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的力量

7月6日读书笔记

读书内容:《大学之路》(吴军著)

现代大学“通才教育”流派的奠基人约翰·纽曼认为,“在本科生阶段,学生们接受是应该是‘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仅仅是‘雕虫小技(skills)’”。他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里讲到:“学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学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和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看到这里,大家(包括我在内)都会觉得这样的选择很奇怪,学习不都应该师从名家吗?没有教授、没有考试那还算学习吗?这群年轻人不玩疯才怪。

看看纽曼是怎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学会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尽管纽曼给这种学习方法加上了前提,“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但我还是始终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没有老师,没有考试,他们真的可能那么自觉的学习?

在《大学之路》这本书里,这段话不止一次地被作者引用,尽管如此,我只是挂在心边,并没引发共鸣,直到今天早上。

今天早上,和女儿在上班路上聊天,说起最近她每天都要背的托福单词,她有些郁闷的说:“最近我的空间都要被打卡刷屏了,好多人都在背单词。特别是秋秋(她的好朋友,一个学霸),她每天刷完单词就在空间里打卡,并且还要@我,搞得我不打卡都不好意思。”

难怪这孩子最近背单词那么自觉,以前我天天念叨她都不愿意背,现在我都放弃了,她反而突然勤奋了,有时候晚上很晚回家也要完成这个任务才算完,原来是有个强有力的监工啊。我笑着说:“那我得跟秋秋妈说一声,让她替我谢谢秋秋。”

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了纽曼那段话,有时候,孩子们之间的影响力真的是我们大人无法想象的。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也许,尝试让这些优秀的孩子在一起,真的会产生化学作用呢。

推广去想,圈子的力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无时无刻不在深深浅浅地发挥作用的。我们老祖宗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绝代双骄》里的小鱼儿和花无缺也是一个例子,虽然他们最终都保持了纯良的本性,但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却因其生活圈子的影响而迥乎不同。一个婴儿,你把他放在一群老外身边,他说的第一句话肯定不是中文,你把他放在一群猴子身边,他最熟练的技能肯定是爬树。你把他放在黑社会,他学到的则多半是杀人放火坑蒙拐骗。别说婴孩,甚至一些卧底警察在那个圈子呆久了都或许染上毒瘾难以自拔。

无论例子是好是坏,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理解纽曼的主张,便是将一群“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集合在一起,哪怕没有老师,他们也会从彼此身上学到更多不同的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

刚好昨天晚上,群里有几个妈妈在开玩笑,说是打算把孩子放到我家来过暑假,当时我也没想太多,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热情表示欢迎,仔细想想,其实好处蛮多:一来减少了孩子们整天在家里独对家长(以及家长忍不住的各种唠叨)而产生的矛盾;二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生活,避免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晚睡晚起,大家会形成一种比较健康的作息时间,毕竟,大家都起来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一个人睡懒觉吧;三是可以制定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时间、锻炼时间和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里,大家各做各的自习,锻炼时间里游泳或者打乒乓球什么的,娱乐时间里可以玩玩三国杀、打打扑克,这样生活比较有规律,也可以减少手机时间。现在的孩子沉迷手机,包括大人,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寂寞,缺乏足够的交流渠道,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家户户又关门闭户的,回想我们小时候,大孩子小孩子一大群街坊邻居、兄弟姐妹一起疯玩,那种乐趣是现在的孩子们难以想象的,而这种群居生活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四是有助于取长补短。这几个孩子中,有的擅长乐器,有的擅长画画,有的擅长演说,让他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哪怕不能学会对方的特长,但是可能多少会了解一些简单的术语和观念,很多知识其实都是相通的;最后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孩子们在群居生活中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应该说,这种假期的群居方式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套用纽曼的说法:“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学够时间就能结束的补习班和那种没有老师和补课,让孩子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一个月的暑假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说到这里,又想起两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leo,我非常感谢他,也期待他以后能成为教育家,因为早在两年前,他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平台搭建这种群体,女儿也很有幸加入他创办的其中一个圈子。那是一个qq群,里面人不多,四个小女孩,两个初一,两个六年级,每天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在群里发布一篇当日心得,心得是手写在本子上,可以有学习,有解题思路,有思想波动,甚至简单吐槽也可以,这个圈子成立两年多了,虽然后来心得没有天天坚持,但在很大一段时间里对她的帮助很大,还有一个小女孩在圈子里每天晒单词打卡,已经持续接近400天了。

不得不承认,我也是受这个圈子的启发,才建立了我们现在的“一小时读书群”。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大家坚持每天分享阅读心得,并都在这样的润物无声中感到了涓滴进步。读书群到明天就成立整整十九周了,很多朋友的阅读纪录都冲上了一百天,并且明天也将迎来建群以来第一次换书沙龙,对此大家都很期待呢。

回到书里。在《大学之路》里关于学院制大学的介绍有这么一段话很吸引我,“学校在安排同宿舍的学生时,会综合考虑每一个人的特长”,“如果一名新生入学后选择和同学同住,那么他/她的室友将会由学院根据学生特长互补性原则安排入住。比如学院会把一名有数学特长的学生、一名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和一名有表演特长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宿舍里,但是绝不会把三名具有数学特长的学生安排住在一起。让年轻人相互取长补短,是学院制的精髓”。这段话我希望能让我们现在的中学管理者看到,在安排宿舍的时候能有所考虑。

回想之前给女儿选择小学、中学,乃至以后梦想的大学,归根结底不也是为了让她在一个优秀的群体里浸润熏陶吗?事实上,她的小学同学,哪怕后来不在一所学校了,也都一直在给她传递帮助,包括这次临时参加中考,也有小学同学热心地替她整理笔记,中学同学也是这样,帮她找卷子,复印资料,解答习题,一切都像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些并没有老师在里面起作用,而是出于一种优秀群体的本能,而在她这一路上结识的很多学长学姐,也在不知不觉中带给她很多积极的思想和正面的引导,当然,她也用自己的言行在影响着别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优秀群体自发的生命力和正能量圈。

一个自发互助的圈子,比人脉圈更有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圈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