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游戏发现自我驱动

图片发自App

晚上下班到家后,儿子经常拉着我陪他一起玩积木、捏彩泥。考虑到亲子陪伴很重要,每每都答应。但我和他在玩的状态上差别很大,他兴致勃勃,主意想法不断,而我意兴阑珊,三心二意,时不时地还看下手机。

为何对于玩他能如此投入,而我却做不到?他能在这个游戏上找到极大的乐趣,而我却不能。

在我小时候,可不这样。至今我还记得,大夏天的中午跟小伙伴们在河边钓龙虾,或者用塑料袋在野外糊个帐篷玩起野餐,或者在秋收的稻场上爬到草堆上,那些回忆里都是充满了欢声和笑语的。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都长大了当然不会再对孩子们的这些游戏感兴趣,这些游戏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挑战,因此也就失去了趣味。

那我想问一句,长大后的我们是否还有和孩童时一样发自内心热爱的事呢?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事我们多被推着走,心不甘情不愿的。孩童时的好奇和热情从燎原之火变成了微弱烛光,如果不小心翼翼呵护恐怕都得灭了。

就拿自己来说,虽然大多时候陪孩子玩很难同他一样投入,但也有例外。有天晚上陪儿子玩彩泥,先是胡乱捏,感觉没意思,捏着捏着,想到一个迷你烘焙屋的主题,于是做个迷你汉堡,三明治,糖葫芦,棒棒糖等,看着一个个可爱的模样,竟然觉得越玩越有意思,结果那天晚上我和儿子都玩得很开心。

即便如此,我俩开心的动因却也差别很大,他是真心欢喜,觉得这件事有趣很好玩,是纯度很高的开心。这种开心属于内在驱动,这个驱动可以让他很投入地玩下去,越玩越有意思。而我虽然也有兴致玩下去,但有部分原因是觉得这个可以发朋友圈,能吸引不少点赞。这种开心属于外在驱动,为能获得大家认可。外在驱动很容易动力不足,并不能长久维持。

再细想,能引起我们开心的情形,无非两类,一类是发自内心,真心感兴趣,无视他人认可或反对,而另一类是来自外在,因获得认可而开心。

小时候很多事都是发自内心喜欢去做,各种调皮捣蛋,即使大人呵斥,也热爱不减。渐渐地,我们开始在意父母他人的看法,为获得他们的认可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内心孩童的热情也随之褪去。

等长大后,猛然发现被模子刻过的自己怎么跟别人都差不多,那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哪去了?

从前总觉得自己很无趣,尤其在工作环境中,如果和领导单独相处,连话都不会说了,能聊的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空气里都是尴尬。

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是我太看重他人评价,急切希望获取他人认可,想让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得到他人赞赏。但事实是,怎么可能!越是想表现,就越怕说错话,就越谨小慎微,也就越无趣。

当我看到自己的这个认知源代码后,认清来自他人的认可不可控。并且,即便获得了认可也只能说明你的行为符合了他人的价值评判标准。这样说来有些荒谬,为何我的行为不是以自己的价值评判为准绳,而是要去对标他人的价值标准呢?这只会让我成为一个迎合他人价值观的人,而这个人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我”。

当我看到对标他人价值判断不靠谱时,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只是听从本心,启动内在驱动的力量,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对于自我认识,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判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既夹杂着内在驱动,也夹杂着外在驱动,只是各自所占比重不同罢了。现在我的生活爱好多以内在驱动为主,而工作上也在逐渐由外在驱动向内在驱动转变,由为获得领导认可到为获得自我成长。很多优秀的职业习惯和素养是可以受用一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游戏发现自我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