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参加南京“善行者”徒步有感!

五十公里,十万步,十个半小时,七个打卡点,攀登最高峰1359米。这是2017年11月4日我参加南京“善行者”慈善公益徒步活动攀登的山峰,走过的路。

“善行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徒步慈善筹款活动,活动至今,已募集善款1800多万元,有超过15万名贫困儿童直接受益。

“善行者”徒步活动不仅考验个人毅力,还考验团队精神。活动参与者,每4人组成一队,以“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的信念,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50公里徒步挑战,激励身边的人支持公益,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共同完赛的小组,将获得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证书。

此次南京“善行者”活动,有将近1400人,共分为350个小组。

我们属于医疗后勤组,虽然参与活动,完赛后也将获得奖牌、证书,但没有成绩。

我们组原定四人,两男两女。但出师不利,活动前一天,我获悉我们组一名组员,因工作无法安排,退出活动。这时再加人肯定来不及,就在我以为和这次活动无缘,准备另做打算的时候,我接到组长通知,赛事组委会明确只要办理下撤手续,每组剩余人员仍然可以参与活动。

上午8:30,所有参赛者分两批,从苏宁总部出发。

刚出苏宁总部,道路上浩浩荡荡全是身着“善行者”标志服装的参赛者。大家个个兴高采烈,很多年轻人抑制不住兴奋,不断跑前跑后,呼朋唤友,整个一场嘉年华啊!

我们组三个人经过一番交流,很快熟络起来。他们两人以前在同一个单位,曾共同在西藏攀爬过雪山。这次活动,是医院组织他们过来作为医疗后勤服务组。

前面的行程大家都很轻松。

最让我惊讶的是一哥们赤裸上身,不断来回奔跑。开始我以为遇到精神病,后来才知道这哥们精力旺盛,无处发泄,一个人跑到前面打卡点,再返回和组员汇合,然后再一同到打卡点打卡。

很快我们就达到第一个打卡点范洪仙墓,整个打卡点就两台打卡设备,所有到达人员乱哄哄挤成一团。因为打卡需要全部组员一起打卡,先到的人占着位置不走,不断呼喊其他组员,加上办理下撤手续、领取补给都在一排帐篷里,整个场面混乱不堪。

我们三个人好不容易打卡结束,准备往下个打卡点。刚走出范洪仙墓,我们组老大哥摸了一下背包,然后啊吆一声,我们赶紧回头,只见他无奈的看着背包两侧的口袋,原来他的水杯掉了,估计是刚才打卡时人流拥挤,给挤掉了。

下面两个打卡点分别是中马腰、头陀岭,全是上坡路。随着上山道路越来越陡峭,人流也不断减少。后面的打卡点再没出现范洪仙墓拥挤的情况。

头驼铃是紫金山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我第一次登上头驼铃,还是十年前司法考试刚结束的时候,人生恍惚如昨,头驼铃一切依旧,只是物是人非。

从头驼铃顺着陡峭的石阶下山,我们顺着山路直奔紫金山天文台打卡点。来南京工作这么些年,也经常到中山陵跑步,但紫金山天文台我还是第一次过来。

到了紫金山天文台,我们三个人在田家炳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后打卡,然后离开天文台,往下一个打卡点,也是今天午餐所在地的玄武湖公园。

从紫金山天文台,通过紫金山绿道,穿过白马公园,我们于12:30来到玄武湖公园太阳宫。那里搭建了两排帐篷,分发午餐、水果等各类补给。

我们打完卡,领了三份盒饭、四瓶红牛,看到有人分发水果,我赶忙上前抓了一把葡萄、一个苹果,直接啃起来。

一份盒饭吃完后,我意犹未尽,又去拿了一份。真功夫赞助的鸡肉饭,味道还不错。

吃完饭,我们稍事休整,再度踏上征程。这一段路环绕玄武湖,地势平坦。每到节假日,很多南京人都喜欢到这儿跑步。

一路上我们开玩笑,南京人从小玩到老的三个地方:夫子庙、中山陵、玄武湖。想想还真是这样,外地人到南京来,这三个地方是必须要去的。南京人呢,不管老少,只要是节假日,也大都是去这三个地方。

这一段路程中,有一段要从神策门到太平门之间的明城墙上经过。

之前经过南京站的路上,曾注意到神策门公园,但总没机会过去,今天借着徒步活动,彻底浏览了一遍。

我们从神策门登上城墙,整个玄武湖尽收眼底。唯一不爽的是,城墙道路铺设的墙砖,因为年代久远,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稍不留神,就容易歪着脚。

路上不时遇到一组组的队伍,三五成群,站在城墙边拍照。经过上午的急行军,现在大家都不再急着赶路,悠闲地欣赏城墙两侧的景色。还有些参赛者群体练习拉伸,舒缓上午急行军带来的伤痛。

此时,我们也渐渐感觉疲倦。我们组老大哥,身体由当初的昂首挺胸,慢慢弯成了虾米,不断抱怨小腿肌肉酸痛,而我上次跑马受伤的右膝关节,也开始隐隐作痛。庆幸的是,今天只是徒步,我们都还能忍受。

到达太平门后,我们穿过九华山公园,顺道返回白马公园。

这次不用爬到紫金山顶峰,我们沿着紫金山绿道,直行至梅花山南门,在那儿接受检查。如果哪个组没配备顶灯、口哨、水壶,就将强制退赛。

从梅花山南门,顺着绿道,到中山陵博爱门。这段路我再熟悉不过了,我每个星期至少有两次要在这儿跑步。

从博爱门到永墓庐是一段陡峭的山路。和上午不同的是,此时我们体力消耗极大,攀登这样的山路,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沿途,我们看见很多年轻人因为体力不支,瘫坐在路边,甚至还有一个胖小伙,趴在路边石头上,不愿动弹。我不敢停留,担心一旦停下来,就和他们一样,不愿起身。

我们三个人分三批到达永墓庐。稍事休息,补充一下水分、吃了点水果,我感觉轻松很多。此次活动赞助商苏宁的后勤补给做的不错,沿途每隔一段就有人指引方向,树木上悬挂着指示标志,道路中间也贴上标记,不用担心迷路。每个打卡点补给充分,服务贴心。

从永墓庐出来,我们要经灵谷寺返回范洪仙墓。这一段路程中,包含很长的下坡道。对于我而言,这才是苦难的开始,因为下坡对我本已受伤的关节,绝对是个挑战。

我尽量缩小步伐,将身体重量压到左下肢,减轻右膝的压力。这样调整后,右膝的感觉好了很多。这一路,我依然采取“宁可慢,不可停”的策略,不做任何休息。

此时,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道路两侧的志愿者密度明显增加,因为山中傍晚山中温度下降很快,很多志愿者将赛事组委会发放的锡纸,包裹在身上取暖。真是难为这些小家伙们了!

沿途我遇到一大波参赛者,我紧紧跟在他们后面。

恰好有个小家伙经过我身边,看我孤身一人,带着挑衅的口吻问我,“你的队伍呢?”

“在我后面。”我不甘示弱,大声回答。

“哈哈,你是探路的。”小家伙说完,一阵风从我身边跑过。

穿过灵谷寺,沿着绿道经过一个水库,顺着水库就到了范洪仙墓。我此前跑步曾到过水库边,但没曾想这儿居然能直到仙林。

我们组其他两人早已在打卡点等候多时,汇合后没多说什么,我们在此起身上路,赶回最后的打卡点—苏宁总部。

此时夜幕降临,昏黄的灯光下,道路晦暗不明。途中,老大哥不断停下来休息,他几次让我先走。考虑天色已晚,又是最后一段路,没必要那么赶,索性我就陪着他他慢慢走。

18:30,我们全组三人顺利抵达终点。当我们三人手挽手冲过终点的一瞬,我突然感觉无比轻松。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参加南京“善行者”徒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