《大上海》,
当然,2012年贺岁档的压轴大作,自然是一直备受期待的成龙电影《十二生肖》。
这些影片在本期节目播出时仍在影院内公映,其艺术质量如何,只能待来年再做评议了。至于说之前曾大张旗鼓要在贺岁档和观众见面的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
则继续发挥“一代失踪”的风格,从原定的12月18日推迟到了2013年的1月8日。不过对于屡屡跳票的王家卫导演来说,我们一天没能在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就一天不会相信这部电影真的会上映。
【年度综述】
由于电影消费具有一种特殊的“先付费后消费”的特点,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关注影评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希望影评能够起到消费预警的作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抵消电影消费的风险。
但是影评的这个基本功能正在被国内的电影营销行业所滥用,各种红包影评和水军营销正在极大地损害着中国电影的商业信誉,透支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心。这一点如果不能及时得以遏制,中国电影行业刚刚建立起的专业影评环节,很快就会面临消亡。
对于影评而言,为观众提供基本的消费参考,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合格的影评需要为观众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供观众自主判断这部电影是否适合自己去消费。因此好的影评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给观众提供一个好和坏的标准,而是要给观众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让观众自主做出判断。
同时,影评在摆脱了基本的消费参考功能之后,好的影评本身还是电影作品的延伸。电影就像寓言,而寓言本身不会讨论自己的意义,它需要别人来讲述寓言的道理。电影可以讲故事,但却无法讲述自身,一个电影导演所能说的所有话语,最后都隐藏在电影中了。
当电影上映后,导演不必再去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的电影,而必须要要解读的权利交给观众。这时,影评才获得了它不可替代的专属地位,它要将那些隐藏在影像之下的韵味和价值明确清晰地展示出来,以此让观众和电影之间获得交流和互动。在这个基础上,影评还有更高一层的含义。
影评对电影的阐释是合法的,但它的阐释却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影评也并不是要建立一套凌驾于电影之上的话语体系,而是要通过完整、系统的电影知识的梳理,以及基于电影史的评价范畴,对当下电影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最终为电影这门艺术建立系统知识。在这个层面上,影评人有很多任务,其中包括选择优秀的电影推荐给观众,对有争议的电影进行有效评价,对当下的电影现象和趋势做出判断,对电影风格的发展进行敏锐的观察,抵制营销谎言,发掘被遗忘的佳作,等等。这种电影评论的任务,就是争取电影艺术的彻底独立,让人们认识到,电影是一门有着独特语言、历史及其系统知识的艺术形式。
基于以上,影评必须要独立,而且应该尽最大可能争取完全的独立。独立性是影评与充满了商业气息的电影营销手段对抗的最重要基础。但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当电影的艺术创作都无法争取独立性时,要求影评做到完全的独立和超越功利性,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
无论如何,电影需要仲裁者。除去硬邦邦的票房数字外,影评是无法做到彻底的公允的。但是,尽管如此,影评人必须保持他们富有个性的判断力。影评人的个性不在于总能在不同的意见中准确地给出平均值,而是坚守某个原则不断发展和深化,不随波逐流,不见异思迁。影评应该比观众更能敏锐地察觉出电影中有价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真正的进步,也可能是让人气馁的倒退。影评是一种试图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取得平衡的工作,虽然它永远都不可能会获得完全的成功,但正是这样的努力,才能让影评成为沟通观众和电影的桥梁。
[第10放映室] 恭贺2013——2012电影回顾(冬季篇)完结。
以上文字版转自百度贴吧·[第十放映室贴吧黑暗骑士团]。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076836718
第10放映室
首播时间: 每周五 13:30
重播时间: 次周二 0:38
独播频道: CCTV-10
制片人:屠小文
策划:苏牧
主编:曲新志
撰稿:张勇
编导:宁燕军
摄像:贾博
灯光:小飞
制作:郎景超 闫伸
化妆:朱钎赫
统筹:朱燕群
监制:阙兆江
总监制:金越
撰 稿:张勇(网络名:张小北)
解 说:龙斌
主持人: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