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黎民百姓,可是在先秦时代黎民和百姓是不同的,黎民是奴隶,百姓是贵族

在上古时代还没有出现国家概念的时候,那时的人都是以一个个部落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部落之间也会经常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相互征战。

在炎黄时代,黄河流域存在着大大小小无数的部落,这些部落之间经过战争与兼并形成了几个大型的部落如黄帝轩辕部落,炎帝神农部落,蚩尤九黎部落,还有一些实力稍弱的部落,不过当时这三个部落最为强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个部落之间也时常发生战争,九黎部落最为强大,轩辕部落次之,神农最弱,为了自己的部落能够长久生存且不断壮大就必须争夺到更多更好的土地,九黎部落最先向神农部落发起了攻击,神农部落战败被驱逐到了一个叫坂泉的地方。

而坂泉又是属于轩辕部落所属,外人来到自己的地盘打渔狩猎种植,轩辕部落肯定不干,于是轩辕部落也对神农部落发起了攻击,结果又是神农部落输了,这就是著名的坂泉之战。

一个部落被打成这样,神农深知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部落首领,于是与轩辕商定联盟尊轩辕黄帝为盟主,就这样炎黄两个部落合二为一形成了炎黄族。

三足鼎立被打破成了二雄对立,为了所有部落的安定必须出现一个天下共主,炎帝已经出局,剩下的唯有黄帝与蚩尤,可是那怕轩辕部落与神农部落融合而来的炎黄部落依然打不过蚩尤统领的九黎部落。

九黎部落所向披靡,蚩尤也是野心勃勃的想要灭掉其余所有的部落成为天下共主,其他大大小小的部落为求生存全部聚集到了炎黄部落的旗下尊黄帝为盟主与蚩尤对抗。

结果我们都知道,黄帝赢了,蚩尤输了。

九黎部落一部分逃走南下,一部分被俘,要知道当时还是奴隶制,在战争中被俘那就意味着成为了奴隶,被俘的九黎族成了炎黄族的奴隶,炎黄族人将其称之为黎民。

当时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意思,民就是奴隶,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民这个字就是一把锥子刺进眼睛而成为瞎子的形象,当时的奴隶主都会将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并强迫他们劳动。

黄帝成为了天下共主,而他统领的炎黄部落联盟是由许多部落联合而成的,每个部落都是不同的姓,上古时代百不一定就是一百,他们好举成数,以百而言多,百姓,也就是很多姓。这些百姓并不是我们现在百姓的意思,当时百姓就是贵族,也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姓氏,百姓就是奴隶主,与之相对的黎民才是奴隶。

既然黎民是奴隶,百姓是奴隶主,那为什么后来他们又成了同义词了呢?

这都归功于土地私有制和宗族世袭制的出现,宗族世袭制促使了国家的出现,土地私有制衍生了大批的地主阶级,那种同种同收同食同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大批的百姓失去土地沦为了奴隶,失去了贵族的权力。

从此黎民和百姓就混淆了,于是慢慢的就将黎民和百姓连用称之为黎民百姓。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说黎民百姓,可是在先秦时代黎民和百姓是不同的,黎民是奴隶,百姓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