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过一天,并不代表你怎样过一生

你的时间观里,才隐藏着你的一生。

- 1 -

瑞典作者奥维·洛夫格伦的《美好生活》一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18世纪末的瑞典农民对于“时间”完全没有概念,被问道孩子有多大时,只会说“应该有4岁了,跟我的那匹小马驹是同一年生的”。甚至连自己的生日都记不得是哪一天,只能给出“复活节过后四天”或者“黑麦发芽前两天”这样的回答。

相比之下,当时的瑞典中产阶级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标准纪律化的时间观,绝不可能出现记不得自己生日的情况。这种遵守和支配时间的新观念与近代工业化的进程相同步,因为在劳动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需要一种纪律化的时间观,来实现协作与规模化生产。

如果说中产阶级的时间观是线性的,像一条工业流水线,到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那么瑞典农民的时间观就是周期性的,因为大自然的播种、成长、收割都是周期性的。

虽然当时的瑞典中产阶级对于搞不清时间的农民都是鄙视态度,但这两种时间观本质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才相应的影响到了各自的时间观,继而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你怎样过一天,并不代表你怎样过一生_第1张图片

- 2 -

这让我想到这几年非常流行的“时间管理”这个概念。与时间管理相关的课程和书籍都非常畅销,朋友圈里的各种爆款文标题也是《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早晨5点起床的人生赚翻了》《为什么成功人士都把闹铃定在5:57》。

特别是“10万小时定律”火了之后,我们都认为,只要做好时间管理、把一天变成48小时来积累技能,就可以早日达到10万小时的里程碑,过上理想的生活。

在这之后,又有很多人说,“时间管理”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无论你怎么管理,一天的时间都只有24小时,我们只能跟时间做朋友,“精力管理”、“注意力管理”、“意志力管理”才是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的区别。

但无论是哪一种管理,核心理念其实跟当年瑞典的中产阶级并无二致,都属于线性的时间观:

只要我们不断地在一件事情上积累,最终就一定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这就好像每天用笔画一段线,连成一条直线后,另一端恰好是我们想要的终点。

现实证明,这种“恰好”还是有点难度的,低效率的积累可能只会感动自己,但改变不了人生,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文章在强调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也许并不比18世纪的瑞典农民们更加高级,至少他们还懂得借助大自然的“势”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你怎样过一天,并不代表你怎样过一生_第2张图片

- 3 -

既然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时间观都与他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那么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和即将到来的AI时代,是否也会促使我们建立起新的时间观呢?

乔布斯当年在学书法和禅修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这两样事物将来会被运用在苹果产品的设计上,而且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

很多成功人士在回首他们一生的时候,也都强调改变他们人生的转折点,都来自于过去一段看似不相关的人生经历,尽管他们在经历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这些事情最终会指引他们到达何方。

正如乔布斯自己所说: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同事小A为了早日实现有房有车的理想生活,下班后经常会接点私活,平常也不乱花钱;而同事小B经常去看电影、写写文章,净捣鼓些跟工作完全不相关、也不赚钱的东西。

几年以后,小A成功实现了自己有房有车的梦想,而小B在下班时间写的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上映了,版权的收益照样能让他买房买车。

如果不看结果只看过程,我们也许都会认为小A是一个上进的五好青年,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而小B则是一个浪费时间、不会规划自己人生的傻瓜。

也许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人生并不需要过成一条完美的直线,哪怕是看似分布混乱的散点,多年以后回头看,也能连成独特的一生。

你怎样过一天,并不代表你怎样过一生_第3张图片

- 4 -

当下的一天就好像是人生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在外人看来,无论这是线上的一点、还是圆上的一点,他们看到的都只是一个点而已,于是他们便用这个点来评判你的人生,还对你的人生轨迹做出各种指导。

但你自己却应该知道,你怎样过一天,并不能代表你怎样过一生。

就像古典在《超级个体》专栏中提到的一样:人生不一定有完美的一天,但可以有挺好的一周、不错的一年,最终肯定会有完美的一生。我们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去做多少事,而是去做哪些事。

周期性的时间观里可以诞生精微奥妙的佛教,线性的时间观带来了工业时代的物质繁荣,散点式的时间观成了改变世界的主力。

没有谁比谁更高级,区别只在于,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怎样过一天,并不代表你怎样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