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化、去默认化
选择设计者(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商家等享有选择设计权的主体)应当采用温和的引导策略来影响人们行为向理性方面努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以期谋求最大幸福;其本质就是功利主义下的自由主义——温和专制主义。
本周我们学习了《助推》,基于书中的观点,我把“默认化”定义为,选择设计者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而设计的可供大众自由选择、数量大于一的多个选项的组合策略。
去默认化,则是指大众在选择时,需要理性分析、理性判断、理性选择,从设计者提供的默认选项中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实现自身选择利益的最大化。
生活中的那些默认化选项
1.到底生几个孩子?
不久前“认知突围”知识星球有人问到这个问题。
从字面上理解,我觉得她应该是不想要二胎,但夫家有强烈要求。蔡叔的回答一针见血,令人印象深刻。到底要不要生,放在中国这样传统思想大行其道的国家、还是有不少的家长奉行传宗接代使命的前提下,好像不是一个人的事。
而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无疑是这些父母公婆的神助推,你看你看,这是为国家作贡献呢;你说你说,这不是为你们好嘛,将来有两个孩子好为你们养老啊;还有成长风险这么高,只有一个孩子,万一成为失孤老人,有你后悔的份!
政府提供了非强制性的选择:鼓励生二胎。和若干年前“最多生两个”“最好生一个”这样的说法没有本质区别,至于生几个,完全在乎你的选择。你有钱的话,也可以学张艺谋,多多益善。
2.双十一抢不抢
前些年做淘宝卖家时其实挺讨厌双十一,为什么呢?蔡叔有讲道:
那么究竟谁有动力去做助推的事呢?当然是既得利益者或者是既得损失者,助推的两种趋向,一种是趋于获得利益,一种就是趋于避免损失。(蔡垒磊蚂蚁私塾24周《助推》第5课)
双十一是淘宝的原创“发明”,如今还没到这个日子,各路商家就已经热火朝天铺天盖地宣传起来。搞得好像你近期不去买点啥都对不起这个日子、对不起广大卖家似的。但是双十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当然是商家营造的一个购物氛围。一个让你觉得不买点啥就亏了的虚拟假象。
年年都如火如荼,既得利益者,因为既有经验,期待来年再捞一笔。分得一杯羹但远远不及他人的,痛下决心分析原因,期待来年再战。所以无论销量如何,线上线下都打足了鸡血,势要在此一日一决雌雄。
商家在这个日子或者说这段期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平时不见得就没有。你买或不买其实它就在那里,所谓的优惠,无非不是换了一身行头变着法儿地让“理想很丰满现实更骨感”而已,终究还是要有人为商家的各种优惠买单。
3.商家套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明明你只想买点新鲜蔬菜,可是却要绕着超市走上一整圈?明明是黄金地段的超市门口,却摆满了使用和更换周期相对更长的洗护日用品;而你想买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总是被束之高阁或是必须弯下腰去才能拿得到;超市的图书售卖区总是在最角落,如果你想看免费图书,请往最里走;还有商场里的游乐园,对不起,必须从收银台经过才可以到达,而你带着孩子穿过整个超市,不买点啥,孩子能放过你吗?……还有各种VIP,时间越长,单位费用越低,你以为是时间拉长了、资产固定折旧增加吗?
请不要怀疑,这些全是设计者的套路,为的是尽可能多的增加你消费的频率和额度。
为什么要去默认化
你看,(设计者)既没有剥夺人们的自由选择,又达成了原本难以实现的目标。
对政府来说,应用这样的策略很有效,但对于你们来讲,要懂得识别这样的“诡计”,我希望你们的每一个决策都来源于“去默认化”,这样就算最后选择的还是默认,比如依然是交保险,也是更纯粹的属于自己的决策。(蔡垒磊蚂蚁私塾24周《助推》第1课)
没有人强迫你非要去超市买新鲜蔬菜,非要经过百货区被推销,即使你试吃|试用了,也没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要你消费……所有行为都是你做的选择,没人强迫你。
《助推》详细介绍了诸多选择领域以及如何实现理性选择和利益最大化,包括日常生活、社会运作及政府执政等,其实这本书用两个字来描述就是——“选择”,但选择背后面临着是一个超智慧的策略。这些选择行为本身就预设一种自由主义的理论即选择的主体都有权利做出自由的选择,选择本质上就是自由的一种体现。但是自由要有限度,不可以无限的自由,对选择而言,其应当要有一种限度即实行一种理性选择,而不是盲从选择的行为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王守财)
你看,商家为了避免大众行为引起资源浪费,所以对商品的摆设用尽了心思,目的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我们呢,其实也要和商人一样,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既然我有自由选择权,那为何不按自己的目的行动呢?所以,你想生几个,你说了算,你要顾忌的只是家庭合伙人——你的老公的意见;双十一购还是平时购,你说了算,你需要算计的只是你的需求和腰包;面对商超的套路,请一定记得自己的目的,不要随便被诱惑……即使最后你做的决定与这些选项设计者的默认选项一致,那也是你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这世上没有人能替你选择,因为你才是所有决策的承担者。
如何去默认化?
既然默认选项是设计者的各种套路,去默认化的过程是理性思考、合理选择适用自己的那个选项的过程,那么如何去默认化,问的就是如何决策了。
如何决策,我觉得有三点需要考虑:
一是目的。你要的是什么,决定了你怎么做选择。
你要去北京,就不能选择去往广州的火车,除非你需要去广州;你要好成绩,就必须努力,不可能天天玩得忘乎所以还期待做作业时有如神笔马良;你要高工资,就得兢兢业业,不然你还指望吊儿郎当能加薪升职?
二是认知。只有知道更多信息,才有可能通过独立思考,全面理性分析后做出明智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前做生意都是投机倒把,农民只会种地,学生也是毕业后能分配工作就感谢天感谢地,后来变成“不管你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市场给大众带来的更加宽广的选择。
当你知道,哦原来我去深山里收点鸡蛋拿到集市上就赚得差价,拉台机器回来压点面条,就能用20元的面粉换30元的钞票……现如今呢,原来写得足够好的人不必要非要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只有被印成铅字才可以获得来自报纸杂志的稿费。只要哪方面比大多数人做得好,就可以在各种平台获得比大众更高效的收入。你也知道了,赚钱的途径那么多,这再也不是N年前出卖力气才可以换钱的时代了。
买保险、选学校、择偶、找工作……无一不是如此,你只有更加了解它们的本质,才能做出对自己当下最有利的选择。两眼一摸黑胡乱任人支配,那是上个世纪没解放的社会才有的事。
三是经济能力。没有可以自由选择的能力,全部都扯蛋。
钱不是万能的,但钱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足够的经济实力则可以解决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不要鼓吹有铜臭多么不堪,若你不爱钱,那你赚钱干什么?!乞丐都讨钱呢,更何况你是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
当你有追求、有见识,知道能怎么生活得更好的时候,却发现一贫如洗,一个子儿都拿不出,那不就是每走一路都扯着蛋么?!
最后提醒一下,我们要让大家“去默认化”,不代表从一开始就要反对别人对我们实施“诡计”,正确引导是很有效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顺从”默认,好的引导要鼓励,因为好的引导对大部分人有益,而仅仅对于私塾学员来讲,要有“去默认化”的意识和能力,仅此而已,希望大家要能够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有能力去默认化,然后决定上不上套。(蔡垒磊蚂蚁私塾24周《助推》第1课)
借蔡叔的话结尾,期待大家都有“去默认化的意识和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