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与战国的战斗队形是不一样的

这标题似乎有点吃饱了不饿喝足了不渴的意味,实则不然,不信你看《亮剑》开头中日本鬼子的进攻动作,是既不屈身,也不利用地形地物进行规避,毫无顾虑地直身向前,和战国时的战阵有什么区别?你再看《马石山十勇士》中的一场戏,大概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在遇到八路的袭击时,整个队伍岿然不动地依然保持着点名时列队的队形举枪还击,还不如春秋时的战阵呢。当然类似的戏远远不仅这两出了,最近这些年拍摄的影视中看到的步兵作战,差不多都是那个样子。

战争的最初形态就和今天喝多了酒的两帮人打群架没有什么区别,战前没有计划,战时不讲究队形,乱打一气。但大概到了殷商时期,战术史上便发生了第一次革命,这就是阵的出现。到了春秋时期,阵走向成熟,此时的战斗,便已经完全区别于一般酒鬼的打架了。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阵形的变化增多,战斗纵深加大,阵形更加灵活。经过训练的常备军在战斗中,各兵种、各战斗单位按作战任务布阵,按照统一号令进、退、攻、防,有条不紊,表现出极强的组织纪律性。实际上,即使这时的阵形,也远远胜过表现二十世纪的《亮剑》等影视中的战斗队形了。

火器应用于战场后,先是线式战术,再是纵队战术,然后是散兵线战术,战术的革命接二连三地暴发,并一次比一次更加成熟起来。

散兵线战术,是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线膛枪应用于战场后出现的新的战术。用最简单最外行的话来说,就是步兵在作战时,兵与兵之间是拉开了档子保持一定间隔的,它和早先的线式战术的区别是有一定的纵深,而不似线式战术那样几乎没有纵深。从清末编练新军一直到四十年代末,散兵线战术贯穿于整个近代,成为现代战术的内核。

这之后又出现了战术的几次革命,如集群式散兵战术、梯次快速集群战术、合同战术等,但这些却主要是兵团战术,除非军教片,一般影视基本涉及不到这些,因而这里只说步兵分队散兵线战术。

因为火器的发展,散兵线战术的散的程度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北洋练兵之初,大概在1895年前后,规定营的接敌正面在三百五十步上下。这是当时机枪基本没有应用于战场时的正面宽度。到了后来,日俄战争中机枪大量应用,北洋练兵操法中重新规定营的接敌正面为500米,队(连)的正面为150米。依此算下来,考虑到纵深梯次,每棚(班)的接敌正面应在40米左右。再后来,机枪、手榴弹广泛应用于战场,使步兵受弹密度进一步加大,步兵攻防的正面与纵深也就随之加大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一些军事强国规定连的进攻正面最大可达300米以上。到了二战时,许多参战国军队步兵排的攻防正面即已经增大到了300米。

如何运用散兵线战术,当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比如以班的进攻战斗来说,又分作战斗前进、散开、散兵线运动等等,而光是散开,又根据地形的不同分作散兵行、散兵半群、散兵群等数种散开队形。一般的观众没必要搞的那么专业,只要知道遇敌时应用散开就行了。

民国与战国的战斗队形是不一样的_第1张图片
图1  国军步兵操典中关于班进攻战斗中散兵线运动之一例

抗战前商震三十二军中流行的一首军歌中的第一句就是:“上起刺刀来,兄弟们散开”。“散开”,其实就是散兵线战术最最基本的法则。从北洋陆军开始,到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到从旧的营垒中杀出的工农红军,到抗战时到解放战争时的国共两军,基层指挥员在遇到突然情况时,用的最多的一句口令,就是“散开”。因为连发枪(指区别于单发装填的步枪,如套筒枪、毛瑟步枪、三八步枪等)的出现,使步兵受弹密度大大地增加,因而要求步兵在接敌运动中以疏开队形前进,与敌遭遇时则迅速拉开间隔成散兵线,利用地形,判明敌情,展开攻击或防御。

散开时兵与兵的间隔距离,各国稍有差异。二战前,日本步兵规定约四步,德国步兵规定在五步与十五步之间。这是因为日本与德国自动武器的装备存在差距的原因。中国的情形接近日军,国军操典规定:“班之散开正面,通常为五十公尺,纵深。约以六十公尺为限。散兵之间隔距离,依情况、地形及敌火而异,通常以五步为标准。”

这个正面与纵深不是死的,散兵间的间隔距离也不是死的,根据不同的地形与任务,它的伸缩是很大的,有时可能会相差10倍以上,而且也经常会发生不预期遭遇战,一时来不及展开兵力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极少。如果受地形限制,一般会成梯次地布置兵力,一波消耗了再上一波;如果发生不预期的遭遇战斗,突然受袭的部队一旦反应过来,不用指挥员命令,经过训练的士兵们也会很快地疏散开来拉大兵与兵的间隔成散兵线组织战斗,而绝对不会象《马石山十勇士》《正者无敌》中的日本兵那样在遇袭时就一直那么保持着受阅的队形举枪还击的。

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兵器的日新月异,适应新兵器的战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今天的战术与民国时期的战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单兵战术亦是如此。但既便是那个时候,单兵的战术动作也不是神剧中看到的那样子。比如说这战斗中运动采取的步度之选择,就有远距离(六百公尺以上)用便步,中距离(六百公尺)用跑步,近距离(四百公尺)用快跑,最近距离(一百公尺)用跃进、滚进、匍匐前进等方式;比如进攻运动的方法,又分作同时前进、分组前进、各个跃进等等;而每一种运动方式,又要区分多种不同的情况对动作要领有着不同的要求。这都是当兵的吃饱了整天必须操练熟悉的。

关于鬼子兵的分队运动接敌,看看当年的抗日将领是怎么说的。抗战时,粟裕曾在一次战斗总结时说,“敌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一闻枪声后即能迅速跳入草丛中利用地形隐蔽射击,以抗拒我军。”新四军苏中一分区三垛伏击战斗(1945年)总结中,对日本鬼子有这样的评价,“敌人的战斗动作是熟练的,战斗中时而爬行,时而滚进……射击技术也较优准确……同时敌人亦较顽强死不缴枪,”山东军区反“扫荡”战术初步总结中(1942年),说鬼子“非常注意利用地形、地物,特别注意利用地形死角运动与停止(山坎、小陡崖等),其部队多利用山沟、山背隐蔽集结待机,不注意观察搜索,不易发现。”怎么样?与《亮剑》中表现的鬼子的冲锋动作不一样吧?

日军步兵分队(班)的进攻,一般是先在400米至600米间的某点集结,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一波又一波如此循环,直到抵近敌方前沿。日本鬼子的班用轻机枪、也就是歪把子不怎么好使,又为了节省子弹,所以他们对之依赖并不象德国鬼子那么大,因而步枪各组之间,亦能互相掩护,向前跃进。

如与敌遭遇,则日军会遵循以下规则:(1)主动的夺取和守御地形目标;(2)下级指挥官勇敢而独立的行动;(3)对重要地形目标的迅速占领;(4)积极的战斗指挥。

民国与战国的战斗队形是不一样的_第2张图片
图2  日步兵操典中停止间散开示意图之几例。分别为纵队向前方散开、纵队向右前方散开、多路纵队向前方散开和横队向前方散开。

正是由于鬼子兵进攻时特别地注意隐蔽与疏散,有时甚至使我炮兵无法发挥威力。第一次长沙战役时,国军第十五集团军曾得到战区重炮的加强,但整整一天的战斗,却只打了五发炮弹,原因就是敌兵过于隐蔽,使我炮兵难以发现目标,而即使发现,又由于其兵与兵的间隔过于疏散和有地形地物的遮避,使我一发炮弹的杀敌效果,并不比一发七九步枪弹强过多少,因而对于炮弹并不充足的我军,为节省炮弹,也为免遭敌炮反制,竟不能施展。这和某些影视剧中一颗手榴弹即能炸毙敌兵一个班的情况,也是有极大的差距的。

两个例外情况: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战斗,不是说绝对没有密集队形,如日军的操典中规定:“密集队形者,盖用以维持军队团结力,且使指挥官之掌握容易也。”但使用密集队形是有条件的,“在敌火效力未著之处,务用此队形而停止、而运动,尤其在夜间,用此队形实施冲锋之事特多,更加浓雾之际及森林内战斗等特种之场合亦有用之者。”

除此之外,大概有两种情况是队形越密集越好的。一是攻入敌阵遂行白刃冲锋时。此时我之进攻已经接近敌阵十数米内,炮火早已不起作用,在手榴弹爆炸的烟幕掩护下,自动武器如机枪等也已无法施展,甚至步枪射击也已停止,敌我双方完全依靠刺刀决斗,可以无需顾虑敌火的杀伤,因而宜以最大密度的队形杀入,以二打一,甚至以三打一,以求在兵力和士气上对敌达成优势。

当然这不等于说白刃战就不需要阵形,就可以像打群架似的胡乱招呼。不是那样的,早就不是那样,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不是那样了。比如日军步兵操典对阵内战斗(白刃战),就有诸如由堑壕内移为冲锋之动作、与散兵壕上下之敌之格斗动作、跳入散兵壕内之动作、冲入散兵壕内之格斗、欺骗敌之动作等多达11种战术法则。国军这方面远不如日军操练的那么细密,但也同样对冲锋行动中轻机枪组干什么、步枪组干什么、班长及步枪组士兵在冲锋不同阶段的位置等有着不同于打群架的具体要求,不是可以乱来的。

二是当部队突入敌有坚固设防城市的突破口时。此时所面临的情形往往是突破口很窄,而突破口外等待冲锋的兵力兵器很多,进入突破口后敌人的防御正面又很宽、纵深很大,敌人的火力点经打击后可能暂时被压制但很快又将复活,也就是说留给攻城部队进入突破口的时间也极短暂,这就要求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动尽可能多的兵力兵器通过突破口进入敌纵深,并巩固与扩大突破口,因而必须以多路密集的队形像潮水一般涌入才行,再像运动接敌那样成散兵线疏开前进显然就不行了。

这样密集的队形,在遇到敌残存火力点射击时,在敌被压制的火力点复活时,肯定是会有伤亡的,但那也没别的选择,仍要继续以高密度队形不顾牺牲前仆后继地向里猛冲。如果此时顾忌伤亡而以疏散的队形投入,则突破口极有可能又被敌堵死,冲入的少量部队将被敌包了饺子,未能攻入城去的部队又要重新组织突破,这样算下来,费时不说,伤亡反而会更大。

其他还有没有什么情况可以使用密集队形呢?没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与战国的战斗队形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