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沐渔
2019开年至今的综艺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老牌综艺集体哑火,市场新秀观察类与偶像养成类持续占据话题榜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优酷《以团之名》与爱奇艺《青春有你》先后开锣,而腾讯视频的《创造营2019》也在继迪丽热巴之后,又公布了一名导师成员——苏有朋。
身为华人团队偶像鼻祖“小虎队”成员的苏有朋,在许多70、80后心中留下了关于偶像的第一抹印记,而苏有朋在95后、00后眼中的角色则更多是演员、导演。小虎队成员从唱跳偶像到影视演员,再到影视制作人、投资人的转变,可以说是当下国内诸多偶像成员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选秀新势力:演员出任偶像导师
走过偶像养成元年,今年的选秀养成节目无论是在导师阵容、赛制规则还是在应援打榜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升级。其中,从节目中不可或缺的明星导师来看,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偶像养成网综的集大成者,其导师均来自于偶像出道或歌手出道等与节目的专业性密切相关的艺人。
从“归国四子”中的张艺兴、黄子韬,到王嘉尔、程潇、周洁琼、王一博等同样拥有早期在韩务工经历的韩流偶像;从S.H.E成员陈嘉烨,到亚洲舞王罗志祥为代表的本土偶像;从歌唱选秀出身的张杰,到音乐制作人李荣浩、胡彦斌为代表的音乐人……
韩流偶像、本土偶像、音乐偶像,选秀中导师们的专业与节目的专业性都可谓相当契合,而从今年腾爱优三家的偶像养成网综布局来看,《以团之名》特聘老师黄晓明,《创造营2019》男团发起人从韩流偶像黄子韬变成新晋金鹰女神迪丽热巴,再到近日曝光的苏有朋,演员在选秀类节目导师中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演员的唱跳实力能否胜任导师席位?演员的专业点评能否令人信服?演员能为选手带来什么帮助?成为萦绕在此类导师头上挥之不去的问题。
早前,杨幂出任《明日之子》三大赛道导师之一时,也曾一度引发观众的质疑之声。“代表作只有《爱的供养》,也好意思指点别人唱的好不好?”、“别人在认真点评,她却只会‘杀到我了’‘没有杀到我’‘很杀’”。受市场对杨幂专业接受度的影响,最终《明日之子》第二季选择由杨幂担任厂牌星推官,削弱其在专业点评上的不足。
演员身份出生的艺人本可在与自己专业更为对口的节目中大展身手,如章子怡之于《我就是演员》,凭借其对表演独到的信念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与认可。而演员出任偶像选秀导师,则难免需要面对更多坎坷。
偶像进军影视,二者之间分流跨界未停歇
专业度不够、综艺感不足、观众不买账,演员出任偶像选秀导师并不顺利,而涌现出这样一批以演员身份为主的偶像导师,是市场的偶然之举吗?在这份偶然之下,又折射出了当下偶像市场怎样的冰山一角呢?
唱跳偶像出道,完成基础圈粉之后,转型演员发展,这已成为国内诸多偶像成员事业发展的常规轨迹。既然偶像最终的归宿是演员,那么在最初请来演员做导师似乎也能顺理成章了。
与其说是节目需要什么样的导师,不如说是选手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当下以唱跳为项目评选的选秀节目中,选手们的目标早已不是唱跳,甚至其专业也同导师一样不是唱跳。如《星星美人鱼》《超次元偶像》等其选秀角逐目标便是针对相关影视项目输送演员,而从《青春有你》《以团之名》的练习生名单来看,其中也不乏已经以演员身份为观众熟知的选手。
一直以来,偶像与演员之间的跨界与分流便从未停歇。
为了红得更长久,为了事业转型,亦或是简单为了生存获得曝光,偶像跨界演员早已是业内的老生常谈。而受专业门槛影响,题材角色限制,口碑好感消耗,又使得偶像从粉丝圈进军影视圈的计划往往折戟,反而不得不抓紧本有的饭碗。
在韩流偶像中,“归国四子”都已分别在影视圈完成了这场“圈地自萌”的运动,吴亦凡主演了《老炮儿》《西游伏妖篇》《原来你还在这里》;鹿晗主演了《重返20岁》《择天记》《甜蜜暴击》;张艺兴主演了《好先生》《老九门》《一出好戏》,新剧《黄金瞳》也于近日定档;最末端的黄子韬也在去年借《谈判官》完成了其跨界演员的第一步,今年则有《艳势番之新青年》蓄势待发……此外,王一博的《人间至味是清欢》,周洁琼即将播出的《大唐女法医》,韩流偶像凭借自身在粉丝圈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深谙“唱跳养成、演绎出圈”的成长法则。
而在本土养成偶像中,尤以TFBOYS为代表,王俊凯的《天坑鹰猎》,王源的《大主宰》,易烊千玺的《艳势番之新青年》,虽然个别未能顺利播出或尚未播出,但“三小只”都在成年之际完成了独立主演影视剧的演员试水。
同时,在综艺选秀偶像中,曾经《快乐男声》的魏晨、陈翔,《超级女声》的何洁、张含韵等也都在走红后,拓展了演绎事业,但在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中也都最终没了后文。其中,只有俞灏明可以说是选秀出道后成功转型演员的典型案例。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艺人偶像出道到跨界参演影视剧的周期也正在不断缩短。刚于养成元年走红的偶像新人们便已成影视圈炙手可热新星,杨超越爆出演《长安诺》剧照引热议;孟美岐因《诛仙》与李沁出现番位之争;陈立农《轩辕剑》合作鞠婧祎……
而在偶像与演员跨界不断之中,二者之间的分流也日益显著。偶像即便参演了头部影视剧,市场对其的定性往往仍是人气偶像,当红演员与人气偶像之间的鸿沟不是简单跨界能够填补的,且在这一过程中,偶像演技能否受到市场认可?粉丝之外的观众是否买单?也成为了制作方在偶像流量光环之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专业门槛之下,偶像进军影视一旦失败,往往会波及到其现有的人气口碑,得不偿失遭到反噬。因此,不少偶像对影视领域都是浅尝辄止,主业仍以唱跳为主,综艺影视成为维持人气的副业,与演员之间仍然存在明显差异。
是以,尽管偶像与演员跨界不断,但二者之间的分流也是市场变迁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