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

1.    前言
前些日子看到厦门大学教授举报校长一事,并没有想到此事会和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也没有仔细去看到底是谁在做这个事情,是什么样的关联。直到2014年7月9日晚上,突然新浪微博有人提到了我5月份的一篇博文,提到了那次发现的抄袭事件,我才发现:任何旧闻都是新闻,任何新闻都可能是身边事。
下面我们就这个事件一步一步展开讨论。
2.    抄袭还是造假
这个事件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期间,谢博士添加了我的微信,并做了一些对话。
2.1    认同文中有著作权属于我的文字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1张图片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2张图片
以上两张截图是谢博士在新浪博客添加我为好友时发给我的纸条,因为我的博客设定为非好友评论都必须经过审核才能发布,因为经历过很多账号发布广告式留言。
关于这个勇气责任担当是否是谢博士,请看她的留言:“我很少用博客,经常用微信,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您的微信号,也搜我的微信18********7,谢谢!谢灵”我添加该微信号后,看到了谢博士前几天的微信朋友圈声明,因此可以确认这就是谢灵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冒充: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3张图片 
谢博士留言说:“经朋友提醒,今天到您的博客来看看,发现您也是一个很正直做学问做事的人。但我要对你说,我非常痛恨剽窃抄袭, 我论文上所显示的有关您的内容,是访谈对象提供的,我事先根本不知情。而且的确如您所说,我根本没看懂您的东西,我也不必要看懂,因为我只需从访谈者所提供的线索中找出我所需要的绩效指标出现的频率等与我有关”
2.2    四天三变——对学位原创性声明的侮辱
从7月9日晚上开始到7月12日,是双方隔空对话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发生了一场很戏剧性的事情。
论文原文中写道:“以下是我们在第一轮访谈中和第一位受访者——质管中心负责人谈话录音的一个小片段:”
当我质疑的采访发表后,谢博士通过一些渠道表示说,这不是录音片段,二是企业提供的材料。
第三天,当我质疑简文发表后,谢博士宣布说,原材料丢失,很后悔没有能保留全部的调研材料。
第四天凌晨接到信息,谢博士又变了,说原材料都有,只是不能提供,她只能提供给学术委员会。
这些变化,到了最近和她的沟通中,她却坚持企业不同意提供给我,只愿意提供给学术委员会。
先不说这些材料是否还存在,单这些变化,已经涉嫌学术造假了。也就是说,违背了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声明,而且被连续不断的修改。
2.3    案例的重要性
暂略。

3.    最初的最初
2014年5月18日,一个人加我为好友,问我这篇文字(http://blog.csdn.net/qingrun/article/details/2256951)是不是我写的,我回答说是。
话题就是这么展开的。
对话中,我知道了可能这位厦大的老师引用了我2004年发表的blog文字,还修改了我的身份,于是,我找这位朋友要来了这篇论文,做了详细的阅读和分析——我想看一看是引用,还是抄袭。
当我看到论文首页指导教师名字上的黑框时,我觉得我必须要认真仔细的阅读,不能让老人死不瞑目。
我当时的心态是这样的: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4张图片 
其实,她论文中只要有引用声明,我也就无所谓了。
但是,该论文最初的原创性声明如下: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5张图片 
更严重的是最后的结果:
我看到了该学位论文中对我大段文字的引用和少量拼接修改,更为失望的是没有看到该学位论文中看到我博文的引用说明,这实在是对前面这个声明的一个强烈讽刺,更是对已故的余绪缨教授的侮辱。
学术论文之间的相互引用,必须标明引用来源,这是对原作者的尊重。这时候,我不清楚谢灵副教授是为什么没有标明引用关系,是感觉引用我这个学士的文字会让她这个博士丢脸么?难道忘记了小学就应该学过的“不耻下问”么?
当天晚上,我发表了对话blog,表明了我的态度。但是,我并没有想要利用这个事情,所以,后来也没有就这个事情进行任何的进一步行动。
下面的内容是向余老致敬(此文引自2007年一位厦大毕业生追悼余老的文字,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university-56479-1.shtml):

大概是去年(2006年)吧,已经80多岁的余老再次做出了惊人之举。但这次惊人,不是学术上的,而是人事上的。余老先是举报厦大会计系主任欺世盗名,举报信石沉大海之后,居然开始使用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网络——来自曝家丑(参见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776364.shtml)。这次举报果然轰动一时,但轰动过后,却是一片寂静。要说有什么效果,大概就是厦大会计系的主页再也上不去了。堂堂厦大会计系,中国会计学教育与研究的第一重镇,居然没有自己的主页,也可算是21世纪中国的一桩咄咄怪事。于是中国管理会计奠基人余绪缨逝世的消息,也只能侧身于管理学院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果然毫厘不爽,但是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另当别论。

继续向余老致敬,虽然我已经不是那个愤青的年龄了。


4.    发现
2014年7月9日晚8点左右,我还在公司加班,休息时看了一眼新浪微博,发现有人@我,于是,打开来看了一眼,看到了下面的内容: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6张图片 
我还不太相信,于是点击风大池的链接进去看了一下: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7张图片 
好吧,但是下面对我进行了部分信息的人肉,让我感觉好像突然间被人扒得只剩下内衣了。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8张图片 
心里暗自庆幸,还好他们不是软件行业的人,否则,我还会有更多的信息被展示出来。
该文后续写道:

谢灵的2012年博士论文号称访谈了八位案例企业的专家,并且在博士论文中贴出了和第一位受访人的谈话记录。然而谢灵的博士论文唯一贴出来的内容却是抄袭的内容,而且捏造了一个案例企业的质管中心主任角色,通过这个角色的嘴说出抄袭来的内容。质管中心主任角色是捏造的,和质管中心主任的谈话内容完全是抄袭的。其抄袭过程如下: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9张图片
谢灵在博士论文中第六章第四节第二小节有如下说明:“我们从企业中挑选了包括部门经理和核心员工在内的八位专家,他们在各自领域有独特专长、训练有素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我们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两轮访谈。” “第一轮访谈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专家的‘业绩故事’……通过业绩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专家做什么工作、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完成组织目标并取得优秀业绩;取得这些业绩的主要动因是什么;这些动因之间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业绩动因和结果之间的时间滞后如何等问题,这些问题代表了专家对组织如何取得成功的各种关系的理解,提供了个人的心智数据,为后面关键成功因素因果关系图的建立提供了客观依据”。根据第一轮访谈的录音,谢灵领导的案例企业项目小组选择计算机辅助方法构建KSF因果关系图,在第二轮访谈中,上述的八位专家亲自参与制图过程。
  谢灵在博士论文中贴出了在第一轮访谈中和第一位受访者质管中心负责人谈话录音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是谢灵在论文贴出唯一一个片段,然而却刚好就是抄袭的片段。片段内容摘录如下(完整版内容在第六章第四节第二小节119页,pdf136页):

  “质管中心主任:…我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注:所谓人件集就是讲述人件的一些实例和一些扩展方面的内容。包括团队组建、技术管理、环境配置等等,主要是讲述以人为本的软件开发到底如何进行。)我们正在进行代码库、文档库和过程库的构建,代码库主要是构建代码基础库,降低员工的重复劳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共享性,……代码库主要是对代码的分类管理,要求每一个从事维护的技术人员撰写维护文档和代码功能说明书,通过配置管理软件来支持,或者自行开发一个简单的检索管理工具都是可行的;文档库实际上是文档资料库,存储企业开发过程文档、文档模版和相关资料,其中也包括竞争对手资料和合作伙伴资料,然后也通过类似的工具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内的通用。……价值观这些隐性的东西是是不可复制的,复制下来对实际的项目也没有必然的好处,然而方法论我觉得是可以显性化的,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比较完整具体的来做。不过,每一个人的方法论其实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要做,就必须在企业内形成统一的方法论,至少是在项目组内,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项目的进行,也使得项目的质量有了一层保障。
  实际上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虽然作标准并不是目的,但标准是必须有的,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这也就是在CMM3 以上级别和其它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那样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现在还要考虑的是知识库建立起来了,采用什么办法使大家有意愿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类似CSDN 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需要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我最近向王总推荐过的一种如何激励员工有效使用和共享知识库的方法是: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企业给予25 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0 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企业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既不惩罚也不奖励,但是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每次惩罚20 元。维护代码库时,员工自动给代码升级的每次次奖励10 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使用知识库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然而在2008年4月7日13点53分 CSDN网站上的一篇博客 中,博客作者青润贴出了他和朋友在2004年8月的一次讨论,内容涉及到企业知识库(包括代码库、资料库、文档库等)的构建以及企业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构建。博士论文作者谢灵在2012年的博士论文中号称是访谈录音的片段,其内容完全是抄袭自这篇博客中博客作者和他朋友的谈话内容。谈话内容整理如下(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qingrun/article/details/2256951):

  “2004-08-10 07:36:12 青润
  我最近在考虑软件企业知识库构建的问题,今天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所以,今天我特别高兴
  2004-08-10 07:39:43 青润
  就是讲述人件的一些实例和一些扩展方面的内容。包括团队组建、技术管理、环境配置等等,主要是讲述以人为本的软件开发到底如合作。
  2004-08-10 07:56:27 青润
  代码库主要是构建企业代码基础库,降低企业的重复劳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共用性。这在两年前我到四川院的时候提出过做法和具体的操作措施,技术人员很支持,不过,因为工程的问题,就没能做起来。
  2004-08-10 07:57:48 青润
  代码库主要是对代码的分类管理,要求每一个维护的技术人员撰写维护文档和代码功能说明书,企业内给以相应的支持和奖励。在积累的时候,通过配置管理软件来支持,或者自行开发一个简单的检索管理工具都是可行的。
  2004-08-10 07:59:05 青润
  文档库,我想修改为文档资料库,存储企业开发过程文档、文档模版和相关资料(包括竞争对手资料和合作伙伴资料),然后也通过类似的工具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内的通用。
  思维模式、价值观都是不可复制的,复制下来对实际的工程项目也没有必然的好处,所以……。
  方法论我觉得是可以显性化的,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具体出来做完整,不过,每一个人的方法论其实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要做,就必须在企业内形成统一的方法论,至少是在项目组内,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项目的进行。
  2004-08-10 08:14:04 Wonder
  错了,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但作标准并不是目的。
  2004-08-10 08:15:34 青润
  但是,标准是必须有的,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
  2004-08-10 08:16:42 青润
  是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那样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
  2004-08-10 08:30:02 Wonder
  比如知识库建立起来了,人们是否有意愿,如何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
  2004-08-10 08:31:17 Wonder
  类似CSDN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是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
  2004-08-10 08:32:33 青润
  比如对于代码库,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公司给于20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10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公司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不予惩罚,也不奖励,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惩罚20元每次。维护代码库,给代码升级一次奖励5-10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的使用和沟通交流的。”

以上这段文字看到后,我又查询了少量(最近确实太忙,所以,没有很仔细得去查更多信息)关于厦大最近的新闻,心里叹息,这个世界实在太小了,和我二十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厦大怎么就和我挂上了关联?
不过,无论如何,在这里我都不能评价厦大和谢副教授之间的事情,我能够评价的就是这篇论文引用还是抄袭的事情。
5.    科研训练的基本功
1999年,我第一次跨入中科院的大门,进入的是号称国际上五大材料学基地之一的一个研究所,在这里,我跟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高工(那个年代的老高工可不是现在的高工水平)董祥林老师做摩擦学研究,这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工作。
在这里,我受到了很多科研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至今我还记得董老师的音容笑貌,记得第一次见面他就对我说,他这里出去的学生个个都是优秀毕业生,每个的论文都是优秀学位论文。
我记得,我们为了一篇论文的发表往返进行了多达十五次的检查和纠错,过程大体是,我们写完后,先内部找一个人进行检查,把检查的结果进行修改后找一个外面(也就是其他实验室的人)进行论文审查,然后再修改,再进行内部的检查,如此反复。这样的认真精神,在目前的中科院机构里面,至少在我5年后重新进入中科院的时候没有再次看到,于是我第二次离开了中科院体系。
我们的每一步试验都要求来源于实验数据,发生了任何偏差和与推导思路不同的试验结果,都要重新分析问题的来源,查找原因,甚至修订我们原来思考的试验结果目标,对于原始实验数据绝对不能做任何的修改——前段时间一个北大毕业三年的博士哥们对我说,他一个师姐经常修改实验数据为了得到和自己推导相符的结果。
如此,在1999年2月到6月间,我曾经有两个月的很多个晚上是在那个实验室一个人度过的,我始终记得:我一组滑动摩擦需要经历52分钟(通过闹钟定表48分钟提醒,然后去看摩擦计数,摩擦计数偏差在1个往返以内),然后每个摩擦试样需要打7条磨痕曲线,以便于计算磨损量,每个实验样片最多只能做3条磨痕就必须进行换新,每个滚珠也只能做三次试验,而且要保证每次实验的接触面都是全新的。
那些夜晚,我听着外面的各种虫子叫声,手里拿着书,手边两个闹钟,桌上一部电话机,旁边是一台50年代从英国背回来的往复式摩擦学试验机在不断地往复滑动着,发出悦耳动听的金属摩擦声音(不锈钢滚珠和45号碳钢之间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么?)。
毕业答辩时学校给每个学生限定为12分钟,此前和我学校的导师沟通过答辩的细节,结果,一上现场我就忘记了哪些套词,我还清晰地记得,毕红运老师当时就向后一仰身,意味着完蛋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我后面连续讲了差不多有20多分钟,系里最严厉的那位老教授问了五个问题,其他老师甚至问题都没有问出来,就结束了。在外面的同学都以为我死在里面的时候,我出来了,结果显然是优秀。
这样的精神和做法,我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对我的每一步工作成果都在严格要求,甚至因为我的严格,《程序员》杂志的新编辑都不喜欢用我的稿子,因为我要求每一个字的修改都必须通知我才能做。
6.    现在的科研院所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7.    论文与博文的对比
其实前面那位天涯的文章已经做了很详细的对比,这里,我作为原作者还是做一下对比分析比较好。
注意:这里为了保持真实性,引用过来的文字,我尽量采用截图的方式加上页面标记的方式进行。
7.1    参与人介绍
iTSP组成立于2001年,起源是一群在csdn软件工程板块讨论问题的家伙,2002年初这群家伙想要做一个软工辅助工具,当然后来没做成,却留下了这个组织,一般人很难进入这个群组,到现在成立十多年,也只有十多个人,都是些老家伙,所以,绝对没有某些人所假设的所谓万一谢博士匿名在其中参与呢?抱歉,群里的每一个人我都见过现实中的人,也都知道他们的身份,并且明确都和厦门大学没有关系,更不用会和这位谢博士有任何关系。
讨论中提到的部分人员是真实姓名,但是大部分都是网上常用的名字:
老太婆3在当时就是浙江天正软件的副总经理,浙大化学系毕业的哥们。
Wonder软件开发领域的老油条。
吴刚毅是杭州某软件公司的技术老宅男。
七律与骑驴当时是浙大在读博士,毕业后进入了浙江省高院,现在在新疆锻炼。
7.2    论文涉嫌抄袭部分
该学位论文中涉及到我的blog文字内容是从第六章第四节第二小节P119开始,着重将我那段对话中涉及到知识库体系构建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摘录。截图如下:
图略,请自行查看该论文P119-127页。
以上内容基本来自我2008年4月7日发表的blog文字http://blog.csdn.net/qingrun/article/details/2256951,而这篇blog文字是来源于2001年我和几个工程软件行业的弟兄形成的一个民间组织iTSP软件工程工作组在2004年8月10日QQ群中的对话内容。其中只是做了少量的文字拼接和重组,下面逐一分析。
7.3    P119页中
“我最近的首要任务是做知识库构建的工作,我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
来自:
2004-08-10 07:36:12 青润
我最近在考虑软件企业知识库构建的问题,今天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所以,今天我特别高兴。
分析:
基本上是原文照抄,只是修改了几个字。《人件集》这本书是2004年前后翻译出版的,而国内看过的人并不多,销量不好,其中有翻译的原因,2005年的时候曾经降价到8块多,我在中科院的时候又买了一本。而2008年以后再去讨论这本书,基本上市面上已经没有销售了,因为该书早就过了存留期而被销毁了。此后再出版是2011年底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翻译,这本我就没有看过翻译效果了。
对于软件行业的从业者,会很快将这种优秀的图书看完,并且总结出来,但是,此后不会反复提出,我也就是在2004年的时候提出过几次,后来就逐渐形成自己的应用方式和观点而推进了。
如果谢博士想说这位质控部主任是在2007-2011年间看到的这本书,然后接受采访,我只能说,这位主任或者谢博士之中肯定有一位是魔法师?
7.4    P119页中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7.5    P119页中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7.6    P119页中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7.7    P119-120页中
“至于过程库就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形成不同的要求;做这些工作前还必须解决好检索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全文检索、关键字检索还是分类查询中进行选择。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情做好,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质量,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并为项目和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提供完整的信息支持,这是提高CMM级别的前提条件,也是目前我这个团队的主要奋斗目标。”
来自:
2004-08-10 08:02:15 老太婆3
我也想过做这种东西。但我的感觉是,如果没有解决好检索问题,建立这些库,意义不大。
2004-08-10 08:15:34 青润
但是,标准是必须有的,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
目的应该是对问题的解决,是吧?
2004-08-10 08:15:57 Wonder
哈哈,qingrun你的关注点就在如何作标准。所以。你关心这个。

分析:
对我们原文进行了提炼和抽象,扩展了标准,并把我提到的CMM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
2001年我所在的公司的部门通过了CMM3级评估,在这个评估中,我作为分析设计组的组长经历了全过程,期间我看到了度量的价值,2002到2004年在电信期间开始进行过程度量和结果度量的思考。2004年做了一个自有软件——商务软件需求度量工具,被朋友评价为终成先烈的作品。2008年形成了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第一版,首发于熊建国还在的IT168,经过两年的提炼和修改形成了2010版纳入到我唯一那本书《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的第二版中,成为独立章节,期望能有一天在一个公司可以进行全面的实践。

7.8    P120页中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7.9    P120页中
“实际上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虽然作标准并不是目的,但标准是必须有的,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这也就是在CMM3 以上级别和其它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那样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
来自:
2004-08-10 08:14:04 Wonder
错了,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但作标准并不是目的。

2004-08-10 08:15:34 青润
但是,标准是必须有的,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
目的应该是对问题的解决,是吧?

2004-08-10 08:15:57 Wonder
哈哈,qingrun你的关注点就在如何作标准。所以。你关心这个。

2004-08-10 08:16:38 Wonder
这个和隐性知识挖掘本身无关,而是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所以应用层面和基础层面的问题应该分开考虑

2004-08-10 08:16:42 青润
是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那样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

2004-08-10 08:17:01 青润
这点我同意。

2004-08-10 08:17:05 Wonder
而且这些东西应该只是在需要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组织内才有效。

2004-08-10 08:17:30 青润
不过,这可以考虑在项目组中进行统一,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2004-08-10 08:17:49 青润
至少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2004-08-10 08:17:50 Wonder
比如一个研究性的环境中,研究方向是完全发散的。这时候就不需要标准。标准是一种束缚。
但在某个研究方向上,可能需要项目性的组织,这是需要某些标准的。

2004-08-10 08:18:04 Wonder
所以要看你应用的环境了。

2004-08-10 08:19:24 青润
呵呵,那是研究性项目,和工程项目是不一样的。
不过,就算是在中科院,也有它的方法论,只不过,每一个实验室,每一个新的方向的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所用的工具差异也很大,但是,还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同的地方的,这也就形成了很多统一的工具,比如显微镜、秤、显微成像系统等等。

分析:
这又是一段提炼,而且原文抄袭了我最重要的一句话:“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对这句话是完整的照搬,没有任何修改,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理解了CMM到底是什么。但是,她真的不知道CMM是什么。因为在中国大陆的评估中,大概应该是2006年以后(时间可能不太准确),已经统一升级为CMMI,而不是CMM。因为我的对话是2004年的,所以,当时仍然是CMM这样的称呼。
在这里,我很想知道2012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居然出现CMM3而不是CMMI3的原因,如果这个原因不是抄袭,还能有别的可能么?我相信对于厦门一个非常大的软件企业到了2010年前后,也一定宣传的是CMMI3,绝对不是CMM3。
谢博士不是软件行业的,她不知道,我可以理解,但是企业不知道,绝不可能,这也算是抄袭铁证之一了。
7.10    P120-121页中
“现在还要考虑的是知识库建立起来了,采用什么办法使大家有意愿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类似CSDN 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需要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我最近向王总推荐过的一种如何激励员工有效使用和共享知识库的方法是: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企业给予25 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0 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企业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既不惩罚也不奖励,但是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每次惩罚20 元。维护代码库时,员工自动给代码升级的每次次奖励10 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使用知识库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来自:
2004-08-10 08:30:02 Wonder
比如知识库建立起来了,人们是否有意愿,如何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

2004-08-10 08:31:17 Wonder
类似CSDN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是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

2004-08-10 08:32:25 老太婆3
千万别用奖励机制来引导。

2004-08-10 08:32:33 青润
比如对于代码库,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公司给于20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10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公司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不予惩罚,也不奖励,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惩罚20元每次。维护代码库,给代码升级一次奖励5-10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的使用和沟通交流的。

2004-08-10 08:35:02 Wonder
应该将目标focus在解决问题上。

2004-08-10 08:35:37 青润
嗯。也有可能。

2004-08-10 08:36:19 Wonder
然后将知识采集,积累的机制揉合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有效。我私下以为。所以必然是面向主题的。面向项目管理的。

分析:
谢博士修改了我的奖励数额,但是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实际上她并没有看懂我为什么这么奖励,或者说她不懂软件行业为什么必须这样比例或者近似比例的奖励会比她设定的比例模式合理。
软件代码的初创是难度最大的,所以,初创的难度是最大的,调用的奖励被谢博士增大了很多,有可能引起很严重的团队内部问题,这也是谢博士根本不懂软件企业和软件团队的原因。如果谢博士说这是厦门这家公司给提供的内容,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另外,实际上这段文字再后来我有更多的补充,而不只是上面这一点内容,因为一个规则的指定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谢博士作为一个会计学博士,毕业论文涉及到软件企业绩效管理模型的构建和推进,那应该有足够全面的逻辑思维来补充我上面那段文字中提到的奖惩模型中的缺陷,可是,她却完全没有任何补充,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怀疑,是她能力不足,还是抄袭没看懂所以不敢修改?
现在让我做这个模型,我会补充类似下面的内容:
1、    知识库初创阶段的奖励和成型后的奖励需要有一个变化调整过程,刚开始,初创的奖励较高,鼓励大家补充进来,调用的奖励也可以较高,但是绝对不能高过初创的奖励,并且奖励必须是双方面的,类似去年底滴滴和快的的奖励形态。
2、    当代码库积累到一定阶段,初创奖励要逐渐降低,但是不能变成0。
3、    还要有审核团队和审核机制,针对抄袭、伪造等行为进行判断,针对奖励中的代码调用进行分析,是否是必须的调用还是不需要的调用,这里面都要对团队的奖励有明确的理由和机制,一旦做不好,会在团队内形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4、    代码的升级更新奖励是必须持续的,但是对其判断是需要有一些客观的评判标准,诸如:执行效率、可读性、异常处理、适应范围和条件等都需要进行量化的定义,使之客观有效。
对于代码库的后续应用,谢老师明显不明白,这是我对MDA这个曾经风光于2004年前后的一个名词的不断实践:
1、    代码库积累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与模型关联起来,形成相关的模型库单元;
2、    当程序员进行设计时,就可以使用这些模型库单元,直接实现对代码的引用;
3、    剩下的就不再这里描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读我十年完成的唯一的那本书。
这样实践的一个结果就是:印度的纯代码工厂工人会被这种开发模式完全取代而消亡。类似于目前机械加工工厂工人被精密制造机器人所取代的情况。

7.11    P119,123,124页中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10张图片

分析:
以上内容明确表示出这是调查录音片段,而不是后续被调研者整理提供的内容。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尊重学术,里面不容有任何欺骗,这是基本道德问题,谢博士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失去的将不是这么一点,也许会是更多,包括那些现在还在支持你为你辩解的单纯的学生。
我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管理者,即使参与调查也不可能主动给调查者提供任何后续文字性的内容,因为工作很忙,就像这次事件中,刚开始我并没有打算做任何的侵权诉讼行动,而且这次我也是准备授权给相关人士帮我进行,也是让公司出面帮我进行维权。
另外,我作为一个曾经中科院研究机构出来的人,我很清楚调研企业的时候能要到什么,什么需要自己来写,虽然我从来不做假,但是也看到过太多的作假。
听说2014年7月11日谢博士通过一些媒体宣称不是录音片段而是调查后企业方提供的资料整理。那我请问下面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软件人生]关于厦门大学谢灵教授论文一事——谈做人和做学问_第11张图片 
难道说,您真得是年龄大了?但是五十多岁,不应该呀。
假设您确实违背了这份原创性声明和本节提到的“谈话录音的一个小片段”,那请看6.9中的内容,您如何解释呢?
如果您能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这是企业提供的资料错误,那我也包括所有支持您的人都希望能够看到您可以出具这个企业提供的资料,并且是经过司法鉴定确实是当年企业提供的原始资料。否则,请不要再找任何借口,您已经修改过一次解释了,或者说,您已经违背了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内容一次了。
8.    更多的疑问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9.    为何管理会计论文会和软件有关
前面在一些微博中做了一些说明,但是可能还不够全面,这里考虑做一下较为全面的说明。
谢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标题是:软件企业绩效评价实地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
而我的这篇文字实际上是2008年9月正式发表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前贴到csdn的blog上的。
两者都是为了进行软件企业的绩效评定,因此有着相似的目标和指向。
另外,正如方舟子文所言:
节略,请查看完整版。
10.    最后
我支持厦大副教授谢灵博士批评厦大校长的权利,也同样要保护我个人的著作权和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希望厦大针对谢博士抄袭我博文一事进行恰当地处理,以及她的学术造假问题,我将于近期实名举报到厦门大学的相关部门。
同样借此机会,期望国家和政府能够对我们这些企业研究人员的成果尊重,我们这些人没有拿国家的经费靠自己的收入和方式进行着研究和积累,这是学术机构中的研究者所不能比拟的,我们过得比他们更困难更艰苦。
期望国家和政府能够通过立法或者相应的方式对我们这些人付出的劳动进行肯定。目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人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做研究,这是错误的,也是不理智的,历史上的著名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从应用和实践出发发现规律进而形成理论,然后回来指导应用和实践,而目前的大学和科研机制中的人员中很多都是脱离应用进行空想式的研究,这是违背科研的客观规律的。
为此,重申一下发布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建立下面的机制:
1、    针对原创作者的产权保护机制;
2、    对企业研究和积累的人,国家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机制;
3、    针对弄虚作假的论文和学位学历进行重新审核和校验,并予以严惩,并建立严格的学历学位审核校验机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管理,软件人生,技术讨论,厦门大学,谢灵,抄袭,学术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