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预告片刷爆朋友圈——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这部经典动画的真人化,过程可谓一波三“换”。
换档期:
从2017年复活节周末(4月14日),提前到3月31日。
换编剧:
在真人版确定开拍后的一年,原本的剧本改编者杰米·莫斯(Jamie Moss)被《禁闭岛》的编剧莱塔·卡罗格里迪斯(Laeta Kalogridis)替换。
换演员:
饰演“少佐”草薙素子的演员,本来第一选择是《自杀小队》的“小丑女”玛格特·罗比。
但由于谈判破裂,最终才敲定为斯嘉丽·约翰逊。
这一换,一部分粉丝炸了——
亚洲脸换成了欧美脸,素子的大长腿也不见了。
怎么看怎么怪。
不过,大多数日本人却都选择支持寡姐。
一位来自日本的好莱坞记者Sam Yoshiba就说:
从她的演员生涯看,斯嘉丽是个好演员,她有“赛博朋克”的感觉。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想过要一个日本演员出演。
连剧场版导演押井守在探班剧组的时候,也盛赞寡姐的表现:
斯嘉丽饰演的少佐超出了我的预期。
对于主角选角的问题,Sir认为这位外国网友@Deifux讲得好:
《攻壳机动队》一直都是一个国际性的作品......靠,里面甚至还有蓝眼金发的女机器人呢。我猜那些埋怨选角的人并不真正理解这部作品。
在一个到处是义体人的世界,确实没必要在外貌上计较太多。
这些都是前期的消息。
接下来,Sir要发功了——
综合原作、外媒采访等各方情报,为你带来一份《攻壳机动队》预告的深深深深深入解读。
到底这部日本经典,会被好莱坞玩成啥样?
坦白说,刚撸完预告片的Sir,心情就两个字——激动。
原因,也是两个字——还原。
95剧场版的经典开场,素子在城市上空纵身一跃的场景。
几乎一模一样。(这动图如果不连看5遍以上你不正常……)
素子在水上隐身搏斗。
神还原。
还有片头曲中的义体人生产过程:
除多处还原了95年的剧场版,系列中其他版本的情节也一一出现。
《攻壳机动队:无罪》中面部炸开的人偶:
真人版精致的机械,透出冰冷的杀气——
冲击比动画片更强。
包括这个机械人偶劫持人类的画面:
则来自TV版Stand Alone Complex第一集。
其中寡姐一个红夹克造型。
这是《攻壳机动队 Arise》中素子的形象。
再加上更多角色的曝光——
皮鲁·埃斯贝克饰演的巴特;
北野武饰演的荒卷大辅。
看到这些魔幻的场面以三维、真人的形式呈现,的确燃。
(除了动画中素子近似全裸的义体外衣,因为电影尺度问题变成了秋衣套装……)
但为什么预告会出现不同版本的场景?
攻壳机动队的动画,有三个主要版本:
押井守的电影系列、神山健治的 TV 动画版、《攻壳机动队 Arise》系列。三个版本都有不同的故事及时间线。
那真人版故事,到底是《攻壳》的哪一个部分?
别急,先听制片人阿维·阿拉德怎么说:
我们不是在拍“傀儡师”,也不是在拍“笑脸男”,故事还包括了“久世英雄”。我们不是在讲背景故事,而是在展现素子寻找自我意识和如何定义记忆的过程......剧情是关于这一主题的部分的混合。
他还说,电影灵感主要来自两个片段:
TV版第二季S.A.C 2nd GIG 的第11集《Affection》和95剧场版素子与巴特在电梯里的谈话。
这两处都是关于素子对“自我”的存在和来源的思考。
虽然真人版可能会出现角色太多、太浅的毛病。
可庆幸的是,编剧并没有简单把它改编成一个披着攻壳外衣的警匪故事,他们抓住了《攻壳》的核心——
什么是人,什么是灵魂?
就像预告最后出现的神秘男,对素子说的一句话:
他们不是你的救命恩人,他们偷走你的一切
所以,真人版的剧情应该会围绕素子找寻自我的过程。
真人版对故事还有一个改动:
动画中的素子隶属的公安9课,也就是“攻壳机动队”,是一支电子脑化与义体化程度超高的精英部队,直接受命于首相。
而在真人版的官方剧情梗概,公安9课变成了一个服务于“Hanka Robotics”公司的组织,任务是对付那些入侵公司的棘手黑客。预告中,神秘军队的制服也证实了这一点。
制服上印着公司名称HANKA
这间神秘的公司,到底有什么背景,为什么厉害到连安倍的话也不听……也值得期待。
另一个动画真人化电影的大难题,是动作场面。
但,当Sir看到这个名字,就放心了——
盖伊·诺里斯(Guy Norris)。
他曾担任过《自杀小队》《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动作指导,还参与过《指环王》三部曲的制作。
全是动作大片
预告里寡姐戴着手铐跟敌人短兵相接,干净利落。
穿着紧身秋衣飞檐走壁,俯拍、慢镜。
有张,有弛,称得上大师水准。
在这部预告片放出的一天内,YouTube上的点击量就超过了4百万。
国外粉丝的心情,基本上跟一个高赞评论一样:
这什么鬼?他们是不是觉得推销一个穿着紧身秋衣的性感坏蛋女同性恋,我就会想看?因为我真的好想看!
怀疑,但依然期待。
这种犹豫的心态,Sir也有共鸣。
因为《攻壳机动队》实在太经典。
之前云舅写过一篇对95版《攻壳机动队》和《攻壳机动队:无罪》的解读。
他说:动画电影的至高圣殿里,必须得有这两部片子。
Sir跟云舅不同,看《攻壳》净看出些什么虚无、空虚啊什么的……
那么高深干嘛,Sir这人实在,不爱来虚的。
但有一点,云舅说的很对——
《攻壳机动队》的丰富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有无限的讨论空间。
Sir第一次看《攻壳机动队》系列时印象最深的,是它独特的科幻世界:
扎根现实,但又有很强的科技感。
在整个《攻壳》世界,你找不到一辆会飞的车子。
一个个人类模样的义体人,在脏乱差的“九龙城寨”中穿梭。
现实与未来概念的交织,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梦境般的虚幻。
就像《攻壳机动队:无罪》里的一幕——
街上正在进行一个类似祭祀的彩车巡游,整个画面基本都跟现实中的祭祀活动一样。
但细看,在表演的其实都是机器。
而大街上围观的“人群”都戴着诡异的面具——
哪些是人,哪些是义体人/机器人,无从分辨。
用超前的科技,极力保持着传统的信仰——
《攻壳》的未来世界,就是处处充满这样的矛盾。
好莱坞能否拍出押井守那样虚无的诗意,现在不得而知。
生死去来,棚头傀儡。
一线断时,落落磊磊。
但在预告片来看,导演很好地呈现了亦真亦幻的“攻壳世界”。
人们走在踏实的地面上,街上的商铺门前却是酷炫的3D投影广告。
投影甚至倚着摩天大厦,进入云层。
导演鲁伯特-桑德斯为了让电影保持“可触知(tangible)”的状态,他坚持几乎每一个场景都有实景的部分,不完全由CG合成。
鲁伯特的前作《白雪公主与猎人》,这个看名字很山寨的电影,虽然是公认的扑街烂片,但在视觉上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里面大量运用了实景拍摄,最终提名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白雪公主与猎人》剧照
除了超然于其他科幻作品的世界观,《攻壳》的伟大,还在于它超前的预见性。
许多科幻迷可能知道,《攻壳》的许多概念都来源于一本叫《神经浪游者》的科幻小说。作者威廉·吉布森来自美国,他在书中创造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是《攻壳》中网络空间的概念来源。
而《攻壳》在这些概念基础上,发挥了更多想象,延展了更深的思考。
云舅这个技术控也说了,它是“《黑客帝国》舅舅级”的作品。
更NB的是,原著中许多技术也在20多年后的当下,逐渐被实现。
例如,押井守剧场版里出现的“热光学隐形”技术,如今在各国的军事研究中有了雏形。
日本庆应大学的研究小组,还利用同样原理制作出了一个透明后座,能透过后座看到后面的景物。
看还有谁敢笑女司机?
还有能用意识控制的“义肢”。
在日本,甚至还有专门致力于实现《攻壳机动队》中未来技术的科技比赛。
还原“攻壳车”
(Sir仿佛看见一大波有志青年,正在埋头做模型……)
电影的科技是依托于现实的想象,而现实的科技却依托于想象之后的再创造。
《攻壳机动队》从1989年开始,就通过漫画探讨人类生存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许多人认为《攻壳》对未来科技的走向,持了悲观的态度。
其实,并不。
漫画作者士郎正宗对于《攻壳机动队》的创作初衷,说过一句话:
未来应该是更光明才对。
Sir在看预告片时,总会联想到另一部科幻片——
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
两者都传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同时又启发了现实科技的发展。
而《少数派报告》的不同,是它的未来更阳光、更明亮。
你看这透着阳光、爽感十足的路。
再搭上阿汤哥那辆超炫的红色跑车。
这生活,简直不能再好了。
说到这辆红色的大宝贝,这可是斯皮尔伯格专门找雷克萨斯设计的概念车:
2054未来座驾。
今天,雷克萨斯终于将电影中才有的超炫概念车,带回现实。
这款雷克萨斯即将推出的全新多级混动豪华跑车LC500h,出色地还原了2012年收获赞誉一片的概念车——LF-LC。
一款量产车,能将概念车还原到这种地步,实在太罕见了!
既保留了强视觉冲击的外观,又满足了实际驾驶的需要。
再看这些细节:超薄三眼式LED头灯、极富层次感的阶梯式尾灯、天使翅膀形的车门、蓝橙搭配的内饰……
光是说,Sir都觉得兴奋。
但光有外表,Sir才不care。
人家还有黑科技,全球首创的——
雷克萨斯多级混合动力系统(Multi Stage Hybrid System)。
这套系统的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在行星齿轮结构的变速器后部,创造性地接入物理4速自动变速器(相当于一台车有两个变速器),使LC500h能实现10速挡位变化。
带来超越汽油发动机动力总成的性能,让你拥有飞一般的驾驶乐趣,完全改变传统混动车开起来没劲的刻板印象。
而且,人家还一点都不吵,LC500h由纯电力驱动,油耗低,驾驶过程还安静——
相当尊重举止得体、提倡环保的你。
简直光听着就想掏钱包。
别急,11月18日-11月25日,LC500h要来广州车展,就在5.1馆的雷克萨斯展台。
Sir已经准备好钱......
买票坐地铁去围观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郑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