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中我们到底获得了什么

昨天听到一本书,书名叫《优秀的绵羊》, 拥有在美国常青藤大学工作二十四年经历的作者通过自己所见、所闻,总结他眼中美国教育的利弊。

作者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一、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二、美国大牌教授不给学生上课;三、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校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

姑且不评价和讨论作者观点, 但其中的一段话震慑到我,大体内容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发现内在自我,而自我意识觉醒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就是基于别人的观点引发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

在我研究生学习的一年中, 对此有非常深刻的感触。 每周1-2千字的小论文的基础是根据不同科目选出自身感兴趣的主题, 大量阅读他人相关文献,针对主题提出自己观点,并从资料中选择与自身论点相一致或通过反证证明自身观点的论据,或者与观点相悖引发思考的论据资料。 对于习惯于被动吸收和头脑中对答案唯有对错这种二元对立观点的我来说, 深入思考是直到学习结束也没有习得的习惯。

但其中确有几个不小的感悟。

一、 八股这个词其实属于中性词。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明清时代的八股考试和科举制度, 但一提到八股就诟病无数, 似乎这种对写作格式严格的规则是对人极大的束缚。 在英文的专业写作中,也有八股格式, 而且这种八股格式沿袭至今仍在使用。 例如一篇论文大都需要有背景介绍, 文献综述, 方法论研究, 讨论, 结论及参考文献等。 而这个结构正是有质量的思考和研究所需要的合理流程, 如此或许我们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批判性思考上面。

二、互动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记得在上研究方法论这门功课时, 老师提到说教育越来越成为一门产业:,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 招收更多的学生并让他们尽快毕业成为每个学校的收入来源。 在十年前,研究生课程通常一门课只有5-6个学生, 两小时的课程老师有充分的时间与每个学生互动沟通,思考得以更加深入。 一年四个学期,让学生无法有充分自由的时间去读想读的书, 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在due day 之前交论文, 这样真正能够促进思考的自主学习只能在毕业后, 工作中,生活里。 研究生尚且如此, 人群占有比例更大的本科生群体就更是如此。

三、发现内在自我所需要的是通识教育。

在这篇《优秀的绵羊》中提到博雅教育, 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的通识教育。 作者认为小型人文学院更关注教育本身,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索,保有其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我的经历中的确有着对专业教育其实是对知识的割裂的感受。 对通识的涉猎恰恰能让人在一定的积累后突发灵感,找到知识背后的已然在那里的链接, 如同举一反三, 其实这也是深入思考后元认知能力提升的标志。

四。 写作是输出倒逼输入最好的方式

写论文时最大的感受是:如果你不读书什么都写不出来,而写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 因此, 或许我们应该在离开校园后仍然保持读书和写作的习惯, 从而不断促进深入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教育中我们到底获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