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20180512(52-54)

052【窗外】

早上起来给多肉松完土,看着窗外的两株泡桐树,很是惬意。

两株泡桐树像是兄弟俩,并排站立,一起成长为高大的样子,大概五六层楼那么高。

这个时节的泡桐树身上带着四季的气息,有的枝桠上已经十分热闹欢快,宽阔的叶子,颜色碧绿,白色带淡紫色的长卷形花朵,随着晨风送来暗香阵阵,还有长尾喜鹊在树杈间蹦跳欢歌,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扣我窗的那只;也有的枝桠并无半分动静,一如冬天的灰败,零星挂着两个干枯的果子,寥落了一整个冬天,但终于显得不再那么孤单。

#小确幸#20180512(52-54)_第1张图片
喜鹊登枝

#小确幸#20180512(52-54)_第2张图片
一树有四季

053【社群】

大早上的,猫叔就在群里发红包【猫群两周年啦!】

#小确幸#20180512(52-54)_第3张图片
红包来的猝不及防

对于猫叔将这日子记得如此清楚,又意外、又佩服。

往回望,我已经忘了具体是哪天加入猫群的,群聊天记录最早也只能翻到17年7月16日的,跑回去翻邮箱,才知道是在16年11月遇见猫叔,遇见一帮又厉害又可爱的老铁们了。

#小确幸#20180512(52-54)_第4张图片
一白回复的邮件

感谢猫叔给这日子附加了额外的意义,同时提醒我们回顾,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自己有什么变化,做了哪些事情。

日子如流水般的过,大部分日子都平淡无奇,单调重复。吃同样的早餐、走过同一条林荫道、见同样的人……

如果没有这种时间节奏,猛一回头,特别恍惚,只觉时光虚度,浑浑噩噩。

这就体现记录和复盘的重大力量了。所以,在这儿偷偷和猫叔表个白,正因为遇见这个男人,我做到了好多以前想过要做但一直没做了的事。

同时也特别感谢@林含健老师和@也知也非开的好头,让我的岁月如水,但有痕。

054 【食物,家】

过完年回来上班,箱子里一半的空间都腾给了食物,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腊鱼、腊肉、腊牛肉、猪耳朵、腌辣椒、河虾等等,装了一包又一包。

我跟母亲说过一次,这些北京都有的。母亲一边手不停地收拾,一边数落:那能一样吗?城里的肯定没这个味道。此后我就不说什么了,母亲准备的我都会扛着出门。

#小确幸#20180512(52-54)_第5张图片
母亲准备的腊鱼腊肉腊肠,塞了大半个箱子

其实因不断受健康生活观念的熏陶,对于这些腌制食物的热情,我是逐渐下跌的。但偶尔做一次,真真觉得味道好得不得了。

#小确幸#20180512(52-54)_第6张图片
晚上做的腊鱼

一边吃着腊鱼,一边拨电话给母亲,告诉她她做的腊鱼有多么美味。母亲在那边很是得意:那还用说,这都是正经鱼塘里吃草养大的,可不是那些饲料鱼。我再做,下次回来再多带着过去哈!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说大概每个人身体里都有食物基因,那是父母和家乡人慢慢灌输给我们的。久了,我们就习惯了,会喜欢,会离不开,会想念。食物的一半里面,是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确幸#20180512(52-54))