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为什么也能成就事业?——人的四分法与不同类型的成功策略

笨人为什么也能成就事业?

大学毕业20年的聚会,会带给同学们一些困惑:当年班级里那些极其聪明的家伙,或者说当年那些学霸们,有一小部分继续开挂,成了让大家仰慕的天才人物。但是多半儿成绩平平。有些一事无成。

那些原本学习成绩平平常常,甚至是那些让人感觉很笨的人,其中也有一部分崭露头角的。成绩也许没有天才人物那么大,但是事业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人的精神面貌也似乎是换了一个人。

这种现象有些诡异,不符合我们对笨人和聪明人的认知结构。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实让我们诧异,肯定不是现实错了,而是我们的认知结构不能容纳。

我们用笨和聪明划分人的思维框架,可能需要到来一场小小的范式革命了!

笨和聪明,肯定是现实存在的,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承认。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极有可能,只从笨和聪明这一个维度认识人很不周全,我们一定遗漏了其他维度。

我们可以从笨到聪明画一个横坐标,再把成就从高到低画一个纵坐标,人就可以被分为4类。这样会精细一些,但是,这样也只是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拿来指导认识还是很模糊。认知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拓展,才是一个优雅的认知结构。

那么,我们放弃前面所说的这个坐标系吧!从一个更容易客观评价的视角来建立新的坐标系。

现在,我们把思维从慢到快画一个横坐标,由浅到深画一个纵坐标。4个象限分别是,(1)慢速而浅薄,(2)快速而浅薄,(3)快速而深刻,(4)慢速而深刻。

快速迩深刻的,我们叫他天才。

快速而浅薄的,我们叫他快才。

慢速而深刻的,我们叫他干才。

慢速而浅薄的,我们叫他蠢才(蠢材)。

现在是不是清爽多了?

这样重新划分,我们对人的思维类型的认知,至少深入了一步。

这4类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策略:

天才人物,不用我来置喙,尽情挥洒自己的天才就好。

快才们请放慢你的脚步。遇事多做深入思考,要学会层层分解事物,要多一些耐心,锁定目标做持续地努力。

干才们兴趣爱好要少一些,目标应该单纯,最理想的状态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即使你是个蠢材,也无需灰心丧气,更不能好高骛远,瞧不起或者不肯干小事。最好是去做某个干才人物的追随者,帮助干才完成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蠢材必须学会服从,要老实听话,极端认真地按照指令去不走样地做事。要勤快,不可以偷懒,更不能自作聪明,那样的话你就会由蠢才变成废材,我们家乡的俗话称他们为废柴,就是拿来烧火都点不着的意思。

蠢材也能成才。佛陀收了一个笨死了的徒弟,连一句咒语都记不住。佛陀让他专门扫地,每扫一下,就说一声——扫帚!日久功夫成,他居然开悟了。他明白了佛陀的教导就如同手中的扫帚,扫除人的一切私心杂念,内心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算计,不纠结,就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已经回答了文章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吗?我想已经回答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笨人为什么也能成就事业?——人的四分法与不同类型的成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